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对这些倒是没有在意过,听着老太妃在耳边的‘唠叨’,情知她的想法,不时笑着点头,一来他对那‘张小姐’不反感,二来也要借着这些命妇的嘴,向外面传递皇宫里的一些讯息。

    朱栩陪坐着,好一阵子老太妃才止住话头,对着一群命妇道:“今天皇上也在,就在宫里摆席,大家都不走,尽情的闹一闹。”

    这些人哪敢拒绝,都应声‘是’。

    老太妃又交代几句,这才带着朱栩,张太后来到后面,跟着的还有信王妃周氏。

    刚走到里面,突然间信王妃扑通一声跪地,用力的磕头,大声道“请皇上饶过王爷一命,臣妾愿以身代!”

    朱栩眉头一皱,抬头看了眼老太妃与张太后。

    张太后坐在软塌上,裹着厚厚的衣服,表情平静没有说话。

    张太后倒是蹙了蹙眉,却也没有出声。

    显然也有些措手不及。

    这件事不止是皇家内部之事,还有就是涉及朝政。这是她们这些妇人万不能插手,多嘴的。

    朱栩看见周王妃就知道会有事,却也没有料到信王妃会来这么一出。

    他微微皱眉,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

    对于朱由检,朱栩心底是早有安排的,可现在还不是时候。信王妃这个时候来说话,等同于逼迫他做决定。

    信王逼宫!

    一个宫娥端了杯茶在朱栩边上,无声退去。

    朱栩微微眯眼,端起茶杯,目光始终注视着周王妃。

    朱由检毕竟是他的兄长,处置重了,一来是‘兄弟阋墙’,这会是历史污点,二来也有碍他的既定计划。要是轻了,在这政改的关口,一定会有出现各种解读,不利于现在的政改以及日后的朝局。

    信王毕竟做了五年的摄政王,哪怕只是个名头!

    朱栩心里念头转头,眉头不时皱起。

    刘太妃半眯着眼,仿佛在打盹。

    张太后面露焦色,她了解朱栩,这个表情说明是动了肝火!

    “还请皇上允准王爷做个庶人,臣妾以命保王爷,万请皇上开恩!”信王妃猛的又磕在地上,隐见血迹。

    刘太妃睁开眼,看了眼朱栩。张太后嘴角动了动,蹙了蹙眉。

    她们都没有说话,皇帝已经不是刚刚继位,用尽一切办法稳定地位的时候了。

    过了好一会儿,朱栩放下茶杯,神色淡淡道“这个时候来找朕,逼朕做决定……一定不是皇兄的主意,也不是你的,跟朕说说,是谁教的?”

    信王妃脸色微变,头抵在地上,道:“皇上明鉴,一切都是臣妾的想法,与王爷无关!”

    朱栩眼角眯了眯,站起来,俯视着她,表情漠然道:“朕也懒得管是谁,回去告诉皇兄,打发的远远的,还有,给朕老老实实待在府里,要是再出今天之事,朕就送你们去琼。州。”

    周王妃脸色微变,去琼。州那可就是流放了!

    刘太妃睁开眼看了眼朱栩,又看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信王妃,神色轻叹,没有开口的意思。

    她十分了解朱栩,不是有大冲突,向来宽和,逼得他动怒,那事情多半是没有转圜余地了。

    张太后倒是几次想为周王妃说话,话都梗在喉咙里,发不出声。

    朱栩向刘太妃,张太后告了罪,出了仁寿殿。

    站在台阶前,望着湛蓝的天色,心里暗吐一口气。

    在他的设计中,信王会接替平王成为宗人府宗正,而平王会去安南就封,日后信王也会去,宗人府宗正就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将明朝宗室的优秀亲王选拔出来,分封到东南亚各地。

    可信王这么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差点就打断了他的计划。

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兰珠() 
朱栩走了,信王妃还跪在地上,啜泣不已。

    她听明白了,皇帝没有放过信王的意思,信王府命途难测!

    张太后不忍心,走过去将她拉起来,安慰道:“皇上没有其他意思,切莫多想。”

    周王妃哭的妆容都花了,张太后这安慰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老太妃站起来,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道:“行了,都回去吧,让信王好生待着,不要再惹皇上生气了。”她对信王妃今天的行为暗感生气,这样突然的逼迫,换谁都不会开心,更何况那是皇帝!

    信王妃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个劲的哭泣。

    张太后劝慰了半晌,接下来还要去见那些命妇,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朱栩出了仁寿宫,踱着步子向景阳宫走去。

    信王可能觉得现在是一个机会,可对朱栩来说,这不是任何人的机会,他们需要强力掌控朝政,容不得任何人挑战!

