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4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面的人都不敢进去,躲的远远的,吕纯如性格不好,喜大刑,府里上上下下没人敢得罪。

    吕纯如狂笑半晌,眼泪都流了出来,然后跌跌撞撞的爬起来,来到书桌前,挣扎从上面拿出一个小瓶子,倒出一个药丸来。

    “技不如人,生死有命,我吕纯如的命合该就到今天……哈哈,有这么多人陪葬,我也不孤单……”

    他仰头大笑,药丸猛的塞入嘴里。没多久,他身体剧烈抽搐,嘴角,鼻孔都流出血来,挣扎着彻底倒了在地上。

    在吕纯如服毒自杀的同时,吴有为同样察觉出了异样。

    太多的人消失,他的人纷纷联系不上,一个两个是巧合,可这个人数却在不断的扩大!加上杨涟,王纪从昨夜进宫到现在,居然再没有任何消息!

    “怎么办?怎么办?”吴有为在大厅里走来走去,脸上都是冷汗。

    没一会人他就向门外大吼,道“仙师怎么还没来……”

    一个下人连忙走出来,道“大人,已经让人去请了,还没消息。”

    “快去,再派人去找!”吴有为擦着头上的冷汗,焦急无比的大喊道。

    “是是……”下人听着,慌忙又转身。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两个原因() 
吴有为等待的‘仙师’始终没有来,同时他也没有等到朝廷的官差。

    一直忐忑到傍晚,吴有为都没有等到抓他的人,而他所知道的那些人,都已经消失了,就剩下他一个。

    “怎么办怎么办……”

    吴有为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的自语,他完全没有主意了,脖子上好似挂着一把砍刀,随时都会落下,令他怎么都无法安生。

    长安街的一家酒楼,曹鼎蛟,孟兆祥,魏学濂三人坐着,喝着热酒,聊着时事。

    曹鼎蛟因为之前的事情,还被‘停职’,所以一直滞留在京城,空闲时间比较多。

    他虽然与朝局无涉,奈何曹家太显赫,不知道多少人着急忙慌的给他通风报信,可毕竟不在其中,盲人摸象,摸不清头绪。

    “老魏,你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曹鼎蛟看向魏学濂,这次是督政院为主力。

    魏学濂喝了口酒,一脸落寞的摇头道“不知道,我现在进不了督政院,而且这次都进行了严格保密,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内情。”

    一旁的孟兆祥看着两人,目光微闪的笑道:“我知道。”

    曹鼎蛟,魏学濂都是一怔,道:“是周尚书说的?”

    孟兆祥瞥了眼四周,低声道:“这次动静非常大,内情也非常多,你们要听哪一个?”

    曹鼎蛟看着孟兆祥的神色,思索着道“我听说吏部那边的关于政院生员的调配做了极大改变,这是为什么?”

    魏学濂听着也好奇,这件事还是小道消息,知道的人还不多。

    孟兆祥笑容更多,凑近低声道:“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毕阁老将不再兼任皇家政院的院长了。”

    曹鼎蛟,魏学濂都是神色微变,这算什么消息?跟调配改变有什么关系?

    不等两人问,孟兆祥压低声音道:“听说,皇上前几天去了政院,对毕阁老很不满意,彻了他的职,要亲自兼任皇家政院的院长。”

    曹鼎蛟与魏学濂面上大变,失声道:“你说的是真的?”

    孟兆祥连忙摆手,低声道:“应该错不了,消息是从内阁透到吏部的。”

    魏学濂眉头飞扬,伸着头,压着兴奋道:“难怪!要是皇上亲自兼任,这就难怪了,咱们说不定都要飞黄腾达了!”

    曹鼎蛟脸上也很是激动,趴在桌上,伸着头,看着两人低声道“如果是真的,咱们政院今后就不用担忧了。”

    如果皇帝兼任皇家政院的院长,那么从这里毕业的生员都将是天子门生,也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座师,日后还有谁敢再随意拿捏他们?

    同时,前任副院长汪乔年现在也入阁了,再加上前任院长是‘首辅’毕自严,皇家政院这背景已经显赫的不能再显赫了!

    孟兆祥又瞥了眼四周,再次低声道“嗯,这消息多半是真的,过几日再看看就知道了。”

    魏学濂神色振奋,道:“如果真是这样,我离复起就没多少日子了,说不定还能重返反贪局。”

    曹鼎蛟倒是很快镇定下来,想了想,又道“那今天的事情是为什么?”

