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也只是笑了笑,一回头才发现,龚鼎孳还跟着。

    朱栩招了招手,笑着道“朕的新政你也了解不少了,怎么看?”

    龚鼎孳快步跟上来,躬着身道:“皇上高屋建瓴,雄才大略,古之不及。”

    他很忐忑,刚才还看着皇帝将那些巡抚,总督当孙子一样的训。

    朱栩扇着折扇,漫步走在街头,心里思忖着道“今天做的不错,你要朕怎么赏你?”

    龚鼎孳神色微动,心里砰砰砰直跳,强压着激动,脑中急闪,抬手道:“草民谨听皇上吩咐,哪里都可以。”

    朱栩笑了声,没有说话,慢慢的走着。

    龚鼎孳心里忐忑,他想入京城,成为京官,不想外放,去偏远之地受苦。

    朱栩走了许久,慢慢的开口道“朕呢,将士林得罪的狠了,你有什么办法弥补吗?”

    龚鼎孳自然知晓这些,闻言沉默着,急急的思索起来。

    这自然不是容易的,若是容易也等不到今天。

    龚鼎孳知道,现在是他等了太久的最好的一个机会,若是错过今天,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了。

    没走几步,他双眼猛的一睁,抬手道“皇上,督政院是朝廷的,若是能有一个民间的,一定能会有无数的士绅站在朝廷一边,支持皇上。”

    “民间的?”

    朱栩眯了眯眼,嘴角微翘,这龚鼎孳倒是提醒他了,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的推敲起来。

    “朕想要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的购地,然后圈成一片一片,银子不成问题,这个责任,你能扛起来吗?”朱栩转头看向龚鼎孳,意味深长的道。

第六百五十一章 继续南下() 
龚鼎孳一愣,心底急急思索,还是有些不明所以,谨慎的道:“草民愚钝,还请皇上示下。”

    朱栩手里拍打着折扇,心里仔细推敲,道“陕。西等地地广人稀,灾情又重,你说,在不能进行彻底的田亩改革之前,将地拿下来,让灾民集中耕种,生产出来的粮食也集中使用,确保没有人饿肚子,这样是否可行?”

    龚鼎孳没想到皇帝的想法一下子跳到陕。西去了,稍作思索,道:“草民认为可以,只是在南直隶,未必可行。”

    这一点朱栩自然知道,不动声色的转头看着他,道:“你有什么办法?”

    龚鼎孳微微低头,沉默了一会儿,道:“皇上,田亩是士绅最重要的东西,宁可丢命也要传给子孙,绝不会轻易交出来。草民认为,应当在民间挑选那些支持皇上,支持朝廷新政的士绅,召集在一起,不授予官职,专门管理天下士绅,包括田亩,人口,税务之类事情,并且如果违背,可进行惩罚,官府或明或暗的支持即可……”

    朱栩眉头一挑,这龚鼎孳不愧是个‘贰臣’,这样的手段朝廷那些大人是绝对想不到,也断然不会同意,一来有悖光明正大,二来防民一直是统治阶层的默契,授予士绅这样的权力,不利于国家稳定。

    不过龚鼎孳的话,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用士绅来制衡士绅,这就撇开了朝廷,不管他们内部怎么闹,朝廷都是一个仲裁者的角色,好处都是朝廷的。

    现在朝廷不能在江南掀起大动静,那尽可能的削弱士绅,放放血,补给朝廷,也很有必要。

    “你有多少信心?”朱栩眯着眼说道。至于龚鼎孳口口声声的‘草民’,朱栩始终没搭理。

    龚鼎孳毫不犹豫的道:“回皇上,如果有官府暗中支持,草民有十足的把握!”

    朱栩不可置否的点头,至于农场的事,看来还得交给内阁来处理,折扇猛的一开,道“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东厂在应天府还有一个镇抚司狱,朕交给你,正七品,镇抚司狱锦衣千户,秘而不宣,朕再给你五十万两,尽快将这个联盟建起来,用不了多久,朝廷新政就会到江。苏,朕希望阻力不会太大。”

    龚鼎孳大喜,扑通一声跪地,道“微臣遵旨,叩谢皇上隆恩!”

    这件事对朱栩来说,可有可无,无非就是一种代价很小的尝试。

    挥退了龚鼎孳,朱栩坐上马车,直接道:“该做的都做了,今天就走!”

    曹化淳坐在朱栩边上,应声道:“遵旨。”

    回客栈收拾一番,朱栩的马车直接驶向聊。城,船队就停靠在那。

    马车上,曹化淳道:“皇上,京城传来消息,杨凤仲被刑部下狱了。”

    朱栩嘿了一声,笑道“朕倒是小看黄承元了。”

    很明显,黄承元早就知道杨凤仲去了京城,一早就去信刑部,静等着杨凤仲自投罗网了。

    说来也是,这些人,在实事上或许各种毛病,在政斗上都是一把好手,万小看不得。

    在朱栩要上船的时候,科尔沁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朱宗汉的奏本写的很详细,将前因后果都呈递了过来。

    朱栩上了船,坐在软塌上,神色不动的看着这道奏本,久久不语。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躬立在身前,见许久朱栩都不说话,曹化淳开口道:“皇上,可是辽东有变?”

