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些都挡不住议员们的热情,甚至是在宫内宫外,大明的大江南北都引起震动,不知道多少书信飞入议会,各种问题稍稍梳理就达数万条之多!

    这些都是关于大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朝政,军事,外交,经贸,农业政策,尤其是‘新政’,简直是无所不包。

    议员们面对浩如烟海的问题,一时间也踌躇。质询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不能逮着首辅问个十天十夜,无休无止。

    同时,内阁更为头疼,议会收到的信,他们很快也能知道。

    那么多问题,不说属于国家机密,一些事情现在也是不能讲,需要含糊处理,另一些是不能讲透,要有余地,还有一些是避之不及,留待日后处理的,但现在通通被拿了出来,这让毕自严怎么办?

    毕自严等一干辅臣齐聚在孙传庭的班房,商议着事情。

    毕自严手里抱着凉茶杯,神色倒是从容平静,道“我打算提名白谷担任议会的议长,你们怎么看?”

    “我没有意见。”孙承宗道。

    “恩。”靖王淡淡道。

    “同意。”汪乔年道。

    “同意。”傅昌宗平静道。

    内阁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实则上孙传庭几乎是唯一的人选。孙承宗主持大元帅府,靖王督政院,汪乔年大理寺,三人是定制,剩下一个傅昌宗是外戚,本就极其特殊,背景,权力都庞大,自然不能再碰议会。

    孙传庭明白情势,没有矫情,道:“谢大人。”

    毕自严见通过了,便道:“对于议员如何产生,各部商量了一个办法,有各地县府联合举荐,经过巡抚衙门,督政院审查后,择优入国家议会,你们怎么看?”

    靖王瞥了眼向来不主动参与正事的孙承宗,道:“若是只是单单的审查,只怕不能控制得当,若是还像现在这般失控,与朝廷来说不是好事情。”

    这一点也是毕自严所考虑的,道:“本官打算在议会之中再设立一个小议会,负责管理整个国家议会。”

    傅昌宗神色一动,立刻明白了。毕自严这是想要在议会设立一个管理部门,专门用来控制议会。

    “这个办法可以。”汪乔年道。他的大理寺受制于议会很多,若是能减少掣肘,他自然乐意。

    孙传庭道:“皇上不日将回京,我会与皇上面呈。”

    毕自严见众人都没有意见,便道:“既然定下,就让礼部,吏部详细制定相关细节,尽快呈上来,明年开始实施。”

    现在已经九月,离过年已经没多久。

    众人没有意见,傅昌宗瞥了眼毕自严,道:“大人,质询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决定,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如何安置地方,哪些人参与等等,还需尽早确定。”

    议会现在来说,很像一个临时机构,什么都是空白一片,偏偏自身没有地位,需要由内阁来定。

    毕自严道:“我心里有些想法,等皇上回来,我会与皇上面呈,再做决定。”

    他们说话时间,朱栩安抚了张筠与海兰珠,下了云雾山,赶回京城。

    马车内,朱栩眯着眼,倚靠着厢璧,面上平静的在假寐。

    曹化淳躬身在左侧,低声道“皇上,从各处汇集的情报来看,锦衣卫高层肯定出了问题,并且不是一时半会儿,可能有些年头,他们不止控制了一些官吏,还可能包括军方,但眼下无法确认,锦衣卫那边已经启动内查程序,还没有更多的消息。”

    朱栩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道“孙阁老那边怎么说?”

    曹化淳想了想,道:“孙阁老说,目前没有发现异样,军情处也已经开启锄奸计划,会对内对外进行暗中调查,确保军情处完全可控,忠于皇上。”

    朱栩面无表情,片刻后忽然道“你说,皇兄现在是不是差不多到欧洲了?”

    曹化淳道“根据路程,外加可能的耽搁,这个时候,是差不多了。”

    朱栩脸上带笑,道“好,朕就等皇兄的好消息了。”

第1190章 举世皆敌() 
朱栩回到久违的乾清宫,也感受到了乾清宫里的一贯闷热与难受。

    坐在东暖阁的小书房里,朱栩看着手里的一张纸,上面有两个大字:煓,妘。

    这两个字,是给他的嫡长子与二皇女的。

    煓,是炽盛,光亮,光明的意思,给嫡长子取这样的名字,翰林院显然是也费了不少心思,代表了朝廷的某种期盼。

    朱栩看着这个名字,向着对面的宋应星道:“朱慈煓,这个名字不错,就这么定了。”

    宋应星在翰林院挂翰林编修,这次是被派来给朱栩送名字的。

    宋应星见朱栩认可,总算松口气,要是朱栩再次打回去,翰林院上下都会没面子。

    宋应星看着朱栩,躬身道:“是。皇上,三个月后,可以上宗碟了。”

    朱栩点点头,将这张纸放入抽屉,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宋应星连忙道:“皇上,今年的秋闱又要开始了。”

    秋闱,也就是科举了,现在的科举亦称之为皇家政院大考,是各省省院的联合考试,是进入仕途的最重要的一道关卡。

    朱栩右手食指在桌面上敲了敲,道:“恩,这件事由政院主考,礼部,吏部监察,一定要确保公平公正,决不允许有舞弊,卖官鬻爵的现象出现!”

