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7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毕自严等人都看得清楚,现在出了这件事,让他们不由不多想一些。

    毕自严看着龚鼎孳,好半晌,才慢悠悠的道:“你们查归查,但处置要事先通报内阁,让内阁有足够的时间稳住陕西。陕西现在是‘新政’的关键时刻,任何大意都不能有。”

    若是以往,毕自严对龚鼎孳是绝对不会这般客气说话,但陕西事关重大,还需要反贪局的配合,他刻意放低了姿态。

    龚鼎孳对于毕自严是毕恭毕敬,毕竟他才三十岁,不可能在反贪局一辈子,将来离开反贪局进入朝廷,这些阁老们都会是他的人情。

    “下官明白。”龚鼎孳态度诚恳,犹如内阁下属,实则上这句话代表不了什么,不是承诺,不是应承。

    毕自严看着他,再一次说道:“不管陕西发生多大的事情,这件事必须是可控的,不能扩大,不能搞诛连,天大的问题,要请奏请皇上圣裁,内阁也需要知情。”

    龚鼎孳对于朝局是冷眼旁观,知晓毕自严话里的意思,道“下官明白。”

    对于这个小辈,毕自严没有放在眼里,听着他的话,没有多深究,道:“我派一个人与你随行,必须要的时候会给你帮助,还有,温体仁……要慎重!”

    虽然温体仁去陕西没多久,但他出了事,前任李邦华也要被追责,那么前任的陕甘六省总理大臣的傅昌宗难免要被牵累。

    涉及到傅昌宗这一层,就敏感了,即便是内阁,也要小心翼翼!

第1231章 聪明人() 
龚鼎孳听着毕自严的话,心里忽然警醒。

    陕西确实是反贪局建功立业,树立威信权威的好地方,但也是一个火药桶,涉及到温体仁,李邦华,傅昌宗三人!

    温体仁是毕阁老看好的人,李邦华是四朝老臣,傅昌宗更是帝党领袖,随便哪一个出事,都会是大篓子。

    龚鼎孳现在后悔了,这件事他不应该掺和,反贪局现在成了某些手里的枪。

    他从内阁出来,赶回在宫外的衙门。

    反贪局与其他部门并不在一起,但在皇城附近,是一个单独的院子,从外面看,并不起眼。

    龚鼎孳回来没多久,楚富耀,张菉就被派出去,四处探听情况。

    傍晚的时候,反贪局四散的人陆续回来,开始总结打听来的消息。

    反贪局虽然是个众矢之的的部门,但关系网也很大,不买面子的官员着实不多,探听消息容易的很。

    “大人,从司礼监那边收到风声,这一年来关于陕西的奏本起码有百本,都是弹劾各级官员,尤其是巡抚衙门……”

    “内阁那边更多一些,但都被压下来。督政院那边透出消息,似乎是靖王说了话,陕西那边的督政院没有对巡抚衙门如何。”

    “陕西今年的赈灾钱粮总共是五百万石粮食,比往年少了一半,现在内部据说争抢的厉害,不管是他们内部狗咬狗,还是为了抢夺赈灾粮食,彼此恶斗都有可能……”

    “温体仁是去年调过去的,才一年多,没有多少根基,陕西现在的府级官员,基本上都是李邦华提拔起来,对了,那个巡政御史内阁已经命他即刻返京……”

    “内阁肯定知道的比我们多,这是未雨绸缪了。可是温体仁是毕阁老看好的人,毕阁老又将要致仕,这些事情,不是冲着他去的吧?”

    “难说,内阁里那几位或许能忍得住,但外面的人就不一定了。孙传庭的人,傅昌宗的人恐怕都在背后使劲。傅昌宗到底势大又有圣眷,孙传庭即便坐上去怕也坐不了多久……”

    “大人,这个案子非同小可,可能是有人等不及,想要借我们的手,送毕阁老一程,这要是不小心,我们可能都要搭进去……”

    “孙传庭在内阁多年,毕阁老与他几乎是一个鼻子出气,谁也不知道孙传庭有多少实力,他要是与傅昌宗斗起来,那就是神仙打架,我们反贪局根本承受不起……”

    一群人说着纷纷面露凝重,这个案子真的非同小可,牵扯到大明朝廷最高层的争斗。这场争斗有可能是当今登基以来最严酷的,代表着毕自严,孙承宗等人的离开,是朝廷的一次大换血!

    而现在,有人企图让反贪局来开第一枪,第一个跳进这个火坑!

    龚鼎孳心底已经深深的后悔,这陕西分明就是一个火油桶,哪里是建功立业的地方,这里会将他,将反贪局炸的粉身碎骨!

