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看向孙传庭,断然道“孙大人,兵部责任重大,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尽快稳定各军,加强训练,随时支援辽东!”

    孙传庭一拜,道:“臣遵旨!”

    朱栩又看向孙承宗,冷声道:“朕已经调集了一百门红夷大炮给辽东,同时明旨调袁崇焕回京,过年后,朕会再明旨撤换熊廷弼,到时候,朕要你带着他们两人悄悄返回辽东,必须加紧布置,要将宁锦防线打造的铜墙铁壁,朕,绝不允许宁锦防线有失!”

    孙承宗一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暗暗吐了口气,看向曹化淳又道:“再给辽东拨两百,不,五百万两!传旨给六部,要他们全力配合!”

    “遵旨!”

    曹化淳躬身答应道。

    小小偏房里,谁都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压抑。

    国书是一件小事,背后蕴藏的却是件大事,不论是朱栩还是兵部都不敢耽搁,朱栩在内阁,将兵部尚书,侍郎全都给招来。

    孙承宗还挂着内阁首辅的名头,军事会议自然有他主持,朱栩旁听。

    这个会议涉及太多,简直是新朝以来,第一次正式的军事大会,虽然只有五个人。

    开完军事会议,朱栩又破例的将六部尚书给招到了御书房,认认真真的吩咐了一番。

    此时,大明朝局还是一如往常,各路言官弹劾不停,但不论是六部尚书还是侍郎都是朱栩安排的人,朱由检动不了,关内关外的将帅,那更是朱栩的禁地,朱由检不敢涉足。

    加上朱栩停了朝议,虽然言官们越发的疯狂,但明朝的政局,难得的出现了平静,除了开始的慌乱,渐渐的也稳定下来,真正用心做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东西不自觉的进入正轨。

    这也算是朱栩意外的收获。

    在忙忙碌碌中,天启六年也走到了尽头。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钟声,标志着天启朝的结束,新的时代就要开启。

    停了朝议,朝会却不能少,新君要大宴群臣。

    皇极殿,朱栩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一本正经的挺着腰板,下面全都是人头,大大小小,上百个人。

    这还是朱栩清理之后,原本就更多。

    朱栩坐在那,一脸高冷,说完开场白,就坐在那不动,板着脸,不时扫过下面。

    本来是一个热闹的时候,但朱栩这么一来,没有人能开心的喝酒,吃菜,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不时的抬头看看上面的皇帝,看看最前面的信王。

    朱由检心里也腻味,可也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总不能开口劝说什么,更不能赶走朱栩。说了两次客套话,敬了两次酒,企图缓和气氛,结果朱栩依然如故。

    大殿内的气氛非常的僵硬,所有人心里都憋的难受。

    除了朱栩。

    朱栩心里爽快的不行,他也憋了大半年了,能有这么一个爽快时候,他久久都不愿意放过。

    ‘我跟你们拼了!’

    朱栩心里暗道,坐在那,一脸威严,环顾下方不止。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一个内侍进来,声音不大不小的道“皇上,太后请您去一趟慈宁宫。”

    朱栩瞥了眼下面的朱由检,结果他比朱栩刚才还一本正经,瞥了瞥嘴,站起来道:“皇兄,你招呼群臣,朕去见皇嫂。”

    朱由检以及群臣都站起来,道:“恭送皇上。”

    朱栩能听出,这是他继位以来,从文武百官嘴里听到最真心的一句话!

    出了皇极殿,朱栩长吐郁气,大声道:“爽!”

    曹化淳跟在身边,嘴角挂笑。

    皇帝终究还是年少,还是有小孩子心性。

    慈宁宫,朱栩如同自家一样,迈进门就闻到了喷鼻的香气,一屁股坐在桌前,伸手就抓向一只闷白的鸡腿。

    张太后从里面抱着小永宁出来,没好气的道:“作皇帝都这么久了,还是这么胡闹。”

    朱栩知道他说的是刚才皇极殿的事,嘿嘿一笑,大口咬起鸡腿来。

    酥滑可口,满嘴的香气,朱栩眼神一亮,道:“皇嫂,焕儿又学新菜了?”

