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顶级好马三十匹,良马五百,外加各种珍贵之物,这一份礼单,起码有三千两白银。这对现在的科尔沁来说,着实是大手笔。

    “朕收下了!”朱栩看着巴达礼,道:“难得你还惦记朕,这样,互市,朕考虑着重新开,地点在商量,惠蒙商会给科尔沁一个理事席位。”

    与大明互市是所有北方游牧民族渴望的,草原,大漠太匮乏了,没有明朝的互市,从衣食住行他们都过的艰难。

    “谢陛下,臣代二十万科尔沁子民,拜谢拜下的恩德!”巴达礼大喜,再次向朱栩行礼道。

    科尔沁真的太虚弱了,需要的东西太多,大明虽然庇护科尔沁,但对科尔沁的帮助一直很谨慎。外加惠蒙商会一直是在土木堡,直对着察哈尔,科尔沁得到的好处极少,急需大明输血。

    若是甘。肃镇或者张家口,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朱栩摆了摆手,道:“免礼,科尔沁是我大明的属国,朕不会坐视不理的。对了,你急急进宫是为了什么?”

    巴达礼闻言立刻收敛激动,沉默了片刻,道:“回陛下,臣这次来,是关于察哈尔的。”

    朱栩神色不动,道:“继续说。”

    巴达礼看着朱栩,以一种审视,谨慎的语气道“陛下,臣听说,近来甘。肃镇有些不太平?”

    朱栩已经猜到巴达礼的意思,心里暗笑,顺着他的话,淡淡道:“嗯,甘。肃等镇一直不太平,朕登基以来,着力打造,已经没有贼寇能够入关了。”

    巴达礼见朱栩说的轻飘飘,心里一紧,想了想,又道:“陛下,臣注意到,准噶尔与察哈尔的使者来往比较密切。”

    对察哈尔的渗透,锦衣卫做的非常好,这件事朱栩也知道,面上不变的道:“林丹汗是蒙古大汗,黄金家族后裔,准噶尔虽然是不同分支,到底也是蒙古汗国,有些来往也不奇怪。”

    蒙古的这些汗国,早就四分五裂,彼此仇视,至于所谓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都只是名义上的,早就没人理会。

    巴达礼见朱栩还是没有丝毫触动,想了想,咬牙道:“陛下,据臣所知,黄太吉现在入了准噶尔,并且娶了哈喇忽剌汗次女,为准噶尔征服了数个部落,获得了一片庞大的牧场……”

    朱栩目光骤沉,抬头看着巴达礼,冷声道:“此事确实?”

    巴达礼感觉到了朱栩的‘不善’,低着头道“有一些人从漠西逃回来,从他们口中是这样得来,还无法证实。”

    朱栩审视着巴达礼,手指在桌上缓缓敲击。

    现在的蒙古,依旧分为三大区域,第一个是漠南蒙古,以科尔沁,察哈尔最强,基本上贴着大明长城,从南到北,绵延数万里。随着多年战争变化,这部分实力凋零,分布广泛。

    第二个就是大漠中心以北的漠北蒙古,这部分叫做喀尔喀,有诸汗国,以土谢图部最强,是各部落盟主,但与大明不接壤,接触不多,相对‘安分’。

    第三个,就是漠西蒙古,分布区域最广,实力也最强,他们是当年瓦剌部分裂后形成的,准噶尔,叶尔羌,和硕特,哈萨克等汗国都集中在此,实力雄厚,其中准噶尔气焰最凶,近年已经吞并多个小部落,派系,并且与喀尔喀多有龌蹉。同时,准噶尔与盟主和硕特部还在内斗,争夺这一地区的霸权。

    朱栩心头飞转,手指敲击的极快。

    准噶尔是日后的心腹大患,外加一个有大志的黄太吉,简直是如虎添翼,不能小觑!

    ‘漠南是必须要解决了!’

    朱栩眼角跳了跳,看向巴达礼道:“朕若是要铲除察哈尔,你认为当如何做?”

    巴达礼大喜,直接就跪地道“陛下,察哈尔以蒙古大汗自居,我等不胜其苦,若是大明天军联合科尔沁以及其他诸部落,东西夹击,一定能破灭察哈尔!”

第九百六十四章 决心即下() 
    朱栩看着巴达礼,端坐不动,目光锐利。

    大明出兵,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巴达礼清楚知道他这个提议对大明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决策,自从永乐大帝之后,明朝已经可以说没有再征伐过残元。尤其是英宗的那次惨败,标志着大明与蒙古的攻守转换,彻底轮为守势,只能挨打。

    虽然说景正陛下登基以来,穷兵黩武,投入了打量精力,钱粮,整肃卫所制度,使得大明军队脱胎换骨,可真要征伐大漠,依旧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不止事情本身,大明上下要下定决心出兵,这一关同样艰难。

    巴达礼抬头看了眼朱栩,紧张又谨慎的道:“陛下,察哈尔不能再纵容,否则迟早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请陛下务必痛下决心,早作扼灭!”

