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成阁内,只剩下毕自严与孙承宗。

    孙承宗摇头苦笑,道:“若是再推迟个三五年,事情或许好办,皇上终究还是心急。”

    毕自严倒是没有这么想,沉着脸,目露思忖的道:“如果说,这次的灾情真如钦天监所言,要持续个四五年,之后情况如何还要再看,那,皇上今日的做法,恐怕是未雨绸缪了……”

    孙承宗一怔,若有所思,旋即道:“若是真如此,确实要早做布置,不过天下百姓未必这么看,这条一出,足以震怖环宇,海内皆惊了。”

    两人又对视一眼,毕自严道“走,再与皇上商议一番。”

    两人出了文昭阁,转身走向景阳宫。

    朱栩此刻却不再景阳宫,而是在乾清宫。

    云台之上,朱栩,刘太妃,李解语,其他的就是站成一排的李思忠等建奴归顺之人。

    老太妃坐在朱栩左下首,看着李思忠等李家人,满面笑容道:“李将军乃是我大明柱石,镇守辽东四十多年,功勋卓著,你们能归顺,老身也替老将军在天之灵感到高兴……”

    李思忠等人躬身站在那,唯唯诺诺,内心颤栗。

    皇帝推迟这么久才召见他们,不止说明皇帝不待见他们,朝廷上下也不待见,之所以还要见,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李解语坐在朱栩右手,穿着淑女宫服,俨然是后宫之人了。她表情平静,看不出半点有要为娘家人说话的样子。

    朱栩看着几人,笑着道:“不必拘束,这次能平定辽东,你们也都是有功之人,明年朕打算南下,你们都要给朕做好护卫。”

    李思忠等人连忙抬手,道:“臣等遵旨。”

    朱栩含笑点头,道:“嗯,该有的赏赐,年后都会一并赏下,不论是做官还是带兵,朕都支持,有什么想法,现在也可以跟朕提。”

    李思忠等人哪敢乱开口,慌忙道:“京师繁华,臣等年老,愿在京中修养。”

    朱栩一摆手,道:“朕不是小气的皇帝,这样吧,你们原来在辽东的部众朕都拨给你们,还有朝廷在西南剿的匪,也划给你们,总共有五万人,到时候,随朕一起南下,安南,朕打算要收拾一番,你们给朕出出力。”

第五百三十一章 决意下江南() 
李思忠等人都低着头,心里警惕万分。

    眼前的皇帝是一个无从去揣度的人,说错一句话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皇帝这句话到底有没有其他意思,是要圈禁他们在京城,还是真的放心用他们?

    李思忠心里飞过数个念头,抬手道:“臣等听皇上吩咐。”

    朱栩嗯了声,道:“那就好,你们回去之后不要懈怠,常去京西大营走走,学习一下新的兵法韬略,朕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遵旨。”这群人都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

    刘时敏从外面走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毕大人,孙阁老在御书房求见。”

    朱栩点头,站起来看向老太妃道:“太妃,劳烦您老多坐会儿。”

    刘太妃看到李思忠等人似乎很高兴,摆手道:“皇上去吧,这里有我。”

    朱栩又对李解语笑了笑,快步离开了云台。

    他这也算是故意对李思忠等人的‘怠慢’,平复朝廷内部的不满情绪。

    李思忠等人内心不安,担心皇帝亦或者大明朝廷秋后算账。

    好在刘老太妃与李解语在,李思忠心底稍稍宽慰,不至于恐惧。

    朱栩来到景阳宫,曹化淳就急匆匆跑出来,递过一张纸条,急声道:“皇上,李精白等人都被杀了,李岩不知所踪。”

    朱栩脸色微变,接过纸条看了眼,这是锦衣卫的急奏,内容并不多,不能从里面看出详细。

    他神色凝重,进了御书房,不等孙承宗,毕自严行礼,直接就道:“李精白等人全都被杀了。”

    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是神色大惊,大明这么多年以来,嫌少有巡抚被杀,尤其还在皇帝亲政,辽东大胜的大口,只怕不止皇帝,天下百官都不会轻易罢休了!

    毕自严知道皇帝在正在盛怒之时,当即抢时间的道:“皇上,关于陕。西等西南六省的应对之策,臣等已整理好,还请皇上过目。”

    曹化淳连忙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坐在龙椅上,神色带着一抹阴沉。

    陕。西是朝廷关注的重点,倾注的心血也最多,可巡抚就这么轻易的被掳走,然后堂而皇之的杀害,这不是挑衅,简直就是在向朝廷,向他这个皇帝宣战!

    他翻了一眼,毕自严等人将他的提议进行了修改,变的‘更合理’。

    朱栩心底冷笑一声,他还是对西南太过优容,朝廷也过于宽厚了,看着两人沉声道“这件事朕会让锦衣卫查明,就按你们说的办吧,朕会命内阁颁发诏书。还有,确定好群臣进京日期,四月初,朕要出京,南下!”

