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府,德川家光现在任职是内大臣,通称是内府。

    朱栩在椅子上坐下,看着德川明秀,神色平缓的笑道:“朕有和平之念,问题是,你如何相信朕,相信大明会永远对倭国没有想法,又或者,你如何保证,你们的公方樣会对朝鲜,对我中国没有其他想法?”

    德川明秀立即皱眉,脸上出现纠结之色。他虽然初出茅庐,但不傻。

    这种情况,他如何确保?眼前的事情他都做的艰难,更何况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

    朱栩一句话堵死了这个德川明秀愣头青,目光看向他身旁的中年人,道:“你叫青山龟松?”

    中年人阴鹜的脸色微变,旋即微微躬身,道:“青山龟松参见陛下。”

    朱栩点头,微带赞许的道“嗯,你父亲是个不错的人才,朕很欣赏,你这次来我大明,想必有什么话要与朕说吧?”

    青山龟松的父亲是青山忠俊,这个人是德川家康的老臣,指名留个德川家光的,是德川家的三代家臣。

    青山龟松没有料到他的身份或被戳破,面色不动,道:“陛下,小人带来了我家大殿最真挚的和平之心,希望与大明结永世之好,成为和睦邻邦,绝兵祸之患。”

    “请给德川将军回话,朕收到了他的真诚之心,朕有一样的想法,朕期待他能入京,觐见,与朕面谈。”朱栩如沐春风的道。

    青山龟松听着朱栩的话,眼神微凝。

    一来,大明皇帝的话比他还扯淡,一点实际都没有。第二个,大明皇帝要求他的大殿来这京城觐见,这不是更扯淡吗?

    德川秀明多少有些会意过来,看了眼青山龟松,转向朱栩,沉着眉道:“陛下,我们为了和平而来,只要您撤回在九国岛的士兵,将萨摩藩归还给内府,撤回在琉球的驻军,内府愿意向大明保证,不再入侵朝鲜!”

    朱栩有些意外,不自觉的摸了摸下巴。

    这帮倭国人,是一点代价不想出就想大明做出巨大让步?还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他身后的曹化淳等人也是面露异色,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在他们皇帝面前,这么的信口开河,狮子大开口。

    朱栩将小慈烨抱起来,坐到椅子上,看向德川秀明道“你认为,这样是就能实现永久的和平,永绝战争之祸?”

    德川秀明对这个很热切,立即道:“是!陛下,只要你肯放弃战争,我倭国也不会诉诸武力,我们可以和平共处,永不开战!”

    “朕的想法与你不同,你想听听吗?”朱栩给小慈烨倒了杯茶,道。

    德川秀明走到朱栩身侧,一躬身,沉声道:“还请陛下指教!”

    朱栩倚靠在椅子上,神色思忖,缓缓道“在朕看来,战争的根由,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资源需求,一种是心里需求。资源,包括土地,粮食,矿产,金银等等,不患贫而患不均,你争我夺,由此而起。心里需求,这种比较复杂,有安全感,有野心,有冲动,有无知等等,不一而足,这两种,并不是你我三言两句就能解决的,你觉得?”

    德川秀明眉头皱起,在思索,接着头上出现冷汗。他很聪明,他能理解朱栩的话,继而就明白,‘和平’真的不是谁三言两语就能决定,太复杂了!

    德川秀明想不透,就拼命想,头上冷汗越来越多,五官渐渐扭曲,痛苦异常。

    青山龟松将这一切看在眼底,脸色越发阴鹜,没有开口,冷眼旁观。

    好一阵子,德川秀明似乎放弃了,大口喘气,再次躬身,道“还请陛下赐教!”

    朱栩微笑,双手摆在椅柄上,越发的威严,道:“关于资源,这个是天地而生,人力无从去改变。既然不能改变资源,那就改变人,若是‘天下大同’,资源共享,那自然就无患,再无战事。若是天下大同,便可用制度来约束人心,将一切的斗争进行精英化,高层化,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妥协,确保国家的发展,如此一来,天下再无战事,万民之幸!”

    青山龟松抬头看了眼朱栩,眼神凝重。

    他不是德川秀明,他从朱栩的话里听出了磅礴的野心,这个野心甚至于——他们倭国只是棋盘的一角,很小的一角!

    德川秀明认真思索着朱栩的话,他觉得有道理,但仔细思索,背后渐渐冒出冷汗,整个人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想要永久和平,就要先实现‘天下大同’,那实现‘天下大同’的办法是什么——战争!

    比以往更加残酷的战争!

    德川秀明看着朱栩,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话。

    眼前这位皇帝陛下显然比他想的更多,更深,更有智慧,但他矢志诉诸武力,怎么劝?

    青山龟松没有德川明秀想那么多,他只知道,眼前的大明皇帝,坚决要对他们倭国出兵了!

