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我说啊,日子确实比几年前好过了,听说朝廷在搞什么‘新政’,会惠及天下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真假我不知道,反正我只是想多跑几趟,送我儿子入书院……”

    “等会儿,书院我听说是免费的啊……”

    “朝廷的那个是免费的,可人数有限,考进去很难,我是说,那个同斋先生办的那个。”

    一群人哦哦,也不知道是否真知道这‘同斋’是谁。

    朱栩嘴里嚼着难以下咽的大饼,若有所思的点头。

    皇家政院毕竟能力有限,在京城的书院并不多,不能让所有适龄人都入学,这让民间的书院越发兴盛。

    ‘倒是应该鼓励民间办学……’朱栩心里暗道,朝廷的力量有限,民间却是无限的。

    “你呢?”突然间,王琼玉看着李如靖,面色平静的道。

    李如靖对王琼玉倒是没有对朱栩的不耐烦,皱着眉淡淡道:“我是陕。西过来的灾民,没有北直隶户籍,军院不让我进。”

    朱栩神色微动,打量身侧的少年,旋即笑着道:“你是陕。西人?”

    李如靖看都没看朱栩,自顾的盛了碗汤,道:“你也不要听你的爹的,找几个机会跑了就是。”

    王琼玉神色如常,没有答话,只是静静的看着火堆。

    朱栩捏着下巴,看看李如靖,又瞥了瞥王琼玉,这两人身上有事情啊。

    曹变蛟看着四周黑漆漆的,不时还有狼叫,在朱栩耳边低声道“公子,这里荒郊野外,晚上不安全,不如我们换个地方吧。”

    朱栩抬头看了看,道:“不用,哪有那么多危险,这条路他们走的不是一次两次,不用担心。”

    曹化淳神色微凝,他总觉得这趟镖不太寻常,这个车队的人都不一般。

第五百八十八章 盗匪() 
夜黑风高,狼吼。.更新最快

    呜呼~

    黑漆漆的林子里,有混乱的影子在晃动。

    车队里的人都习以为常,毫不意外,腰间都别着短刀,坐在火堆旁,一边慢悠悠的吃着饭,一边胡说着神神鬼鬼的怪事。

    曹变蛟站在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四周。

    王琼玉一路上都很安静,只是偶尔才会说话,此刻端坐在火堆旁,看着火焰静静的出神。

    李如靖头磕在膝盖上,同样怔怔的看着火焰,目光中有些呆滞,迷惘。

    朱栩对这两人都颇为好奇,稍稍思忖,看向王琼玉道:“你是这个车队的老人,知道这次运送的是什么东西吗?”他早就看出来了,这个车队很不寻常。那李镖头警惕性不是一般镖车该有的。

    他这个客人也不应该被吊在车尾,这个女孩王琼玉,少年李如靖都不一般,处处都很诡异。

    王琼玉还没有说话,李如靖就不耐烦的看向朱栩道:“没事就不要说话,我们会给你安心送到地方,其他的不要多问。”

    朱栩眉头挑了挑,笑了笑。转头看了眼前面的车队,这个车队,越发的不简单了。

    王琼玉没有回答的意思,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向着前面的马车走去,没多久抱着一床厚厚的被子,在一个石头前坐下,裹着被子就要睡觉。

    朱栩目光微动,看着她道:“你就这样睡吗?”

    王琼玉裹好被子,将头半埋在被子里,道:“你们睡车厢。”

    “我睡外面。”李如靖站起来道。

    朱栩抬头看了看黑漆漆的天色,他这一天被人无视,鄙视了多少次了?

    ‘朕一定会报复的!’朱栩瞪着李如靖的背影,心里恶狠狠的道。

    王琼玉低着头,仿佛已经睡着了。李如靖抱着被子,在她不远处也准备睡下。

    现在天气还比较冷,这样睡晚上肯定受不了,朱栩不得已的再次开口道“你们这样睡晚上容易冻着,还不如在车厢里挤一挤。”

    两位都是非常的冷傲,理都没理朱栩。

    朱栩心里叹了口气,要知道微服私访这么难受,一定选择带着大部队。

    曹变蛟观察一阵,走过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公子,我觉得不对劲,似乎有什么人在盯着我们,暂时还分不清是冲着公子,还是镖车。”

    朱栩神色不动的转着眼珠子,四处观察,道“我们的人呢?”