    今天的动静着实太大,哪怕做的极其低调,但京城的里里外外少了数百人,谁都能察觉到不对劲。

    孟兆祥更谨慎的看了眼四周,道:“估计今天晚些时候你们也会知道,我提前告诉你们吧。钱谦益在秦淮河准备迎娶一个名妓,整个南直隶都是沸沸扬扬,非议如潮,皇上震怒,不仅下旨拿钱谦益入京问罪,还对京城进行了严厉的巡查,凡有不法,皆都被带走了。”

    听到钱谦益在秦淮河迎娶名妓,曹鼎蛟,魏学濂抬起头对视,四眼都是愕然之色。

    钱谦益怎么说也是前任礼部侍郎,是‘新政’的坚定支持者,怎么一下台什么操守都不要了,连朝廷的禁令都不放在眼里,这不是让天下人看皇帝、朝廷的笑话吗?

    “原来如此……”

    好半晌曹鼎蛟才自语的点头,又摇头。

    魏学濂也是嘴角嘲讽,道:“这些大人们,在朝堂上口口声声道德文章,这一辞官回了家什么样都是看的清清楚楚,分毫不差,令人感慨。”

    孟兆祥听着,也是无奈道:“南直隶是承平太久,没了约束,正好这次也杀杀他们的锐气,整肃一下江南的奢靡之风!对了,你们最近可别乱走,不要让人误会,抓到什么把柄,不然要是被哪个衙门抓了,想救都来不及……”

    曹鼎蛟,魏学濂都点头,他们也感觉到了不安,经常有一些衙役来回的走过,仿佛盯上了他们一般。

    “走吧,去我家,咱们不醉不归,庆贺一番!”魏学濂最为激动,压低声音道。

    “走!”孟兆祥也很高兴,他已经确定要留京了。

    曹鼎蛟跟着点头,他叔父曹文诏就在这一两天会到京,他有些事情要请教。

    三人下了楼,去往魏学濂府邸。

    京城经过大半天的喧闹,到了现在,安静的诡异,平静的可怕。

    乾清宫,暖阁。

    朱栩正督促着小永宁练字,不时在一旁还指点一二。

    他的字其实也不好,但耳濡目染的理论知识雄厚,加上小永宁年纪小,懵懵懂懂,听的倒是分外认真,暗自佩服她这皇叔这么忙还能写一手好字。

    朱栩不知道小永宁心里所想,很是专注的教着。

    曹化淳从外面进来,看了一眼,走近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宗室里一些王妃进了慈宁宫。”

    朱栩早就料到,摆了摆手道:“让人告诉皇嫂,让她装病,都不见。”

    曹化淳会意,道:“是。”顿了下,他又道:“内阁那边派人来说,人扣的差不多了,还有些在京外,已经传信各地督政院,刑狱司进行羁押了。”

    朱栩‘嗯’了声,没有在意。现在朝廷对于京城之外有了更多的手段辖制,不用完全依靠地方衙门,有直属的机构,完全可以绕开地方,省事不少。

    曹化淳见朱栩没有说话,便转身走了。

    小永宁抬头去看着朱栩,脆声声道:“皇叔,你又要做坏事了吗?”

    朱栩一怔,道:“什么坏事?”

    小丫头撇了撇嘴,拿起笔继续练字。

    朱栩顿时皱眉,道:“宫里都是这么传朕的?”

    小丫头不说话,埋头练字。

    朱栩捏着下巴,这话是谁教的,难道是皇嫂?不太像……

    “皇上,毕阁老求见。”一个内监出现在门外,遥遥的道。

    朱栩看了眼小丫头,道:“传。”这个时候,多半是钱谦益这件事有个大概了。

    毕自严从外面进来,见永宁公主趴在那写字,也没有在意,抬手躬身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坐下,摆了摆手,道:“免礼,来人,给毕师搬个凳子。”

    “谢皇上。”毕自严神色不变的道。两三年前他或许会激动,现在已经深知帝心如海,极力的收敛着表情,小心翼翼。

    毕自严在凳子上坐下,这才道:“皇上,关于钱谦益这件事,基本上处置完成,还请容内阁几天时间,以将影响降到最低,免得士林再生怨气,徒生波折。”

    朱栩对这个不在意,南海上缺人,大明不缺读书人,有钱谦益这个靶子已足够了,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放下茶杯道:“嗯,这件事交给内阁来做,一定要干净利落,不要虎头蛇尾,丢三落四。”

    毕自严心底有些诧异朱栩的好说话,还是连忙接着道:“是,臣会亲自去督促,一旦完成会详细奏呈皇上。”

    朱栩‘嗯’了声,明日他就要入内阁,也不怕他们不尽心。

    毕自严低着头,斟酌着话词道:“皇上,内阁已经收拾出房间来,随时可以进入,处理政务。”

    朱栩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嗯,朕明日就去,内阁的人不动,守卫换成禁军,朕的班房曹化淳跟着,配几个小房给曹化淳使用。”

    这就有点内阁——小内阁——皇帝的意思了,不过小内阁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具备以往司礼监那般‘内相’的权势。

