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有些急切,催促着道:“再快,天黑之前进宫!”

    “是。”王承恩在前面应一声,催促着马车夫加快速度。

    朱由检坐在马车内,心里不平静,出京这段日子,他才明白景阳宫这几年的改革不动声色间有了怎么样的效果。

    官道焕然一新,水泥路绵延不绝,再没有污泥,来往行人风雨无阻。年年都发大水的河道也被控制住,各处水道都清理的又深又宽。

    最为重要的是,政令畅通,一道命令下去,立刻就被严格的执行,这种事情,在天启,万历年间是万万没有的。不拖后腿,已经是大功!

    还有让他震惊的,河。南。巡抚轻轻松松的从洛。阳府库调出五十万石粮食赈灾!

    他身在中枢,深知大明的国情,什么时候朝廷出手有这么大方了?

    以往只是奏本上的数字,亲眼见到又是另一番情景!

    “还天下士林公道,交出舞弊贪官!”

    “严查礼部,张贼下狱!”

    “请信王主持公道,还天下清明!”

    还没有进城,朱由检远远就听到一阵吵嚷叫喊。

    他眉头一皱,掀起帘子抬头向前看去,只见城门一群人士子冲破守卫的拦阻,向他奔跑过来。

    朱由检神色微变,心里怒气堵胸,眼神喷着怒火。

    他回京不算秘密,可普通士子哪里会知道!

    分明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想乘机浑水摸鱼!

    西门守卫哪里不认识信王的马车,连忙调集人手,在士子们之前将信王马车包围,守门的小队长一头冷汗的看向已经站到马车上的信王,道:“王爷,现在城内物议沸然,末将护送您回府吧。”

    “王爷,还请为民请命,严查贪官污吏!”

    “王爷,科举舞弊,还望给天下士子一个公道!”

    “王爷,科举黑暗丛丛,须有雷霆震慑!”

    ……

    朱由检一直面无表情的听着,心里的怒火却腾腾直冒,背在身后的手都微微颤抖。

    这些是士子该有的话吗?分明就是一些官场老狐狸在背后窜动,耳提面命!

    不过到了这里,他反而渐渐冷静下来,既然你们是为官来的,想必也藏不了多久。朱由检脸上硬生生的挤出笑容,沉声道:“本王将即刻进宫请旨,同时命刑部先行调查,本王许诺,将在最短时间内调查清楚,还科举郎朗白日!”

    “信王英明!”

    “王爷英明!”

    ……

    “王爷万岁!”

    人群之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句,群情激奋,加上那声音也不大,顿时就淹没在山呼海啸中。

    可朱由检对这个异常敏感,听的清清楚楚,浑身一个冷战,猛然间目光森然的在这群士子之中寻找。

    如何能凭声音找人?

    朱由检眉头紧拧,转身进了马车,刚坐下就察觉头上出现了丝丝冷汗。

    景阳宫的那位,对谁都笑眯眯的,仿佛任何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可杀起人来也没有手软过,曾经只手遮天,让天下清流为之战栗的魏忠贤如何?权势熏天的东林党,最终又是什么下场?

    哪怕是换成他,若是让他察觉兄弟有异心,也定不会令其活过第二天!

    守城队分出一拨人,保护着信王直到进宫。‘士子们’又堵在皇宫门口,大喊大叫,俨然有了天启朝,众臣逼迫皇帝的气势。

    这也引来了一大群百姓围观,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朝廷科举的试题提前泄露了……”

    “嘿,你消息晚了,刚才皇家政院那边贴出告示,科举试题还没有出,那些只是给院内生员的考题……”

    “谁知道真假?当官哪一个不是面厚心黑,吃人不吐骨头!”

    “我倒是觉得是真的,你看看,这些秀才哪一个不比咱们聪明,肯定有猫腻!”

    守城的士兵对于百姓们的窃窃私语置若罔闻,倒是对这帮士子严阵以待,生怕他们头脑一热就冲进宫去。

    朱由检急匆匆的进了文昭阁,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都依旧在等着了。

    许杰是文昭阁舍人,也侍立在一旁。

    朱由检沉着脸,环顾一圈,道“关于‘科举泄题’一案,诸位大人都怎么看?”

    来宗道还在江南没有回来,此刻文昭阁以蒋德璟为首,他看着朱由检,一脸肃然道“王爷,此事定然是有心人故意为之,想要混淆视听,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钱龙锡神色愤怒,沉声道:“王爷,此事不容姑息,当严厉查处,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明刑正典,杀一儆百!”

    周延儒对这件事算是心知肚明,但他不能乱开口,温体仁还隐藏在暗中虎视眈眈,他不能有把柄主动送出去!

    其他人几人存在感很低,可也都义愤填膺,要求信王行霹雳手段,震慑宵小!

