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化淳一听,顿时明白了朱栩的意思,心里也暗自点头,这确实是好机会,只不过,他还是担忧的道:“皇上,这件事,信王真要牵扯进来,您的计划只怕要受损了。”

    朱栩闻言也眉头一皱,信王是他的挡箭牌,决不能丢的,脚步顿了顿,道:“你派人去见王承恩,给他十个东厂藩王,三日后,只要信王出府,立即押送东厂大狱。”

    曹化淳眼神困惑,为什么会给王承恩?不过他没有问出口,答应了一声。

    朱栩刚刚走到景阳宫,一个宫女就等着,一见慌忙上前,一施礼,轻声道“皇上,太妃,太后请您去一趟。”

    朱栩看了眼曹化淳,心里无奈,脸上笑道:“好,领路。”

    宫女轻轻躬身,领着朱栩快步来慈宁宫。

    刘太妃八十多了,满头银发,精神很好,看着朱栩进来,连忙招手笑道:“皇上快来,我给做了酥饼。”

    这是朱栩喜欢吃的,他笑呵呵上前,接过来道“劳太妃惦记,最近胃口可还好?”

    “好好,来,坐我边上。”

    刘太妃一脸的慈祥,拉着朱栩坐到边上,道:“皇上,近来可注意保暖,天气可是一天一天的冷了。”

    刘太妃是神宗皇弟的妃子,在后宫风波诡谲中,从郑贵妃到李选侍,再到客氏,安稳的活到现在,是有大智慧的人。

    朱栩也不会小觑,也不会是什么巧合,与一边的张太后打过招呼,便笑着应和道:“这个太妃放心,皇嫂有事没事就去朕那看看,生怕朕饿着冻着。”

    刘太妃看了眼张太后,笑容越多,道:“那就好,这后宫难得的安稳,我也算是等到了。以前啊,宫里争权夺利,争风吃醋,但到了现在,也就我这个不争不闹的活到现在。”

    朱栩听着张太后的话,心里一动,送到嘴边的酥饼顿了下。

    刘太妃这话,很值得思索,有大道理。

第两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 
朱栩坐在那,表情平静,心里却开始反思。

    刘太妃来这里,说这些,不是没有做说客的意思。但认真追究起来,这段时间,他确实着急了。

    不论是兵改,还是对于朝局,虽然都在他掌握中,却没有预期中的平稳,顺利。

    张太后毕竟更了解朱栩,见他沉吟不语,便轻声道:“皇上,太妃也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朝局,还是要讲究和气,不能总是与外廷对着来。”

    朱栩醒悟过来,对着张太后一笑,道:“嗯,太妃,皇嫂说的是,朕都记下了。”

    话这样说,但朱栩是绝对不会重启内阁,也不会让赵南星等人复启。真要是让东林党占据朝堂,说不得他就要重演历史,短短十几年就换三十多个首辅,成百上千的六部尚书侍郎了。

    党争不止,朝局不稳,哪里还能干其他事情?

    刘太妃面容慈祥,但眼神却闪着亮光,她看着朱栩,微笑道:“皇上,该怎么做你自己拿捏,我们这些妇人也帮不上你,万事,还得靠外廷的大臣们,内侍能做的,毕竟有限。”

    朱栩颌首,若有所思。

    明朝大约从英宗之后,君臣之间相互猜忌,有为的皇帝还能控制朝局,到了天启,崇祯,外廷大臣们的意志往往强过皇帝,因此,皇帝也就只能依靠宦官来监督,甚至是做事。

    皇帝越是信任宦官,就会越猜忌外廷,外廷的大臣们也就越会痛恨内宦,内宦也就会不择手段的利用皇帝打击外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刘太妃看着朱栩沉吟的脸色,又拉过他的手,笑道:“不说这些了,跟我说说,选妃的事情,皇上有合意的吗?”

    朱栩嘴角动了动,总有种被逼婚的既视感,偏偏他到年才十岁!

    张太后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暗笑一声,坐过来道:“太妃,要我说,还得再等几年,皇上现在哪有心思选什么妃……”

    刘太妃笑眯眯的,道:“不早不早,先进宫来,我帮着调教调教,你们看,信王妃不就不错,我看着就喜欢。”

    张太后怔了下,没有接话,悄悄打量着刘太妃,不知道她这话,有没有其他意思。

    朱栩也有些诧异,道:“太妃,也觉得朕应该将政务交给信王,潜心读书到成年再亲政?”

