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心里斟酌一翻,道“有秦良玉,王三善等人在,朕在军事上倒是不怎么担心,至于招抚,你觉得何人合适?”

    “杨鹤。”李邦华脱口而出的道。

    朱栩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

    杨鹤当年在陕。西坚持以‘抚’为主,结果失败,被朱栩调离,再接着是李精白被掳走,震动朝野,杨鹤的起复就遥遥无期了,现在一直赋闲在京城。

    这个人倒也合适,朱栩‘嗯’了声,道“西南六省是一盘棋,不能各干各的,朕打算在西南设立军政总理大臣,协调六省军务,政务,你觉得如何?”

    李邦华一怔,没想到皇帝还有这样的想法,接着就思索起来。

    西南地域广大,人口相对稀少,却又是受灾最重的,各种事情纷纷扰扰,确实也不能一昧的等着朝廷决定,一来一去往往坏事。

    只是六省军政总理大臣,不止掌握政务,还手握几十万兵马,这不说皇帝,他们都不放心!

    李邦华眉头皱起,道:“皇上,这是暂设,还是常置?”

    朱栩道:“三年为一期,最多三期。”

    ‘三年倒是还好说……’,李邦华心里暗道,三年也成不了什么事情,到时候调走换一个人就是,他看着朱栩道:“臣认为可以。”

    “你觉得何人合适?”朱栩接着道。

    李邦华又一怔,旋即认真思索起来。

    要说合适的人不少,辽东的孙传庭,四。川的秦良玉,江。苏的曹文诏等人都可以。只是他不太明白,皇帝为什么要问他的意见,这件事不应该与朝廷诸公商议吗?

    转瞬间他就想到了最近沸沸扬扬的增补内阁辅臣的事情,想到这里,他不禁看了眼朱栩。

    李邦华心里若有所动,要说入阁的人选,六部中的傅昌宗,周应秋,申用懋呼声最高,还有就是辽东的孙传庭,当然,也有人提曹文诏,不过这个是武人,已经被自动排除了。

    那么这几人都不能动,李邦华认真的盘算了一会儿,道:“臣认为江。苏的曹总兵较为合适。”

    朱栩倒是不知道李邦华一时间心里转了这么多念头,听着曹文诏的名字,不由得有些惊讶“曹文诏?”

    随即他摇头,道:“老曹这个人,军事上朕很放心,政务通的少,西南有是稳妥之地,他不合适。”

    李邦华听着‘老曹’二字,心里微跳,传闻曹文诏是皇帝的第一心腹,这传言还是不够准确啊。

    李邦华有些摸不清朱栩的意思,只得道:“臣不知。”

    朱栩看了他一眼,又端起茶杯来。

    “傅昌宗,周应秋你觉得哪一个合适?”朱栩拨弄着茶水,头也不抬的道。

    李邦华眼神诧异的看着朱栩,心里捉摸不透他的想法,这两人不是要入阁的吗?

    李邦华猜不透,只得跟着朱栩的话来,比较一番,道:“周尚书与傅尚书都是稳妥之人,周尚书在吏治上颇有建树,傅尚书打理国库多年,若是选一个……臣倾向于傅尚书。”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微微颌首。

    现在的朝廷,从内阁到六部,普遍都是‘稳妥有余,进取不足’,傅昌宗,周应秋都因为各自原因,异常的低调,虽然执掌大权,但在名望,官声中,差了不少。

    “嗯,朕知道了。”朱栩没有多说,这件事,他心里还要斟酌。

    李邦华见朱栩的主要问题说完了,便开始奏报他在陕。西的事情,一些麻烦,尤其是朝廷政策上的问题,希望朱栩能解决。

    李邦华的很多想法都不错,只是有些太过霸道,凌厉,看似堂堂正正,偏又会有极其不好的后果,这个与毕自严的想法相反,所以一直在刻意的压着。

    尽管有朱栩这座大山在,这种‘争斗’还不显山不露水,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可现在吏治清洗的还不够,朝臣之间的争斗往往都是寸步不让,一定要争出个你死我活来,这样的政治角力,会对大明各个方面进行伤害。

    历史上卢象升的死,就是卢象升与杨嗣昌主战与主和的政治角力,在崇祯态度模棱两可的状态下,杨嗣昌等人直接将卢象升迫死,连带着让满清攻入山。东,掳走上百万人!

    朱栩是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旗帜鲜明的站在毕自严的一边,要求李邦华尊重内阁,尊重辅臣,不得自行其是,要严格执行朝廷政策,不得在大方向乱来!

