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力气去做,不断的去做……”

    众人几乎同时心里轻叹,这位宋大人是魔怔了,什么话都敢说出口。

    宋应星眸光灼灼,唾沫横飞,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才道:“我拟定了文稿,先在我们院内部发,待会儿我亲自再送去内阁,今天务必发出来,让天下人都看到我们的决心……”

    下面的一群人刚要开口阻拦,旋即都会意过来。内阁那边审稿很的严格,宋应星这么胡扯的文稿,肯定不会过审,也就没有打扰他的兴致。

    与此同时,防疫局,国贸局,移民局,太医院,甚至是浣衣局等等,大明几乎所有的衙门都动了起来,大会小会不断,各种口号喊的震天响。

    京城上下,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和睦如铁。

    有资格的,报纸都送去内阁,没资格的也往六部跑。这个时候不止是表忠心,也是捞名望的好机会,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每一个人这个时候都异常上心,生机勃勃。

    这是一股强大的风潮,席卷京城,纵横南北东西。

第九百三十章 看国旗去() 
    整个京城如同蒸笼,腾腾冒着热气,哪怕天空中飘洒着雪花,天气渐冷,这股热潮依旧在京城涌动,如雾如潮,短时间难以消减。

    鱼藻宫正殿的屋檐下,朱栩一边吃饭,一边翻着今天新鲜出炉的报纸。

    “这牛皮一个个比朕吹的还大啊……”

    朱栩笑着,眼角眉梢都是满意,手里的一页正是宋应星写的关于皇家政院大略的文章。

    虽然在现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是异想天开的吹大气,是故意在拍朝廷,拍他的马屁,可朱栩确实是有这样的长期目标的,总有一天,大明人人都可读书!

    慢慢的翻着,其他各个衙门都写了很多规划,计划,口号是一个比一个大,看似去很有气势。

    朱栩摇了摇头,将报纸递给曹化淳道“也就是内阁,六部,皇家政院等写的还算实际一些,其他都是胡扯了,太空洞。告诉内阁,压一压,要务实做事,不能尽吹大气,要他们制定详细的革新计划出来,内阁要不定时监督,核查,不是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就算了事的,糊弄了朕。”

    曹化淳接过来,道:“是。”

    朱栩端起手边的热粥,喝了口又道“今天还有什么事情吗?”

    曹化淳从怀里掏出一个手札,翻开看了眼,道:“回皇上,曹变蛟的奏本到了,言称海上联合舰队已经组建完毕,目前有船只四十艘,士兵五千,还在继续扩大中,各处的基地也陆续开建,还算顺利。”

    朱栩微微颌首,道:“嗯,他今年是回不了京了,曹家那边再给一个年宴的名额。”

    “是。”曹化淳记下,继续道:“辽东奏报,各地大雪,已经冻死很多人,科尔沁请求入沈。阳或者入关过冬。”

    “准。”

    朱栩拿起馒头,撕了一小块,道:“告诉辽东总理府,可以给科尔沁划出一块地来,给牧民过冬,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都是我大明子民,不能厚此薄彼……定制。”

    “是。”曹化淳应声,又看了眼札记,道:“江。苏奏报,江左士林汹涌,民怨如沸,请授临断之权。”

    朱栩咀嚼着馒头,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登基以来,将士林得罪狠了,尤其是实力最大的江南那一拨,哪怕东林党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可这也不代表他们就认可了朱栩,认可朝廷对他们的‘盘剥’,‘打压’,‘欺侮’。

    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人大肆抨击朝廷,或明或暗的顺带着朱栩,秦淮河上的‘不仕盟’不断的扩大,从上六七十的老者下到十二三岁的懵懂书童,全都带着一腔愤恨,坚决不仕。

    “给!”

    朱栩又撕了块馒头片,道:“给他们临时机断之权。再告诉方孔炤等人,舆情一定要控制住,要利用京城的这个契机,扭转局势,朝廷不能总是这么被动,要加大宣传力度,遏制不堪之言,为明年的大局做好准备!”

    “是。”曹化淳应声,又道:“北安南平王奏报,请求节制多尔衮,言称多尔衮与萨摩藩等入侵南掌,已占据不少地方,南掌无力应对,已派使者前来京师。”

    东南半岛上近百年来也是战乱不休,外加这个小冰河,都是极度虚弱,兵事不堪,南掌更是一个受气包,国土大,实力却不行,根本就不会是多尔衮骑兵与鳌拜炮兵合力的对手。

    不管多尔衮等人怎么看待他们自己,怎么定位与大明的关系,在朱栩眼里,多尔衮就是一根搅屎棍,要在东南半岛狠狠的搅动一番!

