曹文诏顿时一笑,道:“臣并不在意官位,若是能为皇上做些事情,哪里都一样。”
朱栩对曹文诏的态度很满意,笑了笑,道:“嗯,进了帅府后,分清楚职责,对孙元帅的政策拾遗补缺,对军队的方方面面进行再次的验核。朕不要数量,要质量,要精兵,宁缺毋滥!”
曹文诏沉色道:“臣明白!”
朱栩‘嗯’了声,道:“其他的事情不用朕嘱咐你,你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困难就直说。”
曹文诏神色不动,默然一阵才道:“臣没有什么困难,只是,臣若是入了帅府,那皇家第一军团由谁来统帅,还请皇上示下。”
曹文诏对整个大明的军方都异常熟悉,想要找出一个统帅大明皇家第一军团十万精兵的人并不难,但这个人要想让乾清宫信任,让整个大明放心,那就太难了。
朱栩自然早就想过这个问题,道“还是由你来统帅,其他人朕不放心。”
曹文诏倒是没有预想到这种结果,沉吟片刻,道:“是,那臣就再替皇上看两年,有了合适人选臣就脱手。”
曹文诏话里话外已经在与皇家第一军团进行切割,一旦升任大元帅府副元帅,位高权重,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手握重兵了。
。。妙书屋。
第1481章 对皇子的安排()
朱栩暂时确实找不出合适的人来接手皇家第一军团,十万精锐,不说信任问题,能否统领都是一个大考验。
朱栩与曹文诏聊了很久,或许是气氛比较好,亦或者是朱栩近来有些压抑,与曹文诏追忆往昔,回忆了很久的过往,聊的非常多。
两个人都很开心,感慨时间过的飞快。
聊了不知道多久,曹文诏仿佛突然想起来,好奇的道:“皇上,臣来的时候,看到二殿下正拿着扫帚在扫雪……”
朱栩笑着道:“嗯,朕罚他的,朕这儿子……对了,你觉得煊儿怎么样,有没有成为一军统帅的潜质?”
曹文诏一怔,看着朱栩,不知道如何回答。
大明朝野上下几乎都有一样的担忧,那就是乾清宫虽然制定了宗室条例,对宗室有了严格的规定,但唯独缺少了一样。
那就是对现在的众皇子的安排,谁也不清楚,景正皇帝对他的皇子们未来是怎么规划的?
是出京就藩,还是圈禁于京城十王府?
亦或者是朝野最担心的,入仕为官,参与朝政?
曹文诏也不了解朱栩对这里面的打算,谨慎的道:“臣与二殿下接触不多,不敢妄言。”
朱栩看着他,想了想,点点头,忽然站起来道:“走,出去走走。”
曹文诏跟着站起来,向外面走去。
大雪刚过,乾清宫银装素裹,晚上一盏盏灯笼幽暗的映照下,美轮美奂。
朱栩慢慢走着,道:“今年帅府的报告,由秦老将军来做。大议之后,朕就会下旨册封,帅府会再加一把椅子。第一军团的混合军依旧驻扎在廊坊,赵率教,满桂,祖大寿等进行轮调。皇家军院的生员要加大培养力度,不止是要建新军,也要对老军进行更替……”
这些类似于‘闲聊’的话,曹文诏更不敢大意,认真的听。
朱栩边走边说,道:“九局五处中,参谋处,作战处,军情处最为重要,后勤处,装备处也不能忽视,其他的,你比朕了解更深,就不多说了。大战略,第一个是以联合舰队先锋,海军为后盾的海外领土扩张。第二个就是东南半岛的暹罗与缅甸,主要由南方战区负责,你要盯紧了。第三个,就是以漠西蒙古为目标的扇形扩展,第一个是漠西蒙古,第二个是莫卧儿,第三个是俄罗斯。我们现在要做就是做足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真到了那一天,必然事半功倍……”
曹文诏一直知道朱栩野心极大,这也算是曹文诏第一次亲耳听到朱栩说出口。
他神色不动,语气异常坚定的道:“皇上放心,臣一定谨准圣训!”
说着,一群内侍领着朱栩与曹文诏已经来到乾清宫外不远处的一个廊下。
在回廊尽头,二皇子朱慈煊正拿着扫帚,卖力的扫着,嘴里发出低低的喝哈声。
两个内监拿着灯笼,给他领着路,照耀的路上一片雪亮。
小家伙动力十足,不断的扫着,一丝不苟,扫的异常干净,扫完还会用水冲一冲。
朱栩看着小家伙,满脸笑容的与曹文诏道:“这回再看看?”
曹文诏看着朱慈煊,想着已经是朱栩第二次问了,他隐约听出了朱栩的一些意思,躬身道:“皇上,是想将二殿下放入第一军团?”