    门外一个内侍快步进来,道“王爷,倪尚书到了。”

    “快请!”朱由检道。倪文焕算是六部中与他走的比较近的,虽然朱由检明白这人肯定也是朱栩的人,可还是多有倚重。这人也没有让他失望,他们执掌的刑部和王绍徽执掌的大理寺,都还是比较听他的招呼的。

    “下官参加王爷!”倪文焕一身朝服,进来对着朱由检行礼。

    朱由检面带微笑,道:“倪大人免礼,来人,看座。”

    许杰亲自动手,端了把椅子,放在蒋德璟之后。

    钱龙锡等人都皱眉,按照他们的品阶,应该是比拟内阁的,倪文焕没有资格坐这么高,可也都没有说话。

    倪文焕谢过,刚坐下,朱由检就道:“倪大人,关于这‘科举泄题案’,刑部可以什么结论?”

    倪文焕知道朱由检心急,稍作沉吟的道:“回王爷,泄露出来的那些并不是科举试题,只是日常的考题。刑部也基本理清,应该是政院内部的人带出来的,只是谣言散播者还没有头绪,最初的人都是江南口音,人目前还在找。不过若要查实,还需进皇家政院内部。”

    朱由检颌首,面露思忖。

    皇家政院是景阳宫那边改革科举的一重要支柱,不会允许任何人轻动。

    不过里面那些教授,博士都是原国子监抽调进去的,品阶并不高,真要查也没什么阻碍,只是真要查清楚了,外面那帮‘士子’就能消停,能接受‘科举试题是假,没有泄题’这个结论吗?

    还有,幕后之人的目的是什么?

    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都目视前方,默然无言。

    他们不能支持信王去查皇家政院,得罪皇帝的事不能做。他们也不能不支持,那是无能。

    所以,他们惯用的手段又来了沉默天功。

    一切又推给了朱由检。

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际联席() 
朱由检对于这几人的沉默早就忍无可忍,眼见他们又是这副模样,心里直恨的发痒。

    他这个总理大臣就好比是笼中的鸟,能接触的也只有这些大臣,可一遇到难题这帮人就如同缩头乌龟,将所有事情都推给他!

    朱由检如果有杀人的权力,这帮人都会被杀!

    ‘该杀!’

    朱由检心底愤恨,面上还是平静的看着倪文焕道:“本王这就进宫去见皇上,倪大人可要一起?”

    倪文焕起身,道:“王爷,下官就不去了,部堂还有很多事情,若皇上恩准,王爷可转告下官。”

    朱由检微微点头,目送倪文焕离开。

    许杰待倪文焕走后,看向朱由检道:“王爷,景阳宫那边还没有传出消息,说皇上醒了。”

    朱由检微微皱眉,景阳宫的那位,虽然经常开小差,可也算勤政,没有什么大的懈怠可指摘,听着许杰的话,转头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摇头,道“景阳宫那边确实没有消息。”

    实则上,除非景阳宫那边主动透露出消息,什么时候他们能从那滴水不漏的地方探听到一丝一毫的消息?

    朱由检会意,站起身道:“本王去御书房,其他人继续做事。”

    朱由检眼里越来越没有这些人,说着就出了文昭阁直奔景阳宫。

    蒋德璟,钱龙锡等人自然也都看得出,信王也没有多少掩饰的意思,都面无表情的起身,各忙各的的。

    周延儒坐在沉吟一阵子,起身也跟着出去。

    御书房内,朱栩刚喝完李解语送来的清粥,神清气爽,刘时敏就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信王求见。”

    朱栩笑了笑,道:“请皇兄进来。”他说着直起腰,动了动胳膊,他知道朱由检来的目的,他也正好有事要与朱由检商议。

    朱由检打了一路的腹稿,刚要行礼,朱栩就摆手道“皇兄免礼,刘时敏,看座。”

    朱由检只好将话头改变,道:“谢皇上。”说着就坐下,然后看向朱栩,一副商议事情的口气道:“不知皇上可听说了宫外的事情?”

