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由检阴沉着脸,看着周应秋寒声道:“你要是绕过内阁本王也由得你,今后你吏部的事本王不管,本王可以替你上奏皇上,内阁不辖吏部!”

    周应秋神色不动,心里颇为惊讶,没想到这个废物王爷还能反将他,稍稍一顿,抬着手又道:“那下官谢过王爷,这道奏本下官会送到司礼监盖印,然后明颁天下。东厂虽然划归文昭阁,可圣旨更要遵循。若是日后王爷还有其他不方便,六部会继续以联合发文的形式,颁布诏令。”

    朱由检脸角狠狠抽搐,牙齿咬的格格响,周应秋这是进一步的威胁,是要联合六部,彻底架空内阁!

    这不是不可能,之前文昭阁不就一直被架空着吗?

    朱由检面上的杀机涌动,如果身边有刀,他恨不得一刀砍死周应秋!

    周应秋看着朱由检的反应,暗自摇头,单论镇定,这位信王就比皇上差的太远,或许是他点拨的还不够,沉吟一声道:“王爷,有些话下官说不太合适,不过王爷必须要听一听。”

    朱由检阴沉着脸,双眼血丝充斥,冷冷的盯着周应秋。

    周应秋抬着手,表情没有多少变化,直言道“王爷,当今圣上雄才大略,虽比不上太祖太宗,可文治武功也初有建树。您对于政务,对于朝廷有想法,皇上可以容忍,可您要是继续与皇上的国政相抵触,即便皇上胸宽似海,继续容忍,下官等人……也容不得!”

    朱由检右手紧紧的抓着桌布,双眼欲裂,恶狠狠的盯着周应秋,他真的想杀人!

    周应秋话也就点到这里,将奏本放到桌上,道:“王爷,忠言逆耳,希望您好自为之。”

    说完,周应秋转身就走了。

    陈新甲等人一直心惊胆战,浑身冰冷,脸色变了数遍。

    这周应秋是皇帝的心腹,他的话,是他自己说的,还是皇帝的转述?亦或者,皇上偶尔提及了对信王的不满?

    三人都情不自禁的对视,心里升起寒意。

    王承恩在一旁听着,神色默然。在他看来,这是景阳宫那边的一次警告,警告信王不能与东林继续靠的靠近,要与‘朋党’划清界限。

    他心底担心,不知愤怒之下的朱由检,能否听明白周应秋话里的一丝好意。

    朱由检确实没有听出来,可一向的涵养还是让遏制住愤怒,面无表情的看着陈新甲三人,道:“你们去吧,明天本王再找你们。”

    陈新甲,周道登,刘鸿训三人慌忙站起来,抬手道:“下官告退。”

    大堂内,只剩下朱由检,以及影子般的王承恩。

    朱由检盯着桌上的奏本,神色厌恶,心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周应秋的话,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他的心头,想着想着,心里就发冷。

    他心里很清楚,不论是景阳宫里的皇帝还是他,都是在对彼此容忍,他是无可奈何,上面那位是皇帝,可皇帝为什么一直容忍他?

    这个问题,他一直在想,可想不明白。

    若说是先帝遗命,太过勉强,若说兄弟之情,他们本就不亲近,景阳宫里的那位除了亦嫂亦母的张太后,其他人都不怎么走动。

    “到底是为什么?”朱由检呢喃自语,习惯性的转头向王承恩。

    王承恩不知道朱由检在想什么,躬身道:“王爷,周尚书虽然鲁莽,话还是有些道理。这道奏本……不是仓促而成。”

    朱由检神色一动,若有所悟的点头。这么短时间就有六部尚书的联名,显然是景阳宫的授意,甚至是在辽东就准备好的。

    他看着这道奏本,眉头皱了皱,道“吏部不能任由周应秋把持,你说有什么办法?”

    王承恩眉头微皱,吏部说是周应秋的,不如说是皇帝的,谁插手都被打断。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与信王唱反调,默然一阵道:“陈新甲三人的任命,周尚书不会阻止。”

    这显然不是朱由检想要的,他看着这道奏本,自语似的道:“你说,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加封东阁大学士,可行吗?”

    王承恩心里突的一跳,肃色道:“王爷,景阳宫明年就要亲政,这个时候,您要谨慎……”

    朱由检神色颇为不甘,任何事都束手束脚,自从新朝以来,他除了一些零碎的事情,什么大事都没有做成!

    王承恩的话他不能不听,身边也就这么一个信得过的人,他盯着这道奏本,好一阵子才道“明天将这道奏本送给来宗道。”

    王承恩见朱由检终于答应,心底稍松,他刚要应声,突然朱由检又看向他道:“本王让你节制东厂,进行裁减做的怎么样了?”