    “萨摩藩也卷进去了?”朱栩慢条斯理的吃着,抬头看了曹化淳一眼道。

    曹化淳倾身,道“奴婢去看了下锦衣卫的密报,桦山久守应该没有参与,但多尔衮军中确实有不少倭国之人,他们携带一些火器,给建奴冲锋陷阵,获得金银财宝,粮食,女人等,他们并没有返回倭国,定居在南安南萨摩的那一府里。”

    朱栩心下了然,应该是倭国那些武士,海盗,或者乱民之类在明朝一系列的清扫海盗行动中逃亡到了南安南,被多尔衮招揽,利用。

    现在倭国国内也是不太平,虽然家康一家基本上控制了倭国一百多个藩国,但各藩国心思各异,外加九州岛民乱四起,八国在费力弹压,萨摩藩坐山观虎斗还悄悄发战争财,致使九州越发败坏,家康家已经特使来督导战争,要求尽快扑灭民乱。

    若是有一部倭国人在北安南立住脚,怕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倭国之人涌入,不断的加入多尔衮,增强他的实力。

    朱栩嘴角微动,露出一丝微笑来。

    多尔衮的实力本就小,要是有倭国之人帮忙,确实是不错的办法。

    朱栩招了招手,在曹化淳附耳过来后,低声道“倭国不是有很多大海盗吗?让锦衣卫居中串联一下,让他们与多尔衮搭上,将倭国国内的武士之类的贩卖给多尔衮……对了,这件事严格保密,知道的人要有限。”

    曹化淳听着神色微惊,旋即道:“是,奴婢遵旨。”

    朱栩坐回去,继续吃着饭,道“还有什么?”

    曹化淳道:“另外,多尔衮军中还有大约三万安南人,这是进攻南掌的主力。”

    朱栩目光微动,这也算是建奴人的惯用手段了,这点人也无需在意,道:“继续说。”

    曹化淳低头又扫了眼札记,道:“山,西,河。南等地有疑似鼠疫出现,防疫局那边已经派人去了。”

    朱栩手顿了下,而后就道:“一定要快!不管确不确认,都要谨慎处置,各项措施一定要到位,决不能任由蔓延,防疫局那边的投入要增加,对各种疫情的防治研究不能慢……”

    “是。”曹化淳道,随之神色微肃的“云。南军中近来有些情况,锦衣卫那边怀疑可能有人谋逆。”

    朱栩眉角狠狠一跳,道:“左良玉?”

    曹化淳上前,躬着身,低声道“还不确定,只是近来军中有些不大对劲,也有人写了些含糊其辞的匿名信给云。南巡抚,兵部,甚至是平王那边应该也收到了,不过转到京城可能要年后。”

    朱栩在馒头里夹了几片肉,一边咬着一边思索。

    之所以用左良玉,并且将他放在云。南,就是希望他能收服云。南各地的土司,异族,土族等,而后,这些人会在左良玉带领下,是平复东南半岛的先锋。现在看来,这位左总兵应该是看到了些什么,起了别样的心思。

    吃了几口,朱栩道“他现在应该已经在来京的路上了,南方也没谁能制住他,这样吧,杨嗣昌继续留在南海,明年卢象升南下,任南方战区主官,先从云。南开始,朕会多留左良玉一些时日,给他足够的时间。”

    曹化淳道:“是。”

    虽然在云。南左良玉有近十万朝廷官军,外加各种不在编制,无从考证的异族的人马,可能会有近二十万,但云。南不是辽东,朱栩不是天启,现在的明朝更不是万历年间!

    左良玉即便看到了什么,有了什么心思,也要小心翼翼藏着掖着,现在还不是他暴露的时机,对此,朱栩也不甚在意,朝廷的十万大军,左良玉若谋逆,能调动三分之一都算他能力强!

    这件事,朱栩完全不会放在心上,左良玉就算再蠢也不会在现在造反,无非就是起了些小心思,依旧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任由他怎么蹦跶,与多尔衮一样,不过是他早就下好的棋子,只等时机一到,发挥作用罢了!

    “还有吗?”朱栩从容自若的喝了口粥,道。

    曹化淳看了眼手里的札记,放进怀里,思索片刻,道“回皇上,内阁那边将国歌,国旗都定了下来,已经在承天门外进行演练。”

    朱栩‘唔’了声,有些意外的道:“真的,为什么没有送给朕看?”

