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6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看着两人的表情,道“这件事,由户部提议,内阁允准,议会大比例通过,方可实行,具体的办法,你们再商议,报给朕。”

    张秉文这么一听,神情若有所悟,立即道:“是,臣明白了。”

    朱栩拿起手边的茶杯,心里倍感轻松。

    现在这些外廷的重臣终于渐渐上了轨道,很多事情无需他亲力亲为,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内阁现在的权威性,权力的运作,影响已经大大增强,各项政务推进的尽管有不少阻力,但确确实实在进步,已经有了不少可喜的进展。

    朱栩省了不少心,坐在乾清宫,纵观全局。

    一天后,乾清宫后院,浴室内。

    朱栩与曹文诏正在蒸池子,热气腾腾,两人蒙着脸,躺在两边的椅子上已经好一阵子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曹文诏终于拿开蒙在脸上的毛巾,狠狠出了口气,道:“皇上,臣自己打造了不少池子,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皇上这里最舒服。”

    朱栩蒙着脸笑了声,拿开毛巾,在脸上擦了把,坐起来,依靠在椅子上,道:“不是说要去展开全国野训吗?怎么还有空跑来朕这里泡池子?”

    曹文诏嘿嘿一笑,道:“臣也不知道,这黄太吉临死前,居然还想坑我,臣觉得,还是来跟皇上说一声比较好。”

    朱栩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笑着道:“不止你,朕也收到了,布木布泰也有,这就三封了,虽然其他的朕不清楚,但多尔衮肯定也有一封,也不算阴谋,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要在朕心里种下一根刺……”

    曹文诏隔着雾气观察着朱栩的神色,不动声色的赔笑道:“一个亡国之人如何能理解皇上的心胸,他这是临时前还枉做小人,让我们看笑话。”

    朱栩听着他谨慎的声音,摇了摇头,道:“行了,黄太吉这个小人做的虽然失败,却不是败在朕的心胸上,而是败在了对我大明的缺少了解,回去之后,好生练兵,其他的不要多想。”

    曹文诏心里这才松口气,道:“是。皇上这是养兵,臣一定给皇上养好了。”

    朱栩倚靠着椅子,笑着又闭上眼。

    他心里在感叹,黄太吉这些计策确实算不得高明,却很狠辣。他也算是帝王,自然明白帝王心,这种‘刺’不种还好,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时机一到,就是君臣决裂之时。

    到时候是朱栩大开杀戒,还是曹文诏或者多尔衮等兵变成功,都算是他计谋成功,临死前胜了一回。

    这种事情,血迹斑斑的史书已经用无数史实证明了。

    但是黄太吉低估了朱栩的目光,朱栩的目光看的太远,远的黄太吉想象不到。所以,黄太吉在意的那些事情根本不朱栩眼里,自然,他的阴谋也就落了空。

    曹文诏当天便离京了,朱栩没有额外赏赐什么,也没有送行,就是一起泡了个池子。

    但曹文诏走的很舒坦,异常的开心。

    如果朱栩赏赐什么,或者送行,他就真要担心,准备后事了。

    又过了几天,在六月中旬,布木布泰奉召进京。

    永清宫。

    一番激烈的运动后,朱栩拥着布木布泰,正在享受余韵。

    布木布泰侧脸贴着朱栩的胸口,轻声道:“臣妾已经批准了五个海贸口岸,台湾,广州,神龙府,泉州,天津卫,涉及海贸的商会多达四十个,船只有三百多艘,与其他各地的海贸越来越多,单单臣妾手里的,每年的收入,扣除支出,还有两千万左右,加上其他的,三千万一年还是比较稳定……”

    这其中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香料等的垄断,这是年入千万级别的暴利。

    朱栩的左手在她如玉的背上滑动,没有说话。

    布木布泰道:“神龙府的各项机构基本完成,南直隶没有干涉,税收有一部分也给了他们。臣妾筹建的万国商贸大会,两年一次,明年,臣妾想请皇上去看看……”

    布木布泰说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语气相当平稳,没有丝毫波动情绪。

    “臣妾已经看过熠儿了,白白胖胖,皇后娘娘有心,臣妾感谢过了……”

    “太后娘娘希望臣妾留在宫里,臣妾说回来请示皇上……”

    朱栩听着,微微点头,道:“这次来了就多住一阵子,熠儿不小了,你要是想,就带去住一阵子。朕不强迫你,等你想入宫了,朕就册封你。”

    布木布泰侧面动了下,抿了抿嘴,道:“皇上,姐姐向来不懂多少人情世故,若是有莽撞皇上,还请皇上多多宽宥,莫要怪罪……”

    朱栩侧头,用手挑起她的下巴,道:“说了这么多事,人,都是别人的,你呢?”

