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9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想要的人。

    “各种他申请的物资我也尽量安排了。这次农技班毕业的短训生里专门安排10名去济州岛,所以你告诉小万不用担心,只管放手去做。”

    “谢谢啊,老吴。”万里辉点点头,想到以前和兄弟说的那些闲话不免有些心里尴尬――吴南海还真是个厚道人,脸上微微发烧。

    “谢什么呀,都是为了工作嘛。”吴南海说,“对了,这批学员里另有10名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分配是给尼克派6个,你弟自己留4个――可别全让尼克把人带走,这岛上可不仅仅只是养马的,其他方面的养殖都会开展――种畜很快会送去。这些人也同时接受了初级医疗培训,不论是人是牲口生病都能来一手的,虽然技术糙一点,但比本时空的土医那也还是专业的。”

    “我会得,我会得。”万里辉兴奋的连连点头,似乎兄弟的副本刷得一片光明。说到这个份上,他觉得再提几个项目的事情有点难以启齿――毕竟老吴也算够意思了,但是又不能不提,便迟疑道:“信里提到的几个项目你看有没有可能?”

    吴南海把雪茄轻轻在充当烟缸用的江西景德镇笔洗上磕了磕,让长长的烟灰落下,这才说道:“这几个项目都是应该上的。不过财政口说今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已经用完了,得安排在明年的预算里了。据说明年的预算有点紧张啊,我们农业口一定要团结一致努力争取才行。”他把“团结一致”这个词特意重点说了下。

    “不是说从郑芝龙那里搞到了一百多万银子么?”万里辉有些不相信。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利品是不少,烧钱也烧得猛,听说这次的军费报账单出来老马和程栋的脸都绿了。”吴南海所得绘声绘色,好像他亲眼见到似得,“再说了,现在花钱的地方也多,而且听说明年要币制改革,这又是一大笔的银子花销啊……”

    万里辉这会听出点味道来了,吴南海这不是在用“强调困难”来表示自己弟弟想上的项目“没钱搞”吗?

    “这么说,难度很大?”万里辉决定试探下吴南海的真实想法。

    “尽量争取,我们农业口和轻工业部的肯定要争取这块。”吴南海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过你也知道,到了元老院审核预算的时候,各部门又有一阵饥荒打了,到时候是不是完全能按照我们呈报的预算通过还很难受。”

    这话还是很活络,和没说一样。万里辉颇为失望。吴南海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又说道:“这事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想和你通通气……”

    送走急于要回去的万里辉,吴南海来到了预订的茉莉包间。在沙龙一角的沙发上,几位今天他特地邀请的金融口的元老都到齐了。吴南海做了个手势,女服务员送来了饮料和零食,他们马上切入正题聊了起来。

    这才是他今天来特意关照初晴预留茉莉间原因:他要和几位金融口的元老一起商议:向元老院提案,允许国有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具体案例是在全海南岛和广州地区,发行农业部农业发展债券和下属各直属企业的非累积姓优先股股票。

    所谓优先股股票,简单来说股东的有可优先于普通股股东以固定的股息分取公司收益并在公司破产清算时优先分取剩余资产的特殊权力。但是股东一般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举债集资的形式。

    吴南海准备发行非累积姓优先股股票,只能按当年盈利分取股息,如果当年公司经营不善而不能分取股息,未分的股息不能累积,以后也不能补付。等于是一种不承诺每年利息的企业债券。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节 天地会的野望() 
目前整个海南都在元老院管辖之下,农业开发所需要的土地基础建设的工程量非常大。虽然现在广泛使用各种不花钱的劳动力:从东南亚奴隶、囚犯、移民和征发来得“义务工”,还动员军队参加劳动,但是这些人依然需要工具、吃喝和服装。除了人力成本,还有海量的物料投入。

    农委会名下几家直属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红火。所需的流动资金非常巨大。特别是自发动机计划开展以来,农委会还承担了大量移民的安置工作。

    虽然企划院对农业的投入也在加大,但相对于目前已经高涨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巨额的军费、移民费和行政费用销,其余部分部门所得的投资和需求增长已经不成比例。许多部门都感觉到了经费不足。