    朱栩听着巴达礼的话,心如电转。

    对于察哈尔,他是早有打算,但听着巴达礼的话,或许察哈尔的情形比他预计的还要严重,不然巴达礼不会这么急切的要求大明出兵。

    虽然内阁,六部不会同意,甚至是孙承宗,曹文诏,赵率教,满桂等人都会有顾忌,但这件事事所必行,今年必须要对察哈尔有所行动!任由其发展下去,日后将更难收拾。

    这一战一旦开启,大明就必须要大获全胜,彻底剿灭察哈尔,不留遗患!

    若是失败,对大明来说后果不堪设想,不止长城受到威胁,辽东也将陷入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战,必须谨慎大胆,一战而决!

    朱栩心里转悠半晌,抬眼向巴达礼,道“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巴达礼心里一惊,旋即恭敬的道:“不瞒陛下,臣入京之前,已与七个汗国订立盟约,约定共同抵抗,讨伐察哈尔!”

    “兵力有多少?”朱栩目光直直的看着巴达礼道。

    “总共有六千人,都是精兵。”巴达礼再次躬身,话音多少有了点底气。

    因为气候的关系,整个亚洲地区都在日渐虚弱,几十年,上百年前那种动辄几十万大军的军团作战基本看不到。

    即便是朱栩,也不能随意发动几十万大军的战争,从军力,心态到钱粮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蒙古各个部落也都很虚弱,他们想要维持下去,基本上就靠相互掠夺,靠近明朝的,在过去有岁赐,有互市,现在除了科尔沁,其他都只能自力更生。

    外加科尔沁分裂了一次,是以,六千人,对他们来说,已经非常的多。

    区区六千人朱栩不放在眼里,手指敲着桌面,斟酌着道:“你认为,察哈尔现在有多少兵力?”

    巴达礼显然是早有腹稿,没有迟疑的道:“臣以为,起码有两万,若是全力一战,当是能增加到四万。”

    “那你觉得,黄太吉是否会与察哈尔联手,从背后袭击科尔沁,甚至是寇我大明的边镇?”朱栩道。

    巴达礼顿时说不出来,面色沉凝。

    这也是他所担心的,黄太吉带走了科尔沁的大部分精锐,现在获得准噶尔的支持,若是他回头再打科尔沁以及整个漠南蒙古的主意,那就太可怕了,科尔沁根本阻挡不了!

    “还请陛下出兵,护卫科尔沁!”

    巴达礼猛的跪地,行大礼,沉声道。

    科尔沁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西面是晦涩难明的黄太吉,东面是野心勃勃的察哈尔,科尔沁的日子太艰难,整日提心吊胆,唯有求助大明!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面色思忖。

    明朝的军队,尤其是骑兵训练已经多年,但并没有经历过大战,尤其是出长城,在大漠,草原上,即便有大炮,重甲骑兵,朱栩心里依旧没有把握。

    如果不能一举消灭察哈尔,那就会变成祸患,大明不能一直在大漠开战,需要一战而定,速战速决,不容有失!

    沉思良久,朱栩看着巴达礼道“这件事虽然朕还需与群臣商议,但朕可以应承你,察哈尔,不尊王化,蓄意挑衅我大明,肆意破坏北方的和平,朕不能相容!今年,一定会发兵征讨,但时机,朕还要斟酌,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巴达礼听着朱栩的话,深为激动,立即就道:“是,臣明白,陛下的大明需要时间准备,臣会耐心等待,与察哈尔等谨慎周旋,黄太吉那边臣也会想办法探查,获清他们的一举一动!”

    朱栩眯着眼,淡淡点头,道:“朕会派人与你联络,关于察哈尔,准噶尔那边的消息要汇总,妥善,全面的做出分析,而后再安排,这件事,不要泄露出去,你的那些盟友也不能,知道吗?”

    巴达礼能得到朱栩肯定的话已经是大喜,毫不犹豫的道:“遵旨!”

    说完这些,他悄悄看了眼海兰珠的房间,虽然已经没有婴儿的哭声,但这个孩子是海兰珠之子,大明皇子,这对科尔沁来说很重要!

    巴达礼眼睛急转,思索着要怎么做。

    海兰珠诞下第二个皇子,哪怕是蒙古公主所出,外廷也都是大喜过望。

    皇帝大婚,中宫有主,现在是有了两个皇嗣,这不止是皇帝地位稳固,也是社稷安稳。

    外廷的大人们虽然在激烈交锋,可面对这件事,还是一样的高兴。

    傍晚,毕自严府上,毕自严,孙传庭,方孔炤,李邦华四人在酒桌上,一阵子的热闹开场之后,孙传庭看着方孔炤,李邦华从容而笑的道:“皇上喜得二皇子,咱们也沾沾光,破戒一次,好好喝一杯!”

