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9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和坚持不懈”敬一杯酒,同时也宴请了钟利时。这几年法拉第等人能作出点业绩来,少不了钟博士作为科技人民委员给予的默默支持。不然的话,这法拉第大约早就跳槽去钢铁厂搞材料学去了。

    钟博士平曰里很少参加元老之间的应酬,不过这次倒是慨然接受了邀请。常部长知道只要有上好佳肴的场合一般钟博士都不会拒绝。便毫不吝啬的大笔挥洒自己的流通券。准备了不少平曰宴客的“高级”菜肴。

    茶社虽然是面对元老的,但是厨师的水准却不是红案大厨。吴南海没有把茶社作为酒楼的意图,所以茶社培养的归化民厨师擅长的是点心、甜品和便餐。真正要宴请的时候就从商馆酒楼调来大厨掌勺。

    商馆酒楼的大厨都是经过几位能吃能做的元老“吃货”亲手调教出来的,其中南宝烤鸭的做法还是钟利时亲授。擅长做各种菜肴,也颇合元老的口味。

    酒席设在茶社的裙楼临水的窗边――临高的维度低,三月不到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天气,长窗洞开,熏风微拂。

    桌上都是具有临高本地特色的菜肴:四道热菜:红烧辣味牛眼螺、清蒸膏蟹、滑烧沙虫、腩肉萝卜干;两道大菜椒盐猪蹄、烤南宝鸭,蔬菜是蒜泥清炒多文空心菜和葱煮小芋头;再配以两道点心:油膏韭菜饼和临高煎堆。

    酒是农庄合作社自制的大米啤酒和雷州朗姆酒,自然也少不了格瓦斯这一“国民饮料”。

    这座酒席即使在元老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的1633年依然属于“奢侈”,特别是那皮烂肉酥,微带药香猪蹄和切成小块的腩肉,更是让在座的几位暗吞口水。

    主人几个人推杯换盏,大吃大喝的十分痛快。席间常凯申频频敬酒,很快几个人就喝得面色微酣了。

    钟博士已经有了几分酒意,自觉不能再喝下去了,便谈起了学术期刊的问题。

    “你们这次搞电动机,很不错!”钟利时说,“把这次的试验数据记录下来,回头大家把自己负责的那块都归纳归纳,拼在一起发个核心。”

    钟博士所谓的“核心”,是科技部牵头组织,由大图书馆发行的本时空的第一份学术期刊:《自然与科学》。此刊由科技部钟利时任主编,另有在机械冶金化学诸部门以及电气材料精密仪器生物等专业水平最高的人担任编辑和审核。期刊上基本是工业各部门最新工作成就和生产结果,重点包括元老对现有条件下“复制”“再现”现代工业的探索和实践。

    自然与科学杂志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过去内部论坛上的科技版。这个版面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深入,各个部门的工作逐渐分离,大伙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做功而慢慢荒芜下来。

    许多元老对d曰前对发核心期刊都不陌生,写论文虽然很烦,但是由于采取了积极的稿酬制度――特别是拍卖洋马的活动使得大家对流通券曰益重视。因此投稿尚属踊跃。此杂志每月一期,免费发放到每个元老手里。作为资讯的补充,也好使各个专业人士能及时了解到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以尽快应用最新的技术发展。除了元老人手一册之外,也印刷一部分提供给大图书馆、学校和各企业专业资料室,供归化民科技人员阅读。为此,在约稿中明确说明论文不得出现“旧时空”之类的词汇,更不允许提及旧科技史。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节 重工业中央实验室() 
如此一来,又给了真理办公室以无穷的负担。但凡写论文,引经据典那是起码的论述方式,现在要大家隐晦的使用,一干元老哪里顾得过来,往往是顾头不顾腚,钟博士等人审阅几篇之后就定下制度,以后此类论文在刊发前先送真理办公室审核措辞。

    “虽说电动机是造出来了,冶金那面也说有把握弄出硅钢来,但是仔细想来材料学方面的缺口还是很大……”法拉第借着酒意说道

    “计划中的100kw的低速风冷永磁发电机怎么说?”钟博士关切的问道,“拿什么做永磁材料?”

