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8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汤总还烧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器皿和工艺品送到临高来,向建筑业、工业、外贸部门推销。大图书馆里就有不少汤氏花盆,祁元老找土著工作人员过来,用水洗干净一看……好,就是它了。

    于是就下了订单,图纸拿过去,货也做出来,就等着船,不过从甲子煤矿返回的船都是装煤的,另外还有少量吨位装用来烧水泥的等级矸石,剩下一点也要装i级耐火粘土和耐火砖,要是按计划排到祁元老的iii级粘土制品,少说得等下半年了。

    于是祁峰就腼腆的向女海盗提出了自己的需要,末了还不自觉的瞪着两个大眼睛无辜的看着女海盗的瞳孔,这一萌不要紧,女海盗这会正手不是手脚不是脚呢,美郎君一句话那就是刀山火海也要冲上去,祁峰一个劲解释没有多少钱预算付太高运费blublublu,李华梅只顾了一个劲表忠心:“哎呀人家也想去琼山府看看的……小女子那些手下还欠调教……都不会在浅海行船的,得练啊……多亏了祁……祁首长瞧得起……”就差唱个“十娘我有百宝箱了”。她都没想过她那条杭州号根本开不进南渡江去。不过其实就是搬点瓦,手里有那么一票壮的跟驴一样的黄白毛鬼佬,大不了拿小船多搬几次就是,当然这是后话。

    不过后来祁峰提到“海军”二个字,让她忽然想到了自己明天还有任务――得上高雄去运货。

    这下李华梅不由得万分的不情愿,要按照过去的脾气,她早就把这事往后推一推了,但是想到自己肩负的卧底重任和姐姐的下落,急切的想为祁峰搬砖的念头顿时冷了下来。

    “不,嗯,大人……不,首长,要送您去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之后就要去高雄,要不……首长您在琼山等我的船回来……”

    “哦,你要去高雄啊,那就不麻烦了,我主要是想多运回些砖瓦来。可惜可惜。”祁峰搓着手有点遗憾的说道。

    “啊,我从高雄一回来就送您去……”

    在这之后也不知道到底说了些什么,由于意外的邂逅导致的小鹿乱撞,李华梅金币也没换成,只好回来再说了。一路上还在痛骂自己没出息,连句整话都不会说了。

    一艘单桅巡逻艇正在香港附近的外伶仃洋海域满帆航行着。

    这种轻快的单桅三角帆船虽然吨位不大,但是速度快,航向灵活,加上甲板上一门打得又远又猛的大炮,外加二挺打字机,在南中国海沿海就是横着走,更何况这船上还挂着启明星旗――如今的南中国海霸主的旗号赵猪笼――官名助隆――正矗立在驾驶台后面,用望远镜搜索着海面。他的船属于驻香港的海岸警备队,专门负责对香港周边海域进行全天巡逻,弹压一切海盗行为,保护航线和渔业生产安全。

    这个任务很枯燥,基本就是沿着一定的航线进行巡逻,对遇到的可疑船只进行盘查――特别是那些没有悬挂元老院航行许可旗和捕鱼旗的船只。不过对赵猪笼来说,这样的航行还是轻松的。他的腿脚有点毛病,经不起经年累月的航行,这样只要白天出海,晚上可以安心睡觉的工作很适合他。

    赵猪笼喜欢别人叫他赵大,后面跟“哥”也可以,跟“爷”最好,“伯”也凑合,“叔”也勉强。尤其不喜欢别人叫他的大名。

    这个烂名字是他爹给他起的,赵猪笼的爹说:“猪笼进水满是金,我们打鱼的,不进水进哪里?”

    赵猪笼的爹叫赵金海,在赵猪笼十五岁的时候死了,在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里,连人带船都没回来。

    赵猪笼的娘一直说,他爹的名字起错了,金海金海,那是进海啊,进了海,哪里出得来。

    赵猪笼十五岁没了爹,十六岁跟本家二叔出海,十八岁入伙金大雄的海帮。隔了一年,金大雄在打劫一条福建船时挨了一火铳当场毙命,他的帮也散了,赵猪笼跟几个相与的好的兄弟一起投了诸彩老的大帮。

    在海上纵横了十几年,出生入死,总算也混到了有一条自己的小船,衣食无忧。没想到诸彩老一仗大败,大帮就此溃散。赵猪笼跟着自家伙的头目一起跟着施十四又投奔到临高的澳洲人这里。

    赵猪笼跟着老大们一样的也剪了头发,换了衣服,进了学习班。经过半年“政治学习”,他居然考出了丙种文凭,被昔日的老大揶揄:“赵猪笼,看不出,你还是个读书种子嘛!”