    这是东厂划到文昭阁之下没有多久朱由检就安排的事情,王承恩上前一步,思索着回道:“回王爷,京城裁减的比较多,其他地方,还没有奏报。”

    朱由检对魏忠贤也是厌恶,冷着脸道:“魏忠贤是东厂提督太监,你去任监事太监,想办法,将东厂掌握在手里。”

    王承恩明白朱由检的意思,躬身道:“是。”

    这也算是朱由检今天唯一高兴的事情了,说完这件事,他吐了口气,道:“明日以内阁的名义,下诏到各省,命举荐内阁辅臣,还有就是六部空缺的位置,也可以举荐,毛遂自荐也可。”

    “是。”王承恩道。

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参崴() 
入夜,沈。阳,行宫。

    朱栩翻着各处的奏报,尤其是从江南,锦衣卫发来的一道密奏。

    ‘官商勾结,欲挤兑惠通商行’。

    短短十一个字,让朱栩眉头挑了数次。

    天下谁不知道惠通商行是皇帝的,这说明江南的官商集团失去了对朝廷,地方政务的控制后,对朝廷的不满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要公然的反抗了。

    朱栩拿起来,点燃后扔到火盆内,眯着眼,手指敲着桌面,若有所思。

    这一次的清洗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中高层官吏,再清洗,就是那些知县以及下面的官吏了。

    可这些人,是大明最为广泛,最为基层的一批人,上面连接着知府,巡抚等中高级管理层,下面就承接着一方豪绅,还有就是科举入仕的士子们,他们的仕途起始往往都是一个知县之类。

    若是动这个阶层,反弹之声,影响之大,将远超以往!

    而后面,就是田亩的事,这才真正撬动大明根基的事情。想要稳住,除了军队,就是要一群能够稳住地方的父母官的坚定支持!

    “政院啊,可别让朕失望啊……”朱栩轻语。政院的第一批今年毕业,日后每年都会有一批毕业生。

    ‘田亩改革’是他谋划了很久的事情,可偏偏大明现在的状况很不好。

    良田都集中在南方最富饶的那一片,这一片人掌握着大明一半以上的经济。除去这一块,西南灾情如火,长江以北也好不到哪里去,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也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者比比皆是。

    一面是良田集中在最富裕的一批人手里,一面是除却这些人外的大部分人现在都食不果腹。

    要是动了最富裕的这一批人,一不小心大明真的就乱了套!

    好在朱栩前面做的比较多,西南已经控制住,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事,不用牵扯多少精力,辽东一时半会也没事,可以集中精力来推行他的革新计划。

    想到这里,朱栩就不由得抬头看向南方,京城方向。

    这次清理的是中高层官吏,上下牵扯,不知道多少弹劾的奏本,不过作为皇帝,朱栩始终英明神武,这个黑锅还是朱由检的。

    “皇兄啊,”朱栩想到‘黑锅’二字,不由得一笑,道:“替朕背黑锅不是没有好处的,日后大明中兴,这中兴的大部分功劳,可都会记在你身上!黑锅越大,功劳也就越大……”

    很明显,后面的两项改革,朱由检还是少不了。

    “皇上……”

    朱栩正思索着,孙承宗兴奋的快步进来,稍作行礼就道:“杨麟,朱梅传信回来,他们找到出海口了,也发现了一些可以开垦的地方,这是他们绘制的地图。”

    朱栩一喜,连忙接过来,铺在桌上。

    地图很简陋,可朱栩还是看到了海参。崴,库。页岛的轮廓,他认真端详一阵,道:“嗯,两人做的不错!孙大人,你来安排,水师尽快在那边建造基地,要尽快筑城,要比沈。阳用心,建立一座大城,火炮,火器都要配足,粮草饷银都不能缺,大军三万,人口十万,朕要在这里再建一个省……”

    孙承宗听着,隐约也感觉到了,这是身为皇帝对开疆扩土的热切,是皇帝‘武功’的一部分,他自然不敢怠慢,道:“遵旨,臣定然加紧安排。”

    朱栩点头,心潮澎湃,目光不由得又落在了海水里空白的那一块,那是日。本,双眼眯了眯,道“水师要加紧演练登岸进攻,尤其是火炮火器的配合下。”

    朱栩话头转的有些快,孙承宗一怔,旋即道:“是。”

    朱栩盯着地图,手指忍不住的又进行勾勒,从北向南,现在的漠北蒙。古,漠南,准噶尔,西。藏,一直到东南亚,然后在那半岛上敲了敲他明年可是准备南下。

    孙承宗见朱栩一直没有说话,沉吟一声,道:“皇上,可听说了周尚书与信王的事?”