    各地巡抚,知府,必须在政策,言行上与他、与朝廷保持绝对一致,否者必将严惩,绝不宽贷!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态度坚决() 
李邦华通过刚才一番交流,本以为对皇帝有了一些了解,这才敢说话,没想到皇帝的立场这么鲜明。

    陕。西的情况很特殊,赤地千里,饿殍盈野,必须要进行特殊处置,朝廷一味的进行赈抚在他看来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大处布局,小处着手。

    朝廷的布局,在前几年应该是最好的,可这几年国库日渐空虚,而支出却越来越大,压根不能适应现在的变化,必须要做出改变!

    可从皇帝,朝廷的态度来看,很坚定,无意改变。

    李邦华神色沉凝,没有再多说。

    朱栩看着李邦华的神色,就知道他的态度了,心里不由得有些怒气。

    这帮大人们,个个刚愎自用,听不进人言,一旦认定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都会继续下去,阳奉阴违也罢,明目张胆也好,似乎一定要向所有人显示他们是对的才行!

    这是一个皇权崩坏,权威不在,相互猜疑,彼此不信,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抛家舍国,卑躬屈膝,无所不用其极的特殊时代。

    朱栩要扭转这些东西,自然容不得李邦华自以为是,坏了他的大局,同时,他也要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信号!

    “朕明日去西。安,”朱栩端着茶杯,淡淡道:“三日后召集陕。西六品以上的官员,朕要见见他们。”

    李邦华明显感觉到他惹得皇帝不悦,却是无动于衷,道:“臣遵旨。”

    “说说其他的。”朱栩道。文官这些臭毛病朱栩心里已经有了收拾的办法,也不在这一时。

    李邦华与朱栩相处的并不多,倒是没有料到他有这样的涵养,稍稍思忖,便道:“皇上,关于‘新政’陕。西已经完成的差不多,各个衙门都安置好,已经在等待内阁批复,详细的奏本,臣会在核检之后,上奏皇上。”

    见识过农庄,朱栩倒是不怀疑李邦华的执行力,微微颌首,道:“陕。西现在比较特殊,‘新政’可能会束手束脚,不过大架子要构建好,一旦灾情过去,要彻底的完善……”

    西南诸省情况特殊,必须要进行强权压制,集中权力,不完全适合‘新政’要求。

    李邦华有些看不懂朱栩,一会儿大度异常,一会儿又相当苛刻,神色不动的道:“是。对于‘移民’……”

    李邦华还没说完,曹化淳突然开口道:“皇上,要不要带他们离开?”他说着,目光瞥了眼不远处跪着的掌柜与张菉。

    朱栩微微一笑,目不转睛的道:“不用,朕相信掌柜的不会乱说的。”

    掌柜的一听,连忙道:“是是,皇上放心,绝对不说,草民保证,打死也不会吐露半个字!”

    张菉跪在掌柜的身侧,低着头,心里冷哼一声,她一定要将今天的事情散播出去!

    曹化淳瞥了眼张菉,张菉自以为隐蔽的很好,可这里到处都是禁卫,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她,她的一举一动都汇报到曹化淳手里,当天晚上曹化淳就知道她有问题,只是皇帝让隐而不发,想看看这群人到底要干什么而已。

    张菉毫无所觉,心里正琢磨着要怎么泄露出去。

    李邦华看了眼那掌柜与张菉,继续道:“陕。西‘移民’登记已有近一百万户,还在增加,目前已经出去一百多万人,臣与辽东的孙大人通过信,臣准备组织陕。西的青壮前往辽东开荒,以接纳更多的灾民……”

    朱栩眉头一挑,道:“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你们商议好,给朕写一道奏本来,要详细,朕再与内阁讨论讨论。”

    “是。”

    李邦华道:“陕。西对商贩,尤其是对粮食等买卖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他一些也进行了限制,臣知道皇上有意再开海禁,不过西南特殊,臣请皇上审慎处置。”

    朱栩看着他,道:“嗯,凡是不要一刀切,朕会对西南有所区别,你们也要对商贸有所侧重,不能一下全部限制,更不能禁止……”

    李邦华默然一阵,道:“是。另外,就是关于学院还有科举……”

    李邦华话音未落,张菉就竖起了耳朵,悄悄抬起头,双眸冷意森森的盯向朱栩。

    朱栩‘唔’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他决意普及教育,推广,扩大书院,在这件事,除了‘课纲’之外,整个大明也没有什么意见,关键问题在于科举。

    当年复社呼啸大明,被朱栩强行解散,然后是‘九条规定’,将一干风月才子给挡在科举之外,再加上东林党等事情,整个大明不满朱栩的年轻士子多了去。

    朱栩也知道,在士子之间,尤其是秦淮河上,有个‘终生不仕’的抵制科举联盟,并且随着‘新政’推动,抵制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