    孙承宗与毕自严都感觉到了皇帝的愤怒,可还是得劝解,孙承宗道:“皇上若是出宫南下,影响巨大,靡费甚众,臣请皇上三思。”

    毕自严道:“皇上,京城之内不能没有皇上坐镇,江南可以派钦差巡视即可。”

    朱栩挥手,决然道:“朕意已决,不必再劝。命李邦华火速入陕,严厉整肃,西南不能再出乱子了!”

    孙承宗与毕自严心头沉重,皇帝出宫不是小事情,虽然是去江南,也让他们心生忧虑,他们更担心皇帝此行还有别的目的!

    不过,今天显然不是询问皇帝的好时机,只得抬手道“遵旨。”

    朱栩坐在龙椅上,深吸一口气,目光闪动。李精白这件事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也难说会给西南带来什么变数。

    曹化淳却知道,皇帝这个时候迫不及待的南下,很可能也是想尽快去陕。西。

    “走,去礼部。”朱栩忽然站起来道。

    曹化淳一愣,连忙应声,前去安排。

    一身便装的朱栩,带着曹变蛟,曹化淳出了宫就向礼部走去。

    袁可立刚刚接手礼部,有太多事情需要熟悉,去做,现在正在查看关于朝报的一切讯息。

    温体仁站在袁可立边上,脸上都是与有荣焉的表情,笑道“大人,这朝报对礼部,对朝廷越来越重要,皇上也很重视,下官从未懈怠分毫。”

    袁可立静静的看着,不时点头,道:“不错,前些日子皇上曾找我聊过此事,曾言‘党争祸国,欲除党争,先明之祸’,这朝报,就是‘明之祸’的利器!”

    现在大明上下谁不知道皇帝厌恶朋党,温体仁自然的附和道:“大人所说甚是,此利器,非握在朝廷之手不可!前些日子有人散发‘小报’,礼部就曾力主严惩。”

    袁可立看了眼温体仁,他对这个人不太喜欢,太过圆滑,不过倒是也颇有能力,对他的话也赞同,道:“不错,对于报纸一定要严格控制,不允许任何人散发不利于朝廷,不利于皇上的言论,任何居心叵测之人都需严惩!”

    “尚书大人,皇上来了,正在前厅喝茶!”礼部主事急匆匆的跑过进来,急声说道。

    袁可立与温体仁脸色都微变,慌忙放下手里的报纸,急匆匆赶往前厅。

    “臣等参见皇上!”袁可立,温体仁,钱谦益都来了,心里都很是紧张。

    朱栩坐在那,看着三人笑了笑,道:“不必紧张,朕是来找袁大人商量点事情。”

    温体仁,钱谦益眼神都是一松,识趣的抬手道:“臣告退。”

    朱栩颌首,站起来看着袁可立道:“袁卿,跟朕说说水师合并的事情。”

    虽然袁可立就任礼部尚书,可北方水师一直在他手下,推动南北合并也一直是他在操持。

    袁可立对这件事算是一清二楚,当即抬着手道:“回皇上,目前除了登。州,大。连,济。州,海参。崴四处北方水师基地外,北方水师的主力都已经南下,先分别驻扎在泉。州,福。州,广。州,正在加紧磨合,整编为一。”

    朱栩背着手,微微颌首,俄尔道:“要加紧训练,不断的进行海上演练,告诉熊文灿,朕明年会南下,亲自查看,要是做的不好,先告诉朕,朕找人换他!”

    袁可立也听到过皇帝明年要南下的风声,此次亲耳听到,还是有些吃惊,抬着手,沉声道:“皇上,出京南下非同小可,臣请三思而行。”

    朱栩摆了摆手,道:“朕还是不放心,这样吧,过年之后,你亲自去福。建,也算是给朕打个头阵,好好操练一下水师,不要给朕丢脸!”

    袁可立听出了皇帝语气中的坚定,心里颇为担忧。

    大明皇帝极少离开皇宫,每次出宫都折腾的鸡飞狗跳,劳民伤财,虽说江南安稳一些,可有个万一也是大浪滔滔,震动天下。

    袁可立与朱栩并不亲近,他来京城还没有多少日子,暗自琢磨着待会儿去找孙承宗等人商议怎么劝说皇帝。

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这‘治陕十条’基本通过,只等过年之后,适当的时候颁布出去。

    可朝臣们忧心忡忡,皇帝的态度正变的强横,越发的有独断之意。

    在除夕前夜,朱由检的请罪奏本姗姗来迟,到底还言辞恳切,态度很好,但朱栩并没有立即‘赦免’他,允许他回内阁。

    今年的京城比往年热闹,纵然大明处处灾情,可朝廷的法度是越来越严厉,有效的遏制了一部分腐政,外加朝廷平复辽东,气氛格外的热烈。

    京城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往来不绝,人潮如流。

    总体来说,朱栩的新政,惠及的百姓,小商小贩越来越多,日子反而比前几年更好过一些。

    除夕夜,慈宁宫。

    “这个兔子灯笼?真好看?要是能放到天上就好了……”

    “皇叔,我们放孔明灯吧?”

