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一阵子,孙承宗道“我连夜写一道奏本,明日前往内阁,与皇上面呈,曹总兵也来吧。”

    曹文诏现在并不知道朱栩壶里卖的什么药,沉思一阵,点头道:“是。”

    “那我们再讨论一下细节。”申用懋环顾一圈道。

    众人自然没话说,‘军改’事关重大,也是权利的一次再分配,谁都不愿意错过。

    宫里忙的是如火如荼,宫外现在也是日趋热闹。

    宗室‘降爵’一事在京城掀起了热议,不知道多少人在谈论,支持的有,反对的有,不言不语的也是大有人在。

    最关心的,莫过于宗室的亲王,郡王们了,这身关他们的荣华富贵,子孙绵延,哪里敢有半分大意。即便是被朱栩折腾的已经够惨,这个时候还是纷纷冒头,各种方式的表达不满。

    在宗人府宗正,鲁王进宫之后,各处王爷,郡王等纷纷齐聚在晋王府,现在也就他能说上点话。与此同时,一群王妃,郡王妃等纷纷进宫,求见老太妃,张太后,李解语等人。

    一时间,宫里宫外是沸沸扬扬,谣言四起,热闹喧天。

    说什么当今皇帝痛恨福王,连带着对宗室深恶痛绝,要赶尽杀绝!什么内阁大臣对宗室积怨已久,如今大权在握,要乘机报复!什么宗室有人密谋造反,朝廷要杀一儆百云云,不胜枚举。

    朱栩坐镇内阁,稳如泰山,任由外面的流言排山倒海,他自巍然不动,笑看风云。

    当天晚上,慈宁宫内。

    老太妃,张太后,甚至李解语,海兰珠等人都被叫了过去,一副三堂会审模样。

    朱栩进来,看着这个架势,咳嗽一声,笑着道:“太妃,皇嫂,怎么这么大动静?”

    张太后没说话,面沉似水,双眸里冒着冷色。

    老太妃脸色也不大好看,看着朱栩道:“皇帝,你怎么施政,整肃天下,老太婆不管,也管不着!只是宗室是什么,那是我们皇家自己人,为皇上镇守四方,统理天下,毫不客气的说,那是我们皇室的护城河,若是没了这条河,皇室可就危险了……”

    刘太妃的语气前所未有的重,语气中有教训,有劝诫,甚至隐约还有一丝哀求。

    刘太妃在宫里是定海神针,在朱栩登基之后多有帮扶,屡次帮他化解朝局危机,是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老人家。

    朱栩脸上僵硬的笑容慢慢收起,老太妃的话他不能不顾,张太后的声音他也不能不听,一时间有些沉默。

    张太后看着朱栩的表情,终归有些不忍,道:“皇上,宗室不同其他,血肉连根,万不能轻动。‘降爵’尤其要不得,你可还有其他备案?”

    李解语,海兰珠等人都没有说话的资格,坐在一旁,面露担心的看着朱栩。

    朱栩看了眼张太后,又看向刘太妃,老太妃已经八十多,虽然看似起色还好,谁知道哪一天一早就醒不过来?

    是万万刺激不得的!

    老太妃看着朱栩,皱着眉头,道“皇帝,说吧,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栩本来想要坐下的,但看着这个架势,根本坐不下去,看着老太妃,沉吟一声,道:“太妃,皇嫂,宗室的人口,宗人府那边统计上来的,约有四十万,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哪怕每个人一年二十石,一年也是八百万,加上婚丧嫁娶之类,轻轻松松破千万,我朝去年国库也才一千八百万,不是朕非要‘降爵’,是朕,真的养不起他们了……”

    不能硬顶,他决定走博同情路线。

    老太妃神色微沉,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道:“不管怎么样,宗室是自家人,不能任由外廷的大人们欺负,皇上你要表态!”

    尽管朱栩一直在努力的,希望能打破内外廷的对立,可显然还是不行,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以剔除。

    老太妃的话很是坚定,目光也很坚决,在以势压人。

    朱栩一只手背在后面,手指拇指摩擦着,想要完成对宗室的‘降爵’,后宫是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

    心里转悠一阵,朱栩道“这样,太妃,皇嫂,这件事还没有定,内阁那边应该明天就会有详细的奏本呈送上来,到时候朕会再找宗室的一些王爷商议,若是他们不同意,朕就驳回内阁,并且未来三年内,不准再谈此事!”

    老太妃眉头皱了皱,面上还是不满,道:“十年!”

第八百八十章 夜议() 
‘明天内阁的奏本必须完成!’

    朱栩心里这么暗道,面上一本正经点头道:“好,就十年!”

