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手拨弄琴弦,道:“都是朝廷的高官,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蝇营狗苟,闹的朝野不安,天下动荡,真是丢尽了我大明的脸面……”

    一群人屏气凝神,不敢多言。京城里那是神仙打架,他们凡人可不敢参与。

    朱栩继而道:“读圣贤书,明天下理。一个个寒窗苦读十多年,拼的一官半职,而后在宦海中迷失了,舍不得权,战战兢兢的贪利,变得祸国殃民,完全忘记了初心……”

    吕大器等人不知何时躬了身,神情凛然。

    朱栩停了下手,看向吕大器等人,道“你们说,怎么才能这些大人们永远记得初心,何时何地都能将‘国民’二字放在最前面,而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争执不休,结党营私,将国家大义,万民福祉抛之脑后?”

    这个,应该是千古难题了,人心这东西,最是复杂,难以捉摸,又何以禁锢,防范?

    朱栩笑了声,道:“朕不为难你们,朕问你们另一个问题,现在京城的官员争权夺利,目无法纪,朕该怎么处置?”

    吕大器等人心头俺凛,头低的更多。

    他们回答不了,不止是京城的水深,这也是朱栩乾纲独断的事。

    朱栩审视着一群人,道“朕设置了那么多机构,发出了那么多民脂民膏,就是要防止这些事情,但是呢,素位尸餐,事情临头,一个个装聋作哑,作壁上观,深负朕望,对不起他们的衣食父母,不忠不孝!”

    朱栩这些话已经相当重了,吕大器等人心惊胆战,躬着身,屏气凝神。

    他们听得出,眼前的皇帝陛下对朝局动荡十分不满,似乎……要有动作了。

    朱栩说完这些,转头看向吕大器,道:“若是你主掌清风司,你会怎么做?”

    吕大器一怔,旋即猛的醒悟,沉声道:“谨遵圣谕,严格执法,刷新我大明吏治,肃清不法之徒!”

    朱栩看着他,颇为认真的道:“嗯,朕记住你的话了。走,去藏书楼看看,听说这里有数十万卷藏书,可是真的?”

    吕大器预感到他要升官了,心怀难免激动,连忙跟在朱栩身旁,道“是。皇家政院以及各地书院都在进行‘抢救古籍’,山西也四处搜罗,藏于书院,同时抄录到其他多处,确保先贤智慧不会消失在时间之中……”

    朱栩很是满意,又慎重的道:“不止是‘抢救’,还要梳理,研究,复兴圣人经典,先贤智慧,是我们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刻不容缓。琴棋书画固然可贵,但是涉及到农耕,医典,冶铁,地理等等,要认真的钻研,系统的整理,都是祖宗的宝贵财富,不能葬送在我们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不肖子孙手里……”。。

    吕大器抬着手,好一阵子不知道如何作答,只得道“臣遵旨。”

    曹化淳陪着朱栩身边,默默记着。

    朱栩从头到尾的这些话,都不止是说给山西上下官员听的,更是是说给京城那些人听的。

    这些话,本身就很重,但日后秋后算账,这就是‘未言之不预’。

    朱栩在山西四处走动,还去山西诸君营地待了两天,发出了一番看似不轻不重的话语。

    ‘军队,必须要有绝对的忠诚,忠诚于朕,忠诚于大明,一切要以大明的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仅仅服从上官。’

    ‘士兵,是这个国家最为可贵的人,他们比朝堂上衣着鲜丽的大人们要高尚,因为他们在拿着性命,在第一线保护着大明与大明百姓……’

    ‘有人看不起,苛待,侮辱士兵,这决不允许!朕将命议会立法,对士兵进行保护,但凡发现有类似情形,一律严惩不贷……’

    朱栩的话,就是一风向标,迅速传向京城。

    朱栩明确表达了京城官员毫无为官的操守,整日蝇营狗苟,令朝局动荡不安。

    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 
朱栩的话很重,京城的官员战战兢兢,担心着这是某种信号。

    但这是一些普通官员,一些真正的高官,朱栩的近臣却听出了另外的味道。

    内阁,会议厅。

    毕自严,孙承宗并坐,左手边是孙传庭,傅昌宗,右手边是靖王与汪乔年,六个人,整整齐齐,还有空缺的三个椅子。

    毕自严一如往常,威严,冷静,环顾一圈,转向孙承宗,语气里有质问,道:“为什么帅府有这么大的变动,这么大的计划,我一点都不知情?”

