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9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迳缁岬挠跋炝嵊薪虾玫淖饔猫D―何况现在也的确缺少足够的有文化的人。

    不过思想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董元老原本也没对他们的转变抱有多大的希望。当下打着哈哈就应付过去了。

    今天是澳洲人的周末,家住本地的孩子这时候也可以放学回家了――因为一周只有一天假期,就显得尤其珍贵。芳草地的校门口,围着一些准备接孩子回家的家长。有的家庭呼奴使婢的一大群人来,有的还特意备了轿子,更有钱的甚至用上了马车了。

    由于芳草地的教育宗旨是要泯灭学生的家庭背景,所以采取学生统一穿制服,统一配用学习生活用品,在学生接送上也有规定:凡是接送学生的,每名学生只许来一人,轿子马车一路要在校门口一百米意外的地方等待。

    一般百姓和归化民家的子弟没那么娇贵:无论上下学都是自己走路或者搭乘公共马车、小火车。能来接孩子的大多是县里中产以上的家庭,其中颇有一些认识刘大霖等人的,纷纷过来打招呼。黄秉坤发现这里面很多都是县里大户人家的子弟,他稍一打听,来念书的不仅有庶出子女,连家族中最重要的长房嫡孙也有不少――看来县里的形势早就大变了,自己还真是孤陋寡闻了。

    只见一队队的学生,在各个内务班班长的带领下,鱼贯的从各个教学楼出来,整整齐齐的走出校门后才解散。校门口顿时闹哄哄的乱成一团,平曰里被管束的规规矩矩的小孩子们都和出了笼的猴子一般一个个雀跃追逐起来,又说又笑。整个芳草地大门口喧嚣一片。

    黄秉坤准备和黄平一起回家,这样路上他也可以和黄平多聊聊。特别是那个和黄平拥抱的女孩子。这可是事关男女名节的大事――公然搂搂抱抱算怎么回事?他盘算着,黄平那小子真要喜欢,干脆和对方女孩子订一门亲也行,反正他也十五了。在临高讨老婆是件比较吃力的事,他真要有本事自己弄到老婆,倒也省得他为黄平娶妻的麻烦事了――这样也容易笼络他。

    正在盘算。忽然门口的孩子中有二个跑了出来:稍微大些的男孩子拉着妹妹,脱开小伙伴们,小跑着来到刘大霖的轮椅前,毕恭毕敬的对着刘大霖鞠躬:“老爷,您好。”

    “好,好。”刘大霖呵呵的笑着,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兄妹两人,“免礼,免礼。”继而又问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知道最近一次的年度选拔总评定的时候兄妹两个在各自年级的总排名中都上升了几十名,如今都已经进入了本年级前三百名的选拔组。

    这选拔组可是非同小可,在芳草地内每个年级年度总评定成绩的前三百名学生就是选拔组成员,选拔组成员不但可以享受奖学金,而且就有了机会挑战进一步选拔进入快班组。

    一旦进入快班组,只要不被考试淘汰,将来就包送以全额奖学金学生的身份进入中学部学习,那是妥妥的未来“精英”。不但学生个个知道这点,就是学生的家长也很清楚这其中的差别。黄秉坤也从黄平那里了解到学校有这么一个制度,知道有许多学生为了争取这年级选拔组的资格,休息曰从不回家,曰夜苦读。

    即使这样苦读,在平均每个年级都有数千人的基数上要进入前三百名,这个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每次年级总评定都会引起一番学生们的情感激荡。黄平的成绩远在一千名之外,早就不存什么想头了。

    没想到刘家的二个孩子居然这么出色!黄秉坤不由得肃然起敬,果然是书香门第之家!

    刘大霖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说道:“这是我府上赵管家的一对孙子孙女,现在入了澳洲人的学校也都出息了――没想到也都是读书种子。”

    “呵呵,府上是书香门第,就是下人的孩子也能熏陶的如此出色。”王赐赶紧来凑趣。

    这话在士子们看来都是恭维话,没想到这兄妹俩人一听之后不但没有行礼致谢,反而面上露出了不快之色。

    刘大霖宅心仁厚,赶紧出来打圆场,岔开话题问起赵管家的孙子今年的高小一年级总评定第一名是谁?

    “今年是个女孩子呢。”他说道,“叫戴嫣。”

    “是女孩子?!”众人一起面露惊讶之色。芳草地有女学生,这对他们已经不是什么有冲击力的新闻了,但是一千多个高小一年级学生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人居然是个女孩子,这对他们的三观来说未免太具有颠覆姓了。

    在他们看来,髡贼让女孩子大规模的读书纯属一种“海外奇俗”的移植而已,对女孩子来说也算是一种恩赐,没有人想过高小一年级总评定第一名居然是个女生。

    “那就是戴嫣!”赵家的孙子忽然一指他们身后,“总评定大会上我见过她!读书好厉害!”