    岛原之乱已经牵扯了幕府的大部分精力,要是明人大举干涉,他们怎么应对?

    青山龟松是带了德川家光的密令的,他瞥了眼德川明秀,上前一步,越过他,直接向朱栩道:“陛下,若是愿意放弃出兵我倭国,我们愿意奉上大明满意的礼物!”

    “说说看。”朱栩好整以暇的道。

    青山龟松低着头,道:“陛下,只要贵国从九国岛撤兵,并且削减琉球的驻军,允许我国加入海贸,我们承诺不会再进攻朝鲜,并且愿意向大明进贡。”

    朱栩右手轻轻拍了拍椅把手,目光在这青山龟松,德川秀明的脸上转悠。

    这些倭国人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都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敢要求这么多,并且实质付出的几乎没有!

    朱栩打量着这两个人,目光微微转动,语气平静,和缓的道“你们对‘尊王襄夷’怎么看?”

    德川秀明虽然对中国文化有些研究,也知道‘尊王襄夷’的由来,但是……为什么问他这个?

    青山龟松也是愣神,但接着他就脸色变了。

    中国的‘尊王襄夷’来自于周朝,当时周天子权柄衰微,各诸侯国为了排斥其他人,争霸天下,都嚷着‘尊王襄夷’,以拥护周天子的‘正统’名义,打击对手。

    若是放到倭国,那就是尊崇倭国天皇的‘正统’地位,消灭其他诸侯国!

    这第一个要消灭的,就会是最强大的一个——江户德川!

    德川秀明很快跟着反应过来,神色发白。

    ‘尊王襄夷’是有大义的,无可辩驳,若是明朝打着这个旗号入侵倭国,他们还真是气短!

    让他害怕的是,他能感觉到,明朝对倭国用兵的意志相当坚定,他劝不了!

第1121章 寻常百姓() 
    德川明秀,青山龟松都很紧张,他们不希望明朝介入倭国的内乱。

    岛原之乱已经有烈火燎原之势,各地的民乱此起彼伏,若是岛原压不下去,整个倭国都会乱起来。

    明人决不能干涉岛原之乱,至少现在不行!

    两人情不自禁的对视,皆是眉头,大明现在武力昌盛,好战之风盛行,连百姓都在欢呼,等着大明吞并倭国。

    现在,怎么办?明朝皇帝已经明确告诉他们,要‘尊王襄夷’吞并倭国了!

    这次来大明,明面上是德川明秀是主使,实则上青山龟松才是。

    他脸色阴鹜,凝重,对着朱栩一个直角躬身,沉声道:“陛下,请原谅我先前的冒犯!我带着万分诚恳之心,来大明表达和平之念,望请陛下以仁德之心,令大明与倭国永久和平,百姓再无战祸!”

    朱栩已经看出来了,不管是德川秀明,还是青山龟松,都只是一个噱头,德川家光并没有‘称臣’的意思,只是要这两人来试探,或者拖延时间。

    朱栩看着青山龟松,点头道:“朕接收到你们的诚意,回去告诉德川将军,朕希望两国睦邻友好,永无战火。”

    青山龟松看着朱栩,面沉如水。

    这位大明皇帝比他预想的要难缠,大话,空话,假话说了一大堆,实际上一点正经没有,还留了他巨大的心里震慑。

    德川明秀眼见朱栩不肯松口,心里万分忧虑,眉眼皱成一团,躬身道:“陛下,我真诚的希望两国能够和平共处,两国百姓不需要战争,我们已经厌恶战争,战争没有任何益处!”

    朱栩赞同的点头,道:“朕深以为然,请代朕转告德川将军,朕期待的他的和平的回信。”

    曹化淳适时出现,道:“皇上,该走了。”

    朱栩点点头,抱着小慈烨就起身。

    德川秀明还想再说,但找不到话。青山龟松却根本没有说话,只是一脸阴鹜的看着朱栩,看着走出去,手一直放在腰间。

    但是不远处,有七八个禁卫盯着他,他本能的感觉到危险,没有乱动。

    朱栩出了这个驿站,暗自摇头,道:“倭国虽然地窄人稀,但野心不小,你也看到了,至始至终一点头都不肯低,将来必然是我大明心腹大患!”

    曹化淳默不作声,他看的分明,但不适合他开口。

    陈北靖跟着,应声道:“是。军情处总结了很多情报,给帅府会议上呈。认为倭国野心勃勃,不止丰臣秀吉想要踏入中原,倭国人骨子里就有这种想法,即便现在他们实力有所不及,迟早还会再来,当尽早剪除,以绝后患!”