    刘太妃在朱栩看来,是有隐忍,有智慧的人,绝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才对。

    刘太妃叹了口气,费力的笑道“人老了说话也容易糊涂,不过有时候啊,糊涂没有什么不好。”

    朱栩眉头动了动,刘太妃这明显是在暗示什么了。

    酥饼塞入嘴里,朱栩一边嚼着,一边思索。

    对于东林党,朱栩的态度一直都是拒绝,不允许他们控制朝堂,生硬且直接。这也是东林党的反扑越来越猛烈的原因。

    如果,他换另一种方法,比如,装糊涂,放一只半只进来,在不影响他既定计划的情况下,让他们来来去去,释放他的怨气与野心,或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不时的给他添麻烦,影响他的改革步伐。

    朱栩一边思索一边点头,自悟的道“嗯,堵不如疏,难得糊涂……”

    刘太妃坐在朱栩边上,听着他的轻声自语,眼神一亮,笑呵呵的道:“皇上,选妃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我给好好看,一定在我死前给你选个好的……”

    刘太妃正说着,焕儿从外面进来,行礼道“太后,太妃,皇上,刘化刘大人求见。”

    刘太妃转头看向朱栩,笑道:“我这个弟弟,好些年没来看我了,这次多半也不是来看我的。”

    朱栩也笑,东林党在外面闹出那么大声势,不乏有人来通风报信,表忠心,刷存在感的。

    倒是这个刘化还真是例外,他是刘太妃的弟弟,刘应节的儿子。不说刘太妃在宫里的地位,单单刘应节的遗泽,一般的事情也牵扯不到他。

    刘应节与张居正,尤其是戚继光关系非比寻常,曾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戚继光剿匪有他的大力支持。刘应节也是一位能力非凡的人,做过蓟辽总督,工部尚书,有太子少保衔,军功不少。

    刘化的哥哥刘岱继承了刘应节的爵位,刘化从小跟随父亲大小战役无数,两年前还在辽东,官至副总兵。

    刘化曾三番两次上书,想要重回辽东,都被朱栩驳回,这次来,多半是因为孙承宗即将回京,知道朱栩有意派孙承宗继续督师辽东,想要跟着一起去。

    都是自家人,张太后也不介意让刘化多等一时半刻,她看着朱栩,面带一缕忧色的道“皇上,外廷这么闹也不像话,该退让的,也不能总是僵着。”

    她是看着朱栩长大的,知道他的梗脾气。

    朱栩点头,暗吸一口气,笑道:“朕知道,会处理好的。”

    刘太妃见说的差不多了,便道“哎,人老了就是容易犯困了,闲话说的差不多了,我也该回去睡觉……”

    朱栩,张太后一见,连忙站起来,都要陪送着刘太妃回宫。

    刘太妃摆手,拉着张太后的手笑道:“行了,皇上你忙你的,有她陪我就行了。”

    朱栩明白刘太妃的意思,笑着陪送几步,这才停下脚步。

    曹化淳跟在他身后,神色肃然。眼神有些担忧的看着朱栩,连太妃,太后都给搬动了,这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朱栩回到景阳宫,站在台阶前,背着手望天,心里自然也是沉甸甸的。

    东林党的势力不止在朝堂上彰显,几十年来,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不论是军政,还是京城内外,甚至是关外,近乎无处不在,想想都会令人生畏。

    曹化淳见朱栩不说话,小心的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现在改变计划还来得及、”

    “不用!”

    朱栩不是宋神宗,他目光坚定的看着天空,淡淡道:“计划照旧,刘化来的正是时候,宣。”

    曹化淳犹豫了一阵,转身去宣刘化。

    刘化今年六十多,满脸硬朗褶痕,身形宽硕,给人一看就是猛将的感觉,他身穿蟒服,大步而来走进御书房,在朱栩御桌不远处,单膝跪地道:“臣刘化,参见皇上!”

第两百五十章 见信王摊牌() 
朱栩坐在那,笑着摆手,道“起来吧,朕刚见过太妃回来,来人,给刘大人搬个椅子。”

    刘化起身谢恩,抱拳朗声道:“皇上,近来曾听新贼酋野心勃勃,正在筹集兵马欲再次南下,臣忧心如焚……”

    朱栩暗笑,这刘化倒是开门见山,喝了口茶,道:“这个不急,你要是真的想去朕也拦不住,不过,宫外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刘化神色微楞,道:“臣知道。”

    朱栩点头,道:“曹文诏毕竟不是功勋之后,整顿巡防营多有不逮,朕打算将巡防营交给你,你来为朕整顿半年,半年之后,你想去哪里朕都允准。”

    刘化一听就皱眉,巡防营来自之前的中军,里面多的是世袭罔替的王勋贵胄,想要整顿彻底,分明是一件极其得罪人,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朱栩神色不变,静静的看着刘化。

    刘化眉头皱了皱,心里也挣扎起来。

    虽然有着刘太妃的关系,他们刘家也算是显赫,但他不是嫡子,没有爵位,奋力半生也没有挣个世袭罔替。

    刘太妃已经八十,谁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他眉头拧了拧,咬牙道:“臣遵旨。”