    “是!”宋应星道。他这次来,主要是为了争取这个主考权,有了这个权力,皇家政院就会水涨船高,

    “皇上,毕阁老,孙阁老来了。”曹化淳进来道。

    朱栩看着宋应星,道:“科举的事情,万不能大意,朕让礼部,吏部挤出一些银子给你,这件事一定要妥妥当当,事关教育大计,决不能马虎大意!”

    “臣遵旨。”宋应星抬手道,神色振奋。

    朱栩摆了摆手,目光看向已经进来的毕自严,孙传庭。

    朱栩站起来,对曹化淳道:“给二位大人搬椅子,上茶。”

    “是。”曹化淳命内监搬椅子。

    毕自严,孙传庭谢恩,在朱栩御桌对面的椅子上轻轻坐下。

    朱栩从书架找书,头也不回的道:“说你们的。”

    毕自严倾身,道:“回皇上,扬州的案子已经算是了结,各方面的民怨都还在尽力安抚,虽然会有些后遗症,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朱栩‘嗯’了声,示意他继续说。

    毕自严看着朱栩,道:“皇上,这件事,与内阁等想的有些不同。”

    “哦,有什么不同?”朱栩抽了本书,来到椅子前坐下,微带好奇的道。

    毕自严看着朱栩,顿了下,道“这件事,冲在最前面的,固然是那些扬州府的官绅大户,但民间抵制丈量土地的更多,都是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受到挑唆或者威逼利诱,是……发自真心的。”

    朱栩一怔,打开书的手停下来,抬头看向毕自严,目光微凝,道:“继续说。”

    毕自严没有去说锦衣卫那些事,就事论事的道:“臣举个例子,扬州府百亩田,有八十亩原本是百姓的,但我朝功名人是不用纳粮食,这八十亩中有六十亩陆陆续续的就挂到了这些功名人之下,他们只要交一点给这些功名人,就不用再交税,当然,他们给功名人的远低于朝廷的税赋,现在朝廷要征税,他们自然不甘心……”

    这些,朱栩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事情发生了,他还是有些意外。

    朱栩做的这些事情,本来算是利国利民,千秋大计,但现在遭到了最底层百姓的抵制,怎么都有种古怪的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毕自严看着朱栩的表情,似能明白,默然片刻继续说道:“皇上,若是算上之前宗室,勋贵等的田亩,我大明八成以上的田亩都是不用交税的,即便现在,也高达三成以上,之所以是三成,是算上了辽东与安南,若是除去这两地,依旧高达五成以上,田亩改革已经刻不容缓的地步,臣等计划,借此机会,在南直隶强行推动,若是南直隶能完成,其他地方就不足为虑……”

    南直隶的钱粮占据大明朝廷税负的一半以上,一个苏州府超过了整个江西省,足可见其影响力。

    朱栩顺手拿过身边的茶杯,不动声色的道“咱们这是在与天下人作对,你们就不怕,不担心吗?”

    毕自严面色坚毅,目光炯炯,沉声道:“万民生在水火,国朝危在旦夕,臣等职责所在,生死不惜!”

    孙传庭适时接话,道:“皇上,我国朝历经两百多年风雨,沉疴旧患已入骨髓,如是再不痛下决心,刮骨疗毒,只怕前景堪忧,亡国乱世,就在眼前。我等就算赴汤蹈火也要去除国之大病,为了国朝社稷,也为了亿万黎民!”

    朱栩看着两人,颇为欣慰的道:“你们有这样的决心,朕很开心。不过,还没到咱们赴汤蹈火,生死不惜的时候。一府或者一县的改革,力量太过薄弱,需要集中力量,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不能继续撒网式进行了……”

    毕自严道:“臣等也是这个意思,傅阁老下个月打算亲自去南直隶督促,确保上下一心,两三年内当能解决这一问题。”

    朱栩道:“好,就这么办,就先啃硬骨头!”