    “皇叔,宫外的烟花那么好看,宫里也放,好不好嘛……”

    “皇叔,我想出去玩,你带我出去吧……”

    小永宁看着朱栩送过来一堆小玩意,大呼小叫,而后就拉着朱栩的胳膊,撒娇卖萌。

    朱栩老僧坐定,完全不理会。这丫头在宫里就是混世小魔王,除了张太后谁也治不住,要是出了宫,非出大乱子不可。

    李解语坐在朱栩身侧,看着她微笑道:“公主,前些年放烟花烧毁了三大殿,后来皇上就严禁在宫里放烟火了。”

    永宁看了眼李解语,扁了扁嘴,大眼睛湿润,好似随时都能哭出来。

    朱栩头疼,这丫头的‘哭戏’非常好,她真能哭出来,跟真的一样,只好道:“少给朕装模作样啊,小心皇嫂出来关你禁闭。”

    小丫头越发的扁嘴,惙惙欲泣。

    李解语轻笑的看着小丫头,道:“公主,你要哭了,三天禁闭是少不了的。”

    小丫头登时睁大双眼,两只小手在脸上抹来抹去,旋即就嘻嘻笑道:“那我就不哭了,语婶子,你带我出去玩好不好,皇叔现在变了,都不疼我了……”

    李解语已经被册封为八品‘淑女’,哪里能轻易出宫,搂着小永宁道:“宫外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你要是喜欢什么,我让人出去买。”

    小丫头哼了声,从李解语怀里出来,趴在桌上,扁着小嘴,一脸的委屈。

    张太后从里面走出来,全身裹的厚实,她一到冬天就浑身不舒服,走进来就拿手打了下小永宁,教训道:“坐好了!”

    小丫头立马坐直,板着小脸,一本正经。

    朱栩暗自摇头,这丫头不知道跟谁学的,皇嫂是真不容易啊……

    张太后坐下,焕儿也就安排上菜,没多久,热气腾腾的菜肴就布满桌子。

    “我要吃虾,我还要吃鱼……”

    小丫头腾的站起来,伸着双手就要抓向通红,冒着热气的大虾。

    张太后眉头一皱,筷子连连敲打在小永宁的手上,冷声道:“给我规矩一点!”

    小丫头扁了扁嘴,坐直身体,拿着筷子,艰难的夹着大虾。

    朱栩无奈,直接夹了一个给她,然后看向张太后道:“皇嫂,听说,你年后要宴请宗亲勋贵的命妇?”

    张太后没有什么胃口,脸色微微苍白,笑着道:“嗯,也是惯例,到时候解语也要来。”

    朱栩点头,道:“年后,朕也会召集天下官员进京,到时候也会让他们携带家眷,必要的时候也会封一些诰命,还要烦皇嫂再见一见。”

    张太后轻轻一笑,道:“这有什么麻烦,你尽管叫来就是。”

    朱栩笑着,筷子给张太后夹些吃的,道:“皇嫂多吃一点。”

    张太后轻轻点头,看着已经长大的皇帝,她心里也颇为感慨。她记得当时将他接过来的时候才三岁,小小年纪异常的镇静,后面的两年也非常平静,小家伙安安静静吃饭睡觉,不惹不闹。可五岁之后,她就拿不准了,小家伙的心思一套一套,令她都为之担忧。

    可谁能想到,转眼间,当初的小孩子已经长大,如今是君临天下的皇帝,还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功绩来。

    想着这些,她嘴角带笑,神色欣慰。

    朱栩没有注意到这些,又给李解语夹了一些,道:“不用拘束,都是一家人。”

    李解语轻轻嗯了声,她进宫也有不少日子,自然知道,皇帝与张太后非比寻常的叔嫂。

    按照礼仪,朱栩是要与宗室一起大宴,不过他向来讨厌这一套,命司礼监准备好赏赐,除夕夜挨个送去,以示恩裳。

    慈宁宫这边吃完休息一阵子,一群人又去刘太妃那喝了一次茶,以全孝道。

    子时过半,沉闷的钟声在宫里回荡,悠扬的传出宫外,这预示这崇祯四年的结束,走向了景正元年。

    现在是年休,京城的官员也难得松口气,倒是是百姓们都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喧嚣不止。

    一连忙了几天,朱栩也难得没人来打扰,待在景阳宫里,静静的看看书,想想事情。

    礼部的朝报没有休息,接连登录了数个消息。

    比如信王请罪奏本的节选以及点评,朝臣恭贺改元的联名文章,皇帝大赦天下,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