    布木布泰脸上还有红晕,眨了下眼,道:“臣妾已经很满足,没有其他奢望。”

    朱栩看着她,道:“‘亡国暗夫,如何与陛下相比?’这句话是你说的?”

    布木布泰道“是。”

    朱栩翻身就将她压下,道:“冲你这句话,朕再赏赐你一个孩子。”

    布木布泰惊呼一声,就被红被盖头。

    布木布泰的到来,算是朱栩后宫聚齐了。但相对来说,朱栩的后宫还是少了许多,子嗣也并不多。

    第二天在慈宁宫吃饭的时候,张太后决定再给他纳娶二人,态度相当坚定,不容他反驳。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张太后的人选都已经选好了,一个是张筠的妹妹张姝,一个是琉球的那个尚婧。

第1169章 太妃丧() 
对于后宫,朱栩一直觉得还是‘精简’为上。

    大明的历代后宫,从开国以来就没有平静过,近期是越演越烈,越来越离谱。

    从郑贵妃到客氏,李选侍等等,后宫的惨烈不比辽东弱,绝对是一本言之不尽大书。

    朱栩不希望步这个后尘,对于张太后的要求,他只是笑呵呵的不应话。

    桌上有小永宁,小丫头已经十三岁,是个半大姑娘,她握着筷子,插在饭,哼哼唧唧的道:“男人……”

    张太后瞥了她一眼,小丫头撅了噘嘴,拿起筷子扒饭。

    张太后转向朱栩,面色不多和善的道:“这件事我已经与皇后说了,布木布泰尽量也留在宫里,你上点心,不要继续任性……”

    朱栩硬着头皮,刚要说话,一个宫女忽然跑进来,急声道:“娘娘,皇上,太妃,太妃……”

    朱栩与张太后脸色都是一变,对视一眼接着快速起身,奔向仁寿宫。

    老太妃身体不大好,近来后宫一直提心吊胆。

    朱栩赶到的时候,仁寿宫一群人都屏气凝神,在刘太妃的病榻前,一个老太医还在号脉。

    朱栩等人悄悄进来,都是探着头,向里面张望。

    后宫里的人基本都来了,面色凝重,一脸的担心不安。

    床上,老太妃面容憔悴,嘴唇蠕动,似在喃喃自语,给人一种极其无力的感觉。

    朱栩探着头,看着老太妃的神色,没敢多言。

    张太后,张筠,李解语等人站在朱栩后面,遥遥的看着,紧张不安。

    好半晌,太医转过身,抬手向朱栩。

    朱栩一颗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低声道:“怎么样?”

    太医抬着手,道:“皇上,怕是就这一两天了。”

    老太妃已经撑了不少日子,危险了好多次,但这一次,朱栩觉得是真的了。

    他心里沉重,摆了摆手,然后上前。

    老太妃躺在那,偶尔出声,但已然是弥留之际的模样,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张太后上前,轻声叹道:“你也不要太伤心了,老太妃之前虽然迷糊,但也说了后事,要越简单越好,不要大操大办,也不要跟神祖合葬,她没那个资格……”

    朱栩点点头,坐在老太妃床边上,拉着老太妃的手,眼前迅速浮现他与老太妃的过往。

    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慈祥老人家,对他,对后宫帮助不知道多少,以前那个精神矍铄,笑声朗朗的老人家,现在躺在这里,一点反应都给不出。

    朱栩悲从心中起,双眼酸涩,忍不住的流出泪来。

    张太后,张筠等人就更敏感一些,纷纷跟着啜泣。

    朱栩等人一直在守着,直到半夜。

    老太妃一直躺在那,似乎有些回光返照,偶尔还能睁开眼睛,但对外界一点反应都没有,更是不能说话。

    朱栩半天没有处理事情,内阁那边也有了反应。

    孙传庭与傅昌宗,靖王等聚集在一起,说完正事,就说到后宫。

    “皇上大半天都在仁寿宫,老太妃怕是真不行了。”傅昌宗摇头叹道。

    靖王道:“是啊,皇上这大半天都不见人,想必这次是真的了。礼部那边已经在准备……”

    孙传庭道:“待会儿我们去见见毕阁老,将最近的事情拢一拢,就不要烦皇上了。”

    几个人都点头,傅昌宗忽然道:“听说江左那边对商税抵制很大?”

    孙传庭面色凝重,道“嗯,朝廷以及地方对这个认识不足,内阁还要发文,督促地方加大力度执行,税务总局那边也要树立权威,商税现在是国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不能有一丝松懈,任何人不能成为阻碍!”