    老太妃脸色这才好看些,转身看向张太后道:“你连夜通知出去,让他们都安心,宗室都不稳,天下还有什么能稳?再告诉他们,别有事没事进宫大惊小怪,皇上做事向来稳妥,让他们都老实待着,没人要逼死他们……”

    张太后应声,又看了眼朱栩,招来焕儿,悄悄嘱咐几句。

    焕儿应声,连忙出去,安排人将消息传出去。

    朱栩站在那,没有说话。老太妃这分明就是说、做给他的看的,心里倍感欣慰,老太妃到底是站在他一边的。

    待焕儿走了,老太妃才看着朱栩,道:“行了皇帝,有你这个态度就行,老太婆活不了十年,以后的事情我也看不到,但我还是要去见神宗皇帝,让我有脸见就行……”

    朱栩嘴角动了动,他就怕这种事,终归是死人压活人,反抗不得。

    张太后倒是宽和一些,看着朱栩道“皇上,这件事你上点心,一定要谨慎,天晚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朱栩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闻言道:“老太妃,皇嫂,你们也早点休息,朕去盯着内阁,让他们早点了结此事。”

    老太妃点点头,欲言又止。

    李解语与海兰珠都连忙起身,跟着朱栩离开慈宁宫。

    朱栩近来多半是在鱼藻宫过夜,李解语多多少少都知道朱栩的心思,跟在他边上,看着朱栩,有些担心的道:“皇上,这件事是不是很为难?”

    海兰珠挺着大肚子,有些小心翼翼,她脸上更是忧虑丛丛。

    朱栩看了两人一眼,笑着摇头道:“刚才在里面就是安慰老太妃,皇嫂,内阁那边基本上定议了,不过还有些不完善,被朕驳了回去。再有刚才这么一出,只怕内阁那边要急了,得连夜再开会才行。”

    李解语与海兰珠这才松口气,都没有再多说。

    朱栩送两人回宫的路上,慢慢踱着步子,忽然看着海兰珠道:“你妹妹有没有入京的意思?”

    海兰珠与布木布泰的预产期都在明年三月,放在外面多少有些不合适。

    海兰珠看着朱栩,睁着大眼睛道:“没有,布木布泰想留在南直隶。”

    布木布泰不同于海兰珠,她考量的更多,虽然不反对进宫,可也不想,只要朱栩不开口,她就不来。

    朱栩微微点头,没有说话。金银村需要有人主持,大明的文人太过迂腐,并且反对海贸的众多,倒是布木布泰,手段更为灵活,更能贯彻他的想法与意志,同时身份隐晦,会让很多反对的人袖手。

    在朱栩漫步之间,宫外的消息慢慢的扩散开来。

    “你说,老太妃逼皇上承诺,若是明天内阁无法拿出令我们心服口服的政策来,这件事就推到十年后?”

    “那不就是等于作废了吗?太好了!”

    “要是这样就真的好了,你说,能不能增加我们的岁禄,现在日子不好过啊……”

    “我觉得可以,内阁不是要‘降爵’吗?‘降爵’不成就要增加我们的俸禄!”

    十王府,城东一些亲王聚集地,得到老太妃,张太后的传信,纷纷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没多久就开始推杯换盏。

    “你们快看,那是不是周尚书的马车?”

    “好像是,后面那是孙阁老吗?咦,还有申尚书的马车,这是怎么了?”

    “嘿嘿,这还不明白吗?内阁估计是急了,‘降爵’一事内阁最上心了……”

    “果然,鲁王也被叫进宫了,现在内阁肯定是有好戏看了……”

    “咦,那是晋王吗?十几个人,都是宗室王爷吗?他们也被叫进宫……”

    “内阁这是要孤注一掷了吗…”

    一些外行看热闹的人也齐齐冒头,议论声甚嚣尘上,此起彼伏,弥漫在京城各处。

    与此同时,内阁灯火通明,毕自严,孙承宗,靖王,孙传庭,汪乔年,外加六部尚书,宗人府的鲁王,晋王等,还没有离京的傅昌宗,周应秋等人也都被叫了进来。

    中间空着朱栩的位置,毕自严与孙承宗对坐,两人身侧分别是靖王,孙传庭,汪乔年等人,以此类推,都是大明高层,甚至是决策层。

    每个人身前都有热气腾腾的茶杯,后面还有刚刚燃起来碳炉,暖意在蔓延。

    但众人面上都是一片凝色,气氛有些压抑。

    ‘降爵’一事已经酝酿了很久,迟迟没有稳妥的政策出来,今天商议半天也没有得出结果,现在皇帝在后宫‘被迫’应了承诺,沉重的压力瞬间就落到了内阁。

    毕自严一只手摸着茶杯,语气极其淡漠的道“宫里传出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人都立坐不动,也没谁接话,场面有些僵硬。

    孙传庭今天刚入内阁,一身疲倦都还没缓过来,目光看了一圈,接话道:“对于‘降爵’一事,内阁六部等基本上已经形成一致,那就是一定要执行,只是具体方式方法,还在研究。诸位大人要知道,宫里的态度并不代表皇上!”