    龚鼎孳紧锁眉头,脸上阴晴不定。

    他是个有野心的人,怎么甘心就这样被人算计,落得一个凄惨下场。

    坐椅子上,思索了良久,龚鼎孳目光冷峻,沉声道“现在我已经领了圣旨,咱们没有退路。这样,楚富耀留下,盯住京里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个陕西巡政御史,一定摸清楚他到底是谁的人,受谁的指使。”

    “是!”楚富耀神色凝重的道。这一次,是他们的生死存亡了,那些大人们在争斗,他们这些小鱼小虾根本不够看,连翻开的机会的都没有。

    龚鼎孳又转头看向张菉等人,神色冷漠,道:“其他人,全部随我去陕西。既然有人想利用我反贪局,我也想看看,他有没有这么好的牙口!”

    “是!”一群人大声应是。他们也很愤怒,有人拿反贪局当枪使,他们当然愤怒!

    第二天一大早,龚鼎孳就带着人,大张旗鼓的出了京城,直奔陕西。

    内阁同时也给陕西巡抚衙门发了公文,命温体仁等人老老实实配合调查,不得擅动。

    反贪局,内阁的这个动作,让人京城本来消退的热度再次翻涌起来,不知道多少流言蜚语涌动,都直指内阁,直指毕自严致仕的朝局。

    朱栩高坐在内阁三楼,将一切都看在眼中。

    他看到毕自严,孙承宗在安排他们致仕的事情,在做着一些他看到看不到的安排。孙传庭蠢蠢欲动,已经在准备接手。傅昌宗有些焦虑,同样在做着某些未雨绸缪的事。至于靖王,汪乔年倒是淡定很多,他们的位置都是定制,不会动。

    六部的尚书侍郎跟着内阁起舞,一些人开始或明或暗的站队,同样在预先的做着某些事情。

    京外的一些封疆大吏同样闻风起舞,一些奏本里的蛛丝马迹已经暴露出来。

    京城里是风云动荡,政局的变化一触即发。

    身为风暴的起点,另一个中心的陕西,同样不安宁。

    西安府,巡抚衙门。

    左参议莫绪林站在温体仁的班房,端着茶杯,满脸苦笑道:“大人,下官哪里还有心思喝茶,这反贪局的人马上就要到了,你我二人最终的归宿,就是刑部的大牢!”

    温体仁没有以前那么胖,瘦了不少,脸上多了些和缓,一双小眼睛没有以前那么闪烁,更多是一种平静,内敛。

    他将手里的文书放下,春风和煦的道“怎么,连你都急了,外面那些人,是不是更急?”

    莫绪林放下茶杯,道:“大人,都火烧眉毛了,您怎么还有心思说笑。内阁的态度已经很明显,是不打算保咱们了,说不定毕阁老现在已经被架空,咱们都要被秋后算账,做一辈子牢的……”

    温体仁看着莫绪林,神情从容,语气笃定,道:“不要着急,毕阁老没那么快会致仕,至少今年不会,现在‘新政’是关键时刻,毕阁老不会走的突然。这应该是有人心急了,准备拿我们投石问路。你出去告诉那些上蹿下跳的人,巡抚衙门准备对各级官员进行调整,不能安心做事的可以跟我们打招呼,回家种地可以安安心心……”

    莫绪林一怔,听着温体仁的话,将信将疑的道:“当真?”

第1232章 温体仁的认罪() 
温体仁已经在外面做了多年的巡抚,尤其是在北安南,可以说是得到了足够的锻炼,已经没有了之前在京城的里的浮躁与急切。

    他看着莫绪林,表情自信中夹杂着一丝威压,道:“自然是真的。等反贪局的人到了,巡抚衙门不要接待,不要客套,也不要冷淡,公事公办即可。他们要查什么,敞开了让他们查。”

    莫绪林一惊,道:“大人,真的让他们查?陕西这些年的政务都算是‘违法’的,虽然与皇上,朝廷有默契,可真追究起来,咱们论个死罪都是轻的!”

    陕西的‘农庄策’是朱栩出的主意,李邦华一力推动,这么多年,其中发生了多少事情,即便是温体仁等到了陕西一年多也没摸清楚,从一开始就是‘违法’,到现在,真要认真起来,只怕朝廷都要倒下一大半!

    这可不是闹着玩,陕西一直都是当朝最重要的政务中心,若是这里被翻过来查,谁也讨不了好!

    温体仁瞥了他一眼,嘴角划过笑意,道:“不用担心,京城里的人比咱们更懂得分寸,他们不会将陕西翻过来,否则对谁都没好处。都说毕阁老要致仕,可他只要一天在位置上,除了皇上,谁也赶不走他。”

    莫绪林没有感觉到丝毫安慰,心里反而更加忐忑。如果十年前他在这个位置,早就打包东西赶紧辞官回家了,可现在要是走,非得落一个‘畏罪潜逃’的罪名,清名尽丧不可。

    进退无路,莫绪林心里如蚂蚁上锅,急不可耐,偏偏当头的温体仁不急不缓,什么都不打算做。

    莫绪林犹豫半晌,还是道“大人,下官去说恐怕没有什么说服力,还是您亲自说吧。”

    副手有一个非常大的用处,那就是给主事的顶雷,莫绪林担心温体仁拿他挡祸脱身。

    温体仁在官场了混了二十多年,对于莫绪林的心思一眼就能洞穿,却也没有点破,如同一个老好人般的笑眯眯的点头,道:“也好,传我命令,知府级以上的官员即刻赶来西安府,将这些年的政务整理清楚明白,尤其涉及到钱粮,田亩等之类一定要清晰,告诉他们,要是不清楚,休怪本官保不住他们!”

