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裹着厚厚的棉服,与平王一起迈入平王府,边走边笑道“皇叔,今天都是什么戏啊?”

    平王跟着躬着身,道“臣知道皇上喜欢听小曲小调,这是山/东那边的小调,说是根据《西厢记》改编的。”

    朱栩双眼一亮,刚要开口,王府内就齐齐迎出了一大队人马。

    靖王,鲁王领头,还有英国公,徐国公,外加叶向高,韩癀,左光斗等人,足足二十多人同时上前,道:“臣等拜见皇上。”

    朱栩双眼眯了眯,有亲王,有国公,还有致仕的老臣,这个组合在过去的大明,绝对是跺跺脚都会让大明地震的。有的现在已经投诚,有的,还在观望,不过,既然此刻出现在这里,想来就是等着他招安了。

    朱栩心思透亮,对着平王笑道:“皇叔,朕这点上不得台面的爱好,要被天下人嘲笑了。”

    平王一直都观察着朱栩的神色,见他并没有生气,也暗自放松,赔笑道:“皇上说的哪里话,小曲也有小曲的雅,我也是经常听的。”

    朱栩暗吐一口气,就要年底了,终归要过个好年,一抬手道:“都平身吧,今天,君臣同乐,不必拘礼。”

    “谢皇上。”众人起身,站立两旁。

    待朱栩坐下后,依次安排座次,平王陪在朱栩边上,笑着道:“皇上,马上就来了。”

    朱栩点头,手里拿着热茶杯,打量了在座的人一眼,笑着望向不远处搭起的台子。

    雪花飘洒,处处都是白雪,台上人影匆匆,紧张的准备着。

    “哎,还是皇叔这里舒坦,”

    朱栩喝了口茶,感慨道:“皇宫啊,闷的跟个棺材似的,想透口气都难。”

    现在还没有开场,朱栩的声音不大,却也传遍了在座的所有人。

    在座的都算与朱栩打过交道的人,见他还是这么‘毫无礼法’,也权当做没有听到。

    朱栩右侧,是徐国公,英/国公等人,左光斗隔着几个,乘还没有开场,站起来向朱栩道:“敢问皇上,听说今年的夏粮有近三千万石之多,不知是否属实?”

    三千万石税粮,怕是要追溯到正统年间,才有这样的数字。

    朱栩看着左光斗,突然间就想到了他在‘移宫案’里的作用,又想起了当朝某个传说。一个大臣要跟皇帝‘讲道理’,结果皇帝不肯听,拂袖而去,这位大臣就追着,拉住皇帝的衣袖,堵在柱子上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才肯放走皇帝。

    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也足以说明了士大夫在明朝的地位,一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即便是皇帝也要退让。

    朱栩眼神恍惚一闪,不动声色的道:“看来户部的机密工作做的很不好,这么要紧的数字,居然传的到处都是。”

    左光斗神色微变,沉着脸,抬手继续道:“臣斗胆,想问皇上今年的税粮有何安排?”

    朱栩神色不变,心里暗自嘀咕‘这是来投诚,还是问政的?’

    他没有说话,转头看了眼平王。

    平王连忙笑呵呵的坐起身,道:“听戏,听戏,今天咱们听戏,左大人,坐下,坐下。”

    左光斗心里万分不情愿,朝廷有了这么多的税粮,可以用的地方很多。但他知道,从户部的安排来看,却不是,大部分仿佛就放在那任由发霉,完全没有安排。

    但他也知道,这个场合不合适,强忍坐了回去。

    叶向高等人也若有所思,没有出声。

    他们这次进京,就是知道新朝在小皇帝的‘胡闹’下,反而有了新的一番天地。他们要保护这来之不易的新局面,不能让皇帝再‘胡为’,浪费掉。今天这场‘听戏’,就是希望通过平王,来缓和小皇帝对他们东林党人的‘偏见’。

    张维贤也出声,打圆场的笑道:“皇上,这小曲听说非常动听,配合特殊的乐器,让人很是难忘。”

    朱栩笑着点头,望着台上。

    一个中年男子,略胖,缓步走出,他身后跟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后面还有几人抱着乐器坐下。

    他们先是对着朱栩等人一躬身,然后便开始表演。

    如同泉水的叮咚声响起,男子的唱腔高亢嘹亮,有着难言的磁性,小姑娘的嗓音柔嚅,低回婉转,两人配合,倒是很好听。

    这种曲调,朱栩是没有听过的,不由得来了兴致,嘴角含笑,手拍打着大腿,仔细的听着。

    这样的曲子,向来不长,重复四段后便结束了,表演的众人又是一躬身,纷纷下了场。

    平王一直都在悄悄打量着朱栩,见他听的开心,乘机笑呵呵的道“皇上,督政院还差些人,臣想……”

    朱栩哪里听不出他的意思,瞥了眼叶向高等人,道:“皇叔决定,朕不管。”

    平王一听,顿时满脸乐开花,笑道“嗯,那臣就决定了。”

    叶向高等人竖着耳朵听着,长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担心皇帝不松口,否则他们只能灰溜溜的再次打道回府。

    他们刚松了口气,朱栩心里想着还要敲打一番才行,念头一转,又淡淡道“赵南星,高攀龙等人去哪了?”

