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6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化淳神色微喜,看着两位阁老,笑而不语。

    朱栩真的是情不自禁,完全没有料到!

    蒙古的投降,不管是真假,虚实,对大明的意义都非同小可——明朝将蒙古纳入版图,哪怕是名义上的!

    这样一来,在版图上,在大义上,蒙古都是大明的一部人,虚实真假不去管,将来大明都有足够借口真的去纳入版图!

    当然,眼下就是大明彻底解决了边患,不管是漠南,还是漠北,漠西,大明的九边重镇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将一片太平!

    朱栩背着手,望着窗外,身体微颤。

    他胸口犹自起伏着,眯着眼,脑海了转动了无数念头,但都被他强行压下来,极力平静的道:“二位阁老也看看吧。”

    曹化淳上前,将纸条递给毕自严。

    毕自严早就好奇不已,接过来一看,顿时双眼一睁,神情大振,接着就站起来,向着朱栩急声道:“皇上,边患至此可解,九边大松,于国于民都将是重大无比的事情,臣请立即召集百官,商议处置……”

    孙传庭见毕自严如此激动,从他手里抽过来,看了眼,面上也是微动,但他到底比毕自严的履历更厚实,思想开明不少,压着振奋,沉吟一声,道:“皇上,太祖太宗穷数十年之功未能解决蒙古,现今一战而定,皇上必然功垂彪炳,青史流芳!但当前紧要的还是如何处置整个蒙古,需要有一个大方略出来,确保蒙古各部落相安无事,我边镇太平……”

    朱栩猛的转回身,看着曹化淳,铿锵有力的道:“曹化淳,传旨,命孙承宗为全权特使,代表朕‘受降’,除了刚性条件,其他都可以放宽!库伦城北移,设蒙古总理大臣,就派些文官,度量衡,文字,钱币等都要统一……不驻兵,普查人口,编制户丁,发放户籍文书,废除旧爵位,依我大明王爵重新册封,颁布律法,制定官制,对一些不合礼法的风俗都要革除……”

    见朱栩如此激动的说着,毕自严,孙传庭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等曹化淳那边记录下来,毕自严开口道:“皇上,蒙古各部必然不是真心投诚,心怀叵测之下,只怕未必如皇上所愿,还会适得其反,重燃九边战火……”

    毕自严还是力求‘稳’,他的关注点一直都在‘中国’,在‘新政’,对于边患,解除了固然可喜,可若是再燃战事,是非他愿。

    孙传庭知晓毕自严的想法,抬头看着朱栩,道:“皇上,漠南,漠北基本上没有问题,关键还是在瓦剌,此地离我大明太远,鞭长莫及又复杂多变,臣的想法,是怀柔以对,坐观变化……”

    朱栩看着孙传庭,他的想法倒是个符合实际,也没有那么保守。

    笑着坐回桌前,平复了一下激动心情,朱栩道:“漠南,漠北自然好说,漠西嘛,很快就会有好戏看了,耐心再等等。这些政策,必然是无法落到实处,但是只要开始了,将来就能一力的推行下去,现在不管他们反对也好,阳奉阴违也罢,朕都不在意……有他们上门求朕的时候!”

    毕自严,孙传庭看着朱栩,总觉得眼前的皇帝陛下又在算计着什么。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用不了多久,准噶尔就会崛起,将现在的瓦剌(卫拉特、漠西蒙古)盟主和硕特部打的七零八落,成为新的盟主,更是击溃喀尔喀,纵横无敌,偌大的蒙古,准噶尔为尊!

    要知道,现在的蒙古部落占据的地盘,比明朝还大,野心勃勃,几乎没有其他部族的生存之地。到时候,不管是和硕特部,还是喀尔喀,这些,他们唯一的生路都在大明!

    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由朱栩说了算,再也由不得他们!

    当然,前提是朱栩要击败野心滔天的准噶尔汗国!

    也必须击败,从西方崛起,领土欲望无比强烈的俄罗斯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过了一会儿,朱栩喝了口茶,神态平静的看向曹化淳,道:“传旨吧,其他的,交给孙阁老处置,另外,第一任驻蒙总理大臣由兵部尚书申用懋担任,内阁选拔官吏派人前往,对喀尔喀各汗国的赏赐也可以大方一些,还有,互市,商贸,都要开放,自此都是我大明人,不分内外,一律平等以待,以示我大明‘仁德’……”

    毕自严,孙传庭没有什么意见,皇帝陛下的‘仁德’的方式他们已经渐渐能接受。

    曹化淳道“遵旨。”

    说完,曹化淳转身,命翰林院拟旨,送往内阁,司礼监复核,再到乾清宫盖印。

    毕自严虽然对明朝解决九边之患感到振奋,但他的关注核心还是‘新政’,等了片刻,道:“皇上,‘新政’推行下去,尤其是新的田亩税,‘以田亩为量纳税’这一条,只怕还不能如愿,反弹之声很大,各地巡抚,知府上奏的也比较多……”

    所谓的‘以田亩为量纳税’,就是‘官绅一体纳税’的明确版本,将纳税对象进行无差别对待,抛开了身份,地位。

    朱栩对此不意外,果断道:“地方上的反弹不是一日两日了,命地方继续推行,不得迟缓!对一切抗法行为,要毫不手软,坚决打压,如果他们做不到,朕从京城派兵去!”

