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8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一个女人,哪怕是一个功勋卓著,七十多的老将军入阁参政,对大明朝野来说,也会是一种考验。

    但朱栩浑然不在意,不止于他对这位老将军有着特殊的情节,还在于这位为大明呕心沥血,付出了一生的人,朱栩必须要给她一个交代,一个好的,应有结果!

    朱栩笑语从容,道:“老将军不用想那么多,一切朕来安排。首辅说的对,元帅只有一个,副元帅未必。朕会在帅府多加一把椅子,元帅不着急致仕,让他在府里好好养着,你们有什么难题,还可以去请教……”

    秦良玉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松口气,只要她不上元帅之位,那么压力就不会那么大,朝廷,朱栩都不会难做。

    “是,臣谢皇上。”秦良玉抬着手道。

    朱栩摆了摆手,笑容更多。眼下秦良玉压不住局势,这才不放孙承宗走,等秦良玉可以了,她还得上位!

    朱栩慢慢踱着步子,不等秦良玉继续问,便道:“关于国防部,首辅那边说了,只是一个改革目标,还不着急。帅府按照既定的改革计划走就是了,眼下咱们是精兵简政是迫不得已,等灾情过去,军政还是有所调整的……”

    秦良玉陪着朱栩慢慢走着,听着朱栩的话,道:“微臣等知道,孙元帅也做足了预案。目前各处的军队也在力求自食其力,开山,开垦荒地,修桥铺路等,也为朝廷节省了大笔的钱粮……”

    朱栩习惯性的背着手,轻轻的应了声。

    虽然大明朝廷看似很有钱,大把的撒银子,但根基确实已经很薄弱了,再多的银子也无法让大明基础恢复,在如此酷烈的灾情下,反而日渐虚弱。

    朝野都在想尽办法的阻止,但也就是减少衰弱的速度。

    朱栩听着秦良玉的话,道“嗯,藏将于兵的计划要不断的推进,军队教育很重要,不能只依靠军院。还有对一切的拉帮结派行为要严厉的打击,决不能手软!不管是谁,亦或者是哪些人,朕绝不容忍!”

    朝廷里的小团伙是难以避免,但军队绝不能有山头派系!

    秦良玉抬起手,肃色道:“臣明白。”

    朱栩慢慢的向着皇家政院方向走着,道:“年终大议后,朕就会下诏书,曹文诏晋副元帅。有曹文诏的帮忙,老将军也能轻松一点,凡是多注意身体,无需太过操劳。参赞军务的人,也可以多些,老将军与曹文诏合计一下,列个名单给朕。”

    秦良玉道“是,臣遵旨。”

    朱栩与秦良玉这些三言两句,基本就确定了帅府的既定的改革方向,避免了其他的干扰,给足了秦良玉以及帅府的支持。

    秦良玉又奏报了一些事项,主要是对大明的各地总兵的轮调,驻军的安置,与地方关系,军饷等等。

    朱栩一句一句的回答,他的回答就是最终决定,对帅府来说无比重要。

    快到了皇家政院,秦良玉这才道“臣明白了,臣回去之后,就写好奏本,上呈皇上御批。”

    朱栩安抚一番,目送秦良玉走远,这才向着不远处的皇家政院走去。

    秦良玉还没回到帅府,她儿媳妇张凤仪就快步迎了出来,低声道:“母亲,皇上怎么说?”

    秦良玉面色如常,道:“没什么大变,对了,你待会儿以我的名义给曹大都督送一封请帖,请他晚上来府里喝酒。”

    张凤仪神色吃惊,秦良玉入京以来,还是第一次请人到家里喝酒!

    秦良玉是极少喝酒的,寻常是滴酒不沾!

第1477章 举报信() 
在朱栩去往皇家政院的时候,内阁的一干阁老们也相当愉快的在一个亭子里喝茶,下棋。

    尽管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事情越来越顺利,越来越顺手,尤其是大议得到很好的安排,众人心情颇为轻松愉悦。

    对弈的是孙传庭与傅昌宗,两人下棋都不紧不慢,面色带笑,很是从容自如。

    赵晗站在边上,抱着茶杯,道:“首辅这棋,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锋芒,不容易对付。”

    汪乔年看着没有说话,他看得出,孙传庭的局很是大气,格局宏大,看似处处破绽又处处藏着兵锋。

    这与他的性格很相似,也体现在现在的‘新政’上。

    傅昌宗的棋风就显得很是绵软,处处藏着,掖着,看不到攻击力在哪里,绵软又虚飘。

    靖王,沈珣等人也在,看着棋盘,做不语的君子。

    孙传庭下了一阵,道“各地巡抚已经差不多了,新巡抚的名单你们也看过了,没有其他意见,晚上我就呈送给皇上。”