    毕自严是左次辅,孙承宗是右次辅,虽然军政分离,但按照现在的内阁体制,严格来说,孙承宗是低于毕自严的,在既有的规则中,孙承宗需要向毕自严通报帅府的重大事项。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帅府只是增添了一个副元帅,不算大的变动。其他的计划,这是皇上点头的,暂时对外保密,包括内阁。”

    孙承宗这句话,意味深长。

    毕自严自然听出来了,孙承宗不是对他保密,是对未来的‘首辅’,孙传庭保密!

    孙传庭当然听得出来,神情没有一丝波动。他的计划中本来就没有军队,孙承宗的警惕纯属多余。

    毕自严没有追问,做为‘首辅’,他一直与军队保持距离,目光转向孙传庭,道:“白谷,比照皇上的话,朝报那边据说有篇文章,署名赤青,你知道吗?”

    孙传庭眉头皱了下,道:“我让人去朝报那边问了,顾炎武的回话是:朝报秉持‘事无巨细,无权无贵’的原则,对于作者,除非有大理寺的判决亦或者皇帝的允准,他们对任何人都是拒绝透露。”

    毕自严面无表情,道:“那篇文章,我给你们背背:‘朝臣私心重于社稷,大小事俱不能托,百姓仰承于上,陛下付托于下,怎知百官如蝇虫,上下皆苦。每逢大事,首乱必内阁,祸起定六部,恍恍乎为利,铮铮然为名,独无家国社稷’……”

    虽然由于报纸的兴起,各家都在悄悄试探内阁,皇帝的底线,但这么明目张胆的点名,作为内阁的直属机构,实在令人震惊。

    内阁直属机构是归孙传庭管辖,因此很多人神色微惊,目光若有若无的看向孙传庭。

    这是宣战吗?孙白谷真的要踩着毕自严的尸体踏上‘首辅’之路,立他的权威吗?。。

    孙传庭向来从容,此刻眉头皱起,看向毕自严,微微躬身,道:“这件事确实不是我的意思,我问过了,这个赤青是司礼监安排进来的,有独立的班房,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又守口如瓶。”

    毕自严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现在朝野纷纷扰扰,大小事情不断,朝报以及各地的报纸一定要严密控制,我听说,近来冒出了一种说法,在江南一些地方,引起不小的震动,你们有谁听说了吗?”

    众人一怔,不知道毕自严要说什么。

    孙传庭知道毕自严在南方待了几个月,面色不动,心里骤然警惕。

    毕自严今天的欲泣,动作颇有些咄咄逼人。

    毕自严目光扫过众人,冷声道:“说什么,‘天下为主,君为客’,有什么‘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你们当真没有听过?”

    靖王听得眼皮直跳,浑身冰冷,昏昏欲睡的表情猛然严肃,刚正,眼神迸射杀机,沉声道:“何人敢出这样的悖逆之言,当用以极刑!”

    汪乔年,傅昌宗神情各有异色,相当的冷冽。

    孙传庭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大明正处于大变之期,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太多,但发生这样的事情,还真是第一次。

    小看不得!

    孙承宗本来不参与政务,但听着毕自严的话,面上动了,直接道:“白谷,这件事,你要当面向皇上解释。”

    内阁直属机构都归孙传庭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舆情部司。

    孙传庭没有推卸,道:“是,皇上回京,我会第一时间去面圣。”

    毕自严环顾一圈,语气越发严厉,道:“这只是冰山一角,我希望你们认真对待,不要让这件事扩大,传到皇上耳朵里,咱们今年就别想有个安生年!”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天下为主,君为客’这类的话,要是大规模扩散,后果不可想象!

    众人相护看了看,这样的话语冒出来,是一种信号,表示一些事情正在发生,而他们没有察觉。

    他们没有察觉,朱栩却心知肚明,这是一种表象,内里则是大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或许,这些资本还没有察觉到,但他们的声音已经不知不觉传递出来。

    坐在入京的马车里,朱栩看着锦衣卫送来的奏本,看着‘王夫之’三个字,心里暗自点头。

    历史的惯性无比强大,他改革那么多,一些事情还是或早或晚的发生。

    曹化淳跪坐在朱栩身侧,道“皇上,锦衣卫那边的意思,是秘密抓捕,将这些言论统统消灭,确保不会影响皇上的国政大计。”

    朱栩看完这份奏本,面露思忖,道:“他有没有说,怎么才能‘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曹化淳神色平静,内心却极其谨慎,语气波澜不惊的道:“没有。”

    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自古以来就会被处以极刑,毫无例外。

    朱栩摸了摸下巴,道:“他多大了?”

    “二十四。”曹化淳道。

    朱栩眨了眨眼,思索片刻,道:“告诉锦衣卫不要乱动,再以朕的名义,写一封私信给王夫之,让江苏巡抚亲自去请人,一路安排护送,来京城见朕,朕想跟他谈谈。”

    曹化淳一怔,犹豫片刻,问道“谈谈?”