    毕自严与孙传庭脸色微变,眼前这位陛下,从来不喜欢杀人,或者罢官这些高压手段,都是你干不成,就派别人去干,责任你担着。

    这对视‘清誉官声’大于命的天下官员来说,几乎是无解的,只得硬着头皮上。

    毕自严感觉压力极大,道:“是,内阁不会迟疑,只是,乱一阵子是必然,今年的夏粮,还会减少一部分,怕会不足八百万石。”

    ‘小冰河’已经进入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减免粮税的地方也在增多,收入大减是必然。

    “商税如何?国贸寺?”朱栩看向毕自严。

    毕自严稍做沉吟,道:“各地商税,预估有八百万两白银,国贸寺,预估有一千六百万,其他各处,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三千万两白银。”

    朱栩神情微动,国贸寺也就是惠通商行,在他手里,每年至少都是三千万以上,茶,盐,火药(炮竹),矿等都是垄断的,还有其他诸多行当,利润惊人,但到了内阁手里,萎缩的居然这么快!

    他看了眼毕自严,没有说话。

    现在朝廷开支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赈灾,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工部。赈灾每年的支出就高达千万以上,军队就更多了,工部的水利工程等一时半会停不下来,未来两年,每年都要七八百万,这三样加起来就超过了三千万!

    也就是,除非朱栩动用内帑,朝廷已经入不敷出,这还是今年的,日后每年的缺口会更大!

    “命地方加速推动‘新政’,尤其是粮税改革,一定要迅速,干脆,利落,不管是哪里,都给朕迅速推进,旦有拖延塞着,一律严惩不贷!国库空虚,必须及早,从快的应对!”

    朱栩拍着桌子,沉声道。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腾() 
    明朝征讨察哈尔,早已经在众所周知的事情,近半个月来,不知道多少人在四处打探消息,想要知道详情,内阁,乾清宫也不知道收到了多少奏本。

    没人知道具体情况,也不曾泄露出去。

    但是,现在却是满城皆知,沸反盈野。

    “你们听说了吗?归化城多天前攻下了,我朝大军已经追击林丹汗到了漠北之地……”

    “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前些日子我们就探得清楚,我的二哥就在密云,他前些日子写家信回来,说是准备申调去驻扎归化城……”

    “我呸,你就吹吧,你二哥已经五十多了,还能去守城?实话告诉你们,我侄子就在孙阁老的军中,现在已经在甘。肃镇了,据说还见到了土谢图汗国的大汗……”

    “胡说八道,孙阁老又不带兵……我从宫里探来的消息,孙阁老已经赶往甘。肃镇,他是皇上的钦使,准备代皇上接受蒙古各汗国的投诚,只要接收了他们的投降状,这些蒙古部落就都是我大明的了……”

    “说大话不喘气,宫里还有什么消息?”

    ……

    “啧啧,咱们当今皇上真是了不得,太祖太宗都没做到的事情,咱皇上做到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皇上当真是雄才大略,手段奇绝,古之未有……”

    “是啊,以往流言纷纷,不知道从哪里冒出那么多大不敬之言,现在看来,都是污蔑,小人作祟……”

    “嘿,你也不看看,皇上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得罪了多少人,满朝野上下,尤其是士林,被皇上剥夺了多少特权,能不恨吗……”

    “哈哈,不过,咱们的日子确实好过多了,管他们怎么说,咱是对皇上忠心耿耿……”

    “那是,谁今后要是再敢诋毁皇上,污蔑朝廷,我第一个不答应!”

    满京城都是这样的议论声,街头巷尾,很是热闹。

    大明是建立是驱除蒙古的基础上建立的,斥之为‘伪朝’,并不承认,也将之视为大患,所以,朱元璋,朱棣都奋力想要彻底剿除,可惜在土木堡之败中被葬送了大好形势。

    而今,蒙古彻底降服,大明上下,即便是普通百姓都欢欣鼓舞,热议不绝。

    六部九寺的官员见面也是谈论此事,个个心里都是底气膨胀,含笑而论。

    工部班房。

    “李大人,听到消息了吧?蒙古降了!”