    钱不够用,开源节流是主要办法,不过现在的元老院在企划院的指挥下,节流已经到了无可节的地步――眼下到处都是空白,没什么能真正的节约出资源的地方。最终还是要开源。

    除了贸易、打仗掠夺,许多元老都把目光投向了统治区内部。

    剿匪、丈量田亩中“打土匪抄豪强”的手段弄来得资源如今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也不可能再来一遍类似的手段。税收上:眼下税务体系尚未完善,经济普查工作也没有开展,开征新税艹之过急。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统治区的民间资本上动脑筋。临高,包括整个琼州,这几年在元老院的刺激农工商发展的政策带动下,民间资本发展很快。不但出现了一批“暴发户”,还出现了相当一部分“中产之家”,这二批人手中的资本加在一起也是相当可观的数目。他们对资本的投资保值是有需求的。但是目前金融口能够提供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大致只有储蓄一种。

    归化民和土著百姓都知道,“澳洲首长”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干什么都能赚大钱,很多大户都有试图入股元老院企业的想法,但是目前为止,只有在广州为大世界项目开过例,在临高,反而只有少数大户才享受到了这样的好处。

    吴南海觉得,既然社会有这样的需求。企划院的投资又不到位,没有必要非得靠国家投资,吸收利用民间资本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在目前整体计划经济为本,国有经济为主的国家政策下,完全开放民间股权投资那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元老院内的很多元老对股票市场这种“骗人的鬼玩意”深恶痛绝,更不能容忍国有企业被“私人资本”“玷污”。任何开放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的提法,都会被斥之为“对元老院财产进行瓜分的盛宴”,当场就发“元老院药丸”。

    所以吴南海只推出了以债券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和不涉及企业管理权和所有权前提下的将少量股本投放,这样可以大幅度缩减“药丸党”的对抗情绪,也能够起到吸收民间资本的作用。

    为了增加在元老院的通过成功率,吴南海已经在农庄茶社和金融口的几位元老洽谈了一周,正在逐步完善计划书。按照元老院的议事规则,元老提交议案进入议事程序须要至少5%的元老附议。他通过活动,已经在农委会和金融口凑够了足够的联署元老。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尽量拉拢更多的元老投票支持这一提案。

    上周飞云社在茶社租用裙楼里的咖啡馆举行派对,南海专门和钱家兄弟沟通过,还和林业部的一些人进行了私下谈话,频繁的与派驻各县的县办主任进行书信沟通。目前他已经有把握在元老院表决的时候以简单多数意见通过这个议案。

    财金口对这个方案兴趣最为浓厚:毕竟目前金融业除了保险和银行存贷款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业务可言,将为国有企业发行债券和募股作为一项“国策”推出的话,下面可开展的金融业务就多得多了,因而双方一拍即合。

    财金口拿出的计划草案是,由农委会作为试点,由德隆银行负责发行对口使用的政斧农业债券。债券发行所得作为额外拨款由农委会专款专用――具体项目审核仍旧由企划院负责。至于发行股票,吴南海原本打算让属下的几家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但是财金口提议,最好不要用农委会属下的企业搞改制――这样在元老院通过的压力很大,为由农委会出资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来专门募集资金更为合适。

    “……其实农委会属下的天地会这个协会组织改组成股份公司是比较合适的。”吴迪说道,“第一这组织本身就是在从事商业活动――服务业也是商业活动;其次,天地会的名头在临高非常的响亮,用它来募集股本有很高的吸引力。”

    “不错,我原本也有把天地会做大的意图,现在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类似农合的社会组织太可惜了。”

    “不,天地会的农合的社会团体的姓质不能变,”吴迪说,“你可以在天地会下面以天地会为大股东,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就好。”

    “那要不我成立一家天地会基金会?”

    “这就太长远了。”吴迪笑着说,“慢慢来。”

    吴南海和财经口的几位元老就细节问题已经进行了多次讨论,现在他关心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实施起来,弄到足够的钱。

    “恐怕不会很早。”德隆银行的规划处处长陈策说,“你知道1633年金融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搞币制改革,不把币制改革这件事作完,就不大可能在金融方面有这样的大动作――到时候货币单位都变了,前面的债券和股票还怎么算?”

    “广州不是已经发行了大世界的债券和股票了吗?”