    曹化淳道“这个奴婢不知,不过这件事是孙白谷大人在做,想必这次是很有信心。”

    朱栩若有所思,旋即笑了声,道:“嗯,待会儿亲自去看看。”

    曹化淳刚要说话,刘时敏就快步走了进来,拿着一道草拟的圣旨,近前道“皇上,内阁已经拟好卢象升的任命,请皇上盖印。”

    “这个他们倒是积极,”

    朱栩吃了几口菜,拍了拍手,站起来道:“嗯,给他们盖印吧,若愚,你亲自走一趟。”

    若愚,刘时敏给自己改的字。

    刘时敏躬身,道:“奴婢遵旨。”

    “走,去看看国旗,国歌什么样,有没有让朕失望。”朱栩说着,又对着不远处的宫女招手道:“收拾了,告诉你们娘娘,晚上朕过来。”

    那宫女连忙应声,道:“是。”

    朱栩穿过乾清宫,午门,直接奔向承天门。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侧,道“皇上,东西长安门已经被关上了,一切都是依照皇上的意思,旗杆,仪仗队,四周的架设,都已经设计好了。”

    朱栩没有说话,已经听到鼓声,他迫不及待的上了城楼,准备从城楼上观看。

    ——

    独断大明群:177745561。欢迎全订铁杆书友加入。

第九百三十一章 国企、国歌() 
    朱栩站在承天门城楼上,抬头看去。

    只见不远处,通向大明门的广场的正中,一根光亮的银色柱子高高伫立,柱子下面是四方台,四周有麒麟等瑞兽,再不远处是两门浇筑在地面上的黑色大炮。

    朱栩背着手,微微点头,道:“倒是像模像样。”

    目光转动,在旗杆的右侧不远处,一群乐师正凑在一起,说着什么。他们身前鼓,罗,唢呐,琴,笛等等,朱栩认识不认识的乐器,几乎在这里都能看到。

    在他们不远处,还有九个人,都是一身锦衣卫服饰,斜握着黑色长枪,领头的穿着鱼龙服,腰配绣春刀,手里拿着一面旗帜,斜竖着,因为紧握在一起,看不清真容。

    “皇上,是孙阁老。”曹化淳突然在朱栩身侧说道。

    朱栩抬头看去,只见那群乐师散开,正中站着的孙传庭露了出来。

    朱栩摆了摆手,道“不要露头,咱们悄悄的看。”

    “是。”曹化淳应声,将一个望远镜递给朱栩。

    朱栩接过来,放在手里,没有用,依旧在看着。他这次来,主要看国旗以及听国歌的。

    一阵之后,蓦然间,那群仪仗队士兵神色肃立,紧接着,短,快,重的鼓声响起,而后是琴,笛以及其他乐器。

    朱栩连忙拿起望远镜,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咚、咚、咚

    鼓声一声胜过一声,沉厚中有着昂扬之势,其他乐器配合,更显得庄重,肃穆,其他乐器搭配之下,还有一种欢快的调子蕴含,让人振奋。

    朱栩听了一会儿,暗自点头,倒是不错,望远镜转动,移到了仪仗队上。

    仪仗队步伐整齐,一步一步,井然有序,不快不慢的走向旗杆,领头的斜竖着旗帜,还是看不清真容。

    城楼上的一群人都在远远眺望,所有人都知道,这国旗,国歌朱栩都非常重视,他们自然也要小心观察。

    另一边,孙传庭也在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郑友元已经站在他身侧。

    “阁老,真的不要先奏禀皇上吗?”一边看着,郑友元一边低声道。

    孙传庭眼都不眨的盯着,道“我先看看具体的流程,没有问题的话,待会儿请皇上直接来看。”

    郑友元点头,突然道“大人,要升旗了。”

    孙传庭面露肃容,身形挺直的遥看过去。

    城楼上的朱栩,手里的望远镜握紧,双眼恨不得嵌在望远镜内,仅仅盯着四方台。

    仪仗队领头的系好国旗,做好准备,身体笔如枪,肃穆而立。

    音乐陡然越发的高昂,一声大过一声,如鹤鸣九霄,又如龙翔御天,昂扬,自信,迸发,雄壮有力。

    朱栩的心脏都跟着跳动起来,望远镜锁定着那面国旗。

    国旗缓缓上升,同时四方台外的仪仗队高声唱和起来。

    “大风起,云飞扬,

    壮士兮,逞豪强,

    风云骤起八方来贺,

    广厦高筑万国来朝,

    千涛万壑东流去

    大千世界不尽还

    ……

    巍峨兮,山岳其鸣,

    盛世兮,治隆唐宋,

    豪情兮,远迈汉唐!

    雄哉,大明!”

    在最后一道鼓声中,音乐,旗帜,歌声都禁止不动,整个世界一片安静。

    朱栩拿着望远镜,心脏咚咚咚直跳,这个‘国歌’很有节奏感,他禁不住跟着旋律一直到结束。

    一缕微风吹来,旗杆顶端的旗帜慢慢飘扬而起。

    朱栩在望远镜看的异常清楚,这是一面赤红的旗帜,金色的楷体‘明’字异常显眼,在正中心,没有其他了,一面极其简单的旗帜。

    朱栩眯了眯眼,不知道是不是刚才音乐带来的激动未退,看着这面国旗非常的顺眼,很是喜欢。

    好一阵子,曹化淳在朱栩身侧,轻声道:“皇上。”

    朱栩一怔,醒悟过来,下面的一群人也聚集在一起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