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5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化淳上前,想了想,道:“回皇上,‘新政’的各项政策都会对外征集意见,内阁,户部,国税总局那边收到的各种信件不下万封,‘景正税法’已经公开征集半年多,反对声很大,支持的也不少,特别的话,应该说是朝报的主编顾炎武了。”

    “顾炎武?”

    朱栩一怔,事情太多,他都快忘记这个人了,不禁摸着下巴,道:“朕差点把他忘了,他现在是什么官职?”

    朱栩关注的人,曹化淳都会盯着,心里自是有数,道:“朝报的一个主编,从六品。”

    朝报是内阁直属机构之一,里面的官员的品级普遍不高,一个小主编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官,从六品,也是朱栩关注下的特殊照顾。

    顾炎武还年轻,要慢慢培养,朱栩不着急,感兴趣的道:“他说了什么?”

    曹化淳回忆一番,道“奴婢印象深刻的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商税的,这让一位大儒气愤的打上门,顾炎武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将那位大儒气的卧床三月不起,差点没撑过来。顾炎武的大概意思是要对商业逐步放开,有序的鼓励发展,朝廷可以从中收取赋税,同时能够有力的应对农税减少,成为相当好的补充……”

    朱栩听着微皱眉,顾炎武到底还年轻,没有他印象中的思想那么成熟,看问题透彻,前瞻,现在的他,还显得有些嫩,居然将商业看成了农业的一种补充,还没有看到商品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只是初步的一个萌芽……”

    朱栩大致明白顾炎武的想法,捏着下巴沉吟一声,道:“记下来,等出海的舰队回来,在政院开经济科,顾炎武调去做副教授。”

    去欧洲的舰队,实际上也算是一次环球航行,同去的那些‘科学家’,‘学者’一定带回不一样的东西,这些都会在政院铺展开来,或许会给顾炎武带来不少新的启迪,促使某些事情提前发生。

    “是。”曹化淳应声。

    朱栩没有再说,继续埋头批阅他的奏本。像这样的‘小事’,他也不记得安排了多少,这些人与事,在将来可能不会有什么,但在某一天也可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惊喜!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顺手为之的‘伏笔’,他带着平和的心态,静静的等待着。

    大明上下,热火朝天,高层官吏前所未有的齐心,有热情,陷入了一种狂热的忙碌中,几乎没有一个衙门有闲人,强大的‘新政’风暴,横扫大明所有军与政机构,各种政策应接不暇,如山的压力推动着一波一波的改革,不断带来新的变化,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上演着不同的变化与故事。

    长城外,归化城。

    林丹汗牙帐。

    林丹汗坐北朝南,看着国师尼克鲁以及一干千户,面色怪异。

    林丹汗满心怪异,表情也不知道该如何,看着一群人,道“安达山的话是真的?”

    尼克鲁端坐在那,神色不动,颇有些高深莫测,林丹汗声音落下,所有人习惯性的都在看向他。

    尼克鲁平静的看了众人一眼,语气缓慢的道:“安达山台吉传信来,明朝陷入内斗,无暇顾及我蒙古,攻打我察哈尔的计划可能会再次延迟,甚至取消。我详细的分析过,如果这一次明朝真的推迟,那么他们真的可能就不战而退,并且短时间内不会再来。”

    “详细说。”林丹汗看着尼克鲁,语气有些激动的急切。察哈尔的实力真的太弱了,早就被后金打残,短短两三年根本恢复不了多少,面对大明的十多万大军,林丹汗从头到尾都没把握获胜。既然如此,他自然希望明朝不战而退,这样他就有了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的时间。

    一干千户面色不动,同样的都在看尼克鲁。

    尼克鲁道:“第一,明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明朝如此不断的推迟开战,三军必然军心涣散,人心思归,士气不再。第二。十多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不可估量,久拖不决,必然难以支撑。第三,明朝内部纷争不断,一旦僵持不下,他们必然会撤军。到了现在……想必用不了多久,明朝就会找个借口,悄悄后退……”

    林丹汗听的直点头,道:“那,我们要不要追杀一路,迫使明朝议和,再次给岁币,或者互市?”

    尼克鲁沉吟一声,道:“大汗,不管是沈。阳还是土木堡,都是不是轻易可攻的地方,我建议还是静观其变,后发制人,抓住他们撤兵的关键时刻,突袭!”

    林丹汗立即就明白了,双眸灼灼的道:“好,就听你的!你们听好了,给本汗盯着明朝的三路大军,本汗要大快朵颐,好好的杀一杀那帮南蛮子!”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会议() 
    尼克鲁眼见林丹汗一直慌乱,萎靡的气势膨胀起来,心里也渐渐放松。

    明朝向来内乱最多,什么事情都大不过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

    忽然间,尼克鲁抬头看向林丹汗,道:“大汗,近来可有明朝人来过?”