    朱栩哪里不知道曹化淳的心思,道“说不动就不要动,朕要跟他谈谈,不准任何人为难他。”

    曹化淳知道,眼前这位从来不走寻常路,但这个涉及皇位根本,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朱栩真的能不在意吗?

    曹化淳不敢多想,躬身道:“奴婢遵旨。”

第1302章 毕自严真病了() 
朱栩的马车,行的很慢,因为下了一场大雪,官道难行,车队就更难走了。

    朱栩的马车内,一家大大小小围聚在暖炉四周,暖炉上摆放着一堆卡片。

    张筠抱着小慈煓,替他拿着牌。

    柳如是怀里抱着小淑娴,两人嘀嘀咕咕,商量着出牌。

    朱栩怀里抱着小慈烨,另外两个小家伙同样拿着牌,但目光都有些鬼切切的盯着朱栩。

    不知道是运气还是怎么样,前几牌朱栩赢的毫无压力,后面任由他算计,记牌,还是输了,张筠赢的最多,另外则是小慈煊,小慈熠。

    “哦哦,我赢了!”

    突然间,小淑娴高举着小手,而后小脸通红的向着对面的朱栩伸手,道:“父皇,给钱,二十文,母后给钱,还有你们两个!”

    朱栩眉头动了下,忽然有些醒悟,目光看向柳如是。

    柳如是抱着小淑娴,低头微笑,咬耳朵说着什么,仿佛没有看到朱栩的眼神。

    朱栩笑了笑,没有点破。

    张筠倒是没有察觉,看着几个孩子开心,她也爽快的给钱。

    小慈煓伸手就抓牌,两岁的小家伙,似懂非懂,有玩的就开心。

    不知道走了多久,曹化淳的声音在外面响起,道:“皇上,多尔衮的所有子嗣,已经到京了。”

    朱栩抓着牌,随口道“派人再送回去,再给多尔衮一块王命令箭,准予他便宜行事的特权。”。。

    “遵旨。”曹化淳道。

    抓着一堆牌,手拿不下,铺满身前的小慈煊抬起头,看着朱栩道“父皇,多尔衮是不是叛逆?”

    朱栩看了他一眼,笑着道“一直都是。”

    小慈煊顿时满脸怒容,道“父皇放心,等我长大了,一定率大军替父皇平叛!”

    朱栩笑了,道:“好,等你长大了,朕封你个大将军,率十万大军,威风凛凛的替父皇平叛!”

    小家伙或许不能理解十万大军的规模,小脸畅想了一下,小脸激动的通红,道:“父皇,咱们说好了!”

    朱栩道:“父皇一言九鼎!”

    小慈煊激动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小慈熠看着朱栩,道“父皇,我也也可以为你平叛的!”

    这个小家伙文不成武不就,还是有点心虚的。

    朱栩看着小家伙,点头道“好!将来你就替你二哥管好粮草,稳定大后方!”

    小慈熠一听,小脸松口气,又大声道:“是!”

    “父皇,父皇,我我也可以平叛的,我要跟永宁姐姐一样,做个女将军!”小淑娴举着小手,急切的喊道。

    朱栩一挥手,豪迈的道:“好,等你长大了,父皇就封你一个女将军!”

    “我要比姐姐的大!”小丫头又喊道。

    “这个看你们的军功!”朱栩抓着牌道。

    小丫头重重的点着小脑袋,很有条理的说道:“我是父皇的亲女儿,姐姐是侄女,我肯定比姐姐厉害,将来我一定比她大!”

    张筠知道朱栩在逗几个小家伙玩,没有多言,搂着怀里的儿子,笑容幸福满足。

    倒是小慈烨,默默的抓着牌,不时的看一眼柳如是,小脸颇为纠结。

    作为她的下家,小家伙又聪明,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

    朱栩给小家伙倒了杯水,道:“藏拙是聪明人的行为,如何表现聪明就显得更高明一点。”

    小家伙已经快七岁,眨了眨眼,看着手里牌,又抬头看向朱栩,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闷闷的‘嗯’了声。

    “聪明!”朱栩笑了,赞道。

    小家伙还是闷闷的看着牌,似乎在思索着牌。

    柳如是眨了眨眼,看向小慈烨,有些不解。

    一家人又玩了一阵,曹化淳的声音再次响起,道:“皇上,毕阁老真的病了。”

    朱栩脸上的笑容顿时没了,转头看向密密实实的窗帘,道:“真的?”

    曹化淳道:“刘公公亲自去看了,挺严重,人昏沉了一晚上,早上醒了一会儿,又昏睡了。”

    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寒冬腊月的又劳心劳力,倒是正常。

    朱栩对这位老大人是真心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