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夜,赵率教率兵两万夜袭广宁,得粮二十万石,连夜运回了锦州。

    辽东大震!

第三百二十九章 议和() 
朱栩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从被窝里爬了出来。

    孙承宗,杨麟等人也都等了,神色兴奋异常。

    三人坐在偏房内,朱栩笑容颇为怪异的笑道“老曹这家伙,在宫里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老实,果不其然。”

    孙承宗与杨麟也陪笑,这是皇帝赞赏他的亲近老臣。

    曹文诏这一‘大捷’着实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他们之前还在商议谋后金粮草的事,没有想到曹文诏这么快就得手了。

    杨麟笑道:“皇上,黄太吉怕是要狗急跳墙了,说不定今天要攻城。”

    孙承宗没有说话,兴奋之后沉默不语。

    宁远驻兵六万,兵精粮足,火器齐全,黄太吉十万大军哪怕真的拼命攻城,拼到底也不见得能攻破城,更何况,黄太吉还需要足够的兵力突破锦州一线返回沈/阳。

    孙承宗现在担心的是……黄太吉不会攻城!

    他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

    朱栩听完,眉头也皱了皱,眯着眼,思忖不语。

    黄太吉,这个人不能以常理度量,从金到清,真要评论出哪一个人物最为雄才大略,对满清入主中原功劳最大,不是努尔哈赤,也不是后面的多尔衮,而是,黄太吉!

    这个人,有谋略,有眼光,有胆略,是一个人杰,在这个时代,真找不出可以相比的!

    辽东的这次胜利,胜在出其不意,情报不对称,真正的实力对比上,黄太吉还是占据着绝对优势。

    若是他不攻城,他会怎么做?

    朱栩沉思起来。

    杨麟很想说朱栩之前说的那个‘以身为饵’,不过作为臣子不太合适。

    半晌,朱栩沉声道“孙阁老,做好各种推演预案,这一战我们一定要在战略上主动,不能让建奴牵着鼻子走!”

    孙承宗明白朱栩的意思了,道:“臣会想尽办法迫使黄太吉攻城!”

    朱栩点头,能够在攻城战中,以最小的代价消耗后金的军力,那是最划算不过了。

    黄太吉大营。

    黄太吉单手负背,面朝北方,盯着帐篷,他身后跪着硕托,站着范文程。

    范文程眉头紧锁,一脸凝色,看着黄太吉的背影,虽然不知道的表情,单从他紧握拳头,颤抖的右手就能猜到他的心情。

    硕托跪在瑟瑟发抖,自从他说完广宁失守,粮草全丢,黄太吉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开口。

    大帐内,安静的让人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范文程见黄太吉久久不语,默然一阵,道:“大汗,大军携带的干粮最多还能撑五日,需要早作决断。”

    黄太吉一动不动,语气冰冷如铁,道“如何决断?”

    范文程看了眼硕托,沉吟一声,道“明朝太祖建国之前有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黄太吉并没有转身,仿佛目光能够穿过帐篷,看到万里之外的景色,语气也变得淡淡,道“先生的意思,还是劝本汗罢兵,与大明议和?”

    范文程猜不透黄太吉现在的心思,谨慎的道:“大汗,辽东以非往昔,需从长计议。”

    黄太吉没有回应,站在那,只是微微挺胸,抬头,似有吸气的声音。

    范文程跟随黄太吉有些日子,大致摸清着我主子的性格,没有再说话。

    硕托也不敢说话,丢失了粮草,这个罪过太大,他已经不知道他的下场会怎么样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黄太吉忽然道“传代善,济尔哈朗。”

    亲兵领命而走,黄太吉转身,笑容淡淡,嘴角挂着浅笑,对着范文程道:“先生请坐,来人,将硕托押下去!”

    硕托一句话也不敢说,生怕黄太吉当场砍了他。

    范文程也不敢真坐,陪站着,心里忧虑。黄太吉转变的太快了,范文程无法揣度他的心思。

    代善,济尔哈朗很快就来了,还不知道广宁的事。

    黄太吉看着代善与济尔哈朗,本来人才济济的大军,不说兵马少了,领兵的贝勒也少了大半,只剩下这么两人,眼神冷漠至极,面上笑容和缓,对着范文程颌首示意。

    范文程对着代善,济尔哈朗抬手,将广宁失陷,粮草全没的事情说了。

    代善,济尔哈朗脸色都大变,粮草,可是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东西,一旦消息传出,只怕全军都要不稳!

    济尔哈朗神色变幻,沉色道“大汗,可是要全力攻下宁远?”