    “都藏在四周,还没有发现端倪,可能来的只是探路的。”曹变蛟道。

    朱栩拍了拍手,站起来笑道“没事,不用紧张,我们只是普通的世家公子,表现的寻常一点。”

    曹变蛟点头,却丝毫不敢大意。

    朱栩没有再理会王琼玉与李如靖,上了马车,抱起被子就窝成一团。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睡觉了,还真是熟悉又陌生。

    曹变蛟坐在马车上,微眯着眼,其他感官紧绷到紧致,一丝大意都不敢有。

    车队渐渐的安静下来,熄了火把,不时有人从两边来回的巡逻。

    风很静,狼吼不绝,丝丝寒意在降临。

    李如靖与王琼玉没有什么动静,自从坐下就一动不动,半点声响都没有。

    不远处的林子轻轻摇曳,树影婆娑。

    这里离驿站很远,是一个葫芦地形,车队驻扎在半圆里,倚靠着半山,主要是警惕着空旷一些的北方。

    不知道过了多久,昏色的天空出现一抹月光,将小山谷照的越发肃冷。

    一个人影在黑暗中潜行,无声无息的出现在半山腰上,俯视着下面的车队。

    他藏在黑暗中,将车队从头到尾都仔细观察了一遍,足足小半个时辰,他又在昏暗中悄然离去,没有引起一丝的动静。

    一夜无话。

    一大早王琼玉醒来后收拾一番,便开始生火,准备煮早饭。

    刚生好火,李如靖就醒来,同样无声的收拾一番,坐在火堆旁,与王琼玉一起煮着粥,热着粗饼。

    过了不知道多久,可能早饭要好了,王琼玉才抬头看下李如靖,道“你要改名字?”

    李如靖在搅拌着稀粥,漠然道“嗯,我要及冠了,得有字。”

    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不需要名字的,只要有一个小名或者乳名即可,更别说字了。

    王琼玉表情如常,饥黄的脸上一如过往平静,道:“想到取什么名字了吗?”

    李如靖摇头,道:“我父母长辈都被乱民所杀,没有人给我做主。”

    王琼玉看着他,静了一会儿道:“你想要给父母报仇,要入行伍,安邦定国,安邦不好听,定国倒是可以。”

    李如靖抬头看了她一眼,默然一阵,道:“前天有一个算命的说过,我命贵福薄,送了我大绶的字,我待会儿问问镖头。”

    王琼玉淡淡点头,转头看向朱栩所在的车厢。

    李如靖最讨厌这样的公子哥,国家有难的时候还整日的游手好闲,到处耍弄,让他看一眼都觉得厌烦。

    “不用管他了,我们吃吧,启程了就让他在路上吃。”李如靖皱了下眉头道。

    王琼玉无喜无悲,拿起身边的番薯饼。

    朱栩早就醒了,车窗边上,曹变蛟正在低声的汇报着。

    “从锦衣卫传来的情报来看,这一路上突然出现了不少土匪,都是占山为王,抢劫来往商队,极少袭扰村庄,还有就是在山。东的交界,有商船出现,还有红毛人出现的迹象。”

    曹变蛟一边观察着四周,一边低声道。

    朱栩神色不变,虽说沿海都被海军扫荡过,路上也都进行过剿匪,可在这种时候想要出现太平盛世那肯定是白日做梦,只是他没有想到,荷。兰人的触角已经伸的这么远了。

    “盗匪的来历查清楚了吗?”朱栩问道。

    普通人是不可能接触到荷。兰人,这里面肯定有人串联,身份怕是还不简单。

    曹变蛟道:“还没有,他们是突然冒出来的,专门抢劫瓷器,丝绸,茶叶之类,还有,从来不杀人。”

    朱栩捏着下巴,旋即笑着道“有意思,看来是盯上咱们这个车队了,对了,这个车队运送的什么查清楚了吗?”

    曹变蛟目露疑惑,道:“陶掌柜是傅大公子推荐的,绝对可靠,这一趟多是米粮,除非,他们还押送了别的东西。只是,他们守卫的紧密,锦衣卫没办法靠近查探。”

    朱栩笑了声,道:“没事,不用去管他们,这个车队也不简单,咱们走着瞧,不必要的话不要暴露身份。”

    “是。”曹变蛟应了一声,不动声色的离开马车。

第五百八十九章 艰难险阻() 
朱栩出了马车,一屁股坐在李如靖边上,习惯的拿起饼与汤碗。.更新最快

    李如靖皱眉看了眼朱栩,挪了挪屁股。

    王琼玉没有说话,端着碗,静静的喝汤。

    没多久,李镖头走过来,看了朱栩一眼,又瞥了瞥不远处站着的曹变蛟,漠然道:“过一会儿就启程,下一个地方就会有驿站,附近都有官军,所以这段路会有危险,你们都小心一点。”

    “嗯。”王琼玉捧着碗点头。

    李如靖抬头看着李镖头,沉色道“是。”

    朱栩神色不变,看着车队前面,饶有兴趣的暗道‘这趟镖只怕还真押了好东西,前面的路要不太平了……’

    李镖头没有多看朱栩,虽然陶掌柜再三叮嘱,这位贵少爷不能有事,可在他看来,这样的贵少爷最擅长保命,并不需要他多做什么。

    与此同时,一大早的京城,仿佛都在准备着什么,安静的可怕,都异常统一的关注着皇宫。

    率先出现的是宫门口贴出了司礼监关于‘政改’的通过告示,继而是内阁颁布新的大明律,景正朝报以及六部报纸的齐齐火热出炉。

    “什么,首辅空悬?两个次辅?”