    赵南星等人,朱栩放出来后就扔进了督政院,后来去南/京整肃,因为魏忠贤复启,结果撂挑子不干消失没了踪影,朱栩差点都忘记了这几人

    平王抿了抿嘴,看着朱栩犹豫着道:“皇上,赵大人等人身体不适……”

    “身体不适?”朱栩身体坐正,打断了他的话,冷声道:“还真当朕可以一直容忍他们这么放肆吗?皇叔,传朕的旨意,赵南星,高攀龙,李起元等削籍,抄没一切家产,三代不续录!”

    不止是平王,张维贤,叶向高等人都是神色一惊,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怕是还不如杀了他们来的痛快。

    平王抬着手,神色有些僵硬的道:“皇上,这个旨意……”

    平王没有说完,朱栩冷峻的眼神就看了过来,他脖子一冷,躬身道“遵旨。”

    叶向高等人还没有升起的高兴,随着赵南星等人被处置,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

    但是,这场戏还得听下去,朱栩倒是听的自在,其他人如同坐蜡一般,可也得硬着头皮,陪着朱栩听完。

    足足一个时辰后,朱栩才在平王的热情挽留中出了平王府。

    坐在马车上,望着已经洁白的大道,轻吐一口气,目光冷闪个不停。

    现在的朝廷就是一个香饽饽,一块大蛋糕,连叶向高等人都忍不住了,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等人跳出来,钻进朝廷,想要分一分了。

    朱栩想着如何打断那些爪子,旋即就又想到了左光斗刚才的话。

    他让那么多粮食躺在账簿上睡觉,想必不止东林党忍不住,文昭阁那边,也得有个交代才行。

    今年的税粮,叫去年多出一半,外加可以节省宗室那一大块,配合番薯冲抵,最起码能节省近两千万石,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又无比心动的数字!

    朱栩心里也翻腾,却更清醒,哪怕今后两年都有这么多粮食储备下来,也还是难以抵挡十几年的大旱,成千上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朱栩想了一阵,自语道“看来,还是得先找个合理的理由,让这些粮食‘消失’……”

    还没等朱栩想到办法,就已经回到皇宫。

    曹化淳站在马车下,仰着头道:“皇上,是回景阳宫还是去乾清宫?”

    朱栩望了望天,从马车上下来,道:“去慈宁宫吧,今天说好去吃饭的。”

    曹化淳应了一声,连忙安排。

    朱栩冒着雪,一路走向慈宁宫,在慈宁宫门前,脱掉披风,跺了跺脚,向里面走去。

    一踏入门,就见小永宁手里抱着凳子,一脸笑咯咯的转来转去。她也一岁多了,已经能简单的走路。

    一旁看护的宫娥一见朱栩,慌忙曲身行礼“见过皇上。”

    朱栩一摆手,笑着走进来。

    小永宁一见朱栩,大叫一声‘皇叔’,张开手臂就要跑过来。

    朱栩快走几步,将穿的如同粽子一般的小家伙给抱了起来,蹭着她的小脸,大声笑道:“有没有想皇叔……”

    小家伙小手笨拙的推着朱栩的脸,笑咯咯道:“想……想……”

    张太后从里面走出,她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喘着气道:“行了,别闹了,坐下准备吃饭吧。”

    朱栩嘿嘿一笑,在凳子上坐下,抱着小永宁站在他腿上,逗弄着,小家伙也开心的不行,伸着小手要抓朱栩的鼻子。叔侄两人,嬉闹的很是欢实。

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 
张太后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忙着招呼宫女们上菜,好一会儿才在朱栩对面坐下。

    她轻轻擦了擦嘴,看着朱栩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你呀,一点都不给我省心。”

    朱栩以为张太后又说他没有皇帝仪表,轻咳一声,将小永宁放下,装腔作势的道:“永宁,你母后又教训皇叔了,去,给皇叔出气……”

    小家伙在地上,睁大眼睛,伸着一双小手,歪歪扭扭的跑向张太后。

    张太后听着朱栩不成体统的话,瞪了他一眼,将小家伙抱在怀里,道:“你以前就不让我省心,越大越是不省心……”