    代善紧锁的眉头一松,道:“宁远应该有足够的粮草,若是攻下,确实可以缓解我大军危厄。”

    黄太吉坐在椅子上,微微一笑,道:“本汗不打算攻打宁远,是要议和。”

    济尔哈朗与代善一怔,对视一眼,有些不明黄太吉话里‘议和’的意思。

    黄太吉看着两人,也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的道“此番本是为父汗雪耻复仇,未料到明人早有准备,以火器守城,连翻失利,现在粮草丢失,军心不稳,宁远又易守难攻,本汗打算放弃进攻宁远,撤军回沈/阳。”

    黄太吉的话,让济尔哈朗与代善都无法接受。他们大金从努尔哈赤起兵,何时有过无功而返?

    他们从黄太吉话里隐约听出,‘议和’似有不太一样的意思。

    范文程没有说话,静默站在一旁。大金从建国以来,南征北讨,早就奠定了强者意志,北方的蒙古各部,东方的朝鲜,南方的明朝,从来没有他们的对手!

    现在要他们屈辱的‘求和’,定然难以接受!

    不过现实摆在眼前,明朝有火器守城,兵精粮足,一时半会儿攻不下宁远,他们的粮草难以为继,真要僵持下去,近十万大军埋没在此也不是没有可能!

    济尔哈朗看着黄太吉,沉默一阵道:“大汗,议和也不是不可,不过明军必须撤出锦州!”

    代善目光冷峻,沉声道:“不错,还要赔偿我们人口,粮草,否则,就告诉南蛮子,我大金将不惜一切代价攻破宁远,杀他们片甲不留!”

    黄太吉含笑点头,从容不迫的道:“大金十万大军驻扎城外,没有道理给南人便宜,先生,要麻烦你走一趟了。”

    范文程没有料到这个‘议和’的差事落到他头上,看着黄太吉的眼神,心里一动,道:“臣遵命!”

    黄太吉的眼神冷漠森寒,他在强压愤怒。

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 
简单的说了几句,范文程与代善,济尔哈朗离开了黄太吉的大帐。

    范文程没有走多远,停留在一个栅栏处,望着黄太吉大帐。他需要与黄太吉商讨议和的具体细节,而且很急。

    大帐内传出黄太吉压抑着的咆哮声,还有摔东西,砸东西的的声音。

    范文程心里轻叹,却也佩服。

    黄太吉能够在这种情况还能保持冷静,做出理智的判断,已经具备了一个明君应有的品德与素质。

    他脸上出现淡淡笑意,虽然这次失利了,可只要过个一年半载金国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有了大炮,这锦州,宁远,都将再也挡不住大金的脚步!

    范文程听了一阵,见里面平静了,又再次求见。

    黄太吉倒也没有见外,让范文程看到了狼藉的大帐。

    范文程也没有在意,拱手道:“大汗,该如何议和,底线是什么,还请大汗示下。”

    黄太吉坐在那,面无表情,虽然发泄了一番,心里的愤怒还是难以消除,依旧在强压,深吐一口气,皱眉思忖着道:“让明人放弃锦州不太可能,大小凌河堡,右屯必须交给我大金,赔偿三十万石粮食,将东江镇抢走的百姓归还,其他的,先生自拿分寸。”

    黄太吉依旧占据着优势,是进攻的一方,在他想来,明朝也不想他继续打下去,这样的要求,会答应的。

    范文程明白了,道:“事不宜迟,臣这就去宁远城见孙承宗。”

    黄太吉也没有多说的心思,点点头。

    范文程出了大帐,也吐了口气,望着宁远城方向,眼神闪过恨色。

    ‘我范文程终究不是普通人,岂是科举可以阻拦!我今天便让你们知道,我范文程不可欺!’

    他回到自己的营帐,打点东西,筹谋着如何令孙承宗同意议和,同时为后金获取最大的利益。

    宁远城的内朱栩还不知道,一直都在等着黄太吉来攻城。

    偏房内,司礼监抄录,由锦衣卫送来的奏本,摞在身边的案头。

    他一本一本的翻着,不时点头。

    随着朱由检的‘配合’,很多事情都顺利起来,尤其是朱栩在意的海关海贸,都立了起来,正在加紧实施。

    不过有些事情,即便朱由检配合,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做成的。比如户部的改税制,吏部的改考成法,刑部派员到各地等等,这些涉及庞大,尤其是到了地方,朝廷的控制力急剧减弱,即使强行推动,也不会有多大成效。

    朱栩也早有预料,默默在记在心里,继续翻着。

    “咦?”