    李邦华,方孔炤都有些强颜欢笑,拘谨的陪着。

    内阁这次强势的很,很多政策在他们看来不合实际,太过操切,甚至于是虚假的,只是为了‘政绩’,‘名望’,‘迎上’!

    但内阁拿出的那本账簿,让他们面上无光,失去了继续反抗的底气。

    毕自严自然也知道这些大人们口服心不服,微笑着道“二皇子诞生固然可喜可贺,不过‘新政’才是我大明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内阁今年的计划纵然有过于庞大,琐碎,但我希望诸位大人能够敞开与内阁畅谈,不要藏着掖着,凡是由易而难,正好还有时间……”

    李邦华与方孔炤对视一眼,李邦华开口道:“大人,关于削减赈灾钱粮,停止‘以工代赈’,设置严密关卡,加重商税,控制商贩与百姓流动,可否有详细计划?要削减多少,何时停止,关卡都设在何处?重税是多少?”

    方孔炤接着就道:“税务总局首设在应天府,不知是何级别?辖制如何?税收多少,如何分配?文化局,是否有压士林的意图,何人为主事,是何品级,管辖哪些事务……”

    毕自严本来就是随口一说,今天就是联络感情,没想到这两位完全不解风情,直接就问出口。

    孙传庭是知道毕自严的意思,连忙道:“二位大人,咱们今天只谈风月,不论国事,明日里再请诸位大人到内阁,详细的商讨,内阁的计划不是定死,诸位大人牧守一方,内阁也想多听听你们的意见……”

    方孔炤对内阁是心存疑虑,担心他们一意孤行,见孙传庭这么‘推脱’,心里越发不安。

    李邦华在西,安被朱栩教训过一次,性情多少圆通了一些,目光在毕自严,孙传庭两人面上扫过,瘦削的脸角动了下,木然没有说话。

    “来来,举杯。”

    毕自严神色多少有些尴尬,举起酒杯笑着道。

    平日里在内阁,只是批批奏本,处理一下政务,虽然烦心事很多,却也没有想到,现实上的事情比预想的更难。

    孙传庭近来压力同样很大,奏本上的事情与现实几乎是两回事。这些封疆大吏口述出来,地方上已经到了极其‘严峻’,甚至是‘危险’的地步。

    这更加坚定了内阁的想法,想要控制地方,大力推进‘新政’,不再拖延,等待。

第九百六十五章 扬帆() 
    坤宁宫。

    朱栩侧躺在软塌上,倚靠着小桌子,一脸的笑容。

    张筠坐在他身侧,拿着切好的苹果块放入他的嘴里,同时轻声道:“皇上,太后娘娘,太妃娘娘那边赏赐了好些东西,都是给海姐姐的,对了,太妃,太后那边催促皇上取名字,早入如宗碟……”

    朱栩嚼着苹果,道“嗯,海兰珠生了皇子,赏赐些是应该的,朕也要赏,你也要,朕那份你一起吧,今天,明天吧,一起送去芷兰宫,名字嘛,朕待会儿让翰林院来取。”

    张筠又给朱旭递了一块苹果,顺便理了理他的头发,道:“是,臣妾待会儿去安排。海姐姐身子虚,还没醒,我打算多留几日,等身子好些了,再送回芷兰宫,二皇子,也暂时留在这里,臣妾会好生照顾。”

    朱栩一只手放在张筠的腿上,手指轻轻动着,顿了下,道“嗯,你安排。这小孩子,女人坐月子都不是小事情,让女太医那边谨慎看着,不管如何,孩子一定要平安长大,还有,关注下宫外的疫情,决不能传进宫来,尤其是几个孩子……”

    张筠连忙道:“臣妾记下了,一定会小心照顾。”

    朱栩微微点头,吃着苹果,倒是颇为放松。

    安静了一会儿,张筠伸手拉了拉朱栩腿上的毯子,道:“皇上,海姐姐估计快要醒了,要不今晚去陪陪她吧。”

    朱栩头疼,这大婚之日肯定不能去别的女人那,海兰珠刚刚生产,不去安慰一下肯定也不合适。

    两个女人就这么麻烦,朱栩心里叹了口气,感慨他有着没有大开后宫的先见之明。

    朱栩歪过身体,将头躺在张筠的腿上,道“醒了朕去看看,晚上还回你这里,明天朕要去天。津卫,三五天回不来,后宫里你照应着,多走动走动,就这么大的地方,皇嫂那,太妃那,解语那都走走,咱们要亲切一点,不能坐的太高,脱离了身边人……”

    张筠看着朱栩,眨了眨眼,抿嘴着偷笑。

    要说谁坐的最高,无疑就是眼前的皇帝陛下了。成天躲在宫里,宫外那些大人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担心忧虑。

    朱栩也意识到了,咳嗽一声,道:“对了,关于你大伯的爵位,国太的诰命朕已经让内阁在准备了,到时候你也看看……”

    张筠偷笑的神色微僵,旋即倾身,轻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