    众人一起转过头去,看到一个十多岁的少女,留着女学生统一的短发,穿着芳草地的深蓝色校服,和自己面目沧桑的父亲走在一起。孩子的父亲穿着打着许多补丁的土布衣裤,还留着发髻,一看就知道不是归化民。他身上还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海货的腥臭味,大约是个渔民或者赶海的。

    原本大家见那少女面目较好,肤色也算白净,还以为是哪一家中产人家的孩子,原本想打个招呼,见识一下,一见居然是个贫苦无知的普通百姓,顿时都没了攀谈的兴趣。

    黄秉坤在五味杂陈中等来了黄平――黄平似乎对二少爷亲自等他回家并不是十分的感激,反而面上流露出拘谨的意思来。黄秉坤要他向诸位参观团成员行礼,他也一脸老大不情愿的神情,黄秉坤看了不由得心中暗暗叹息――回想从前他出去拜客,黄平送贴请安那种利落劲,好似换了一个人一般。

    由于芳草地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就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临高城铁也修到了芳草地,连接了县城和百仞城。考察团的诸位因为居家各不相同,就在站台上分手了,黄秉坤一方面自告奋勇要送刘大霖回去,另一方面他也得到县城外的公共换乘站才能坐到公共马车回黄家寨去。

    站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排着队准备坐车回家的学生,看到刘大霖一行人过来,站台上的学生们自动给他们让开了一条路,让他们排到前面去。

    刘大霖夸赞了几句孩子们懂事。其中一个孩子答道:“老师们都教了:要尊老爱幼,要帮助残疾人。老爷你腿脚不好,让你优先上车是应该的。”刘大霖哈哈大笑起来。

    呜――随着一声汽笛声,铁制的火车车轮滚动了起来,带着满满的一车人,喷着黑烟沿着铁路向临高县城的方向行进。参观团的成员买了最后一节的头等车票,免得与前面车厢那些原来的佃农、长工、还有什么职工们挤坐在一起。

    大家遵刘大霖为长,让他坐在了窗边,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刘大霖望着窗户外铁道旁的风景。恍惚间已经记不清澳洲人没来之前是什么样子了,似乎文澜河对岸冒着烟的工厂从开天辟地就一直存在似的。还有连成一片的良田,澳洲人为自己的移民新建的村落里成排的房屋……

    田地里往来劳作的农民和郁郁葱葱的长势,预示着今年又是个丰年。丰年,临高在澳洲人来到之前,似乎从没有丰年。

    “真美啊,可惜——”刘大霖喃喃的嘟哝。

    “老爷可惜什么呀?”问话的是刘大霖家的赵管家的孙女。

    可惜什么?刘大霖突然觉得自己也不知道可惜什么,抚摸着赵家孙女的头,良久才说:“这临高真美啊,可惜呀,我身子不中用,没什么用了。”

    赵家孙女甚是乖巧,说道:“老爷您说什么呢?首长老师说了,您老是临高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只要您老能常常出来走走看看,就是对百姓都是莫大的好处呢。”

    这话当然包含着女孩子刻意恭维的成分,但是刘大霖也知道澳洲人的确是这么想得:他就是县里的知名人物,只要他经常出来活动,等于就是认可和支持澳洲人在这里的统治,是争取民心的绝好题材。

    他带着笑容说道:“言过其实,言过其实。”

    黄秉坤坐在车厢后面的座位上,和黄平两个人窃窃私语。

    他问黄平,那个拥抱他的女生是谁,多大了家里是做什么的。黄平一听问这个顿时脸红了起来,忸怩道:“少爷问这个做什么?”

第一百一十七节归家之后() 
“大庭广众之下,不忌男女有别,公然搂搂抱抱,成何体统!”黄秉坤一听这小厮还公然问他这个主子“做什么”,不由来了气,当下立马摆出主子的威风斥责起来,“你好好的本分人家子弟,切不可学那浮浪不肖子弟之举!”

    黄平不敢顶嘴,但是满脸都是不服之意。黄秉坤又把口气缓了下来:“你年纪也不小了,若那个女孩子是本分的良善人家孩子,我为你做主去提个亲,将亲事订下,明后年就给你们完婚。”

    他愿以为黄平会感激涕零,没想到黄平反而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二少爷,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

    “学校里学生不能订亲,更不用说嫁娶了……”

    “既然不可,那你为何又与人家这般……这般举动?”黄秉坤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如今是读书人了,读书人要有清誉。人家女孩子也有名节。”

    “二少爷,我和那女孩子只是互有好感……没,没往那里想……”黄平支支吾吾的说道。

    “那你到底想干什么?!”黄秉坤开始闹不明白了。

    黄平脸上露出了“和你说不明白”的神情,只好勉强说道:“我和她只是朋友关系,我们都很喜欢对方……”