    帅府,也就是大元帅府。

    朱栩抱着小慈烨,边走边思忖,道:“倭国的事情,按既定计划走,不要因为任何事情被打断。倭国的事情,必须跟着我们的节奏走,有任何变故都要报朕知晓。倭国的情势复杂,倭国人狡诈多变,要谨慎小心,咱们大好形势,可不能阴沟里翻船。”

    陈北靖神色肃容,道:“是,臣明白。”

    “父皇,饿。”小慈烨从朱栩肩膀抬起头,道。

    朱栩拍了拍他的小脑袋,对着陈北靖道:“回去之后,总结一下规划,拿给朕看,倭国这几个人,先不要放走,他们还有用。”

    “遵旨。”陈北靖抬手,悄悄退走。

    朱栩抱着小慈烨,在长安街上走着。

    大雪已经停了,两边的茶楼酒肆更加热闹,欢声笑语不绝。

    朱栩看了眼,笑着对小慈烨道:“走,父皇带你吃好吃的。”

    小家伙顿时睁大双眼,来了精神,抱着朱栩的脖子,转头向前看去。

    朱栩走了一阵,在一个状元楼的酒楼停下,看了看,迈步上了二楼。

    曹化淳亲自去安排点菜,然后给朱栩父子安排了靠窗的包厢。

    “你们听说没有,听说蒙古那个大汗的儿子主动归降了,马上就要到京了。”

    “我知道,是平王殿下亲自去归化城受降,蒙古各部落的汗王齐齐进尊供,咱们皇上已经被尊为‘天下共主’,这天下,都是咱皇上,是我们大明的!”

    “我看了内阁刚出版的地图,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多大吗?比天启六年大了一倍不止,远超太祖太宗!”

    “是啊,咱们的皇上,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古往今来,当为第一帝王!”

    “你说的是武功,这些自不必说,那‘文治’,你们想想,如此大规模的‘景正新政’,若是成功,必然耀动千古,震惊古往今来,说是三千年第一圣主,也不为过!”

    “那是那是,不管怎么说,咱们的生活还是好了不少,若是真向朝报说的那样,将来咱们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喂喂,你们快出来,平王回京了,快来啊……”

    接着是一阵阵鞭炮,钟鼓声响起,仿佛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

    “快,快去看,那个蒙古大汗要来了……”

    “什么蒙古大汗,那是顺平王,是咱们大明的二字亲王……”

    “对对对,快,咱们去看看,这是盛事啊,将来可以给儿孙说的……”

    接着,仿佛整个楼的人都疯狂向外面跑去,转眼就人去楼空。

    曹化淳从外面进来,看着朱栩道:“皇上,平王回京了。”

    朱栩已经听到了,想了想,笑着道:“毕阁老已经亲自去迎接,朕就不去了,抢风头的事情,朕干的太多,不差这一回,低调一回。”

    曹化淳知道朱栩有意抬升内阁的地位,便无声的退到一边。

    没多久,小二就端着一个大盘子进来,一脸笑容的道:“这位官人,这些都是我们的招牌菜,红花桂圆鱼,状元狮子头,什锦八宝羹……”

    朱栩看着桌上的菜,对着坐在边上的小慈烨道:“烨儿,你喜欢吃什么?”

    小家伙眨了眨眼,从椅子上站起来,拿着碗,看向朱栩。

    他手腕还没有多少力气,拿不了筷子,以前都是李解语或者朱栩,宫女给他夹好。

    小二一见,立即递过一双小筷子给小慈烨,笑着道:“官人放心,这鱼是辽东那边来的,全京城就我们一家有,没有刺,不用担心小公子。”

    朱栩一怔,这才认真的看着盘子,若有所思的道:“现在海鱼很多吗?”

    小二整理着桌子,笑呵呵的道“不怪官人没见过,这些确实是海鱼,以前打不到,现在都是大船,十几艘出海百里外打回来的,各种各样的鱼,虾,蚌,海边还出产一些海带,海藻等等,虽然是去年出现的,但量不大,也就今年多些,听说啊,进贡到宫里的更好……”

    朱栩笑着点头,道:“我是不怎么出来,家里看的紧,不知这外面还有什么变化?”

    或许是朱栩点的都是招牌菜,又或许是朱栩一身贵气,小二客套中很热情,道“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了,现在啊,每天不知道多少辆马车赶赴南直隶,运回来的东西也非常多,京城里的一些商号,都发了大财,身价涨了十几倍,听说一些商帮,已经购买了十几艘大船,准备出海……”

    朱栩微微点头,小二说的,都是他这个角度看到的。

    河道被疏浚,拓宽,加深,官道也变成了水泥路,海运重启,大明的基础交通已经好了太多,外加商业环境的变化,商人获得好处,也属正常。

    “寻常百姓过的怎么样?”朱栩问道。

    小二认真的打量了朱栩一眼,旋即有些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