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6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寻常百姓过的怎么样?”朱栩问道。

    小二认真的打量了朱栩一眼,旋即有些矜持的笑道:“官人,这小的敢说,您可就当听听啊。”

    朱栩温和一笑,道“就是闲聊。”

    小二这才道:“我们啊,有过的好的,有过的不好,京城这些年纷纷扰扰,就没怎么平静,不知道多少人被牵累。但大部分都过的不错,物价不高,有活做,有银子赚,官家没有以前压的那么狠,相对来说,还是好很多……”

第1122章 大局已定() 
    朱栩听着小二的话,笑着点头。

    虽然‘新政’是纷纷扰扰,但终归已经有些显现,只要进一步的深根细作,会慢慢的呈现大幅度改观。

    若是能尽快度过小冰河,那显现的会更加明显,大明会进入一个腾飞的新时代!

    小二看得出朱栩不凡,谨慎又热情的说完,告罪一声便下了楼。

    小慈烨站在椅子上,拿着小筷子,正往他的碗里夹各种吃的,小表情特别认真,只是手抖的厉害,时不时就掉桌上。

    朱栩笑着接过来,给他夹满一碗,然后看着他吃。

    小家伙是真饿了,坐在桌边,拿着小勺子,将碗里的饭菜扒进嘴里。

    朱栩看着他,神情微笑,脑中却不由自主的想着政务。

    平王这一趟,算是稳住了蒙古各部落,十年八年,长城一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稍稍放心。

    接着是倭国,曹变蛟的联合舰队稍做施压,倭国基本上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与大明‘投诚’,无非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再下面,就是东南半岛,这个地方现在很乱,不管是缅甸,南掌,还是暹罗,内部都在四分五裂的你争我夺,并且天灾影响加重,日子不好过,南方的边境,可见的时间内,无碍。

    外患无忧,那就是内政了。

    大明的内政经过朱栩这些年的梳理,大框架,大趋势已然形成,现在要做的就是深入推动改革,啃动那些硬骨头。这些,已经不需要他冲锋陷阵,或者大动干戈,只要按部就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即可。

    内政,外患都不用担心,那就剩下一个长远发展。

    说到这里,朱栩忽然看向曹化淳,道“洪武号,现在到哪里了?”

    曹化淳侧过身,神色不动道:“回皇上,洪武号舰队出海已经八个多月,现在已经走远,即便有回报也不会这么快,海军,军情处那边预估,可能已经走过一半,预计明年六月到九月这样能到西夷之地,不排除更久,或许要用两三年才能回返。”

    “也就是一年半到两年左右?”朱栩轻声自语。

    现在的海航,其实大部分靠元气,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一支舰队覆没的无声无息。

    如果有个大风,让船队离开航道,去了未知之地,迷失回不来也属正常。

    总之,在海上远行,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让朱栩稍稍宽心的是,洪武号舰队,是由一百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并且有航海经验丰富的欧洲人带路,应该没什么可担忧。

    这么细算下来,朱栩感觉一阵轻松,拿起筷子,与小慈烨一起吃起来。

    小家伙别的事情不怎么上心,唯独对吃的,从来不客气,现在已经有些小胖了。

    外面的东西虽然没有御膳房做的精致,却另有一番口味,朱栩口味大开,不禁多吃了一点。

    没一阵子,曹化淳上前,道:“皇上,赵尚书,沈尚书都已经回来了,要不要见见?”

    曹化淳说的是吏部尚书赵晗,礼部尚书沈珣,这两人也是随平王去归化城的人。

    朱栩摆了摆筷子,道:“不见,让他们写好奏本给朕看。对了,明天吧,让他们都去二楼的议会,朕见见这些议员,有些事,有些话,朕得教教他们。”

    曹化淳应声,道:“是。”

    与此同时,内阁现在确实闹心,毕自严,靖王,汪乔年,孙传庭等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着被议会否决的草案。

    汪乔年皱眉,神情不愉,道:“这议会是怎么回事,连内阁拟定的改革议程都敢随意拒绝,他们根本没有将内阁放在眼里!”

    靖王看向毕自严,凝色道:“督政院近来的几个任命,包括江苏,浙江的地方院正,都被议会否了,他们要求根据朝廷规制,由地方提名,不是内阁任命。”

    孙传庭看着毕自严,没有说话。内阁被否定的草案不是一个两个,二楼的那些议员,对内阁的议案意见很大,理由最多的就是‘舍本逐末,民心渐丧’。他们认为内阁的这些改革方案,会伤害地方民心,不利于当前的形势。

    毕自严面沉如水,压着心里的火气,道“你们不去请他们吃饭了吗?一点作用都没有吗?”