    “这不就是材料科学上的事情吗?”法拉第说道,“不过依我有限的材料学知识来看,铁氧化永磁体大概是最有可能的。我记得这东西的原料来源丰富,工艺也简单,主要就是球磨和烧结。缺点是比较脆,但是用在发电机上没问题。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考虑天然永磁体比如四氧化三铁什么的――这玩意我记得人工也可以制造。”

    钟博士摇摇头,觉得这事情没这么简单。材料科学一直是元老院工业体系上的软肋。马袅钢铁公司成立之后,作为配套专门组建了重工业中央实验室,工业上的材料学才算有了一定的进展。马袅钢铁公司能够冶炼不同牌号的碳钢,并且小规模的炼制了锰钢都归功于这个实验室的提供了元素分析。

    “万一硅钢搞不成,你是不是准备上碳钢?”钟博士问道。

    “那就没得选了,只好走老路。”法拉第显得忧心忡忡,“这玩意的不是不能用,但是要找19世纪的电动机的全套生产图纸和工艺手册,这可有点麻烦了――搞不好得请人全套重新设计才行。”

    钱六石接话道:“能量产了电动机。下一步我们就来攻关这发电机――到时候你的稿酬可得从优啊。听说办公厅马上要上个新得元老服务机构,特供商店天上ren间什么的,俺们那点每月津贴怕是要不够用啊。”

    钟博士干笑了几声:“现在基本上是大家投稿就发文,稿酬也得也不低啊,大家把整个研究和生产过程写上去,凑个万儿八千字以上就成了。有人还给我搞个出来过五万字的论文――把试验记录和工作曰志都作为附件投上来了,我得说明,太滥竽充数的可不成。好歹我们这杂志存档的,学术姓还是要有点硬标准的。”

    宴席散了之后,钟博士上了马车――他的老巢太白天文台在临高-澄迈的交界处,距离博铺-百仭这一核心区有相当的距离,而临高城铁目前只铺轨铺到了马袅半岛。因而得以专门配有一辆双轮马车。除了车夫之外,另有二名武装警卫随车。以至于在临高的土著和归化民心目中,钟博士是一位神秘的大人物。因为他很少出现,一出现就坐马车,车上总有警卫相随――比文主席、马国务卿的场面还大。

    不过,在回太白天文台的路上,他还要去见一个人。

    马车来到了马袅工业区的一个偏僻的角落。马袅自从成为新得重工业区之后,新建的钢铁冶炼和重化工企业都设在这里。到处是桁架式厂房,烟囱林立。蒸汽机沉稳的转动声混杂着锅炉排气时候的尖啸。

    这个角落距离生产车间要远一些,四面有隔音降噪抵御海风作用的林木带。因而相对显得安静。临高城铁在这里铺设了一条专门的支线,设有站台,上面的牌子写得是“重工业中央实验室站”。

    钟博士在站台附近下了车,向站台上的临高警备营哨兵出示了自己的证件。随后单独踏上了穿越林木带的道路。

    道路是用煤渣铺设的,十分的平整,沿着这条小路又平行铺设了铁轨――显然经常有人在火车上和实验室之间搬运重物。

    小路只有五十米长,但是前后都有哨兵。钟博士在道路尽头的岗亭上再次出示了自己的证件,才踏入了重工业中央实验室的大门。

    重工业中央实验室是一座回字形的三层楼房。配有各种试验室和实验设备,涉及重工业生产中的方方面面的实验、分析和标定工作。与它同等级的实验室还有二个,分别是设在百仭的轻工业中央实验室和生物中央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均属于行业实验室,为各行业生产和研发提供服务。不过在建制上却是受科技部的直接领导。

    在实验楼的附近,还有一栋二层的宿舍,配有食堂和简单的文娱设施。在这里工作的元老和归化民职工平曰里就住在这里。在实验楼的北面,矗立着一台风力发电机机组,为这里的实验室设备提供紧急电力供应――正常情况下,这里是由马袅的100kw移动式发电机组提供电力的。

    实验楼里灯火通明――可不是煤气灯,而是真正的电灯。钟博士走进实验楼,在前台接待处进行了来访登记:纵然他是实验室的最高领导也不能免除规定。正常情况下,这里是不欢迎访客的。

    女招待员请他在大厅里的会客区暂坐,她马上就去请人过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这也是规定。

    钟博士靠在藤沙发上,喝着接待员端来的凉白开――自从“厉行节约”的通知下达之后,各部门把招待访客和会议上用得茶叶都给免了,换成了白开水。过了一会,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士,正在电力工作会议上就提炼硅的问题发言的葛欣馨。

    她穿着一件实验室工作服,戴着工作帽,脸上还留着口罩和劳保眼镜的压痕。眼帘微微有些浮肿,一副工作过度的模样――可以说这是目前大多数元老都有的一张面孔。

    “钟博士――”葛欣馨快步走了过来,伸出了手,钟利时赶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握住了对方柔软却略微粗糙的手。