    孙传庭话音和缓,最后又加了重音,显然是要给内阁的话题定调。

    一群人对孙传庭不算陌生,听着他的话都各有心思。

    要说‘一致’,那也是皇帝的‘一致’,‘降爵’一事是皇帝的意思,在皇帝的压力下形成的一种‘默认’。

    这里有三个亲王,分别是靖王,鲁王,晋王,靖王是内阁辅臣,执掌督政院,鲁王是宗人府宗正,执掌宗人府,晋王无职,代表是就是宫外的那些宗室王爷们。

    三位王爷都有想法,内阁的‘降爵’必然会牵扯到他们。

    内阁的架构有些奇特,外加还不够成熟,孙传庭话音落下,一时间也没人开口,完全没有白天的热闹,一股沉甸甸的压力在肆意。

    孙承宗看了眼,眉头皱起,开腔道“之前的条陈我看了,确实有些不太合适,本官提议,对‘降爵’进行分批次进行,预计用五十年来完成,每十年降五分之一,并且内阁会奏明皇上,五十年内,保留三十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五十年后开始降爵,对于宗室的俸禄,内阁也可以酌情增加,同时也放开宗室的限制,除了从军,入仕外,其他的一律不再限制,并且可以在安南等省拥有土地,对有功于社稷的宗室,可以就藩,有食邑,甚至侍卫也可以……”

    众人听着孙承宗的话,神色都是微变,哪怕是毕自严,孙传庭都是如此!

    这样让步太大了,并且很多事情都比较敏感,有违‘祖制’以及现在皇帝的规制!

    毕自严等人都如此吃惊,靖王等亲王就更吃惊了。

    不但有五十年的缓冲,五十年内还有三十个不动的,最重要的是,就是放开了他们的限制,除了不能入仕,从军,其他的皆可!至于就藩,食邑这些,都很让他们心动!

    这可是天大的喜讯,是惊喜!

    靖王,鲁王还克制得住,晋王却探出头,看着孙承宗与毕自严等辅臣,颤音道:“孙阁老,说的是真的?”

    孙承宗看了眼毕自严,道:“不错!”

    毕自严皱了皱眉,本想开口,可孙承宗的面子不能在这个时候驳,同时他更明白,这些话绝对不是孙承宗的想法,怕是出自乾清宫!

    孙传庭这会儿也会意过来,心里仔细推敲着孙承宗的话,面上还有迟疑。

    不等众人反应,孙承宗又看向靖王,鲁王,晋王三人,目光凛凛的道“三位王爷是宗室里地位最高的,不知可还有其他意见?”

    三王感觉到了孙承宗给的压力,对视一眼,而后沉默着,面露思忖。

    孙承宗给出的条件确实比今天中午毕自严等人给的宽厚了太多,但对宗室来说,他们还是要被‘降爵’的,无非是迟早的事情。‘世袭罔替’是太祖钦定,让他们这些朱家子孙世代无忧,怎么能轻易的废除?!

    毕自严不愿意再多让步,这群宗室现在已经是跗骨之蛆,大明已经养不起,不能继续任由它其吸血,膨胀!

    既然孙承宗说了,毕自严也不会收回,直接沉声道“三位王爷说句话吧?这件事今晚一定有定议,明天启奏皇上,颁布天下!”

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从() 
内阁二十多人,随着孙承宗,毕自严,孙传庭的接连施压,已经隐隐分成两派。

    以文官为主体,逼迫靖王,鲁王,晋王三位宗室亲王,这三人是宗室的代表,只要这三人低头,‘降爵’一事将会顺利通过。

    三王能感觉到这群大人们给他们的压力,相互对视,最后鲁王看向孙承宗与毕自严,道:“二位大人,宗室乃是太祖钦定,不宜轻动,宗人府还是认为,此议需再做商讨。”

    皇帝已经向太妃,太后承诺,若是明天没有所有人都认同的政策得以颁布就要推迟到十年后,鲁王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反对了。

    靖王,晋王也都是一样的态度,他们能坐在这里就是亲王的身份,如果降爵,他们将一无所有,子孙都无从庇护。

    孙承宗现在肩膀上扛着‘军改’的压力,实在不希望内阁这边也久拖不决,直视着鲁王,道:“本官再重申一次,这件事今晚一定要有所决定!本官征询你们的意见只是例行,不是必须采纳!”

    三王脸色都是微沉,心里恼怒,他们还没有被降爵!

    晋王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鲁王被怼了回去,两人都看向靖王。

    靖王现在是位高权重,不止在宗室里威望隆重,在内阁,朝廷也日渐显赫,作为内阁排名第三的辅臣,他还是有些底气的,暗吸了口气,看着孙承宗与毕自严道“二位大人,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