    “听到听到了,我刚从内阁出来,里面诸位阁老都忙的脚不沾地,要很多官员北上……”

    “蒙古啊,终于还是被我大明给灭了,吾皇圣明,太祖太宗想来也当欣慰,放心了……”

    “我皇的武功已经远超太祖太宗,听说,各地正准备修功德祠,上书修‘景正季略’……”

    “不好不好,皇上不在意这些,对了,这是我写的文章,一些小看法,李大人可否帮我送去朝报?最好特刊发出,听说皇上每日早晚都看报纸?”

    “……”

    吏部班房。

    “你们都听说了吗?申尚书要调去蒙古做总理大臣了……”

    “我皇文治武功冠盖古今,蒙古臣服早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六部的尚书大人,都要出京做总理大臣?”

    “韩大人,你怎么写了自荐信,咦,是要去蒙古?”

    “呵呵,为皇上分忧,为国出力,理所应当,理所应当……”

    “不对吧,我听说这些大人都是要回来入阁的?”

    “等等,我也要去,等会儿,我立马就写……”

    一群人人“……”

    朝野为此掀起了偌大的风波,激动之情,在京城上空沸腾不休。

    朝报,六部报纸动作异常迅速,在简单通报蒙古‘投诚’后,大肆的对朱栩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并明发天下。

    皇家军院。

    马祥麟,张凤仪,田仁卿刚上完‘战略战术课’出来,就看到一群人传着报纸,热议不绝,借过来一看,都面露惊容,狂喜。

    张凤仪看向马祥麟,道“夫君,母亲那么可以清闲一二了。”

    四。川的秦良玉,除了弹压陕川之地,还负责甘,肃,榆林等三边重镇,抵挡漠西蒙古的寇关,如今蒙古一降,秦良玉的压力将大减!

    马祥麟对于朝廷这次行动的结果感到深深的震惊,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在十年前,大明为了一些战事,都要从各地抽调兵马,为钱粮费尽心思,而今,四境的威胁基本上都扫平了,连带着一直解决不了的蒙古都臣服了!

    大明已强势如斯!

    他心怀激荡,久久不言。

    他们身边的田仁卿却不怎么高兴,一脸的落寞。

    本来他是想去辽东,捞一份功劳,再升一级的,但是事情发展的太快,他没去成,凭白少了一份功劳。

    “行了,不是还有那位小姐嘛!”张凤仪看着田仁卿,调笑着说道。

    田仁卿顿时双眼一亮,脸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表情。

    他近来与那位苏小姐走的比较近,时不时还能见一面,关系发展的颇为迅速。

    “走吧,咱们尽快结业,将来蒙古还有的是功勋可抢!”马祥麟回过神,沉声说道。

    他说的是‘抢’,现在大明将领如云,能有功勋的地方不多,马祥麟眼光也不差,显然是猜到了一些。

    “走!”田仁卿神色大振,双眼发光,他在恋爱阶段,什么事情都信心百倍,热情满满。

    大明官员,百姓兴奋无比,但其他一些人就不同了。

    比如,察哈尔大汗林丹汗的亲弟弟,台吉安达山。

    此刻安达山还在驿站,早就知道了外面的消息,坐在椅子上,面色惶然,双眼无神。

    他身边的一干亲卫同样如丧考妣,他们现在在大明京城,想跑是不可能了,现在只能引颈就戮,等死。

    “你们说,这是真的吗?”安达山犹自不敢相信,看着身前的几个侍卫问道。

    几个侍卫看着他,其中一个道:“台吉,已经传遍京师了。”言外之意,要是骗,就是骗了整个京师——不可能的!

    安达山嘴角动了动,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侍卫道:“虽然驿站没有被围,但属下感觉到,四周都是人,我们一出去,只怕……”

    安达山脸色苍白,坐在那一动不动。

    察哈尔亡了,他也就没什么作用,明朝不会放过他的。

    一个侍卫看了眼其他人,低声道“台吉,大汗已经死了,喀尔喀三大汗都降了,我们……”

    安达山双眼一睁,猛的转身向后面跑去,抓起笔就开始写起来。

    他要降!

    在明朝纷纷扰扰的时候,漠北,漠西各处蒙古部落的使者不断聚集,来到甘。肃镇,准备向大明‘请降’,同时等待孙承宗的到达。

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慑() 
    步入五月,天气渐热,尤其是大漠,烈日炎炎,阳光毒辣。

    尼克鲁等人带着林丹汗的尸体,转向去车臣汗国。但刚刚走到边境,就被人挡住了。

    尼克鲁现在已经知晓他们遇到的境遇,但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