    朱栩满意一笑,道:“嗯,三天后,朕不希望见到巡防营的人参与进来。还有,禁军里面有些人,你也递个折子来,都调出去,该怎么安置,你心里有数。”

    刘化是军人,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就不会犹豫,他一躬身,沉声道:“臣请皇上放心,巡防营必然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栩点头,刘家一门忠烈,不会乱来。

    又交待几句,便命曹化淳亲自带人前往巡防营衙门。刘化不同于曹文诏,他即是武将又是功勋,与那些世袭的子弟算是同一阶级,他比曹文诏更知道如何整顿巡防营。

    朱栩见完刘化,便如往常一样的翻起了奏本。

    各地的奏本越来越多的出现‘赈灾’,‘抚恤’等字眼,朱栩也能从这些字里行间中大致去猜测各地的实际情况。

    “灾情越来越重了。”

    朱栩心里也跟着沉重起来,目前来说局势还控得住,但随着灾情的严重,不是有银子,有军队就能万事大吉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这一批就过了晌午,刘时敏转过身,轻声道“皇上,该用膳了。”

    朱栩恍然的抬起头,直觉眼前一黑,脑仁疼的厉害。

    他连忙闭上眼,深吸几口气才睁开眼,吐着气看向外面,这才觉得饥肠辘辘,点头道:“嗯,准备点请米粥,配点小菜吧。”

    朱栩不是奢侈的人,张太后也不是,刘太妃就更不是,因此,宫里无声无息间,显得很是节俭。

    刘时敏转头对着一个内侍吩咐一声,那内侍转身从侧门出去。

    朱栩喘了口气,站起来,晃着手臂,撑着腰活动,随口道:“小曹回来了吗?”

    刘时敏道“回皇上,还没有,他派人传话回来,说是遇见了一个同乡。”

    “同乡?”

    朱栩下着腰,笑了笑,道:“能将他拦住的同乡,只怕来头也不小。这赵南星,想必许诺出去不少好处。”

    刘时敏躬着身不接话,他深知眼前这位皇帝绝非以往的皇帝,眼睛揉不得沙子。赵南星等人如此明目张胆的封官许愿,是犯了大忌了!

    朱栩也没有放在心上,背着手走了几圈,又道“孙传庭什么时候到京?”

    刘时敏道:“应该就在这一两日。”

    朱栩望着门外松了口气似的笑了笑,孙传庭,这位是一个猛人,在朱栩心里甚至是超过孙承宗。

    孙承宗是个帅才,有眼光有能力,要他统帅辽东,守住辽东,朱栩一点都不怀疑,但要说率军出征,平定四方,未必比得上孙传庭!

    朱栩走回御桌后坐下,道“等他进京,立即召来见朕,不管是什么时候。”

    “是。”刘时敏躬着身道。

    朱栩身边的折子,刚扫一眼随意的表情就一动。

    这个是熊文灿上的折子,他如今正在筹建南方水师,半个月前遇到一群海上盗匪,被他给击溃,这群盗匪穿过台、湾海峡,流窜向了安南方向,他特意奏请,请广、西等地严加追查。

    这表面上是称述事情,实际上,却是请功的。也难怪,袁可立大军南下,一些小盗匪哪里是红衣大炮的对手,加上陆上还有孙传庭,简直是犁庭扫穴,莫不能挡。

    南方水师刚刚筹建,怎么也得有点功绩,不然怎么向朝廷要银子要船要官位?

    对于水师朱栩是有着野心与期待的,也不吝啬银子与官位,想了想,道:“传旨给熊文灿,给他三个副总兵的位置,要他好生练军,不要搞防卫,一心进攻,朕要的一支海上无敌的水师!”

    刘时敏怔了怔,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躬着身道:“遵旨。”

    很快,清粥小菜就上来了,一边吃着一边看。

    一直到傍晚,太阳西斜,曹化淳才回宫,悄然站在朱栩左侧,与刘时敏对立。

    朱栩恍若未觉,看奏本也是大学问,字里行间往往都隐藏着秘密,朱栩有时候都将它当做猜谜,有趣的很。

    自然,有趣之后就是恼怒。

    隐藏的东西,往往就是责任前置,将来事发,就是‘言之不预’的借口。

    看着看着朱栩觉得不对劲了,他抬头看向刘时敏,道:“这些折子,都是从文昭阁传过来的?”

    刘时敏转过身,道:“是,叶大人等人今天没有进宫,信王……也没有。”

    朱栩眼睛眯了眯,右手敲击着桌面,清脆的马蹄声在御书房内响起。

    朱栩沉默了一阵,突然笑着开口道“你们说,信王对赵南星搞的这件事,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

    不论是曹化淳还是刘时敏都躬身低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

    这件事若是换到天启,说不定就忍下来,真的会如了外廷大臣的们意,尽管他会极其恼怒,却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