    “呀呀呀……”

    小永宁每次看到朱栩都很开心,挥舞着白嫩小手向朱栩,咧着小嘴,呀呀呀的笑着叫唤。

    “没空理你。”朱栩挥舞着鸡腿。

    张太后瞪了他一眼,拿起手绢给他,道:“擦擦手,好好吃。”

    朱栩将手里的鸡腿啃光,拿起手绢擦了擦手,笑着对张太后道:“大过年的,朕也就是开心开心。”

    张太后也清楚朱栩这大半年过的都不轻松,想起他以前的活蹦乱跳,现在脸上都像似有了皱纹,不由有些心疼,轻声道:“你皇兄也没有这么辛苦,有信王帮着,不要那么拼命。”

    大明自上而下,很少人意识到危险,以大明的国力,他们不认为有什么能够威胁到‘国本’。

    朱栩自然不会跟张太后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笑着点头,道:“咱们开吃吧,小永宁,来,喜欢吃什么就说,皇叔给你夹……”

    张太后又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从仁寿殿的刘太妃聊到慈宁宫,再聊到景阳宫,最后聊到了李解语身上。

    张太后看着她,道:“你有放她出宫吗?李家在京城也算是显赫。”

    朱栩正吃的开心,愣了楞,倒是把她给忘记了,擦了擦嘴,不在意的道:“待会儿朕就让她出宫。”

    张太后又摇了摇头,道:“你呀,还是不懂人情,明天我叫过来吧。过几日我再将京城里的命妇叫进来,你也来露露面,说几句话。”

    朱栩暗感头疼,也得硬着头皮答应。

    半年的任性,后果也很严重,需要他出面安抚,夫人路线也是一个上好的渠道。

第两百八十七章 偷得半日闲() 
啾~

    宫城之外,一朵又一朵烟花升空,砰的一声炸开,绚烂夺目,亮如白昼。

    皇宫之内也一片喜庆,各处的内侍,宫女也都放了假,各自聚在一起,难得的过一次欢快年。

    宫内有朱栩禁止放烟火,到是漆黑一片,显得异常的安静。

    朱栩裹着厚厚的棉衣,坐在凉亭内,自顾的煮茶,望着外面,心里也高兴。

    不管怎么说也是过年,高兴一天是一天,明天愁来明天愁。

    曹化淳侍立在边上,脸上也带着笑意。

    他们曹家也算是大家族,在京城有一支,前几天还派人询问他是否回家过年,被他给婉拒了。

    朱栩喝了口茶,砸了砸嘴,摇头叹道:“还是没有清清姐煮的好……”

    曹化淳一笑,道:“皇上,毕夫人如今有身孕,不然进宫给皇上煮一次茶,想必也很乐意。”

    朱栩闻言笑了笑,姚清清与毕懋康这对苦命鸳鸯,在他强压下也算是修得正果,值得他高兴。

    两人对话极少,大部分时间都看着宫外绚烂的烟火。

    过了一阵,一个内侍快步走过来,道“皇上,李小姐求见。”

    朱栩转头看过去,微顿了顿,道:“让她来吧。”

    “是。”

    内侍小跑离开,一身红杉长裙的李解语就出现在亭子不远处,曲身道:“民女见过皇上。”

    朱栩一摆手,道:“会煮茶吗?”

    李解语站起来,道:“会一些。”

    朱栩松了口气的向后仰了仰,笑道“那你来,朕煮的不好喝。”

    李解语看了看朱栩,走过来,在朱栩对面坐下,拿起茶壶,熟练的摆弄起茶具来。

    朱栩看着她,明眸皓齿,俏脸如花,一双纤手似玉,一举一动都有静谧的妩媚,正是大好年华。

    朱栩心里一动,笑道“李小姐,有没有意中人?”

    李解语手一顿,抬头看向朱栩,眼神里讶异一闪。

    宫外都传言,新皇是一个嗜钱如命,任意妄为,不听任何劝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混账稚子。

    可她在宫里这些日子,单是宫里井然有序的氛围中就知道,这不可能是一个混账皇帝该有的局面。再从内侍婢女口中旁敲侧击,她隐约明白,宫外的人都看错了,眼前这位年岁不大的小皇帝,有着不符年龄的沉稳与睿智。

    她听着朱栩的话,俏脸不变,轻声道“民女尚无婚配。”

    尚无婚配与有没有意中人在朱栩看来是两回事,从李解语的话,朱栩却知道,这是一回事。

    于是,他热情的道:“要不要朕给你介绍一个?他也是将门之后,小小年纪战功不少,而且现在位分不低,将来的成就也不可限量……”

    李解语张了张小嘴,有些不知所措。

    曹化淳站在心里暗笑:只怕是皇上媒婆的心思又起了。

    李解语错愕了一会儿,很快就平静下来,微微低头道:“民女暂无婚配之意,请皇上见谅。”

    曹化淳抬头,有些异色的打量了李解语一眼,皇帝赐婚都拒绝,这个李小姐进宫到底有什么意图?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不禁有了一丝警惕。

    朱栩看着他笑了笑,也没有在意,道:“嗯,那你有心上人了再说,对了,你怎么没有回家?”

    李解语摆弄着茶具,烧好一壶,倒出一杯递给朱栩,道:“民女没有家。”

    朱栩想着他的身世,若有所思的接过茶水。

    刚要喝,曹化淳忽然挡住了,躬着身,道“皇上,外面冷,是不是该回宫了?”