    站在不远处的内阁中书郑友元,上前道:“诸位大人,这些人软硬不吃,倔强的很,怎么说都说不通,其中几个是万历朝的进士,翰林,资历,辈分都极高,下官也不能过分。”

    朝廷其实最怕的就是这样的官吏,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忍受着他们的口水,以往他们没有权力还罢了,现在掌握着权力,要是死犟着走到底,内阁还真没办法。

    靖王脸上也出现一抹恼怒,道:“皇上不是说让内阁规划议会的权限吗?我们就给议会的权限大大压缩,或者提高投票的要求,让他们封不了我们的奏本!”

    孙传庭摇头,道:“这些需要皇上点头,现在我们要尽快通过这些政策,在年前颁布,风声已经放出去,如果拖到年后,会有损内阁权威,动摇‘新政’信心。”

    汪乔年刚要说话,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郑友元耳边低语一句,又退了出去。

    郑友元看向毕自严等人,道“皇上刚刚从宫外传旨,明天要在二楼开个简短会议,请内阁,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都要在场。”

    孙传庭顿时就道:“想必皇上知道内阁的事了,要帮我们解决。”

    内阁的麻烦,终归是国政,乾清宫不会坐视不理。

    毕自严微微点头,道:“那就等一天,明天再说。对了,漕运那边说有四十万银子,什么时候能收上来?”

    孙传庭没想到毕自严突然转折,稍做沉吟,道:“我已经在催。漕运原本归属在国贸寺,现在又属漕运司,我正在准备进行改革,包括国贸寺,不能让他们躺在衙门里等银子送上门……”

    毕自严听出了孙传庭里话里有话,但没有计较,他相信孙传庭,然后又看向靖王,汪乔年,道:“你们的事情准备好,找个时间,请皇上主持一次阁议,将明年的大事情定下,不能拖了。”

    “是。”众人皆是点头。

    眼看到年尾,今年的总结,明年的计划,都要尽快梳理。

第1123章 中宫有喜() 
    小慈烨吃的小肚子圆圆的,坐在椅子上,小脸看着朱栩,有些无辜。

    朱栩笑了笑,让曹化淳结账,背着小家伙往回走。

    京城很热闹,不知道多少人尾随着平王等一群人,平王,赵晗等人也会利用机会,将朱栩的‘圣光烛照’吹嘘一遍,然后或明或暗的告诉百姓们,大明是多么强盛,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号召百姓们支持朝廷的‘新政’。

    朱栩回宫的时候,手里多了好几份报纸,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无一例外,都是赞扬朝廷的这次‘不战屈人之兵’,歌颂朱栩的远见卓识,恢弘武功。

    朱栩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小慈烨已经睡熟很久,朱栩将他放到暖阁的软塌上,盖好被子,便继续处理自己的政务。

    年尾,他的奏本特别多,从知府一级的各个部门,向上延生,再到朝廷,每天他都有近百本,无休无止,更何况还有其他的。

    朱栩手里翻的,是内阁刚刚送过来,二十二路巡政御史的联合奏本,阐述的是在地方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对‘新政’的考察。

    这些巡政御史的奏本,虚于表面,乏善可陈,说的都是陈词滥调,有新意的非常少。

    即便如此,朱栩还是看的很认真,这些千篇一律中,隐藏很多细节,透过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地方的一些真貌。

    刘时敏悄悄换了曹化淳的班,站在朱栩御桌前不远处。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直到天黑,刘时敏才上前,道:“皇上,天黑了,是否用膳?”

    朱栩抬头就是眼前发黑,头疼的厉害,好久才缓过来,深吐了口气,道:“掌灯,拿点粥来,对了,烨儿醒了吗?”

    刘时敏道“大殿下一个时辰前就醒了,已经自己走回凤藻宫,奴婢派人看护,没有事情。”

    朱栩笑了笑,这个小家伙,现在已经找到回去的路了。

    “嗯,还有什么事情吗?”朱栩合上奏本,倚靠着椅子,一边恢复精神,一边说道。

    刘时敏道“内阁的毕阁老,平王,吏部的赵尚书来求见,奴婢依吩咐都挡了。”

    朱栩点点头,‘嗯’了声,捏了捏眉心,道:“明天先去议会,然后去一趟刑部,朕与张问达聊聊。”

    “是,奴婢这就安排。”刘时敏道。

    朱栩缓过一口气,端起身边的茶,不等喝一口,忽然一个坤宁宫的宫女急匆匆跑进来,站在门槛前,急声中带着喜色的道:“皇上,娘娘请您去坤宁宫,有喜事。”

    朱栩一怔,道:“什么喜事?”

    宫女抿着嘴,俏脸欣喜,道:“娘娘说,请皇上过去。”

    朱栩看着宫女,后宫里能有什么喜事?