    这场前所未有的灾情才刚刚开始,还有十年多才会结束,最可怕的时期远远还没有到来。

    曹化淳不远不近的跟着,他虽然站在外面,可也将信王妃的话听的一清二楚。

    ‘皇上心里应当不好受吧……’曹化淳暗叹。信王毕竟是皇帝的兄弟,两人看似目的一致,想法,手段却南辕北辙。怎么也不能彼此相容。

    “皇上,申尚书有急事求见。”

    刘时敏从不远处急匆匆走来,向朱栩道。

    这个时候没有事情才怪,朱栩抛开朱由检的事,微微点头,加快脚步向景阳宫走去。

    “皇上。”朱栩刚刚进御书房,申用懋就抬手,脸上带着急色。

    朱栩眉头一皱,坐下道:“出什么事情了?”

    申用懋看着朱栩的脸色,连忙道:“皇上勿忧,没有出事,是建奴贼酋派出使者,已经到了土木堡之外,希望进京面圣。”

    “使者?”

    朱栩面露感兴趣之色,笑着道:“他还敢派使者,这次派来的是谁?”

    申用懋脸上不自觉的有些尴尬,皇帝杀使扣使次数太多,这完全不合‘不斩来使’的规矩,他道:“皇上,是黄太吉的侧福晋,还有他的四子。”

    “侧福晋?布木布泰?”朱栩眉头一挑的道。对待黄太吉,朱栩可是调查的详详细细,布木布泰的身份他也很秦楚,那可是传奇人物,后世的孝庄皇后!

    申用懋道“是,另外还有科尔沁的使者,海兰珠。黄太吉的四子随行,黄太吉长子在辽东被毙杀,其余早夭,这四子等于是长子了。”

    朱栩听着就笑了起来,道:“他们是被朕杀怕了,连个重要人物都不敢派,居然派个女人……”

    申用懋心里没有皇帝这么乐观,杀使这种事上不得台面,有损威仪的,变相的劝说道:“皇上,是否让土木堡拒绝她们入关,令她们重派使者,保证她们可以回去就是。”

    朱栩哪里听不出申用懋话里的意思,又笑了笑,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心里在慢慢的推敲。

    黄太吉是一个非常能隐忍的人,四大贝勒时代,他不显声不露名,排在最末,人畜无害,可最终继承努尔哈赤登上汗位的是他,将其他三大贝勒削权的削权,幽禁的幽禁,还登基做了清朝太宗!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朱栩要打十二分的注意应对!

    辽东明朝已经站稳,只要沈。阳不失,建奴就没有再复起的机会!

    那黄太吉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连布木布泰,海兰珠都派过来了。

    申用懋见朱栩在思忖,稍稍沉吟,道:“皇上,据臣所知,草原上近来也是大旱不止,很多水草丰厚的地方都枯竭了,这次来,当是求和的。”

    “求和?”

    朱栩一怔,摇了摇头道:“黄太吉吃了这么大的亏不会这么容易就求和的,通知土木堡,让她们进关吧,朕也想看看,黄太吉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个没有什么异议,申用懋应了一声,而后道:“皇上,近来北方的形势有些变化,不少部落都与科尔沁联盟,甚至是林丹汗的察哈尔还出现了逃民。”

    朱栩双眼睁了睁,也是很无奈啊。

    林丹汗明显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本来察哈尔多厚的底子,结果在他手里没几年就败尽了,现在哪怕有明朝的支持,连自己部落都控制不了,指望他制衡科尔沁与黄太吉,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栩习惯性的手指敲击桌面,同时问道“兵部有什么对策?”

    申用懋抬头看着朱栩,神色坚定的沉声道:“皇上,臣认为当大力扶持蒙。古各部落,不局限察哈尔,让他们之间相互征伐,虎狼卫则‘锄强扶弱’压制各个部落维持平衡!”

    朱栩默然,手指敲的更快了些。

    明朝现在的兵力有一百多万,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开销也如同流水一般,外加要不断的向西南输血,对朝臣来说,各项税银,储粮都十分的多,底子厚实。可对朱栩来说,还是太少,远远不够安稳的渡过还有十多年的‘小冰川’。

    所以他向来是能省就省,从不多花一分。

    若是要对蒙。古各部落全力扶持,那耗费的不是一点半点,最重要的是,这种扶持的效果有多大,朱栩没信心。要是扶持的资源再落入科尔沁,黄太吉手里,那他就成一个大笑话了。

    可蒙。古又不能不管,任由黄太吉与科尔沁吞并各个部落,那绝对会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这个大患将会超过历史上的后金!

    “还有别的办法吗?”朱栩道。

    申用懋一听就知道皇帝不赞同,神色沉凝一会儿,道:“皇上,兵部做过多次推演,科尔沁与黄太吉太过强大,哪怕是察哈尔强如当初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现在建奴与科尔沁刚刚联合,遏制还来得及,臣认为这个是当前最好的办法!”