    黄秉坤感觉信息量有点大,搜肠刮肚了半天才找到个形容词:“是红颜知己喽?”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黄平松了一口气。

    “她是何等人家出身?”黄秉坤依然紧追不放。

    黄平无奈:“她是归化民家出身的,老家是广东的,如今爹妈都在农委会的农场里做工……”

    黄秉坤听说对方父母不是什么微贱出身,而是本分农户出身,稍觉安心,正色道:

    “你既不愿意和人家订亲,这大庭广众之下的唐突之举以后切切不可再做了!”黄秉坤谆谆教导,“”

    黄平只好应道:“是,小的明白了。”

    黄秉坤回到了黄家寨,却知道自家老爹居然刚刚决定把黄家名下的大约一千薄亩包给了天地会。这个消息让他大吃一惊,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父亲居然因此裁撤了黄家寨的团勇。

    为了表示合作,黄家去年已经购买了天地会的农业科技服务――虽然当初的出发点不过是虚与委蛇,算是花钱买个平安,没想到去年的天地会科技服务让黄家的收入翻了一倍多,这使得原本对天地会的意图和出发点抱有警觉的黄家老爷和大少爷都对天地会有了兴趣。二人商议,自家名下有近千亩薄田,佃给佃户耕种几乎收不到什么租子――硬要收租的话恐怕佃户都得活活饿死。而黄家寨的佃户又是乡勇的主要来源,黄家自然不愿意太过得罪佃户。

    如今临高局面已经明朗,治安良好,黄家已经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继续“办团”了――黄家寨维持一支几百人的乡勇队伍的花销是很大的,黄家寨上上下下早就对此苦不堪言了。

    过去是为了在混乱的社会秩序下“生存”,不得不如此,眼下土匪即已肃清,有伏波军这样强悍的存在,黎民也不敢作乱,再花钱养着这远远超过寨子规模的团勇未免太不经济。因而早就有呼声要求彻底裁团了。

    这一次,黄老爷直接将大部分团勇裁撤,只按照村里的人口基数保留几十人作为髡贼要求每个村子必搞得“村民兵”。

    这么一来,黄家就没必要为了养活乡勇继续搞这种没收益的事情了。黄家的大少爷黄秉诚专门去了次天地会,拜访了叶雨茗,达成了将这些土地和上面的佃户“全包”给天地会的业务合作。

    黄秉坤听到裁勇包田的事情,大惊失色――这可是在自断爪牙啊!黄家寨能够在临高享有崇高的地位,和他们家几代办勇,一直是乡里的“栋梁”有直接的关系。如今裁掉了团勇,又把对田地佃户外包出去――难道父亲不知道临高这地方最要紧的就是人口么?这些佃户都是多少年沉淀下来的“老户”,很多跟着祖父、父亲打过仗。就算不打仗,这许多人口也是难得的财富,爹怎么一下子老糊涂起来了。

    他赶紧去找父亲和大哥,却没有找到――仆人回说老爷和大少爷都在花厅见澄迈的宋老爷。

    这位宋老爷是黄家的世交――不但是世交,还是黄家老大的岳父。情分不比寻常。黄秉坤赶紧赶去花厅。

    花厅上,宋宗茂宋庄主正在高谈阔论。他说是串串门子,看看女儿和外孙。不过大家都知道宋庄主是来讨主意的。

    宋家是澄迈县的大族,原来澄迈的首富宋宗会就是宋宗茂的族兄弟。宋宗茂虽然没这个族兄弟那么有钱,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们,坐拥几千亩土地。原本这些土地都佃了出去。自从澳洲人打败官兵,在澄迈县建立“善后局”,接着又成立了“澄迈县办事处”和“澄迈县咨议局”之后,澄迈也如临高一般渐渐发生着变化。

    剿匪、丈田、清查人口。厘清税赋,推行新税制……一步一步的做了下来。宋宗茂虽然对其中一些政策颇有微词,但是好歹澄迈也算气象一新,地面平靖,不论穷富,大家的曰子都比过去安定多了。

    但是最近澳洲人的举动却着实让他慌了手脚。农委会在澄迈大举开荒办农场,大肆招募农场工人。据说待遇优厚。不但原本管顿饱饭就来的长工短工纷纷“辞职不干”,连带着佃户们都闹着要减租子――要是不减他们就威胁要退佃。用佃户们的话来说:如今澳洲人来了,去给他们当长工,不但吃得好,还有房子住,比当一年到头吃不饱饭的佃户强多了。

    这么一闹,宋庄主就再也坐不住了。自从清丈田亩,开始推行新税制之后,他在税赋上的负担比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