    朱栩微微摇头,道“科尔沁分裂、大变,黄太吉远走漠西,对我大明来说,自然是好事情。”

    曹化淳见皇帝答了一句,便躬着身没有再问。

    朱栩放下奏本,斜躺在那,右手拍打着边框,神色沉吟。

    事情往往都是有好有坏的,好处就是辽东的威胁大大减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垦荒地,进行移民,无需再顾忌黄太吉以及科尔沁的威胁。

    这对大明来说,自然是非常大的利好,辽东地广人稀,开垦得宜,安置个一两千万人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坏处有两点,一个是长城以北的大漠,草原上,林丹汗的察哈尔要一家独大了,分裂的,虚弱的科尔沁不是林丹汗的对手,其他大小部落早就被后金打残,威胁不到他。

    一个壮大的察哈尔,野心勃勃的林丹汗统一漠南,漠北蒙。古,这不是朱栩想要的,对大明来说等同于再造了一个后金。

    如此一来,辽东,长城都要受威胁,又回到了过去。

    第二个,就是黄太吉去了漠西,那里有蒙。古多个部落,其中就有准噶尔,土尔扈特,扎萨克,察合台,和硕特等等,其中准噶尔用不了多久就会统一漠西,疆域庞大,人口众多。和硕特将会统一西域,也就是西。藏,再不到十年,准噶尔就会吞并和硕特以及青海各地的蒙。古部落,疆域会堪比现在的明朝!

    那个时候,绝对会是大明的劲敌,且不会轻易能平定!

    现在加上一个黄太吉,将更加难以应对,徒增了无数的变数!

    十年之后,是小冰河时期的尾声,大明辛苦煎熬,不知道耗费多少,还剩多少力气,恰恰又会进入恢复期,那个时候如果发动大战,耗时长久,大明还能撑得住吗?

    “还得再快一点……”朱栩低语,目光闪烁。

    曹化淳与曹变蛟对视一眼,虽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却总有不好的预感。

    朱栩坐直身体,手指在桌面上敲击,骤然目光一定,道“传旨内阁,全力的进行移民,不要再有所顾忌,尝试在西南建立大型的农场,建立粮食配额制度,确保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传旨辽东,要孙传庭也建立大型农场,进行最低的配额制,全力的开垦,动用一切人手,如果人手不够,从朝。鲜召集,一些灾民也可以安置到朝。鲜去,总之,朕要辽东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灾民,五年内,一千万以上!”

    曹化淳脸色微变,整个西南不过三千万人口,这是要移出三分之一啊!

    辽东能承受得住吗?

    不等他说话,朱栩继续道“传旨给云。南,命代善为先锋大将,统领多尔衮,多铎,满达海,硕托,鳌拜等诸将,骑兵三万,大炮一百门,即刻讨伐安南!告诉他们,朕要地,上好的地!”

    曹化淳能够感受到朱栩话里的一丝急切,躬身道“遵旨。”

    曹化淳刚要走,朱栩突然又道:“对了,关于肥料,城东的作坊有做出来吗?”

    曹化淳稍稍回想,道“已经做出来了,有些效果,惠通商行那边正在各地筹建大的肥料商行,估计今年能大规模生产。”

    朱栩微微点头,道:“嗯,这件事继续盯着。各地的民乱还是依照之前的,尽量抓活的,现在各处都需要用人,不能浪费。”

    曹化淳应声,等了一会儿见朱栩不再说话,这才出去拟旨。

    朱栩顺手拿过一道奏本,道:“下一站是去洛。阳?”

    曹变蛟点头,道:“是,有两条河路,一条是去河。南,再去应天府,另一条是直去应天府。”

    “大船去洛。阳,我们做小船,直接去应天府。”朱栩翻开奏本道。事情太多太杂,不在京城总感觉束手束脚,还有些不安心,京城那些大人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遵旨。”曹变蛟道,他不同于曹化淳,想的没那么多。

    他站在朱栩身前,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说话,开口道“皇上,那科尔沁求和,该如何回复内阁?”