    朱栩若有所思的点头,道“嗯,朕知道了,朕再斟酌一二。你先让布木布泰进关,朕见见他们再说。”

    申用懋心里一叹,皇帝要斟酌,显然是不同意,他只得道:“是。还有就是,关于皇上南下,要带那些人,兵马调度,各地官员是否迎接等,皇上可还有其他想法?”

    朱栩身体坐直,目露沉吟,一阵之后道:“人数暂未定,不过六部尚书不会动,内阁也不动,其他都随意,朕到时候再看看。兵马,朕带禁军两千,神机营一千,其他的就不带了。各地不准搞迎接,消息也不能泄露,朕要随处看看。”

    “遵旨。”申用懋道。

    朱栩心里还记挂着北方草原,这是他的一块心病,若不能及早剪除,随着灾情加重,大明会日渐虚弱,草原上更会日渐疯狂,对大明会非常的不利!

    “还得再想办法……”朱栩心头沉甸甸的。

    与此同时,布木布泰一行人离土木堡不足一里,远远的望着。

    布木布泰与她姐姐海兰珠坐在马车内,掀开帘子,望着南方,两人都神情复杂。

    黄太吉是经过一番审慎思考之后才选的布木布泰,海兰珠则是他哥哥偷偷决定的,一个漂亮寡妇待在族里,惹起太多是非。

    在她们身侧,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神色拘谨,眼神透着恐惧。

    另外还有十个侍卫,建奴两个,科尔沁八个,站在马车两边,神色各异的望着土木堡。

    那里烟尘滚滚,喊杀声如沸,隐约可见旗帜飘扬,骑兵穿梭。

    海兰珠脸色白皙,双眸如波,不像个蒙。古人,倒好似是个江南水乡的柔弱女子,满脸忧色的望着南方。近来她听到的都是明人如何的杀人如麻,蛮不讲理,她心里慌的厉害,不由得拉着身边妹妹的手,道“妹妹,我们真的要去南人的汗帐吗?”

    海兰珠今年二十八,布木布泰二十五,两人都风韵少妇,各有千秋。

    布木布泰倒是沉着,微笑着道:“姐姐放心,有我在,没事的。”

    海兰珠这才稍微宽心,她前夫经常虐待她,令她胆子特别小,拉着布木布泰的手,轻轻嗯了声。

    布木布泰虽然话是这么说,心底却很忧虑,明朝在厉兵秣马,拼命训练,那么庞大的一个国家,人口,粮食都不是他们可比的,真的能如大汗所说,他们还能回到沈。阳吗?

    没有多久,一队骑兵打马飞奔过来,迎接她们入关。

    海兰珠紧紧握住布木布泰的胳膊,越是靠近长城,她心底越是不安。

    布木布泰倒是学足了明朝礼仪,一板一眼的与那骑兵小队长交谈,然后由他们护送着入关。

    七八岁的小男孩骑着马,跟在马车边上,浑身都忍不住的抖个不停。

    他是黄太吉的第四子,叶布舒,下面只有一个弟弟,豪格死了,只能他来做这个质子,虽然年纪小,可也知道这次去南方,多半是有去无回,因此害怕的要命。

    一行人,缓慢的向着土木堡行进。

    信王妃头已经包扎好,被张太后派人送回了信王府。

    信王妃来到堂里,朱由检一见就脸色微变,上前关心道:“没事吧?”

    周王妃噗通一身跪地,凄然道:“臣妾愚笨无用,未能帮到王爷!”

    朱由检神色白了白,扶起她,轻声叹道:“这件事无关你的,是我与皇上的政见不合。”

    周王妃站起来,眼中含泪,她感觉他们信王府的末日就要到了。

    朱由检是一个刻板的人,处处都是模仿先贤,这一刻难得的温柔,擦了擦王妃的脸,笑着道:“不用那么担心,我们只是中兴大明的想法不同,没有到非杀我不可的地步,不用担心。”

    周王妃心里还是害怕的很,眼泪忍不住的扑朔落下,猛然间又道:“对了,皇上猜到有人教王爷,让王爷将那人打发的远远的。”

    朱由检脸色微僵,旋即道:“嗯,大师已经走了。”

    信王妃这才心里稍轻,她能感觉到,这次后宫里也不太喜欢她了,日后信王府的日子将更加艰难。

    六部的报纸还在试运行,改名为‘景正朝报’的报纸,第二天登的是户部尚书傅昌宗的文章。

    其中阐述了户部将税权分离的好处,户籍,田亩等景正新制,最后才话风一转,提及了‘士绅纳粮’。他说是各地巡抚提议恢复太祖祖制,不过朝廷再三商议,决定‘火耗归公’,减轻天下人的负担。

    虽然在京城早有这样的传闻,可朝廷报纸言之凿凿,还是第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