    她说一句就要咳嗽好几声,拿着手绢捂着嘴。

    朱栩对她的病也无奈何,只能嘿嘿一笑,拿起筷子,敲了敲就在桌上吃了起来。

    张太后看着朱栩,对他的仪态仪表很是头疼。朱栩未登基之前,她就拿朱栩没辙,朱栩总是心里有一百个主意对付她,登基之后,越发的跳脱,让她想管束一二也没有办法。

    “吃吃……”小永宁在张太后怀里挣扎着,小手要抓向桌子。

    张太后拿了一块糕点递给她,然后看着狼吞虎咽的朱栩道:“毕先生家学渊博,翰林出身,学问自是好的,明日我会召见他,除了读书写字,该有的皇帝仪态,你也要好好学学,一举一动,都要像个皇帝……”

    这也算是老生常谈,可朱栩对那些规矩深恶痛绝,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张太后见朱栩点头了,也算宽慰,一边喂着小永宁,一边道:“近来信王妃,平王妃进宫,倒是说了你许多好话,很多清流的大人也多有所赞誉,这个时候,你要稳住了,不要做出格的事了。”

    朱栩嘴里咬着肥肉,嗯嗯的点头,心里却大是摇头。清流之所以转向,怕还是因为今年税粮增加的关系,也是有人看到了省去宗室那块大头,朝廷有了前所未有的盈余,外加辽东战事消停,大明上下,有了难得的祥和环境。

    这让很多人都动了心思,本来失望离去的清流东林人,纷纷又想着重回庙堂,一展抱负。

    ‘你们可要撑住了。’朱栩嘴角忍不住的翘了翘,心里暗语。

    张太后对朱栩太了解了,一见他的表情,眉头一蹙道:“你又在打什么主意?”

    朱栩嘴里全是好吃的,仿佛没有听到张太后的话,夹一块豆腐递给小永宁。

    小家伙双手接过去就往着嘴里送,没多久就满嘴是油,小脸脏兮兮的。

    张太后眉头蹙了又蹙,最后也没问,给小永宁擦了擦脸,道:“我也不管你接下来要干什么,总之让我和太妃好好过个年,明年你折腾出花来,我也不管。”

    “哎!”

    朱栩做起身体,长叹了口气。

    这个他保证不了啊。

    张太后了解朱栩,因此,这顿饭没吃完,张太后就耐不住心底的气,将朱栩给赶了出慈宁宫。

    好在朱栩吃了大半,回到景阳宫,他就舒舒服服的躺在了床上。

    也就是慈宁宫,他才能感受‘家’这个字,舒坦的任性一回。

    第二天一大早,孙传庭就匆匆到了御书房,让内监叫醒了还在睡觉的朱栩。

    朱栩洗了把脸就出来,一边从侧门进来一边看着他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孙传庭显然也是被吵醒的,神色焦急,皱着眉头道:“皇上,陕/西那边,白水,安寨好几个县发生乱民攻城,之前一直被压着,昨天乱民占了县城,杀了知县,当地这才知道压不住,报了上来。”

    朱栩眉头皱了皱,神色沉凝。

    一直都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陕/西历来都是大旱最严重的地方,起乱是早有预料的。只是几个县同时发生,说明陕/西旱情已经严重,需要着手赈灾了。

    这赈灾一开始,就不会止于陕/西,他今年那点盈余怕是半年都支撑不住。

    孙传庭见朱栩没有说话,他也没有继续张口。他作为兵部侍郎,考虑的是如何镇压叛乱,而皇帝,考虑的则是长治久安。

    朱栩看了眼孙传庭,心里还是思索。

    治国先治吏,想要赈灾,首先要就保证各地官府清正廉洁,全力安抚灾民,不能让灾民感觉贫富悬殊,心生怨恨。河/南那边,赵晗已经去了一个多月,可还是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各项推进遭遇了太多的麻烦,朱栩短时间内还腾不出手来改制陕/西,或者说,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这件事也拖不得,朱栩想了很久,道:“朕立刻让户部调粮,番薯各一百万石,火速发到陕/西,再拨银五十万两。传旨陕/西布政司,总督,各级知府知县都必须严阵以待,任何民乱都不能轻视。同时,督政院,都察院,户部与吏部,三个部门,分批次巡视陕/西,任何贪污,徇私,渎职,都一律严惩不贷,若是还有问题,东厂也要随时介入!”

    孙传庭知道,这是皇帝在表态,抬手道:“臣明白,臣回去之后,会与申尚书以诸同僚商议,调集陕/西各府军,县军对于民乱严厉压制。”

    朱栩刚才说的是抚,孙传庭说的是镇。

    朱栩听着他的话,神色不动。

    他很清楚大明官宦集团的一贯思想,对于建奴向来都是主战,对于民乱,也都是要求镇压,想要抚的,最终结果无不是被朝廷严惩,下场惨淡。

    思索了一阵,朱栩对着曹化淳道:“传信王,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平王,杨涟来见朕。”

    既然灾情已经开始,就需要认真的应对了。

    “是。”曹化淳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