    朱栩将新翻开的奏本举到眼前,细细的看着。

    朱由检推举温体仁任礼部侍郎,周延儒任太常寺卿,并且,希望温体仁主持今年的科举。

    朱栩眯着眼,脸上似笑非笑。

    温体仁的再次出仕朱栩并不意外,他得信王赞许也不意外,意外的是,钱谦益与温体仁这对冤家,又碰头了。

    朱栩将这道折子放到一边,‘留中不发’,继续发起来。

    平王上奏,督政院初步完善,可以履职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杨涟上奏,弹劾河/南布政使,贪污受贿,并行不悖,请治罪。

    陕/西总督,布政使,招讨使联名上奏,陕/北大旱,赤地千里,请减免税赋,派发抚银粮。

    事多烦乱,朱栩也得耐着心去,去分辨,然后去批复如何处置。

    一直到傍晚,朱栩都没能休息片刻。

    孙承宗巡城几次回来,都见朱栩在那看着折子,神色不动,心里却颇为欣慰。

    这个时候,杨麟突然快步走进来,道“皇上,建奴遣使来议和。”

    朱栩一愣,道:“黄太吉还要议和?不攻城?”

    孙承宗也随后走进来,简单行礼便道:“回皇上,看样子是了,黄太吉也知道攻城不会有好处,只是不知道,他这议和打的什么主意。”

    朱栩放下奏本,想了想道“不能这么轻易算了,来的是谁?”

    杨麟道“是一个叫范文程的,是个叛逆。”

    朱栩眉头一挑,嘴角翘起,看向孙承宗道:“孙阁老,你去见他,给他点压力。”

    孙承宗会意,道:“遵旨。”

    孙承宗转身去大堂,朱栩坐在那,手指敲着桌面,心里若有所思。

    “走,一起去看看。”朱栩下地,也跟着走向大堂。

    杨麟是知道朱栩的目的的,跟在他身后,出主意的道:“皇上,要迫使建奴恼羞成怒攻城,不如把这个范文程给杀了,悬尸在城门上,看那贼酋还能不能忍得住!”

    朱栩背着手,笑道:“杀人不好,朕一向不喜欢杀人,活人的作用远超过死人,哪怕是废物还能利用一下,你说是不是?”

    杨麟听着朱栩的话,只觉得奇奇怪怪,听不明白,不过皇帝说的,他也只能点头说对。

    朱栩来到侧门,孙承宗已经坐站在主位上,与范文程开始对话了。

    范文程看着孙承宗,面色不动,眼神深处冷漠飞速敛去,颇有些底气十足,面色淡淡的道:“孙大人,前日我大金大汗派使者入城,至今未归,孙大人可否解释一下?”

    孙承宗到底不是朱栩,耍不得赖,讲究‘规矩’,却也不迂腐,居高临下的看着范文程,道“要战便战,和谈休说,本官与宁远城势必共存亡,若是没有其他话说,贵使请回吧。”

    范文程神色不变,心里却一惊,孙承宗上来就这么硬气,到底是真不怕,还是虚张声势?

    萨哈廉也不是他这趟的目的,范文程沉着的看着孙承宗,道:“孙大人真以为我大金破不开这宁远城?十万大军,不出半日,我可保证孙大人就会成阶下囚,宁远城也定然鸡犬不留!”

    孙承宗一拍桌子,站起来就呵斥道:“哼,本官真不信!贼酋若是不敢攻城,你回去告诉他,本官即刻砍了豪格等人的脑袋悬在城门上,让他出来看!”

    范文程眼皮一跳,脸色也变了,冷笑道:“孙大人,我大金有议和之诚,你却拒之于外。你执意开战,不说城破,哪怕你守住了,你们的皇帝也不会放过你吧?”

    朱栩在侧门听着,神色冷然,心里涌动着怒火。果然是脑后生反骨,养不熟的白眼狼!

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断四肢(第三更~)() 
孙承宗背着手,漠然道:“纵然刀斧加身,本官也绝不与建奴议和!你回去告诉贼酋,望他即日攻城,否则待等粮草不济,从山海关到锦州,我兵马数十万,本官定然亲自给他选择一个风水宝地葬下!”

    范文程站在那,眼神森冷的看着孙承宗,他能够感觉到,孙承宗就是逼迫他,或者说逼迫黄太吉攻城!

    他心里越发担忧,孙承宗的信心越足,黄太吉想要的就越不可能得到,甚至,孙承宗还在算计着黄太吉。

    不过他转眼间就镇定下来,沉声道:“孙大人可别想差了,从沈/阳到山海关也不过四百里,调集粮草到广宁,半日就到,别说锦州,就是围困宁远半年也完全可以,就是不知道孙大人这宁远城能不能撑过半年!”

    孙承宗看着范文程,不动声色的一笑,道:“看来你是真不懂兵,好,那本官就等着,送客!”

    范文程终究还是比不上老辣的孙承宗,他眼神闪烁,盯着孙承宗道:“孙大人,看来执意要战了。”

    孙承宗断然道:“不战也得战!你回去之后半个时辰内若是黄太吉不攻城,本官就砍掉豪格,阿济格,萨哈廉,岳托等人的脑袋悬挂在城门上!”

    豪格是黄太吉的长子,阿济格是黄太吉的兄弟,岳托的是代善的长子,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