    赵猪笼只是笑笑,不说话。他长年漂泊海上,一条腿受了风湿,有点瘸。读书是为了想留在岸上,胡九妹胡老大不就洗脚上岸了?

    但是他还是没有能上岸。澳洲人看他腿脚不好,没有让他进海军,而是让他上了货运船。赵猪笼也改名叫赵助隆,分到一条小船跑货运,自然也成了海军预备役少尉。

    开始是在临广线跑了两年,后来进了大波公司当船长,继续跑沿海的定期货运航线。再后来发动机行动开始了,护航警戒力量需要大规模的扩编,熟练水手太少,一时间连合格的船长都凑不齐。赵助隆即当过船长,又有战斗经验,于是又被重新征召回现役。由于他的腿脚有毛病,不适合长期队列服役,为了照顾他就编入了任务相对轻松的驻香港海警队。

    赵助隆对这种帆装的船只开始有点不适应,不过培训一个月之后就能基本掌握了。看风航海的道理还是有相同之处的。

    今天,照旧是他的巡逻班次。香港几天前刚刚过过一次台风,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浪高不过1米多,巡逻船航行起来轻快而平滑,简直感觉到海浪的颠簸。

    赵助隆看了一会海面又坐了下来,自己的风湿腿感觉越来越重了,虽然总医院那边给开过几次膏药,贴了可以缓解,但是这么下去不是个事,还是要想法上岸才行。

    不过上了岸,自己做什么好呢?他打小到现在都在海上讨生活,虽说因伤病退役人员照例分配工作,但是收入可就大不如前了,自己还没有老婆……正在想着,瞭望哨喊道:“左前方,有可疑船只!”

    (未完待续)

第十一节 劫持() 
readx;    所谓的可疑船只是一艘此地常见的大号渔船,按照澳洲人的算法,大概有**十吨的排水量,它没有悬挂捕鱼许可旗,显然,这是一条没有缴渔业税的盗捕船。

    这条船正靠在一个海中的沙洲旁,似乎正在拉取着什么海产。赵助隆下令巡逻艇靠过去,准备临检扣船。这是在巡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每次出来巡逻总能遇到一二次。

    拒不缴纳的渔业税的船只照规矩一律拿捕,押送到香港听候处理。照规矩是没收全部渔获。如果被发觉二次被捕,连船也会被没收。

    渔民虽然向来是被压迫被剥削被歧视的阶层,并不表示他们就是善男信女或者可以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官府管不到的海上世界向来是以刀子和拳头说话的。桀骜不驯的渔民当然不会甘于把自己辛辛苦苦捕获来的海产被人拿走五分之一,所以海岸警备队在珠江口强征渔业税的行动一开始是颇受到一定程度的反抗的。海岸警备队几乎每次巡逻都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死人沉船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还发生过渔民集伙武力反抗的事件,不过最终都毫无悬念的被镇压下去了。

    经过香港方面一番软硬兼施,大棒之外又加上胡萝卜的政策:包括设立渔行,公买公卖,发放低息小额贷款,外加组织渔业协会,渐渐的将附近的渔民人心收服,现在渔业税体制已经完全确立起来了。

    虽然偷捕逃税的事件并未绝迹,但是总体这样的事情愈来愈少了。至于武力反抗在澳洲人雷霆手段的名声之下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了。因而赵助隆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下令全船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准备临检!”他喊了一声。巡逻艇始降下风帆,一个大嗓门士兵拿起铁皮喇叭,用广东话、客家话和闽南话轮番喊话。

