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矛盾就出现了。

    吏科给事中的位置,替补有三人,分别是刘宏化,阮大铖,魏大中。按照成法,应该是刘宏化接任,不过刘宏化老母病逝,很快就要回家丁忧,这个位置就要空出来。

    这三人都是东林党人,按理说内部调和一下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东林党内部山头林立,没有人完全服众,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党派,于是,就要争一争了。

    东林党巨擘,吏部尚书赵南星,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私下商议,打算将这个位置给他们更为信任的魏大中。

    而阮大铖是左光斗的同乡好友,是左光斗写信将在老家的他给叫回京城,目的就是争夺这个位置。

    廷议之上,各路官员,都以敢言敢谏为荣,因此个个慷慨陈词,不论多大官,威望多隆,只要抓住破绽就要上前辩驳一番。

    左光斗与杨涟当初在‘移宫案’,也就是朱由校继位上是出了大力的,虽然官位不足够高,但威望却隆,身后也站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时间居然与赵南星,高攀龙斗了个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景焕宫,偏殿。

    朱栩老老实实的坐在桌前,身体笔直,拿着书,认真的听着杨涟抑扬顿挫的讲着《史记》。

    杨涟将朱栩当做了刚刚启蒙的孩童,将史记的由来到司马迁当时的历史状况都细细讲了一遍。

    朱栩有向学之心,自然认真的听着。

    这个时候,不会有什么填空,感想,古诗赏析,作文……第一要务,就是要熟背,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才行。

    杨涟拿着书,在前面站着,一脸淡漠,念几句便看一眼朱栩,确定朱栩在认真听课,这才继续。

    一堂课,足足两个多时辰。

    杨涟合上书,看着朱栩道:“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次来,我要考校殿下。”说完,拿起书,便向外面走去。

    朱栩慌忙站起来,恭送行礼道“恭送先生。”

    待杨涟走远了,朱栩才长吐一口气。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约束过自己了,一直坐这么久,真是累的够呛。

    一边拍打着腿一边站起来,拿起书本,向偏殿外走去。

    朱栩刚刚走出大门,曹文诏就走过来道“殿下,事情有变化了。”

    朱栩腿酸痛,走的比较慢,问道:“什么变化?”

    曹文诏好似不知道怎么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朝堂上本来支持阮大铖的人突然不再说话了,而且有人弹劾他了。”

    “阮大铖?”

    朱栩眼角动了下,心里啧啧称奇,暗道‘果然还是逃不过,这位可是历史上阉党余孽中有名的人物……’

    “说说小道消息。”朱栩笑道。

    曹文诏咳嗽一声,看着朱栩道“据说,阮大铖与左大人一房小妾有旧,被抓了现行。”

    “走走,进屋,详细说说过程。”

    朱栩眉头一挑,嘿嘿笑了起来。这种事只要不在自己身上,向来都是喜闻乐见的。

    而与此同时,与左光斗龃龉的阮大铖,心怀愤恨,在家里左思右想,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他一推门,上了轿子,直接对管家道:“去城东,魏府!”

    魏忠贤不能留在宫内,本应该住在东厂,但实际上,众所周知的,他在城东有一套私人府邸。

    管家看出了自家老爷不太高兴,也不敢多问,催着轿夫,堂而皇之的就直奔了城东。

    来到魏府院子前,阮大铖又有些犹豫了。

    东林党内部虽然山头林立,但都是朋党,关系错综复杂。赵南星与高攀龙等人也不是一味的强行让魏大中任吏科给事中,还用了不少手段,将工科给事中给腾出来,准备给他。

    不过转瞬间,他就想到了廷议之上出现的那句话‘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

    他神色冷峻一定,大步向着魏府大门走去,同时心里暗暗恨:‘左光斗、赵南星,你们今日欺辱于我,他日我必百倍奉还!’

    他带着怒气啪啪大门,将魏府大门敲的震了又震。

    很快,家丁开了门,趾高气扬的打量着阮大铖,冷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知不知道这是谁的府邸就敢放肆?”

    阮大铖压着心底火气,放低身段道:“下官乃是吏科科员阮大铖,求见魏公公。”

    家丁打量一眼,一关门道“等着!”

    阮大铖深吸一口气,站在门前等着。

    没多久,家丁就打开门,对着阮大铖道“阮大人请进,魏公公正在会客,还请到偏房稍候。”

    阮大铖姿态放的极低,跟着家丁进了门,便在偏房坐着喝茶,慢慢的等着。

    没多久,他就看到大堂里人的如同潮水般走出,顿时神色一惊。

    他在人群中看到了官应震,看到了徐大化,甚至还有沈一贯的侄孙子!

