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袁总兵到了。”一个禁军出现在门口,抬手向朱栩道。

    朱栩身体一直,道:“传。”

    金忠善神色动了动,没有说话,起身侍立在一旁。

    袁可立很快就大步来了,胡子花白,头上也半白,像是久经风霜,面上也粗糙的很,不像一个文人,倒像一个老农。

    他已经有两三年没有进京了,看着朱栩都有些恍然,还是神色坚毅的抬手道:“臣袁可立,参见皇上!”

    朱栩已经站起来,这位老大人也快七十了,笑着摆手道:“平身,来人,赐座。”

    袁可立对朱栩很陌生,都是外面的口口相传,见他没有传说中那般狂悖肆意,神色也微松,抬手道:“谢皇上。”

    这才看到朱栩正在吃饭,看着侍卫搬过来的凳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朱栩一挥手,道:“无需多礼,对了,金忠善将军,袁大人你应该熟悉。”

    袁可立的北方水师与朝。鲜多有交集,自然是认识的,抬了抬手,见金忠善已经在座,他也只好跟着坐下。

    袁可立面色粗糙,双目却炯炯,看着朱栩迫不及待的道:“皇上,建奴已平,臣认为,可将南北水师合并,统一调度。”

    朱栩微怔,看着他道:“南北水师各有职责,侧重不同,为何要合并?”

    袁可立沉默了一下,道:“皇上,现在全国灾情严重,需要赈抚之地太多,而水师耗费弥甚,臣以为,可做精简,为朝廷节省用度。”

    朱栩眉头动了动,袁可立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没了建奴,日。本已闭关锁国,倭寇基本成为历史,北方保留庞大的水师实则上确实没有必要了。而且大明日后花费会越来越多,朝廷的收入却会越来越少,保留庞大的北方水师,在朝野上下看来,会显得很多余。

    只是,有主将希望解散自己的队伍的吗?

    朱栩看着袁可立道“还有什么理由?”

    袁可立见朱栩没有立刻答应,显然不同于以往的天启,万历,稍作思忖的道:“皇上,臣认为,朝廷不能分心管控两支水师,也不利于水师的强大,水师一样贵在精,不在多!臣虽然对红毛人不太了解,可想来,一支五万人的精锐水师,近百艘战舰,足以护卫南方的安稳……”

    朱栩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你是觉得,水师膨胀的过快,并没有形成足够的战力对吗?”

    袁可立统领水师多年,见皇帝说中关键,便也不藏着掖着,道:“是,臣认为,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水师,都需要精简,造再多的船,也不如训练一船精兵来的好。”

    朱栩了然,笑着道:“嗯,朕知道了,回京之后,朕会与兵部诸位大人商议。”

    袁可立倒是没有想到皇帝会‘和蔼可亲’,一直担心皇帝会被大胜冲昏头,继续‘穷兵黩武’,眼见朱栩答应,神色更加和缓,不由得剧烈咳嗽起来。

    朱栩一见,连忙对着不远处的一个禁军道:“快,传军医!”锦。州城的军医,也是孙承宗按照朱栩的要求配备的。

    袁可立咳嗽几声,抬手向朱栩道:“谢皇上,都是老毛病,臣不要紧。”

    朱栩见他面色涨红,胡须困难,肃色道:“老大人一路辛苦,不用陪朕了,去休息吧,来人,给袁大人安排房间,让军医好好看看!”

    明朝的皇帝向来体恤朝臣,袁可立说不上感动,倒是有些欣慰,站起来应了声。

    金忠善一直在无声看着,面无表情,心底还是记挂着刚才的事。

    有了袁可立的事,这顿饭没有办法再‘其乐融融’,朱栩匆匆吃了点,便让人安排金忠善去休息,亲自来到袁可立的房前。

    军医刚刚出来,眼见皇帝,慌忙行礼,朱栩摆手,看了眼里面,低声道:“袁大人,打不打紧?”一个快七十的老人,怎么也大意不得。

    军医连忙抬手,道:“袁大人是操劳过度,积劳成疾,需要好好调理,应当不打紧。”

    朱栩轻轻点头,不由得又想起袁可立刚才的话,心里暗叹‘这位老大人,怕也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才有此提议。’

    朱栩没有去打扰,回到他的临时‘御书房’,继续如往常一样看着各种‘奏本’。源源不断的从沈。阳过来的飞鸽传书,记述着沈。阳发生的一切。

    朱栩看了一阵,不由得打起了哈欠,昨夜基本没睡,现在终于是有些撑不住了。

    他裹了裹衣服,就趴在了桌子上。

    过了一会儿,祖大寿找来的小姑娘进来,见朱栩趴在桌上睡着了,悄悄给朱栩披了件毛毯又悄步出去,然后关上门,俏生生的站在门口,身姿笔挺,如同一个小侍卫。

    与此同时,朱由检等人的马车,也进入山海关,正在马不停蹄的赶往锦。州城。

    大堂内,多尔衮正对着孙承宗请命。

    孙承宗颇为意外,神色不变的看着他道“你是说,你要硕托与多铎带来的一万多骑兵,合并入虎狼卫?”