    林丹汗正高兴,顿时一怔,道:“没有,怎么了?”

    尼克鲁脸上自信一笑,道:“明人向来不和,这面跟我们打,说不定就有人反对,想要跟我们议和,这种事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

    林丹汗脸上喜色狂增,道:“你是说,明人会主动议和?”

    尼克鲁手里就差一把羽扇,否则就是诸葛亮在世,他笑着道:“纵观现在的情形,明朝朝廷里的另一拨人必然士气大涨,不等退兵,他们派遣的议和之人就会到,大汗,咱们耐心等等。”

    林丹汗对尼克鲁向来信任,不去细想,站起来,转头看向南方,压着内心的狂喜,沉色道:“好!只要明朝的使者来了,好吃好喝招待,然后,等本汗大胜一场,再好好和明朝皇帝谈谈!”

    林丹汗话音一落,一个侍卫冲进来,大声奏报道:“禀大汗,探子来报,土木堡的明军撤退到长城以里,长城上布满了火炮,他们要撤兵了。”

    尼克鲁立即眼皮抬起,看向林丹汗道:“看来明人的内讧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激烈,不用等到四月二十五,想必用不了几天,沈。阳那边的建奴骑兵也会撤入沈。阳城,科尔沁的联军会解散,大汗,机会就在这几天!”

    林丹汗胸口起伏,目光炽烈着仇恨的光芒,道:“好,这一次就是给明人一个教训,用不了多久,本汗能踏破长城,光复大元,重现成吉思汗的伟业!”

    尼克鲁看着林丹汗的狂野神情,生怕他冲动,连忙道:“大汗,这些日子战士们太过紧绷,没有怎么休息,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战士们放松,好好休息几日,待明军的议和之人到了,咱们先糊弄着,乘其不备,再来一次土木堡大胜!说不得,还能再围他们的皇城一次!”

    林丹汗不是糊涂人,强压心里的激动,道:“就听国师的,传令所有千户,下马卸甲,休息三日,酒肉管够,告诉他们,十天后,咱们想要什么都会有!”

    “是!”一个侍卫兴奋,转身出去传令。

    没多久,整个归化城突然喧嚣起来,一声声怪异的呼喊响遍全城,同时向四面八方传递,呼啸如雷。

    在察哈尔欢呼雷动,好似大胜的时候,明朝这边同样如火如荼。

    武成阁内,议事厅。

    大元帅府的基本框架已经组织完成,剩下就是一步步填充,完善。

    元帅孙承宗坐在最上面,两边是明朝的三个少将,曹文诏,秦良玉,卢象升,兵部尚书申用懋,英国公张维贤,还有就是情报处,作战处,参谋处的几位主事,总共有十几人。

    九处二局的人,基本上都是新人,以往都是各地的校尉,参将一类,然后在军院‘深造’,又在各地建了不少军功,算是文武兼备,被孙承宗与兵部看中,提拔上来。

    孙承宗目光扫过一群人,心里不禁有些澎湃。以往的大明军队,不止受制于兵部,还受制于内阁,六部以及整个朝廷,方方面面,处处掣肘,各种明争暗斗,将军队弄的乌烟瘴气,战力急剧下滑。可以说,大明两百多年的征战,尤其是近几十年的战事,失败的多与朝廷党争有关。

    有了这大元帅府,外加乾清宫的强势支持,朝野对军队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

    孙承宗深吸一口气,看着众人,道“大元帅府初建,事多繁杂,但有一要务不能丝毫耽搁,就是察哈尔。近来察哈尔多有不臣之举,我朝‘新政’又处在关键之时,因此,察哈尔于我大明就是鱼刺卡喉,必须尽快拔出!”

    剿灭察哈尔,现在已经是明朝上下的共识,众人听着,都没有意见,看着孙承宗,等着他的安排。

    孙承宗环顾一圈,直接道“情报处。”

    情报处的主官名叫贺西廉,出自辽东,是个儒将,他穿着新式的军装,简明干练,站起来,摊开手里的手札,向孙承宗道:“元帅,诸位大人,情报处目前已经接管锦衣卫在辽东的所有情报机构与人手,从各处汇集的情报来看,察哈尔的兵力在三万左右,目前都集中在归化城,战马有四万,有人口约五万户。三万骑兵分给九个千户统领,近来一个月都是人不卸甲,马不下鞍。长城从山海关到最西段的甘。肃镇,所有的大篮子都已经升空,监视着北方的一举一动,若是有消息传递,可以通过大篮子的旗语,半个时辰基本上能传遍东西两头……”