    这句话是问傅昌宗的,孙传庭是首辅,但其他人基本都是帝党,或明或暗的唯傅昌宗马首是瞻。

    傅昌宗放下一颗棋子,道“基本没问题,议会那边也差不多了,连着三天小会,隔两天是为期三天的年终大议。”

    周应秋这个时候接话,道“议会那边对大明律在内的律法的整修工作已经差不多收尾,相关修改事项已经列出了纲要,小会结束后,就可以分发给他们讨论,在大会上进行表决。”

    赵晗道:“税务立法还在起草阶段,今年是来不及了。幕僚司起草的税务条例已经好了,明年可以用内阁的名义颁布。”

    “土地法还不成熟,还是以‘景正田亩策’为重点,修改一番,重申颁布。”沈珣道。

    汪乔年,靖王也相继说话,都是各自相关的工作,既是今年的总结也是明年的计划,早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年终大议的确定,为明年的工作奠定基础。

    孙传庭一边下棋,一边听着,道:“嗯,你们也要与各巡抚多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议会那边要把握好,千万不能出幺蛾子,如果到时候发生大量跳票,别说我们,内阁,皇上那边也会难堪。”

    孙传庭的言外之意很清楚,那就是如果议会跳票,会让乾清宫严重怀疑内阁的能力,真要是乾清宫为此安排些什么,他们内阁就不止难堪,也将难做了。

    众人听着默默点头,倍感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包理游进来,递过一封信给孙传庭,低声道:“首辅,这是一封秘密举报信,直接呈送到通政使司的。”

    通政使司是上传下达的地方,但一般人是无法直接送进来,要从阁部各司的举报箱汇总入通政使司,再到内阁,但这封信是直接送入通政使司,说明写信的人十分不简单。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凝重,便接过来拆开看去,没用多久就神色凝重,竟然满脸怒容,眼神似要喷出火光来。

    孙传庭看完,没有说话,眼角凌厉的递给对面的傅昌宗。

    众人都好奇,就都站到傅昌宗背后。

    这么一看,傅昌宗连带其他阁臣脸色都是相当的难看,阴沉的仿佛要滴出水来。

    这是一封举报信,举报朝廷官员勾结商人,企图在内阁等一系列大政上,上下其手,谋其私利的事情。

    或许是有所顾忌,这份举报信没有列举谁的名字,而是给出了一些线索。

    这些阁老哪一个不是从地方到六部再到内阁,各种基层经验相当丰富,哪里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这封举报信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这些事情,那么就是说,上到内阁,六部,下到地方的末流小吏,都有可能参与其中,涉及的人与事非常庞大,复杂,绝对会超出他们的预料!

    孙传庭抬头看向众人,面色难看,最后转向包理游,冷声道:“刑狱司就没有一点消息?”

    这里面涉及这么多部门,孙传庭偏偏问刑狱司,也算是给众人留了面子。

    包理游心里透亮,神色如常的道:“刑狱司那边查到一些,但都是小案子,没想到背后会有这么大事。”

    有了这个对话做缓冲,傅昌宗等人算是有了转圜。

    孙传庭再次看向他们,道:“你们怎么看?”

    刑部已经被降级,原刑部尚书钟阳生已经调去了税务总局,是以,这里最有资格说话的,就是负责纠察百官的督政院院正靖王了。

    他神色依旧冷漠,眼神有怒芒,道:“督政院那边倒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件事我不知道,我现在就去督政院。”

    靖王刚要转身,孙传庭道:“不用那么急,我说的是这件事该怎么处置。”

    周应秋这个时候插话,道:“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么大动作,只要一查就能揪出来,刑狱司可以胜任。”

    如果举报信内容是真的,涉及到这么部门,只要稍微排查一下,就能全部扯出来。

    赵晗是前任吏部尚书,知道很多事情,看着孙传庭的神色,忽然心里微动,道:“首辅的意思是……养案?”

    孙传庭看了赵晗一眼,道:“我是这个意思,正好我们找不到借口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等差不多了,就一举拿下,然后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

    傅昌宗没有说话,盯着棋盘。

    他心里在轻叹,孙传庭的手段是越来越娴熟了,这养案,借力打力的手段不是乾清宫最擅长的吗?