    毕自严见朱栩同意,便又说了大致计划,朱栩没有反驳或者多说,不时点头。

    内阁有了详细计划,朱栩还是比较满意的,总不是稀里糊涂的走一步看一步。

    这件事说完,毕自严道:“皇上,这是关于议会奏本,臣举荐孙传庭担任议会议长。”

    朱栩接过来,认真的看着内阁拟定的关于议会的产生,履职,监督等一系列办法,暗自摇头,毕自严等人还是没有明白这个机构的真正厉害之处,也不明白它该如何运转。

    这些事情急不来,朱栩轻轻拍着桌面,道:“嗯,这个朕再斟酌一下,还有什么事情?”

    毕自严沉吟,孙传庭开口道:“皇上,议员们要质询毕阁老,这个具体的过程该是如何?这些议员现在正是激愤,若是问出一些不该问的,不止毕阁老,朝廷也会颜面受损……”

    朱栩会意了,有太多的事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公开讲出来的,顿了顿,道:“这样吧,让议会那边列出一个问题提纲,交给毕阁老,到时候问题只能是提纲上的,不得例外,哪些能问,哪些不能问,也要私底下与议员们沟通清楚,众目睽睽之下,确实不能丢了国朝体统……”

    孙传庭双眼一亮,道:“是,臣明白,还有就是,臣等打算仿照神龙府,在议员中选出一些人来做管事,管理议会的具体事务……”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阅读网址:

第1191章 远虑() 
朱栩对外廷这些大人的想法是洞若观火,哪里不明白孙传庭的意思与意图。 .更新最快

    故作沉吟,他没有立刻回答。

    孙传庭神色微紧,毕自严目光紧盯着朱栩。

    这个议会是替代诸巡抚进京大议而出现的,虽然时间慢慢过去,越发显得重要性,不断的被归正,正在向着一个常设的,有着辖制内阁,甚至整个朝廷的权力的方向发展。

    这个让内阁很心惊,他们文官集团一直有着让皇帝无为而治的默契,不希望出现一个可以辖制内阁的机构,以此让皇权更加超然,无可制约。

    若是他们变成一个只听宣,听诏的内阁,后果不可想象!

    是以,关于这些,他们辅臣没有讨论过,甚至心照不宣都没有,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做了出来。

    朱栩将两人表情尽收眼底,心里暗笑,脸上平静如常的道:“可以,依照六部,设立六课,每课七人,课长再组成小议会,负责管理整个议会的相关事宜。”

    毕自严,孙传庭脸上骤现压抑着的兴奋,齐齐起身道:“臣遵旨。”

    如此一来,内阁就能大体控制住议会,不至于让内阁权利失控,或许还能更进一步对地方进行掌控。

    毕自严,孙传庭两人离开了乾清宫,齐齐微笑。

    两人没有急着会内阁,放慢脚步,踱着步子。

    两人都是一肚子心事,显然要好好说一说。

    “皇上到底是皇上,走的都在我们前面。”毕自严颇为感慨的说道。他自然看出来了,刚才朱栩答应他们的事情,并不是他们提议才会有的,是朱栩早有的计划,只不过他们恰逢其会,或者说,时间到了。

    孙传庭自然不蠢,道:“是,朝局走到今天,并不是时局所致,是皇上审时度势,有计划的推动而来,如此庞大的改革计划,至今我都如身在梦中,不真实。”

    这种感觉不止孙传庭,毕自严也有。

    脱开现在复杂难言的局势,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回头看,自朱栩登基的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大明的变化是天翻地覆,不啻于改朝换代,日月翻新!

    毕自严情绪短暂停留,迅速抽离,语气平静的道“现在改革已经上了路,正如一辆全速奔跑的马车,我们不但要保持这样的速度,还要确保不翻车,不出现意外,你我责任重大。”

    孙传庭听出了毕自严有‘传衣钵’的意味,神情不由得紧了紧,道:“大人何出此言?”

    朝野一直都在盛传毕自严,孙承宗将要致仕,这已经传了有两年了,但二人一直没动。

    这一次的风暴还没有平息,朝野弹劾方孔的奏本还没有毕自严多,但当今不是天启,对朝野掌控极强,朝廷重臣的去与留,由不得别人。

    毕自严背着手,心里是五味杂陈,一直笔挺的腰杆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有些佝偻,他边走边微笑着道:“还没那么快,但纵观朝野,能托付的,也唯有你孙白谷了。”

    孙传庭瞬间就得肩膀压力如山,沉色道:“大人,‘新政’在最紧要的关头,切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大人若非不得以,还请不要说这样的话。”

    毕自严踱着步子,没有多言,反而道:“你对傅昌宗怎么看?”

    孙传庭隐约听出了毕自严的去意已决,再次劝道:“大人,皇上是不会放你走的。您是帝师,这个时候,切不可意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