朱栩背起手,道“嗯,小家伙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对读书完全不上心,朕想来想去,也只能放你那了。过两天,朕打算让他代朕去张家口迎接巴达礼,从你军团里拨出两千人,护送煊儿去。”
曹文诏眼神动了动,这里面已经没有掩饰,预示了这位二皇子将来的发展轨迹。
这些曹文诏没有置喙,反而笑着道:“是,臣明白了。臣连夜下令,让廊坊两千精兵尽快赶到安定门外。臣明天一大早就来请二殿下,给殿下介绍一些人和事。”
朱栩笑了声,对曹文诏的安排很满意,道:“对了,不能尽由着他,该读的书,一样不能少。还有,你那边不是要建一个童子军营吗?让煊儿做第一批,不要暴露身份,一律以普通人身份来。”
曹文诏微微皱眉,瞥了眼不远处依旧卖力扫雪的朱慈煊,脸上又释然,道:“是,臣会掌握分寸。”
朱栩看着呼喝不断的小家伙,就要十岁了。
这个小家伙虽然在外人看来很不着调,算是个纨绔,但朱栩却很欣赏。
小小年纪就知道要什么,想做什么,并且专心致志的不放弃,有什么比这个更可贵?
最小的儿子,太子朱慈煓才三岁,还看不出,长子朱慈烨自幼就有‘稳重’的一面,很是省心。
倒是第三子,朱慈熠,小家伙文不成武不就,又没有什么喜好,目标,天天混时间,没有展露什么特点,让朱栩颇为头疼。
正看着,李德勇在后面忽然上前,低声道:“皇上,东北角。”
朱栩一怔,转头看去,只见角落里有些灯光,似乎有个影子在飘忽。
李德勇低声道:“是海娘娘。”
朱栩了然,看着还在扫地的小慈煊,道:“让人盯着,他扫完了,带到东暖阁来。”
不等李德勇接话,又道:“你去请贵妃到朕寝室内。”
李德勇道“是。”
曹文诏识趣的抬手,道:“皇上,天色已晚,臣不敢打扰,臣告退。”
朱栩看着他,道:“你再去孙元帅那走一趟,多请教请教,再转告一声,大议的时候,请他参加。”
曹文诏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点点头,道:“李德勇,送送老曹。”
李德勇也算是朱栩的老人,但这一句‘老曹’还是让他心头一颤,不敢怠慢,连忙送曹文诏。
朱栩看着曹文诏走远,又看向不远处的朱慈煊,好一阵子才慢悠悠的踱步回转乾清宫。
外面有一些冷风,朱栩头脑格外的清醒,一边走着一边思索一些事情。
大议就快开始了,一些事情,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等朱栩回到乾清宫的时候,海兰珠已经沐浴过,在寝室等着朱栩了。
朱栩今天也不想再批阅了,便进了卧室。
屋外寒风凛冽,呼吼咆哮。屋内红烛高照,被红春暖。
不知道多久,海兰珠理了理被汗沾湿的秀发,头枕着朱栩的肩膀,俏脸红透妩媚,声音柔腻撩人的道:“皇上,臣妾肩膀好痛。”
朱栩笑了声,道:“来,给你按一按。”
说着,朱栩将她翻过来,坐在她翘臀上,给她按捏肩膀。
海兰珠媚眼如丝,嘴里发出低低的压抑声,比刚才还要撩人。
。。妙书屋。
第1482章 大议开始()
闺房密事难以言述,等两人消停下来。
海兰珠这才轻声道“皇上,煊儿虽然胡闹但是没有坏心思。”
朱栩搂着她,笑了笑,道“朕的儿子朕能不知道吗?不用担心,朕有大事要他做,不过是前期的小小锻炼。”
海兰珠这才放心,睁着如水的双眸,道“皇上,臣妾的寿日不算什么,皇上的都没有大操大办,臣妾惶恐。”
海兰珠说的是巴达礼的送礼之事,外廷近来似乎也有些动静,居然堂而皇之的上疏请‘操之大办,以鼓人心’。
随着改革的推进,强权压制下的魑魅魍魉正在改头换面,以一种新的方式缓慢出现。
朱栩对近来的变化尽收眼底,或者说早有所料。
右手拍了拍海兰珠的香肩,朱栩道“没事,巴达礼也是一片好意,朕让煊儿去迎接。”
海兰珠是一个女人,没有太多奢望,只盯着丈夫、儿子的女人,听着朱栩的话,美脸粉红,紧贴着朱栩的胸口。
……
在大议的前一天,朱栩发布诏书,任命皇二子朱慈煊为钦使,率两千精兵,前往张家口迎接巴达礼。
这道诏书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塞外部落,但有心人还是看得出,这位二皇子,要浮出水面了。
大明景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八。
内阁大楼,二楼。
如同既有的惯例一样,参与会议或者应邀旁观的人员,从东西两华门进入,在内阁官吏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走入二楼,进入议会大厅。
这里足以容纳一千多人,光明敞亮,座椅干净,一个个位置摆放的极其整齐,标准。