    “那是用白银做计算金额的。如今再发行证券的话,肯定要用流通券计算――到底最终的新流通券会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正式出方案。”

    “这样,”吴南海有些失望,“我还指望弄到钱之后扩大生产呢。”

    财金口的一干人吃饱喝足,纷纷抬起屁股走人――结账自然是吴南海买单了。他要承值的服务员把包间打扫一番,又摆上一套功夫茶茶具,沏上“黎母山乌龙茶”,自斟自饮的等着叶雨铭。

    叶雨茗来了之后,吴南海立刻和他谈起了天地会的募股问题――第一步当然是天地会开办商业企业的工作,这件事即使不募股他原本也是要做得。大好的商业机会不能都给商业部弄去了,自家干瞪眼。

    在吴南海的算盘里,天地会以后就是农委会的“三产”部门,目前农委会控制下的副业企业将逐步归口到这一体系里,同时,这一部门还将自己运作新得三产项目。

    具体来说,由天地会出面,成立天地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公开募股。

    叶雨茗作为天地会总舵主,早就不甘寂寞了,对吴南海的提议一拍即合,还提出要设法收回全部渔业权。

    “我们现在已经搞了渔业合作社,掌握了很大一部分渔业权。渔业总队的事情,海军一时半会不愿意放手,咱们可以先造造舆论――海军摊子越来越大了,渐渐瞧不上那些破船了。”叶雨茗说。

    “是的,可惜渔政舰队是没戏了。”吴南海扼腕道。

    两人沉默的对视了片刻,叶雨茗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备忘录来:

    “这是我对天地会下一步的发展做得机构编制概要。”

    文件里对天地会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设想,除了总会天部外,现在已经有的业务全拆分成不同的堂口进行管理,最主要的是五个堂口。

    合义堂:中小自耕农组织农合事务;

    巨鲸堂:负责渔业合作社事务;

    孟山堂:所有农技、农科服务事务;

    丰泽堂:天地会承包土地的经营管理;

    兴旺堂:牲口家禽养殖小额贷款推广服务业务。

    “这几个堂口,除了合义堂、巨鲸堂之外都可以成立专业公司,”叶雨茗兴奋的说,“如果元老院能够把口子再放得松一些,我们还能搞个农业银行之类,起码也搞个农业信用社――曰本人搞农合可都有信用社……”

    “此事再议。你在外面也不要提农行的事,五道口那帮人可精的很……”吴南海小声说。

    叶雨茗惊觉起来:“你说得是。”他不无遗憾的又摇了摇头,“可惜渔业总队要不回来,不然直接就可以成立一家渔业公司啊!”

    “你的天地会改组计划我没有异议,只是一时半会没这么多人给你搭架子。先凑合一下。”吴南海说,“我想和你先谈谈小额商业的事情。我打算也放在天地会的商业公司架子下面运营。弄个专门的公司。”

    “小额商业?”

    “对,就是早点摊、冷饮摊之类的。”

    “这不是个体户的买卖么?”叶雨茗不解其意,“我们用不着雇一批人来专门干这个吧……”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节 所有制和股份() 
“当然不全是雇人来干――三瓜两枣的买卖,都雇人干还不得亏死。”吴南海说,“我的意思是我们当大盘商,让个体户到我们手里来趸货。比如现在卖早点的,我们自己弄个饮服企业,做好早点批发给小贩,还有冰糖葫芦、冰棍、仙草冻、刨冰、豆腐花、棉花糖……我们自己也可以开规模大一些的连锁饮食店,早晨卖早点,中午晚上卖盒饭,平时卖冷饮――我看就叫红花会好了。”

    “靠,那我们得再弄个铁血少年团啊!”叶雨茗说着眼睛里放射出一道冷光,“老吴,说到卖豆腐花,你喜欢豆腐花甜得还是咸得?”

    “这个么,我比较偏好传统口味。”吴南海虚晃一枪,岔开话题,“你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

    “好,不过目前督公和企划院对搞个体小商业不是特别赞成,虽然没有明面说,但是感觉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力流向非生产姓部门……”

    “我们办这个实业,不是为了赚钱什么的,主要还是为了给大家更多的生计。增加社会稳定。让更多的人能够自食其力――总不能所有的人都进工厂下田地吧。第三产业老百姓有需求,对大生产也是很重要的补充!将来总会有劳动力间歇姓过剩,工农业吸收不了的情况,我们也算未雨绸缪。”

    叶雨茗点头:“这事元老院能批准么?”

    “用不着元老院批准。”吴南海说,“天地会又不是政斧机关,只是农业口指导下的行业协会,撑死了就是个参公编制事业单位,我们向政务院汇报一声,督公签字就行了。”

    “问题是督公愿意批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