    这些人可都是邪党,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所谓的邪党,就是在东林党眼里,除东林外的一切朋党。

    东林党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京察,将其他朋党几乎都赶出了朝堂,造就了众正盈朝,大明中兴在即的景象。

    但此刻,一干邪党要员,居然都齐聚在魏忠贤府上!

    阮大铖眼神惊骇,但旋即脸庞微微抽搐,目光愤恨,嘴角挂起冷笑。(。)

第一百五十一章 渔翁得利() 
阮大铖带着心里的恨意,见到了给魏忠贤充当管家角色的李永贞。

    “李公公。”阮大铖抬手,神色带着一点谦卑。

    李永贞神色淡淡,看了他一眼道:“听说,你有事要见魏太监?”

    阮大铖看着李永贞,暗自咬牙,脸色平静的道:“是,下官手里有赵南星等人选官舞弊,私相授受的证据,想呈现给魏公公。”

    李永贞脸色顿时一变,道:“此话当真?”

    目前,东林党针对魏忠贤最为热切,压力也最大的,就是吏部尚书赵南星了。如果抓到他的把柄,那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阮大铖一见,道:“是,所以再下想见魏公公,当面呈递。”

    李永贞不敢耽搁,很快就将魏忠贤给找了过来。

    魏忠贤喜怒不行于色,看着阮大铖道:“你真的有?”

    阮大铖心里砰砰砰直跳,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了,抬手道:“下官确实有,本来吏科给事中应该替补在下,但赵南星等人徇私舞弊,硬是给了朋党魏大中。”

    魏忠贤太阳穴鼓动了一下,冷硬的脸上有了一点笑意,道:“好,你上一本子折子弹劾赵南星,吏科给事中的位置,还是你的!”

    阮大铖大喜,道:“谢公公,只要事成,下官绝不忘公公大恩!”

    魏忠贤点头,又详细询问了几句,便让人送阮大铖出去。

    阮大铖有了魏忠贤的保证,自也是大喜的回了家,关在书房里写折子。

    阮大铖这么明目张胆的勾连魏忠贤,令的东林党人又惊又怒。

    朝堂上弹劾阮大铖的折子立即多了起来,一干旧事重提,让阮大铖都不敢出门。

    但他也不是坐以待毙,联络同僚给事中李春开弹劾赵南星,公器私用,任人唯亲。

    魏忠贤也没有食言,没过几日,阮大铖就得偿所愿,成为了吏科给事中。

    赵南星等人自然不甘就这么算了,很快矛头指向了历史上另一位阉党要员,崔呈秀。

    崔呈秀手脚不干净,贪污索贿被高攀龙拿到证据,在廷议之上大讲特讲,有的想要落井下石的人,最后赵南星提议‘遣送戍边’,这就等于发配边疆,自生自灭了。

    然后,崔呈秀求遍了人,最后还是找到了魏忠贤头上。

    朱栩有老师,有了功课,天天都得闷在书房里读书。杨涟是一个极其严厉的人,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动起来朱栩都得敬畏三分。

    朱栩一边翻着书,一边听着曹文诏的简报,神色不动,心里却暗自点头,只怕用不了多久阉党就要成气候,而朝堂上那些大人们现在依旧还没有察觉。

    朱栩虽然不大清楚魏忠贤清洗东林党的具体过程,但既然是‘清洗’,那东林的几位大佬肯定在朝堂是无法立足的。

    他想了想,道“赵南星,高攀龙估计撑不了多久了,你盯着左光斗,要是魏忠贤对他动手了,你不要阻拦,但不能用刑。”

    左光斗等六君子,是鼎鼎大名的,除了‘移宫案’里的风光,还有就是魏忠贤狠辣对付东林党的开始。六君子,几乎都死在大狱,凄惨的令人侧目。

    曹文诏答应一声,看着朱栩犹豫一下,有些谨慎的道:“殿下,我们,要不要乘机安插一些人手进去?”

    朱栩眉头一挑,合上书,目光也沉吟起来。

    朝堂上的水远比他想要的要深,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悄然安排一些人,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这样,”朱栩敲着桌子,道:“你让人通知舅舅与周应秋,让他们见机行事。东林党还没有注意到我们,魏忠贤那边应该也会策应一二。”他这样说着,心里已经有了另外的打算。

    曹文诏答应一声,便出去安排了。周应秋可以派人通知,傅昌宗他却是要亲自去一趟才行。

    转眼又到了上课的时间,杨涟站在前面,声音抑扬顿挫,一字一句,不时开解几句,仿佛是怕朱栩听不明白。

    对于经义这种东西,朱栩连一知半解都没有,他也乐得装作什么也不懂,安安静静的听着,偶尔还要回答几个问题。

    杨涟对于朱栩处于基本满意状态,因此尽管之前被皇帝强拉硬派有些不情愿,现在也多了几分真心。

    又是两个多时辰,最后杨涟看着朱栩道“殿下,今天的课就到这来,下一堂课,我还会考校殿下。”