    李邦华是科举出身,对科举有相当的感情,也是旧式官僚,内心肯定是想‘振兴’科举。

    果然,李邦华开口道:“皇上,臣认为书院与科举可以并行,书院的生员可以入吏,科举的士子可以入官……”

    朱栩眉头微动,心里明了了。

    书院的学生,其实士绅阶层的相当少,多数都是寒门子弟,他们没有钱入私塾,书院又免费,于是蜂拥而入。

    但是书院的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都是泥腿子,穷苦之人。

    在大明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中,这些寒门子弟出头的几率是很小的,也难怪李邦华想要将他们划入‘吏’的行列,甚至于对李邦华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

    朱栩自然不是这么想的,静静的听着李邦华的话。

    “科举是优中选优,不当缩减,臣请皇上放松禁令,为国纳才……”李邦华道,在这里,他的话比较多,说了比较长的时间。

    张菉在不远处听着,目光灼灼的盯着朱栩,如果目光是刀,一定能戳遍朱栩全身。

    朱栩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坚决,不执行朝廷禁令,违反法度纲纪,一律要严惩!

    这是他重塑朝纲必须手段,绝不会妥协分毫!

    等李邦华说完了,朱栩神色冷淡,语含警告的道:“这件事自有朝廷法度,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奏本给内阁,但绝不允许私自乱来!”

    李邦华感觉到了朱栩的强硬态度,没有再多言,现今的朝廷,已经不是大臣们高声说话就一定会有效果的时候了。

    张菉伸手握住藏在腰间的刀,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杀了狗皇帝。

    朱栩与李邦华说了近两个时辰,讨论的范围也极其广泛。

    李邦华除了现在的文官普遍的一些臭毛病,其他能力倒是很强,比朱栩这一路上见到的都强,甚至于某些方面,傅昌宗,周应秋都比不上。

    直到李邦华走了很久,朱栩还坐在椅子上,心里回顾着与李邦华的谈话内容。

    这也是让他最受益匪浅的,需要细细琢磨,好一会儿转向记录的内监,道:“整理好,晚上送去朕的房间。”

    那内监连忙起身,道:“是。”

    “你们也下去吧。”朱栩对着掌柜,张菉摆手。

    “是。”掌柜颤巍巍的起来,匆忙退向后面。

    张菉深深的看了眼朱栩,冷着脸跟着离开,心里对杀狗皇帝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朱栩坐在那,手指敲着桌面,又快又急。

    曹化淳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在做着一些很是艰难的决定。

    朱栩手指一顿,眯着眼道“准备一下,去过西。安之后就直接回京,其他没去的地方,让各处写奏本给朕看吧。”

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乱() 
朱栩刚到西。安府,就收到了京城不断的飞鸽传书。

    这也让朱栩不断的了解到了前几日发生的事情,有些哭笑不得。

    张太后的亲笔信,李解语产子的,都摆在朱栩案前,看的朱栩好生感慨。

    曹化淳倒是能体会京城的那种慌张,眼前却满是笑容的道“皇上,这有了小殿下,小公主,是不是要想个名字?”

    朱栩眉头一抬,高兴道:“你不说朕都忘记了,是要想名字了……”

    老朱家起名字是很讲究的,辈分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下一代是慈字辈,偏旁部首还要金木水火土为序,他这世的全名是朱由栩,木子旁,下一代就要是火字。

    “朱慈……火……”

    朱栩沉吟,这是他第一个儿子,皇长子,名字定要讲究,取的好,他的学问虽然不行,取个名字还是绰绰有余。

    火字旁的字就那么多,还要避讳前人,又要好……

    好半晌,朱栩才道“暂定为烨,娴。”

    之所以是‘暂定’是因为还得回去查族谱,确保无误才能确定。

    曹化淳听着,那就是长子叫做朱慈烨,长女叫做朱淑娴,想了想,微微点头,这里面都包含了皇帝的某种期盼。

    朱栩心里也有些不平静,不过还是压着念头,冷静着道“对了,皇兄来了吗?”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侧脸,道“王爷病了。”

    朱栩眉头一挑,转头看了他一眼,旋即就啪嗒一声打开了折扇。

    朱由检只怕现在已经回味过来了一些事情了,尤其是‘皇位’的问题,虽然说是天启皇帝临终前的遗命,可前前后后的关系,只要有心,总能察觉些什么。

    这个皇位确实是朱栩抢来的,朱由检现在回味过来却是已经晚了。

    朱栩手指在桌面敲着,俄尔笑道“不见就不见吧,天津卫的战舰进度如何了?”

    曹化淳道:“还未下水,海军那边说,会在十二月之前争取下水,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