    这么一加起来,多尔衮就有两万多骑兵,若是他与黄太吉或者科尔沁勾结,那对大明长城,甚至刚刚拿下的沈。阳的威胁将大增!

    以多尔衮的聪明以及谨慎,不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才对?

    多尔衮脸色平静,或者说没有表情,他看着孙承宗,坚定的道:“是,下官认为,黄太吉与科尔沁合流,是草原上最大的威胁,没有足够的骑兵制约只能任由他们坐大,将来可能会再次威胁辽东,沈。阳!”

    多尔衮的话是没错,可也分什么人说。

    明朝上下,不会有人同意他的要求!

    孙承宗也不例外,他一直在打量多尔衮,想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什么,可怎么也看不透。

    孙承宗神色沉吟,俄尔道“这件事,本官需要审慎考虑,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

    多尔衮也料到了这个结果,道:“大人,下官请在长城之外铸城,一座大城,能够随时监视以及讨伐,同时也震慑长城附近的漠南蒙。古各个部落,迫使他们与察哈尔联盟,成为长城外的另一道防线!”

    孙承宗微微点头,这多尔衮是个有能力,有谋略,有胆魄的人,从他昨天只有一万人就敢冲锋到科尔沁与黄太吉的五万多大军前就可以看得出。

    他的这个主意也是极好,实施起来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多尔衮是建奴人!

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 
多尔衮的请命,决定权不在兵部,也不在孙承宗。

    孙承宗看着多尔衮,一阵子之后道:“虎狼卫是否扩充,涉及太多,尤其是察哈尔,本官要细致筹谋才能决定。”

    多尔衮知道,他还没有让明朝这些高层信任,哪怕他昨日疯狂的拼命。

    同样,他也清楚,他的一举一动都得大明皇帝才能决定。

    他表情平静,心里却着急。

    他统领的虎狼卫虽然是与察哈尔合作,看似在牵制漠南蒙。古,可实际上,他的作用是在牵制黄太吉,是一个‘人质’,而今大明攻占沈。阳,后大金等于灭国了,他这个人质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所以,他这个要求是以退为进,宣示他的存在感。

    目的已经达到了,多尔衮也没有多纠缠,抬手道“那,下官告退。”

    孙承宗淡淡的嗯了声,看着他的背影,眉头皱了皱,神色有些不愉。

    依照他的本心,是万不会任用多尔衮这样的人,身份复杂,心机深沉,对大明朝廷来说,这个人集中了所有负面缺点,绝不可能任用的!

    可是,他心底有种不好的预感,皇帝只怕还会用,甚至是重用!

    孙承宗神色淡然,心里莫名的担忧。

    皇帝从登基后,短短不过五年,已然解决了最大的边患,威望越来越高,亲政又在即,一旦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朝政,要是对某件事一意孤行,谁还能劝阻?

    孙承宗的忧虑也是一闪而逝,眼前来说,皇帝还是谦虚谨慎,没有固执乱来的迹象。

    “还得抓紧处理好的辽东事。”孙承宗又埋头于案牍之间。

    朱栩这一觉一直到天黑,直觉双臂麻的难受,浑身冰冷,才艰难的醒过来。

    他连连喘了几口粗气,睁开双眼,看了看四周,又深吸一口气,才算清醒。

    他站起来活动一阵,将麻劲消退,揉了揉脸,这才拉开门。

    门外俏生生的小姑娘慌忙转身,小脸带着惊喜道:“皇上,您醒了?”

    朱栩打量了她一眼,道:“嗯,准备晚膳吧,朕去找孙阁老。”

    小姑娘应了声,快步离开。

    朱栩向大堂走去,算算时间,信王他们也快要到了。

    孙承宗一见朱栩迈过门槛,连忙起身行礼,朱栩一摆手,道:“申尚书也叫过来。”

    孙承宗知晓朱栩这是有事商议,应了声,派人去传,看着朱栩坐下,犹豫了下才道:“皇上,多尔衮想要将多铎,硕托带过来的骑兵编入虎狼卫,臣没有答应。”

    孙承宗这句‘臣没有答应’,就是告诉朱栩他的反对态度了。

    朱栩看着孙承宗,神色也颇为意外。

    倒不是孙承宗反对,而是多尔衮应该清楚,他要是握有数万精锐骑兵,大明上下是不可能安心的。

    所以,大明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

    不过仔细想想,大明的骑兵确实少的可怜,不说后金,即便是早已经不堪的蒙。古各部落,也鲜少有反击的能力。

    朱栩手指习惯性的敲着桌面,眯着眼,脸上若有所动。

    孙承宗就怕朱栩答应,见他沉思不语,连忙道:“皇上,不论如何,多尔衮手里不能握有骑兵,若是他与黄太吉有勾结,后果将极其严重。”