    众人想了想,倒是也点头。

    有了这个由头,很多事情就好做多了。

    靖王似乎也被这件事提醒了,道:“看来有些事情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政院将加大对官员的监察,财产申报制度落实的还不够,要扩大范围。”

    赵晗道“嗯,确实如此。吏部那边也应该加大审核力度。皇上说反贪无止境,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提高重视,升级到国家战略高度。”

    周应秋现在统管内阁的直属机构,包括刚刚划分过来的刑狱司,他斟酌片刻,道:“刑狱司会拉开网,对这些事情严密注意,在合适的时候收网。”

    孙传庭神色冷漠,淡淡道“这些都不重要,大议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傅昌宗这个时候开口道:“差不多了,大后天开始,相关议程待会儿送司礼监并抄送其他相关人等。”

第1478章 科技发展() 
朱栩进入皇家政院,宋应星,李一藻等一大群人陪同着,在各个地方转悠。

    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外,宋应星介绍道“皇上,这是粮种实验室,专门培育粮种的。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多种产出优异的种子,若是推广开来了,起码了能提高一成以上的收成。”

    透过玻璃,朱栩看到很多幼苗,翠绿葱葱,里面的人来来回回走动,忙碌异常。

    朱栩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看了眼,道“皇上,这里是化肥的研究室,专门实验化肥的,已经有了多个品种,不管是上田还是下田,效果都非常好,农作物的涨势,抗病,抗旱等都表现很好,也能大大提高收成……”

    隔着玻璃朱栩都能闻到一股刺鼻味道,微笑着点头,盯着看了一会儿,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继续介绍道“这里是关于农药的,对防治一些虫害,尤其是蝗虫很有效果,去年山西出现大规模蝗虫,我们试验了一下,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对农作物没有伤害,人畜吃了也不会中毒……”

    朱栩观察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走入下一个。

    一群人这次走的有些远,来到一个大房子里,里面是一阵刺耳嘈杂的声音。

    这个时候,宋应星道“皇上,这里是关于农械的设计实验室,主要是有关灌溉,比如抽水,蓄水,有风型,人畜型,机械型,还有各种各样的耕犁,收割工具,脱粮工具等等……”

    朱栩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个奇奇怪怪,高大的有木有铁有混合的大家伙,伫立满整个大房间。

    宋应星在一个个介绍,朱栩却盯着角落里一个奇怪的东西打量了好一阵子,道“宋卿,那是什么?”

    宋应星顺着朱栩的目光看去,立即道“这是秦博士根据西夷那边的资料,结合我大明的古籍,制作出来的一种抽水机,是用蒸汽做动力,能抽五米深的水,但并不适用,因此被放到了一边。”

    朱栩顿时点头,难怪他觉得眼熟。他曾经在地下考古的时候,用过这种改进型的抽水机,不过自然比这个有用,也只是部分抽水,想要灌溉农田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婴儿是没什么用的。

    朱栩没有多言,目光转过,落在他旁边一个大风车,道“这个是灌溉用的风水车?”

    宋应星博古通今,对大明古往今来的科技都有所涉猎,何况这又是他下属的机构,自然了如指掌,看了眼便道“皇上,这个是抽风机,主要是煤矿开采的时候,用来抽取里面的浊气的,必要的时候还能抽些水。”

    朱栩认真的看着,不动声色的点头,道“是你们自己研究的,还是结合西夷的资料?”

    宋应星没有避讳,道“回皇上,结合了西夷的资料。臣与政院很多博士,教授仔细研究过。西夷的某些方面,比我们细致,一些理比我们看的清,走得远,研的透……”

    大明的文化就是务虚,治学撰述,名传后世是读书人最高的诉求,哪怕现实热衷求官,依旧改变不了这一点。

    因此,在自然科学上,尤其是一些细节是相当的粗糙,传承有限,断层是常事。

    朱栩没有说什么,继续向前走。

    宋应星带着朱栩走遍了皇家政院的所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每一种学科。

    不止有大明的‘科学家’埋头专研,还有一些传教士,欧洲人在这里,在政院的支持下,研究着一些相当前沿的东西。

    皇家政院已经从最初的‘书院’角色在转变,尤其是各地学院改名为初高中大学之后,俨然变成了大明最高的学府。

    朱栩又去藏书楼走了走,这里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更加丰富了,不止有大明古今往来的各种各类书籍,还有了各国的,不止于西夷的大量书籍以及翻译品。

    来来往往的学生很是匆忙,每一个都在争分夺秒。

    朱栩安安静静的走了一圈,出了政院,朱栩又见了政院的一干管理人员,讲了些话,勉励一番便准备离开。

    宋应星全程陪着,见朱栩罕见的没有提其他意见,心里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