    “让内阁与兵部详议,奏上来,朕看看再说。”朱栩翻着奏本,淡淡道。

    曹变蛟明白了,皇帝这是有意拖着,道:“是。”

    京城之内,也逐渐恢复平静。

    周应秋已经回京,吏部早就准备好的任命名单飞速的起作用,两百多个皇家政院的毕业生,充斥着整个北直隶,也就是河。北省。

    陈奇瑜是河。北巡抚,陈奇瑜是总督,借着大乱之局,重新整理河。北的一切政务,军务,飞速在稳定地方。

    内阁,六部自然也不闲着,迅速推进‘新政’,督政院,刑狱司,大理寺,税务总局等等,一系列的动作都变成了‘需要’,而不是强迫,推进的是异常的顺利。

    被扔在浣衣局的布木布泰,也终于收到了科尔沁来的密信,看得她脸色不停的变幻。

    后金或者黄太吉,与科尔沁是她生命里的两个根本,失去了金国,还有科尔沁,现在科尔沁与黄太吉,一个分裂,一个远走,让她这个被关押在明朝的女人怎么办?

    她对面坐着海兰珠,神色是一样的忧心忡忡。

    海兰珠近来生活的非常好,吃喝不愁,没有那些流言蜚语,唯一缺点就是孤单,可这她能忍受。

    她不傻,相反很聪明,清楚的知道,黄太吉远走,科尔沁分裂,将会给他们姐妹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妹妹,我们怎么办?”海兰珠极其恐惧,她想活着,活的好好的,不想死。

    布木布泰看着海兰珠,再看手里的信,面色冷静的道:“父亲他们都走了,大汗留了下来,还要亲自来京城,我们必须做点事情,否则科尔沁就要没了……”

    海兰珠知道,科尔沁必须存在,如果没有了科尔沁,她们姐妹也将是没必要,皱着眉,一脸忧色的道:“明朝皇帝不在京城,我们能怎么办?”

    布木布泰抬头看向海兰珠,道:“姐姐,明朝皇帝没有与你通信吗?你有没有办法联系他?”

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诚() 
海兰珠摇头,道:“皇帝只是让人接我进宫,一次面都没有见到,更没有说过话,通过信。”

    布木布泰低头,神色思索。

    她必须要保住科尔沁,那是她的根!金国,已经成为过去!没有了根基,他们姐妹都将是无比凄惨的下场!

    布木布泰思索半晌,猛的抬头,凑近海兰珠,在她耳边慢慢的低语。

    海兰珠的双眼越睁越大,最后张着小嘴,不可思议的道:“真的要这么做吗?”

    布木布泰神色严肃,道:“姐姐,这不止是我们两人的事,如果做不好,科尔沁十多万人都要跟着我们陪葬!”

    海兰珠脸色一慌,连连点头道:“嗯,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回宫。”

    布木布泰肃声道“要快!否则我们都要没命!”

    海兰珠心里一惊,连忙起身道:“嗯,我这就去。”

    海兰珠说着就起身,急匆匆的向外走。

    布木布泰站在门前,眉头皱起,神色淡漠。

    科尔沁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但她还是极力保持冷静。她对草原上的局势一清二楚,分裂后的科尔沁将变得极其虚弱,巴达礼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大汗,有能力的人又都跟着黄太吉远走漠西,剩下的人,别说面对草原一直虎视眈眈的明朝,哪怕是察哈尔也能一口吞掉现在的科尔沁!

    现在能就科尔沁的,唯有明朝!

    察哈尔严重依赖明朝的扶持,如果没有明朝,它早就被科尔沁灭掉了,现在反过来也一样,科尔沁需要明朝的保护,同时遏制察哈尔!

    布木布泰心底十分明白,明朝需要草原的平衡,不去扰乱边境,能够让他们全心全意的修整内务。

    所以,明朝不会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蒙。古,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察哈尔坐大!

    “希望姐姐快一点。”布木布泰轻声自语。

    她在担心两件事,一个是察哈尔在明朝没有表明态度之前就吞并了科尔沁,第二她担心黄太吉会对她出手,已经远走漠西,超出了明朝势力范围,短时间无法再回来的黄太吉与她布木布泰,两者已经不再相互需要,为了各自的目的与利益,相互‘抹除痕迹’事所难免。

    海兰珠一回宫,第一时间就求见李解语。

    李解语虽然只是贵人,却是景正皇帝后宫里位分最高的,海兰珠带着满心的忐忑与焦急。

    李解语性情近来越发的温顺,小心翼翼的照顾肚子,看着海兰珠行礼,招手道:“姐姐不用客气,坐下说话。”

    海兰珠毕竟是异族,加上寄人篱下,自不敢大意,来到李解语边上坐下,心里本来想好的话不翼而飞,抿了抿嘴,看着李解语道:“贵人娘娘,我妹妹想求见皇上,能否你请贵人娘娘帮忙?”

    李解语一怔,知道海兰珠的妹妹布木布泰被皇帝发配去了浣衣局,那是极其不待见的,微蹙眉头的道:“姐姐,我们大明不同于你们部落,女人是不能干政的。”

    海兰珠回想起布木布泰的话,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