    毕自严倒也不在意,司礼监已经没落太久,他都快忘记了,抬着手道:“是。”

    毕自严又抬头看了眼朱栩,道:“皇上,关于内阁与六部的改革,臣有些想法。”

    “说。”朱栩看着他,又端起茶杯。

    毕自严虽然有腹稿,到了现在却又仔细推敲起来。

    明朝的内阁制度其实很复杂,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演变而来,是废除丞相后形成的。但他们在朱栩改革以前,一直都是‘秘书’般的存在,虽然掌握了不少大权,可不算正式的编制,在政务上也不畅通,需要走一圈皇宫,皇帝下命令给六部才能执行。

    也就是说,过去的内阁是不能直接指挥六部以及其他机构的,始终都是皇帝的‘秘书’,‘幕僚’性质,不是正式的朝廷机构,权力始终都在皇帝手里。

    不过经过朱栩的改革,内阁已经成为景正朝的正式机构了,但因为之前六部把持大权,内阁还是有名无实,没有多少实权,这也是现在急需改革的原因。

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议() 
一阵子之后,毕自严开口道“皇上,臣认为,对于官员的任命,考核,对钱粮的预算,拨划,对各部的事务、要害官员的任命,都应该由内阁来决定,权职统一才能通达上下,否则散乱不堪,即不能有效用事,还会增加内耗,不利于朝廷稳固,‘新政’推行……”

    朱栩静静的听着,毕自严没有绕弯子,很是直接,意思也很明了,就是要从六部上抢权,并且任命六部要害官员,这是要彻底掌握六部,将六部变成内阁的从属、执行机构。

    对于内阁集权,朱栩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一个强大,坚定的内阁是推动政务的必要,但是内阁与六部各有权职,不能一昧的剥夺,将六部变成空架子,这会适得其反。

    这些朱栩没有说出口,不动声色的道:“嗯,继续说。”

    毕自严道:“臣与六部尚书都仔细的谈过,他们也都各有想法,臣已经拟好条陈,先奏请皇上,过几日再开内阁会议,仔细商讨……”

    朱栩没有说话,傅昌宗,周应秋等人他都许诺会让他们入阁,这个时候应该不会与毕自严为难,恋栈权位不松手。

    “……臣打算调辽东总理大臣孙传庭入阁,还请皇上允准。孙大人在朝廷政务,地方政务都阅历丰富,能力也很强,臣认为他最合适入阁。”毕自严道。

    这个朱栩早就知道了,也认可,点头道:“准,命他年前进京入阁,加东阁大学士。”

    “谢皇上。”毕自严看了眼朱栩,又道:“年关将近,诸事繁杂,臣拟了奏本,还请皇上过目。”

    朱栩‘嗯’了声,伸手接过,翻开看了起来。

    看了第一眼他就皱眉,毕自严对内阁的构想超乎他的想象,不仅是收走了吏部的人事权,户部的财政权,还包括了税务总局的税权,皇家钱庄的铸币、发行权,甚至于最后六部九寺的官员任命都要拿在手里,近乎将除了内阁外的机构都变成了傀儡。对内阁政务的分配,决策,执行,监督,复核等等,都有着颇为详细的预设,看上去颇为复杂。

    同时,毕自严认为各省巡抚,总督以及各府的知府的任免权也该归内阁,谋求强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接着,他还写了对田亩制,农民的一系列规定,希望设立更为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人口流动,将百姓都牢牢的锁在地上。

    随后他建议应该对商人有所限制,尤其是已经被内阁接管的惠通商行,谋求进行拆分,遏制商贸对农业的影响,甚至对于海关,海贸都做了‘稳妥的计划’。

    朱栩看着,神色不动。

    这样一道奏本,放在整个大明其实都是无可挑剔的,种种手段也全是为了应付灾情,确保国家稳定,手段,方式方法都没错。

    唯一的缺点就是格局!

    现在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个拐点,不能迎头而上就要被远远的甩在身后,并且会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而大明以外的世界会日新月异,跨越式的发展,。

    毕自严见朱栩沉吟不语,心里微跳,还是耐着心,微低着头,没有询问。

    朱栩反反复复的看着这道奏本,有很多可取之处,对他的政务也有不少拾遗补缺,只是这‘格局’二字就足以抹杀太多。

    这个说起来也怪不得毕自严,哪怕欧洲人走上大航海时代也只能算是一个意外,奥斯曼堵住了路上的贸易通道,这才逼得他们进行危险的海上探险,要让身为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明人出海那太难,更不会料到往后世界的巨变。

    朱栩抬头看了眼毕自严,心里斟酌着话语。朝廷这些大人们被他连翻打击,否定,现在他要小心的安抚,不能真的打击到他们的信心。

    一阵子之后,朱栩道“内阁与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