    傅昌宗沉吟着道:“等过了八月的大猎,我打算去趟南直隶,给他们施施压。”

    地方高层虽然已经被大修过,但地方的顽固势力,尤其是基层的依旧庞大,根基深厚,涉及的钱粮之类,抵触的不知凡几。

    孙传庭点头,道:“可以。我过几天去一趟辽东,现在辽东能自给自足了,有些地方,不看看不放心。”

    靖王听着,没有插话。现在大明的事务是千头万绪,每个人都分身乏术,内阁辅臣,六部尚书这些大臣动不动出京已经是常态。

    第二天,天色未亮,宫里突然响起钟声,沉闷,忧郁。

    数着钟声,整个皇宫都知道,这是丧钟,宫里有贵人过世了。

    内阁的几个人全都在,默然一阵,都齐齐起身,换了衣服,请旨入内廷。

    朱栩,张太后,张筠等人都很悲伤,坐在偏殿,看着内监,宫娥等进进出出,沉闷,压抑。

    好一阵子,张太后,张筠等人才劝慰朱栩。

    朱栩摆了摆手,道:“你们去吧,朕在坐会儿,告诉外廷,不要进来了,老太妃生前遗愿,丧事极简,不用大费周章,该省的都省了吧。”

    曹化淳还是第一次见朱栩这么悲伤,默默的应着,退了出去。

    宫里迅速办起了丧事,因为守孝的缘故,皇宫变的沉寂,连带着似整个京城都沉寂了。

    到了七月才算好一点,宫里多少有点热闹。

    坤宁宫,小淑娴,小慈烨,小慈煊,小慈熠四个小家伙在嬉闹,张筠,李解语,海兰珠,布木布泰几人坐在一旁说笑着。

    张筠与海兰珠的身孕已经八个月,两人都挺着大肚子,与李解语,布木布泰等说话。

    几个小家伙都是三四岁,能跑能跳,能说能笑,在宫里四处乱串,谁也治不住。

    朱栩从外面进来,几个小家伙看了一眼,你拥我挤的欢呼着跑到另一边去了。

    张筠等人连忙起来见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朱栩笑着打量几人一眼,道“都免礼,坐吧,今天都在坤宁宫用膳。”

    四个人听着,都轻声应着。

    朱栩招呼着,来到暖阁,坐在软塌上,看着几人都头带微汗,想了想,笑着道:“城外的云雾山冬暖夏凉,过一阵子收拾下,搬过去,生了再回来。”

    张筠,海兰珠连忙起身,道:“臣妾谢皇上。”

    朱栩看着一群人,叹息道:“太妃过世了,咱们都要守孝,纳妃的事情再缓缓。皇后,海兰珠去云雾山,布木布泰,再待几天,可以回去了,礼数到了就行了。”

第1170章 迁都之议() 
“你们听说了吗?皇上要去打猎?”

    “听说了,哎,我大明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这种事了,咱们这位皇上还真是能折腾……”

    “按照皇上的要求,所有二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要骑马出城,不得坐轿坐马车,那些大人们怎么受得了……”

    “这不是孤例,按照礼部那边的要求,今年的科举全部加项,六艺都加了,如果骑射不过关,直接剔出三甲,现在不知道多少士子疯了在练习骑马,射箭,市面上这些东西价格翻了好几倍了……”

    “不少大人们都上书,说是斯文扫地,结果被孙阁老怒斥,君子六艺,圣人之言,岂容玷污,只怕也要成为定制了……”

    在六部九寺的一些小班房里,窃窃私语的传递着各种声音,都是朝野动态的反应。

    眼见八月临近,内阁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尤其是夏收之后,内阁的政务一下繁重数倍。

    走在出宫的路上,孙承宗陪在朱栩身侧,道:“皇上,‘军改’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大局稳住了,暂时没有大问题。曹大都督的军队已经到了陕西,正在参与剿匪,过一阵子会到四川,参与对土司的围剿,帅府,兵部都派人去观察……”

    朱栩穿着单衣,尽量在阴凉里躲着火辣的太阳,听着点头道:“认真观察,要做好分析,总结,建议,并且要落实,对待军队,一定要严苛,卫所腐烂是深刻的教训,一定要吸取,避免……”

    孙承宗听着应声,接着道:“多尔衮对暹罗开战了,败多胜少,勉强守住,上书请求朝廷援助。”

    朱栩在东华门前停下,拿着扇子看了眼太阳,刺的让他连忙缩回头,嗤笑一声,道:“多尔衮多半是故意的,一面向朕势弱,一面积蓄实力。留中吧,对了,告诉南安南,今年正式收税,亩收三斗,秋收开始。”

    孙承宗想了下,道:“也好,是该试探一下多尔衮。不过,据臣的情报,暹罗的实力很强,多尔衮未必撑得住。”

    “不要小看多尔衮。”

    朱栩扇着扇子,望着门外,目光冷峻的道:“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他,朕养着他是有大用,但不允许他出了朕的圈!你们帅府要做的事情,必须百分百做到,不能有一丝侥幸而造成误判。”

    孙承宗感觉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