    这个时候刘时敏猛的醒悟过来,转向朱栩,道:“皇上,还请移驾坤宁宫。”

    朱栩看着刘时敏的表情,心里猛的一动,扔掉手里的杯子,大步出了东暖阁。

    朱栩疾风如火,他身后的刘时敏,宫女也都面带激动,不知不觉身后就跟了一大帮人,蜂拥向坤宁宫。

    等朱栩到的时候,坤宁宫里已经挤满了人,张太后,张筠,李解语,海兰珠,以及小永宁,小淑娴,小慈烨等都在,围绕着张筠,正在欢声笑语,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一见朱栩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朱栩摆了摆手,直接走向张筠,面上难掩激动的道:“有了?”

    张筠站在朱栩身前,俏脸微红,抿着嘴,眼神都是喜色。

    张太后却抢先道:“刚才太医来看过了,不止皇后有喜,海兰珠也有了。”

    朱栩瞥了眼海兰珠,果然见她也笑容满面,拉着小慈煊,含羞带怯的看着朱栩。

    朱栩哈哈大笑,拉着朱栩张筠与海兰珠的手道:“好好好,确实是喜事,来人,摆宴,今天要好好庆贺……”

    张筠有孕,不同于其他人,到底是中宫皇后。

    一群女人相互对视,都笑着应是。

    朱栩真的很开心,虽然他没说,但他比张筠还着急。他可不希望,‘新政’刚开头就又迎来夺嫡之争。

    张太后很开心,在饭桌上拉着张筠窃窃私语,不知道说什么。

    海兰珠坐在那,不时摸摸肚子,瞥向朱栩。

    小永宁,淑娴,慈烨,慈熠,慈煊五个小家伙在饭桌上穿梭,嬉闹,这个时候已经没谁管他们了,推杯换盏,高兴的不得了。

    消息很快传到宫外,内阁,六部等比朱栩等还高兴,甚至于一些尚书罕见约着内阁的靖王等‘明目张胆’的出去吃饭,以示庆祝。

    中宫有孕,这对朱栩,对朝廷,甚至对大明都很重要,或者说,最重要。

    明朝的皇位之争向来激励,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到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每一次都惊心动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明朝已经经不起折腾,朝野也厌恶了这种争斗,外加现在的改革大潮轰轰烈烈,要是源头生乱,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中宫有喜,满朝文武都大喜过望,现在都在翘首以盼,就等着张筠诞生嫡子,然后迅速册立为太子,稳定天下人心!

    朱栩向来对自己控制极严,很少有喝醉的情形,今天在桌上没有刻意控制,放开了喝,不一阵子就脸色通红,开始‘胡言乱语’,不时还将小永宁拉过来教训,不准她带坏他的几个儿子。

    张太后,张筠等都微笑着,没有阻拦,气的小永宁张牙舞爪,半途就拉着小淑娴,小慈烨几个走了。

    酒酣半晌,慢慢散了,各自回宫。

    坤宁宫,朱栩洗过澡,躺在床上,清醒了不少,搂着张筠,笑声道:“好生照顾自己,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过一阵子,朕请国太进宫照顾一下,皇嫂那边也会帮忙,你要宽心,好好养胎……”

    张筠倚靠在朱栩身旁,摸着小腹,低低的嗯了声。

    她压力很大,现在终于怀孕了,松了一口气,也更多了一丝期待。

    两人相拥,慢慢的说着,不知不觉的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内阁大殿二楼。

    这里有一百二十张桌子,只有前面六十多个有人坐,现在,不少人聚集在这里,声音从小到大,渐渐的争吵起来。

    “内阁拟定的田亩制,绝对不能接受。按田亩征税,十亩以上进行累计,三十亩以上要交三分之一,五十亩要交近一半的税,这怎么可以?”

    “买卖土地要收重税,甚至租种都要收税,这让百姓们怎么活?”

    “现在灾情这么重,朝廷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民生,为什么还屡屡加税?这不是要官逼民反吗?”

    “我投了反对票,内阁这么搞,肯定要出大乱子,我们如何也不能让他们这么做,还是那句话,咱们要为百姓着想,不能允许这些苛政存在……”

    “苛政猛于虎,我也投了反对票,咱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决不能让内阁钻了空子,他们要是再来,我们还投反对票……”

    六十多个议员,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颇为激烈,几乎是一面倒的反对内阁的新政策。

    有几个人虽然想说些什么,但面对如此形势,也只能缄口不言。

    内阁一大早同样聚满了人,内阁的辅臣,六部的尚书,侍郎,九寺正卿,税务总局,皇家钱庄等等的头头脑脑,几乎都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