    李解语脸色惊色一闪,躬身在那,一动不动。

    朱栩诧异的看了曹化淳一眼,见他眼神有着闪烁警醒之色,怔了怔,又看向李解语,摆手一笑道:“没事,天还不算冷。”

    说着,一饮而尽。

    曹化淳脸色微变,睁大双眼,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嗯,好茶。”朱栩存齿留香,忍不住的赞了一句。

    李解语抬头眼神里闪过一道惊异,抿了抿嘴,神情越发的安静。

    朱栩放下茶杯,砸了砸嘴,从姚清清出宫之后,他就很少喝过好茶了。好茶叶有,好茶师没有。

    曹化淳见朱栩没事,心里也稍松,站回去,眼神依旧警惕的看着李解语。

    李解语拿起茶壶,又给朱栩倒了一杯,俏脸犹豫了一番,看着朱栩道“敢问皇上,是否要与建奴决战?”

    朱栩刚刚端起茶杯就是一愣,道“为什么这么说?”

    李解语看着朱栩,目光平静却又异常坚定,道:“皇上,民女斗胆,即便朝廷攻下沈/阳,孤城在外,如何防守?辽东赤地千里,建奴来去如风,即便灭去建奴,若是鞑靼北上,又当如何?是以,民女请皇上放弃平辽,当内修政务,外正军备,步步为营,是为上策!”

    朱栩眼神里闪过异色,这李解语的见地,倒是比朝中大部分大臣都高明不少。

    他神色不动,道:“你是如何知道,朕要与建奴决战?”

    李解语见朱栩并没有生气,抿了抿嘴,低头道“民女知道皇上连翻召见兵部,也知道皇上召回了辽东的袁大人,也猜到皇上要派孙阁老入辽。”

    朱栩摇头,道:“这是这些,还不够。”

    李解语又看了眼朱栩,道:“京城之外,皇上命孙阁老整军,孙阁老回京,想必已经整顿完毕。而京城之内,皇上已经废弃了中军等七十二卫,整肃为巡防营与禁军,时过几个月已经算是稳定。加上皇上近日一直催促户部尽快收缴税银,民女除了猜测皇上要在辽东用兵,实在猜不出皇上下一步要做什么。”

    朱栩眯了眯眼,手指夹着茶杯,心如电转。

    虽然李解语说的很片面,也不竟然都对,但误打误撞,确实让她给猜到,他要在辽东用兵!

    心里不由得又叹息,满朝文武,能有这样见地的又有几人?

    总理大臣朱由检领着一帮东林清流,一心想着匡扶社稷,革除弊政,却还是在旧有的格局里挣扎,难有突破。

    六部的尚书,除了傅昌宗能够明白他的心思,用心几分,却也没有太大魄力。

    周应秋,申用懋等人,只不过是听命的棋子,朱栩若不说,他们也做不出做不成什么大事,也在旧有的局势中起伏。

    倪文焕等人就更差了些,朱栩只是喜欢他们听话,不给他添乱罢了。

    孙承宗的才能,更多是在军务上,是一个难得的帅才,值得倚重,却不能指望他承担太多,他也没有破局的能力。

    ‘这是做皇帝的寂寞,还是格局太大的无奈?’

    朱栩暗自叹了口气,脸上却笑着道:“错多对少。”

    李解语眉头动了动,脸上似有些不服气,道:“不知,民女错在哪里?”

第两百八十八章 诸王() 
朱栩也难得有个说得上的话人聊天,放下茶杯,右手敲着桌面,笑道:“第一,朕的一系列革新军务并不是为了与建奴决战,只是军备废弛已久,厄需整顿。第二,朕没有打算与建奴决战,也很清楚辽东地广人稀,孤城守不住。第三,你确实猜对了,朕要在辽东用兵,也只有这一点。”

    李解语眉头蹙了下,脸色恢复平静,看着朱栩道:“民女猜错了,皇上,不知要在辽东如何用兵?”

    朱栩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笑道:“你猜猜看?”

    李解语抿了抿嘴,道:“皇上既然不打算与建奴决战,民女猜不出。”

    朱栩有些得意笑了笑,“医术,学的怎么样了?”

    李解语见许朱栩不答,心思通透,便道:“有老太医在教授,已经学了一些。”

    朱栩点头,道“过些日子,朕会再召集一些女子进宫,到时候你们一起学。”

    李解语聪慧,敏锐,却也猜不透朱栩在想什么,只能答应着。

    朱栩本欲与这位李小姐多聊会儿,可这位只是刚才‘斗胆’了一句,现在却是半句也不肯多说了。

    朱栩无奈,打发走了她,看着外面依旧轰隆隆的鞭炮声,倒是颇为羡慕。

    没多久,一个内侍急匆匆跑过来,道“皇上,平王来了。”

    朱栩一怔,平王,这个时候来做什么?思忖着,道:“传他进来吧。”

    平王很快就进来了,胖圆脸笑呵呵的,挺着大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