    “外戚没有限制?臣强主弱,皇帝就不怕外戚篡权吗?”

    “六部的改动居然这么大,尤其是刑部,看着就觉得心惊肉跳,那些巡抚,总督是怎么答应的……”

    “户部要重新登记户籍,丈量田亩,这可是大事情……”

    “官府不在负责审案,由大理寺分级负责?那要官府还做什么……”

    “督政院……的权职比过往的都察院还要大,在地方上也拥有监察地方的权力……”

    “这改革好可怕,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怕是前所未有了……”

    “税改,朝廷要向士绅征税?”

    “十八省的总督,巡抚都联署了,朝廷这是决心推行‘新政’了吗……”

    随着报纸在京城的铺开,不知道多少读书,识字之人人手一份甚至几份,不停的研读,探究里面的内容,不时又发出震惊之语。

    “我反对!”

    突然间,一个白发老者将报纸扔在地上,须发怒张的大吼道:“我大明内忧外患,朝廷不想解决,却想抢劫士绅之财,无德无能!”

    “说的没错!”

    一个年轻人跳起来,大声道:“重登户籍,丈量土地,朝廷不知道这样会影响天下,造成天下不稳吗?”

    “刑狱司,都察院,大理寺,朝廷这是将地方衙门当成了什么,要取而代之吗?”

    “为什么要空悬首辅,还是要荒废内阁吗?”

    “阉贼再起,朝廷昏庸!”

    “顺天府已经在推动‘征税’,从今年的夏粮开始!”

    “我不同意,这‘新政’分明是胡闹,自古以来,哪有革新是真正为国为民,无不是半途夭折,劳民伤财!”

    “不错,我们去六部,去内阁,去皇宫请愿,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新政’不可行,要尽早废除!”

    “走!”

    “走!”

    一群人不分老幼之人,急匆匆的从各处出来,奔赴皇宫方向。

    ‘慎独’书院,刘宗周正在看着今天突然涌现的几张报纸,神色凝重。

    他身前一个,做弟子礼的学生,神色肃然道“老师,朝廷革新的动作太大,只怕会动摇国之根本。”

    在这个时候,‘国本’这个词经常出现,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事情重大,无数人跟着反对,然后墨守成规,不能妄动。

    另一个弟子,同样神色凝重,道:“老师,当今圣上不喜文,反而重武,未必是好事情。”

    刘宗周沉凝不语,他在野,也不太喜欢朝局,因此一直不仕,可朝廷的‘革新’动作越来越大,让他都觉得心惊。

    这样下去,真的会动摇国本!

    两个弟子见刘宗周始终不说话,隐约猜到他的心思,其中一个建议道“老师,您不妨去见一见袁大人,阐述您的想法。”

    他们说的袁大人是袁可立,袁可立的祖上是太祖年间的世袭锦衣百户,传自袁可立是第八世,书香鼎盛,在睢。阳名声尤隆,他的儿子袁枢早就中了进士,现在官至河。南参政,善骑射,有边才,工诗赋,是书画大家。

    袁可立今年七十一,在明朝也是响当当的儒学大家,刘宗周见了都要行弟子礼。袁可立同样欣赏刘宗周的治学之才,两人算是忘年交。

    刘宗周抬头看着眼前两人,摇头道:“袁公速来刚正不阿,若是朝廷新政有弊,他绝不会同意,也无人可强迫,既然六部尚书都联署,说明袁公是认为情势严重,新政事所必行。”

    “老师,新政看似能为朝廷增加税收,却会动摇天下,乃是饮鸩止渴之举,根本不能施行的!”

    “这里面的一条条都旷古未有,所有之人都会反对,将引起天下大乱!”

    “老师,朝廷的改革太过激进,纵然危机重重,也应当一步步来,如此动静着实过大。”

    “治大国如烹小鲜,岂可如此猛烈,朝廷即便有为天下之心,可不能操之过急,损害国本……”

    刘宗周的两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明里是议论朝廷刚刚颁布的‘新政’,实则都是反对,希望刘宗周出面扛旗。

    刘宗周这几年在京城讲学,名声隆隆,士林为之敬,哪怕六部尚书见了都相当客气,可以说,在大明现在的文坛,他是一座高峰,不可攀的那种。

    他不是钱谦益那种有‘才华’的人,号称所谓的江南第一次才子,东林魁首,刘宗周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成为‘大家’,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