    朱栩站起来,躬身道:“是,恭送先生。”

    杨涟微微点头,表情始终是那副‘你欠我钱不还还有理了’的不爽模样,抱着书转身便走了。

    朱栩也跟着起身走到外面,看着杨涟的背影,自语道:“奇怪,先生今天的表情有些不对啊……”

    “殿下,赵南星。高攀龙要辞官了。”

    朱栩话音落下,曹文诏就悄然出现在他身后道。

    虽然在朱栩意料之中,但听到后还是讶异了一下。

    赵南星是吏部尚书,高攀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都是二品大员,一个掌握着天下官吏升迁,号称‘隐相’、一个是言官之首,有纠察天下之责。都是位高权重,权利巨大的要害官职。

    尤其是,两人都是东林党的巨擘,威望甚隆,朝堂上也是一方诸侯,可以说,只要两人稳住,进入内阁是迟早的事情。

    但现在,两人都迫不及待的要辞官了。

    因为有给事中傅櫆弹劾赵南星,‘吏改无常,己不与闻’,同时又牵扯出汪文言,称赵南星‘紊旧制,植私人’。

    这两条都是坐实的,赵南星向来霸道,雷厉风行,在吏部一言九鼎,不容别人抗拒。尤其是汪文言,这个人并不是科举出身,而是行贿买的官,最为关键的事,这里面还要再牵扯到首辅叶向高!

    汪文言作为内阁中书,交友广泛,从内阁首辅到在野的,过从甚密不知凡几。这件事真要追究下去,只怕大半东林党人都要被连累。

    所以,赵南星与高攀龙才会称病辞官,并且一连上了七个折子,一副皇帝不允就决不罢休之势。

    但是,最终朱由校还是没有允许,被强行给挽留了下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贤捉拿汪文言() 
朱栩这段时间一直都安心读书,还是不时听到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听着赵南星等人的争斗,心里暗自摇头。东林党内讧不止,他们还是没发觉,魏忠贤已然不是一个内宦那么简单了。

    日子一天天过,朱栩已经很少出宫了,除了读书就是去坤宁宫逗逗小公主。而今的小公主也有了封好:永宁。

    三月还是有些冷的,朱栩坐在张皇后对面,看着她怀里的小公主,她正睁着大眼睛,一脸笑呵呵挥动着小手看着他。

    朱栩逗了她一阵子,然后看向张皇后一副随意聊天般的问道“皇嫂,听说皇兄要限宗室俸禄?”

    张皇后抬头看了朱栩一眼,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道:“怎么,你还缺银子?”

    朱栩咳嗽一声,装模作样的道:“有银子拿总归是好的。”

    张皇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然后才道:“是平王皇叔前次进宫面圣的时候,跟皇上提的。”

    这个宗室限禄,实际上早就有朝堂御史之类的在提,但这里面除了涉及到皇室宗亲,还涉及到皇宫用度,因此声音大雨点小,不了了之了。

    这位平王皇叔自然就是朱栩拉出来顶缸的,外人提议有针对的嫌疑,但自家人提,总得认真想想了吧?就算不能完全限制,限制一部分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节省。

    朱栩闻言不动声色的点头,张皇后没有说结果,显然朱由校还没有下决定。

    这个决定实际上非常难,明朝皇帝子嗣向来不怎么好,倒是那些王爷们,一个个非常能生,这也就造成宗室的逐渐庞大,加上‘圈养’政策,支给他们的银子也不断增加,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程度。

    这个程度要是形容的话,就是,比军费开支还要高!

    从万历三大征之后,明朝的税收急剧减少,各种开源节流的方法不断在朝堂上出现。

    开源,就是加税,主要对象就是百姓,百姓加不了了,就加盐税,总之基本就是这两样了。

    而节流就多了,这个宗室限禄是,还有赵南星的变通铨法,以及裁撤织造府,最有名的,就是崇祯年间的裁撤驿站了。

    总之,在这个时代,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朱栩想想也无奈,天下还得靠姓朱的守,再难也不能苦自家人,只怕他这一番动作又要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在坤宁宫耗了一个多时辰,朱栩便走了出来。

    一边走一边伸着懒腰,嘀咕道:“最近的日子过的很无聊啊。”

    “殿下,”曹化淳跟在朱栩身边,会意的道:“要不,咱们出宫走走吧?”

    “出宫?”

    朱栩现在对出宫没有太大的欲望,主要是没有什么目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