    众人听的默默点头,大篮子配合望远镜,确实是非同寻常的利器。

    当然,这个也就在长城上有用,其他地方基本是聊胜于无。

    孙承宗听完情报处的汇报,又看向参谋处。

    参谋处主事出身江南,是杭。州人,名叫钱瑾孝,当年他在处置杭。州兵变上他立了功劳,这些年也是南往北调,在军院待过两年,很得孙承宗看重。

    钱瑾孝站起来,道“元帅,诸位大人,根据参谋处的推演,做了一个可行的作战计划。以多尔衮的骑兵为主力连夜突袭归化城,若是一战得手最好,若是不能一战而胜,围三缺一进行包围,赤金卫在更外围策应,等待铁甲骑兵,大炮赶到,同时,泰宁卫与科尔沁联军东进,堵住察哈尔西逃之路……”

    这里没有地图,没有沙盘,也是参谋处第一次做这样的汇报,钱瑾孝纵然镇定,还是觉得干巴巴的。

    孙承宗听着点点头,目光转向作战处。

    作战处的主事名叫姚峥韬,原是军院的一个教授,之前没有经历任何战役,但他的战术推演,军事安排、布置,多次让孙承宗,申用懋,曹文诏,甚至是秦良玉等人惊叹,他的去处本来安排是参谋处,但最后还是把他调到了作战处。

    作战处,是负责统领前线部队,执行参谋处计划的将领的地方,姚峥韬这个从未有领兵,行伍经验的人放在这里,确实有些奇特。

    姚峥韬起身,道:“元帅,诸位大人,关于骑兵大规模作战,我大明没有什么经验,也只有在一些史书上有记载,进入大漠,还得追溯到汉朝,作战处没有其他安排,并且此次参与作战的,西方的泰宁卫总兵祖大寿,土木堡的赤金卫的满桂,铁甲军的赵率教,东方的熊廷弼,多尔衮,都是能征善战之人,下官以为,当大胆放手,莫要过多节制,以免领兵之人与实际军情冲突,两难,反而引来败事。”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领兵之人,对他的话不觉得刺耳,孙承宗示意他坐下,看着两边道:“诸位,有什么看法吗?”

    曹文诏的快反营刚刚组建起来,还没有训练多久,自然不能参战,他正襟危坐,没有开口。

    卢象升是要去南方的人,同样不适合说话。

    秦良玉镇守甘,陕,宁三边重镇,与漠南有些关系,她转头看向孙承宗,道:“元帅,末将认为皇上这疲敌之术非常高明,闪电战也相当出彩,适合大漠作战。末将还有另一个建议,那就是大军直接排山倒海而去,察哈尔未曾防备,兵久疲将无心,一旦我王师来攻,定然仓皇而逃,有大篮子在,布下天罗地网,大军随后追赶,直到他们筋疲力尽,聚而歼之!”

    孙承宗看着秦良玉,神情动了动,暗自点头。

    这位女将军并不是浪得虚名,她这个战术的确很切中要害,若是如此,大明基本是不费一兵一卒,或许用时也比第一个计划来的更快些。

    孙承宗目光又看向其他人,列席的基本上都没有再说话。

    这是第一次大元帅府开会,所有人都还不适应。

    孙承宗见如此,便道“事不宜迟,参谋处再次制定作战方案,要多套备用,考虑所有存在的可能。本官今天就动身前往土木堡,其他事宜,等本官回来再决定!”

    “是!”一群人依着新定的规矩,立即起身,大声道。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卢象升() 
    傍晚,出城南的官道。

    朱栩与卢象升一前一后,身后有曹化淳以及禁卫,还有一百二十人是卢象升的专属卫队,跟在两人身后不远处。

    朱栩慢慢走着,说道“卢卿,此去,一个是完成‘军改’,另一个,就是东南半岛。你们都猜测朕有野心,朕不妨告诉你,朕的野心超过你们的想象!察哈尔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接着就是倭国,朕已经在布置,未来两三年会逐步解决,倭国基本上没问题,海军就能消灭。继而下来,就是东南半岛,多尔衮朕会放回去,先让他折腾,咱们随后收拾残局。你的治所放在昆。明,就是这个意图。你在昆。明,既要做好‘军改’的事情,也要对那几个国家进行渗透,必要的时候,进行武力干涉,不允许一家独大,眼下我们不要吞并,要让他们内讧,内耗……”

    卢象升跟在朱栩身后,微躬身,神态平静。

    朝廷很多人已经看明白了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大志’,不管察哈尔是否是眼下大明最大的威胁,在这位陛下的大略中,察哈尔都是必要消灭,吞并的一块。然后是孤悬再外,妄自尊大,不尊大明王化的倭国,势必要被剪除!

    朱栩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有些荒凉的官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