    朱栩颌首,知道孙承宗的担忧,也是朝廷上下最大的忧虑。

    朱栩手指敲击不停,语气尽量放慢道“不着急决定,既然沈。阳已下,虎狼卫就没有必要存在了,调赵率教回京,他的骑兵挣扎锦。州,随时策应沈。阳。满桂接管虎狼卫,骑兵补充到三万,驻扎土木堡。硕托,多铎带来的骑兵,整肃为赤金卫,从各处调集,补齐两万人,要求是全部建奴人,暂时驻扎在京西大营附近。”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一系列布置,倒是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心理好奇,嘴上也就问道“皇上,关于多尔衮,您是是否有特殊的安排?”

    朱栩抬头看向外面,目光深邃,淡淡的道:“朕明年打算沿海南下,然后从云。南,取道江。西,贵。州,陕。西等地再回京。”

    孙承宗脸色微变,皇帝要出宫!皇帝要将大明所有省份都走一遍!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怕是满朝文武都不会同意!

    朱栩自然知道孙承宗等人的心思,只不过是又一次的放风罢了,说完就摆手道:“这些都是后话……”

    “皇上。”申用懋快步从外面进来,双眼通红,满脸的疲惫。

    朱栩看着他脸上有急色,眉头一挑道:“出什么事情了?”

    申用懋嘴角动了动,还是抬手道:“一个多时辰前,熊廷弼的军队与毛文龙的军队在铁。岭有些冲突,差点打起来。”

    孙承宗一听就眼神微变,急声道:“控制住了吗?”

    申用懋看了眼孙承宗,看向朱栩道“控制住了,贺虎成居中调节,分开了两军。”

    朱栩之前睡着了,醒来就来了这里,倒是还没有看到这份密奏。怀念曹化淳在的同时,也明白了,熊廷弼与毛文龙不止是在抢功,也是在为日后的辽东政局抢先下手。

    孙承宗等人早就知道会有这麻烦,却没有料到来的这么快。

    既然到面前了,孙承宗也顾不得朱栩高兴不高兴,抬手道:“皇上,不知这辽东,可早有想法,还是交由六部共议?”

    孙承宗话里话外,丝毫没有提及朱由检以及文昭阁。

    朱栩没有说话,也在思索。

    辽东这样的大胜,自然是要在一片歌功颂德中大肆封赏,这样才能普天同乐。

    要是还没有续功就惩罚功臣,那对一干文臣武将的打击可不小。

    可要是不制止,熊廷弼还好说,毛文龙的手下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向来都是土匪性格,搞出过杀良冒功的事,甚至还欺侮朝鲜王室,以前对付后金还行,用来治理内政就万万不可。

    熊廷弼倒是适合留在辽东,可与毛文龙这么一闹,总不能厚此薄彼,需要一碗水端平。

    现在的辽东地域太大,防备黄太吉,科尔沁,兵力又不能少,必须要选择一个军、政兼备的双才在辽东才行。

    大明人才济济,可真要找这样的人才,也屈指可数。

    第一位,自是孙承宗,可这位留在辽东,大材小用,也不合适,那就剩下另一个人了孙传庭。

    地位,能力,资历都很合适,可这个人朱栩想留在京中,承担参谋制度的重任。

    不论如何,这熊廷弼,毛文龙就都不能留在辽东了。

    朱栩抬头看向孙承宗,道“你们之前应该商议过了,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与申用懋对视一眼,他们之前是确实商议过,申用懋作为兵部尚书,抬着手道:“皇上,臣等认为,熊廷弼与毛文龙都不适合留在辽东,熊廷弼可以调任兵部侍郎,毛文龙……可以调入文昭阁。”

    朱栩眉头一挑,现在大明谁不知道,文昭阁就是一个幌子,没有什么实权,毛文龙调过去,等同于明升暗降,给架空了。

    同时朱栩也明了,大明上下估计也不怎么待见毛文龙,劣迹太多,也就是袁可立一直在力保。

    朱栩对毛文龙同样不怎么喜欢,这个人好大喜功,要不是他以锦衣卫暗中监督,压制,怕还不知道能干出什么事情。

    朱栩无不可的点头,道“这件事先不要外传,先以兵部的名义申斥,命双方都不要再乱动,待回京之后再做商议。”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申用懋与孙承宗都没有再提。

    “皇上,曹公公到了。”突然间,一个禁军急匆匆跑进来。

    朱栩一怔,本来应该再晚些时候,怕是曹化淳脱离大部队,快马加鞭来的。

    孙承宗与申用懋意外之后,又觉得在情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