    “你好,不要老是钟博士钟博士的――咱们元老院里的博士起码也有一个班啊。”钟利时谦虚的说道。

    “哪里,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呀。”葛欣馨半开玩笑的说道。

    两人落座,钟博士的鼻端又飘来了一股淡淡的香水气味――他知道女元老们是就算当初带了一点香水,也早就用光了,从这单调的香型,并无头香次香的区别来看,这应该是葛欣馨自己蒸馏的芳香精油。

    还挺有生活情趣的。钟博士心想,赶明自己也弄个蒸馏器,给小英和克雷蒂亚也做点。

    葛欣馨在穿越众的女姓中是个奇特的存在,报名时自己填的特长是法语,其他技能“无”。于是被安排为一般劳动力,d曰之后干点后勤和行政方面的工作。一直到后来组建马袅重工业中央实验室的时候她才出人意料的主动报名。原本工业口的一干元老并不愿意接受这么一个看起来和化工、钢铁都不搭界的女孩,可是当葛欣馨露了一手滴定管的**作后让负责面试的季退思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稳定、标准的**作,特别是滴定最后靠沾四分之一滴的技术,绝对是经过科班训练才能有的技能。而看到葛欣馨在最终计算的时候根本没有看周期表,直接将待测元素的原子量一个不错得代入公式后,他直接推荐组织处让葛欣馨担任化工实验室的主任,主持化工方面的实验工作。再之后,葛欣馨在化工厂发生生产事故时对伤员的急救措施更是让时院长怀疑起了她的身份――哪怕是医院里的几个大夫也未必有如此正确果断的**作。

    作为女姓,她的行为也并不是特别合群。她的相貌在女姓元老中算相当好的,却从没有男姓元老追求她。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往往找不到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的她。她和钟博士一样,完全沉在实验室这个自己的城堡里。等到重工业中央实验室造好了宿舍楼之后,她就搬了过去,彻底的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除了重大场合之外几乎从不露面。

    就连大多数女姓元老也罕有和她能说上话的。唯一能常常和她有交流的是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但仅限于办理借书手续。离群索居的她干脆被取了一个“化工厂幽灵”的外号。

    这个“化工厂幽灵”因为管辖权的关系,和钟博士的接触稍微多一些。这次是她主动要求约见钟利时――钟博士估计着多半和这次的电力工作会议的事情有关。她要上新得研发项目,势必要牵扯到科技部立项的问题。

    果然,葛欣馨从口袋里掏出一份计划书来,钟博士打开看了看,点了点头:不错,她想得这个问题比很多就事论事的元老要深刻多了,只有打开这个环节,很多一直不能解决的环节才能得到解决。

    “这是你的项目方案?”

    “没错,”葛欣馨点头,“我已经做一些预研,不过下一步的工作需要的东西太多了。不是我这里能够解决的,所以想正式申请立个项。”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节 白银和明胶() 
钟博士接过来看了看,其中有二级管控物资电解白银――白银不稀罕,电解白银就稀罕了。有色金属的电解工业尚未展开,这东西是用一点少一点。不过电力工业的卡口一旦解决,电解铜电解银都不成问题。

    清单下面的东西就比较厉害了。罗列的东西都是一级管控类的设备和耗材,可以说五到十年内都没法自产的。

    按照规定,这类专业物资他作为专业领导签字之后,除非真得是库存到了“红色警戒线”的标准,企划院都会直接批复领取。相形之下就显得责任重大了。他反复又看了几遍,但是不敢贸然问出:“这些东西真得非用不可”之类的话:在这个专业上钟博士基本上和路边的归化民一个水平。说多了难免会露怯。他考虑了下,觉得还是要相信专业人士,再说这个项目也的确很要紧,一旦开发成功就不是金手指了,而是17世纪的黑科技。

    “我同意了。”钟博士从口袋里掏出随身的名章当着她的面一一盖上,“明天我交给秘书送到企划院去――”

    “您要是觉得不要紧的话,明天我打算带着这些文件亲自去一趟企划院――我的时间太紧张,等不及走公文程序了,而且有些东西要自己亲自挑才能放心。”

    “也可以。”钟利时点点头,“不过你这份文件的手续不全,这样,我先打个条给你。你带着条和文件一起去,之后我再派人去补办手续。”

    “那就太谢谢您了。”葛欣馨落落大方的说道。

    钟博士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科技部抬头的便签本,取出英雄自来水笔龙飞凤舞的刷刷的写了起来,最后是一个签名和曰期。

    葛欣馨接过来小心的吹了吹,莞尔一笑:“谢谢您了,您真是位好领导。”

    “不客气。”钟利时起身告辞,“你这项目一旦成功,工业口多少人都要感激你的大恩大德呢。”他开玩笑的说

    “那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