    莫绪林从温体仁的话里分明听出冷冽的寒意,心神一凛,连忙道:“是。”

    明明开春,但陕西却突兀的出现了一股寒流,在官的人人自危,不在官的也担心受到牵累,整日不得安生,如无头苍蝇,四处乱传。

    陕西的知府们奉命到了西安府,温体仁再三安慰也不能让这些人安心,满心忐忑,在西安府是吃不下睡不着,偏偏还走不了,如同戴罪待审一般。

    倒是温体仁从容自若,该干嘛干嘛,一点事情都没有的样子。

    整个西安府悄悄的笼罩在肃穆,压抑的气氛中,连普通百姓都被传染,一些谣言在四处蔓延,日渐沸腾。

    同时,整个大明都在看着陕西,想要看这场风波怎么变幻!

    当今登基以来,自从清洗了东林党,虽中间夹杂着朱由检等,但一直相对稳定,毕自严等掌握朝局已经七八年,若是,应当算是景正以来最大的变局!

    事关这样大的变动,哪一个当官的能不在意?

    大明内外都是暗波涌动,静静的看着,等着。

    龚鼎孳到了西安府,没有隐藏,没有刻意的摆阵势,见过了温体仁等人后,直接住进了驿站,而后便再没出来,一连三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在西安府的大小官员更加不安,一个个都是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不可耐,四处探听消息,心中惧怕不已,一些人已经在想办法出逃了。

    温府。。。

    温体仁,左参议莫绪林,右参议陶德之,还有几个参议,主事等都集中在这里,眼巴巴的看着温体仁。

    反贪局的人来了,却是高深莫测的躲着不见人,不查案,这让他们怎么安心?

    温体仁这个巡抚一切如常,更让他们心中七上八下,人不在的来找温体仁讨个说法。

    温体仁不止是陕西巡抚,顶在他们前面,曾今还是位居礼部侍郎的京官,怎么着也比他们有办法。

    莫绪林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看着温体仁满脸苦涩道:“大人,该送进去的东西都已经送进去了,三天了,那位龚大人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到底是要审查还是走过过场,总得给个说法吧?现在整个陕西都乱了,每一个人有心思做事情。”

    其他人拼命点头,双眼铜铃,耳朵似兔,恨不得扑过去抱住温体仁。

    温体仁倒是不紧不慢,余光扫过这些人,淡淡道“余大人呢?怎么说?”

    温体仁话里的‘余大人’指的是余大成,余大成现在是陕川六省总理大臣,虽然他这个总理大臣有些虚,但总归顶在他们上一层。

    余大成在陕西基本上是沿袭了傅昌宗那一套,但他没有傅昌宗的能力,也没有他的威望与背景,做起事情是束手束脚,最后就是缩手缩脚,干脆躲在总理大臣府,按部就班的做事,至于外面怎么样,除非水淹到门前,他一概不管。

    这以至于让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位的存在。

    莫绪林等人一怔,余大成虽然是他们地方名义上的头,但这个人用来顶缸完全不够格,难以服众,目光都还是紧盯着温体仁,欲言又止。

    温体仁看着这群人的表情,眼神里笑意一闪,面上却沉色,仿佛心里剧烈挣扎,等眼前这些快要忍不住了,他才叹了口气,满面愁苦的道:“本官是陕西巡抚,大事临头,自然不能退缩。你们都放心吧,我已经写好奏本,将陕西的所有过错都揽在身上,承认一切罪过,与尔等无关。明日本官自负枷锁去见龚大人,认罪伏法。你们要做的,就是管好陕西,不管如何,政务不能乱,诸位,陕西的‘新政’如逆水行舟……”

    温体仁本来准备好长篇大论,结果莫绪林等人根本忍不住,纷纷大呼的站起来,一脸惊愕,不可置信。

    温体仁要一个人将罪责担起来?这这怎么可能?大明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官员?会这么好心,牺牲他一个人,解救他们这些与他完全不相干的人?

第1233章 风暴前的投石问路() 
温体仁没有理会这群惊愕不已的下属们,简单说完,便起身离开。

    这个消息让在西安府的所有官员都炸开了锅,纷纷议论,继而迅速传开。

    他们并不安心,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劲,却又想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