    朱栩不在意这件事,微微一笑道:“朕知道了,些许小事,皇兄无需理会。须知我们不能事无巨细,要相信百官,给他们充分的信任与使用权力的机会,那什么舞弊案,朕已经让政院那边辟谣了,如果还不消停,皇兄可以在出面,对待士林,朝廷不能一棍子打死。”

    朱栩说了这么多,让朱由检越发觉得朱栩是在谋划着什么,心里不安,嘴上道:“皇上,此事不能等闲视之,臣认为当严肃朝廷纲纪,否则此事定然会一而再再而三,朝廷穷以应对,终不是办法。”

    朱栩暗笑,朱由检所谓的‘纲纪’只怕还是他心中的‘纲纪’,想到这里,不由得心底低语‘是该重修大明律例的时候了。’

    心里转动着,朱栩微笑道:“皇兄说的是,这件事朕会命刑部严查。皇兄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朱由检见朱栩不肯多说,心里就更紧张了,可朱栩转移了话题,他也不能强扳回去,稍稍顿了顿便道:“臣此次去治洪,有些想法,想与皇上说说。”

    朱栩一笑,摆出认真倾听的架势,道:“皇兄尽管说。”

    朱由检组织着话语,道:“皇上,这次的大水绝非偶然,难保不会有下次。有一次,受灾之人就是数十万,朝廷需要及早应对。”

    朱栩点头,后世动辄数百人受灾,也是人口密度的关系。

    “继续说。”朱栩端起边上的一杯热茶,鼓励似的道。

    朱由检看着朱栩,道:“黄河,长江都太长,防洪也不能靠一县一府,甚至一省都不行,朝廷又鞭长莫及,是以,臣建议成立一个防洪衙门,专门协调沿河各省,应对此事。”

    这个朱栩也早有想法,看着朱由检,想了想道:“这样,朕命工部牵头,六部联合,沿河各省派人进京,成立抗洪衙门,挂在文昭阁之下。这个衙门要专注于水情,任何风吹草动都报上来,任何瞒报造成水灾的,都要严惩!”

    朱由检连忙起身,道:“遵旨!”

    说完这些朱栩没有停下,思忖着道:“另外,还是工部牵头,联合六部,组建水利,筑路专司衙门。统一规划全国的水系,官道,大力促进水利工程的施展,监督,进程,核收。筑路,不止要朝廷,还要发动民间力量,鼓励百姓修路……”

    朱由检听着,神色微振,这几个新衙门都是要挂在文昭阁之下的,那他的权利就会飞速扩大,心中一直被压抑着的想法,可以慢慢施展了!

    朱由检越发认真,详细的与朱栩讨论这些衙门的权责,品级,直到最后确定了,心情才一松,脸上也不自觉的带着笑容。

    朱栩相信这些事情朱由检肯定能做好的,脱开一个大包袱,朱栩也轻松的道:“皇兄,这些都是为国为民之事,不论银子还是人手,都可以跟朕说。”

    朱由检站在那,抬手道:“谢皇上。”

    朱栩颌首,他很希望朱由检能帮他分担一部分,没有内阁,文昭阁要是再不顶事,他就需要另想办法了。

    大明已经到了最为紧要的一个时刻,千头万绪,朱栩的精力就那么多,不能事事都握在手里。

    朱由检见朱栩脸上有笑容,以一种公事谈完,兄弟之间聊天的语气道“皇上,江。苏,浙。江巡抚空缺,不知皇上心下可有人选?”

    傅宗龙与周维京都被朱栩陆续调到西南了,这两省的巡抚确实空了一段时间。

    只不过,也是让朱栩最感觉为难的地方,这两省是全大明人文最是斐翠,经济最为发达,高官故吏,勋贵公卿多如牛毛的地方,于无声间与朝廷的嫌隙是越来越大,朱栩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派过去。

    “皇兄可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朱栩心里一动,看着朱由检道。

    朱由检心里发紧,神色不变的道:“是,臣文昭阁内几位大人都不错,臣想代为推荐。”

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抚安排() 
朱由检心里复杂难明,钱龙锡与蒋德璟等人,他心里恨不得杀了干净。同时又明白,这些人并没有‘罪过’,他杀不了。

    江。苏,浙。江两省乃是大明最为富裕的地方,给他们……朱由检是万分不愿意,可文昭阁更不能容忍他们!

    朱由检暗暗沉着心,看着朱栩,违心的道:“回皇上,钱龙锡与蒋德璟都是饱学之士,在文昭阁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臣,举荐他们二人任两省巡抚。”

    朱栩一怔,这两人他还真没有想过,不由得沉吟起来。

    他能猜到朱由检的心思,肯定是想更换文昭阁的阁员了,这些他不关心,倒是蒋德璟,钱龙锡两人去江。苏,浙。江是否合适?

    这两人出身翰林院,在朝野,尤其是在江南很有威望,加上江南士林集团一直对朱由检抱有‘好感’,这两人要是过去,说不得能够让江南士林一直沸沸的情绪慢慢安静下来。

    同时,他也有意增加文昭阁分量,没有内阁实在不行,朱栩需要文昭阁逐渐承担起责任来。

    朱由检见朱栩沉默不语,心下也有不安。他心底也很明白,朱栩一直在提防他,有意的压制文昭阁。这两人不管他再怎么不喜欢,身上都有文昭阁,信王的烙印,若是他与朱栩换个位置,他是断然不会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