    朱栩‘唔’了一声,没有说‘是’还是‘不是’。

    周应秋的话,不是他教的,可确实是周应秋揣摩到了他的心思。

    现在大明需要集中精力推进改革,不能任由朱由检继续在里面做小动作,再有,就是朱栩需要朱由检!

    这个需要有两个原因,一来,后面的触动越来大越大,他需要一个有足够分量,在改革完成后背锅的人,‘不法’的不能是朝廷,更不能是皇帝!

    第二个就是首辅不能是外人,朱栩不能让党争再次开启,哪怕信王突然倒台,他也有预备的靖王,绝不可能是外人!

    周应秋就是猜到了朱栩的这个心思,才特意敲打朱由检的。

    孙承宗不知道朱栩心底的想法,建议的说道:“皇上,信王毕竟是亲王,若非是先帝遗诏,外加当时的东林支持,摄政本不可能。而今更是要兼任内阁首辅,朝野议论纷纷,流言四起。臣认为,是时候让信王就藩了。”

    现在的大明已经没有了就藩一说,孙承宗的意思,是要信王离开皇宫,安心做个闲散王爷。

    朱由检在文昭阁也待了近五年,他的品德没有任何问题,他甚至还勤奋,律己,礼贤下士,一心为国。

    这个人,单从这些方面来看,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人,给一个‘君子’称号都为不过,可身为上位者,他的缺点就太明显了。

    狭隘猜忌,刻薄寡恩,行事反复,急功近利等等。

    在他身边的人,用不了多久都能发现这些。他的四周,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信任的人,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变换个不停。

    京城里的刘时敏不时传书过来,简略朱栩也看了不少,都是弹劾朱由检、来宗道等人的,其中也不乏傅昌宗,周应秋的支持者。

    现在连一向不涉党争的孙承宗都来说话,这说是朱栩设计的成功,还是朱由检做人的失败?

    朱栩瞥了眼孙承宗,笑着道“这件事朕自有主张,对了,明日你亲自去一趟朝。鲜,不,还是袁大人去,要大声斥责朝鲜上下,语气要严厉,让北方水师再动一动,吓唬吓唬他们。”

    孙承宗见朱栩转移话题就知道他心意已定,只好顺着话头道:“是,臣待会儿就去传旨。”

    朱栩点头,道:“辽东的开垦也要抓紧,明年开春之后,要加大力度,必要的话,可以从关内调兵进来,安置灾民不能等闲。”

    孙承宗道:“是,臣计划将国内的犯人,乞丐之类,都强行送来辽东……”

    朱栩神色一动,道:“不止,这样,朕让各地巡抚衙门,还有东厂,展开一次全国性的打击不法之徒的行动,什么地痞无赖,什么无赖恶霸,危害一方,祸害乡里,平时又无法管治的,都一起抓起来,送到辽东……”

    孙承宗微微点头,道:“这是个办法,臣回京之后,会与信王商议。”

    朱栩嗯了声,孙承宗跟随他日久,什么该给信王做,什么不能给,心里都有数了。

    孙承宗见朱栩没有继续说,稍作思忖的道:“敢问皇上,回京的日期,可有打算?”

    朱栩留在辽东,基本上就是为了稳定人心,顺便等等北方的消息,现在也算基本处理完,他想了想,道:“再过两日吧,对了,可以拟定各省进京的人选了,明年年初吧,朕与群臣一起,谈一谈朝局,论一论国政……让六部,信王也都准备准备,不要到时候太难看,这全天下人可都在看着……”

    孙承宗神色一肃,道“遵旨。”

    这场大会,将预示着大明究竟该走向何方,同样,也将是大明中高层官吏的一次甄别!

    袁可立接到旨意,恨不得立刻就出发。

    他对朝鲜现在的国王很不满意,这位国王曾经三番两次派使者入京,要求大明修改《神宗实录》,对他们国王的‘反正’进行删改,美化。

    这样的无耻行为,自然是让袁可立大怒,早就忍无可忍。

    他接到旨意之后,第一时间就调兵,命北方水师主力向汉。城方向使去。

    求月票,求订阅,推荐票也好~

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干净() 
第二天一大早,内阁颁发的‘关于严禁结党’的诏命就明颁天下,贴在皇宫门旁。

    这道诏命不同以往,明确写明了要‘严惩’结党之人,并且实行‘连坐’,一旦被查实,家人,乡友,都将‘永不叙用’!

    注解:在诏命颁发之后,可以向刑部,大理寺,当地府衙,东厂,吏部,督政院等各个衙门举报。

    在朝廷颁布命令之后,礼部的朝报也全面转载,同时还配有一些文坛名宿的文章,包括了‘重典治乱’,‘党人不法’之类。

    在明末这段时间,党争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每个人官吏几乎都离不开‘朋党’二字,只不过有的直接,有的隐蔽,有的涉的深,有的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