样式几乎与几年前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个官员,议员走进来,还没等坐下,就彼此招呼,讨论起来。
不同于以前,这一次,众人相对轻松,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彼此交谈的语气都是颇为亲近,同志一般。
议会已经改成了上下两院,现在的座次是以‘省’为单位,三十三个省,在各自巡抚的带领下,坐满了大半座位。
这些巡抚依次坐下后,进来的是朝廷各部门的,包括商务总局,税务总局,皇家银行的负责人等等。
接着是五部的尚书,侍郎依次进入,他们坐在最前面,最近靠近主席台的位置。
再然后,是阁臣们相继进入,从他们进来的顺序就能看出在内阁的地位。
第一个从侧门进来的是沈珣,接着是赵晗,然后是周应秋,傅昌宗,汪乔年,靖王朱履祜,再接着,是坐着轮椅被推进来的孙承宗。
这已经是内阁的七大阁臣,外加首辅孙传庭以及空缺的左次辅,是大明内阁的九大阁臣。
大厅里渐渐的安静下来,翘首以待的等着孙传庭以及最后的朱栩。
这里坐的,基本上是大明所有的高层,包括军方的秦良玉,曹文诏等也在。
济济一堂,外加旁观的,足足有七百人!
正厅墙壁的中央,大钟来回转动,时间一点点过去。
孙传庭一身首辅官衣,从侧门大步而出。
按着规定,这里不用行礼,但很多人还是忍不住的站起来,抬手而拜“拜见首辅。”
大厅里坐的四百多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站起来,可想而知孙传庭这段时间积威甚重。
孙传庭面无表情,坐到了首辅位置上。
傅昌宗站起来看了一圈,然后与孙传庭低语几句,便起身离开他的座位,走到主持台上。
傅昌宗今年依旧是主持,站在那里,可以俯看大厅里在座的所有人!
傅昌宗将手里的草本放在桌上,沉声道“有请皇上!”
傅昌宗话音一落,刘时敏的声音在侧门外响起“皇上驾到!”
所有人突然站起来,向着侧门方向抬手。
朱栩一身龙袍,在众多内监以及侍卫的陪同下,走入大厅。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不管是在场的官员,议员,还是旁听的使臣,百姓,无一例外,抬手而拜,弯腰躬身。
朱栩来到他的座位前,看着人山人海,微笑着摆手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七百多人的声音,如同鼎沸。
傅昌宗接过话头,在朱栩坐下后,安排他们依次坐下。
傅昌宗看了眼桌上的草本,道“第一项,奏国歌,升国旗!”
傅昌宗说完,朱栩与左右的孙传庭,孙承宗等人相继站起,看着身前不远处的银色旗杆。
一声声厚重的钟鼓声响起,仪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在铿锵的音乐声中,迈步而来。
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肃穆的,一丝不苟,站如松。
随着国旗的升起,七百多人的国歌声,在议事厅里飘扬,飘出皇宫,笼罩在紫禁城,京师上方。
等国歌声停,众人坐下,傅昌宗再次朗声道“第二项,祭祀,宣誓于列祖列宗。”
朱栩率先出来,走向南面的大明历代皇帝的排位前。
孙传庭等阁臣一样,跟随在朱栩身后。
朱栩拿着香,笔直而立,沉声的宣誓。
如同往年一样,第二个是孙传庭,他的誓词稍加改动,着重于‘政务’与‘复兴’。
只有他们两人宣誓,其他人都在看着。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杂音,沉默而肃穆。
等宣誓完,上完香,朱栩与内阁众人这才回归座位。
傅昌宗再次站到主持台,沉声道“第三项议程,由内阁首辅宣读内阁施政报告。”
孙传庭站起来,向朱栩鞠躬,而后向着主持台走去。
朱栩抬起双手,啪啪啪的鼓掌。
这已经不是朱栩第一次这么做了,孙承宗等人跟着鼓掌,然后是五部尚书,侍郎,继而整个大厅掌声雷动。
孙传庭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深吸一口气,抬手压了压。
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
孙传庭将手里厚厚的报告书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沉声道“本人孙传庭,大明内阁首辅,秉持大明景正皇帝陛下旨意,承于政务经年,今日特整理成文,奏禀于陛下,通禀于万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