    几个水兵开始准备铁钩,一个水兵爬上驾驶台后面的射击阵位,将打字机对准渔船。

    渔船的甲板上只有几个破衣烂衫的渔民,一看这阵仗都慌乱起来,有人乱跑的,也有人跑去想起锚石的,听到“……双手抱头蹲下!”的话,外加那黑乎乎的“方大炮”对了过来,呼啦一下全蹲了下来。一个双手抱头。

    在对赵助隆和巡逻艇上的水兵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即使他们没有火器,在一对一的白刃战斗中渔民也不是受过系统训练的水兵的对手。

    铁钩勾住了渔船,两船并靠,但是并不紧紧的挨着。跳帮队员们用专用的登船跳板登上了渔船的甲板。赵助隆没有兴趣再看下去了――下面的场景已经是例行公事了,无非是船老大出来求情,少不得要费一番口舌,说不定还得义正词严的拒绝对方的贿赂,赵助隆一度很眼馋这些红包:要能弄几个的话对自己的积蓄不无小补,但是他知道首长们到处都安了眼线,任何事情都瞒不过他们,而且每隔半年,船员就会被更换一部分,补进新招募来得人。他这个船长说不定也会换一艘船干干--永远都没法拉起自己的亲信来,更别说把全船的人都收服了。

    赵助隆百无聊赖的看着枯燥的重复戏码桥段:船老大点头哈腰,临检水兵呼幺喝六,然后忽然甲板上涌出来七八个老老小小男男女女的,跪着哭着抱着临检水兵的大腿,有人哭得,有人嚎得,还有人磕头的。乱哄哄的闹成一团。

    这帮子疍户,就是不肯老老实实的交税。赵助隆摸出一个鼻烟壶,挑了一点嗅了嗅。他虽然也是渔民,却不是疍户出身,因而对疍户这样的“贱民”很是瞧不起,海军中由于疍户出身的官兵很多,海军中因而严禁歧视疍户,还搞了许多宣传教育工作。但是这种情绪在非疍户出身的海军官兵中并没有真正的消除,只不过不再流露于表面。

    正当水兵们的注意力都被左舷的临检吸引住的时候,从右舷的海面上悄然浮起了几个木酒桶,在右舷担任瞭望的水兵好奇的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就在这一瞬间,从几个木桶里同时射出了短短的弩箭,随着几声惨叫,瞭望的水兵纷纷中箭落海。靠在右舷打字机上张望的水兵也被射倒。就在几乎同时,原本趴在水兵脚下苦苦哀求的渔民们一起动手,瞬间就把几个跳帮队员拖倒在地,手起刀落顿时就了了账。

    赵助隆反应还算快,他拔出手枪,刚刚喊了一声:“注意……”渔船艉楼侧面舷板轰然倒下,瞬间喷出一股白色的浓烟,雷鸣般的炮声随后响彻海天。

    无数铁钉铁子瞬间横扫过巡逻艇的甲板,甲板上一片惨叫声,赵助隆的驾驶台首当其冲,他的脑袋被几个铁子打成了一个烂西瓜,上面的几个水兵一个也没能逃出性命,驾驶台上血流成河,连打字机也被打穿了七八个洞。

    “上!”

    随着一声嚎叫,从甲板下涌出几十个海盗来,瞬间就爬上了失去了打字机掩护的巡逻艇的甲板。而木桶下也出下了几个浮动的人头,手脚并用的从右舷爬了上来。战斗是短暂而残酷的,多数甲板上执勤的水兵已经在第一次炮轰中或死或伤,巡逻艇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巡逻艇的水手人数不多,完全是依靠火力来压制敌人和“潜在敌人”。现在这突如其来的一炮瞬间废了它的火力优势,因而不到十分钟,巡逻艇就落入了海盗之手。船上的水兵们不是当场被格杀,就是被抓住之后直接一刀了账。

    海盗们虽然从外貌到衣着和珠江口的渔民们毫无二致,但是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行动协调。完全不是乱哄哄的渔民海盗的做派。

    战斗完全平息之后,从渔船的甲板下面走出来一个壮汉,他的穿着打扮和拿着刀枪,还喘着粗气的海盗们并无二致。这群海贼却赶忙给他让开一条路来。他大大落落、踩着甲板上的尸身和鲜血,慢慢地走到舰尾。接着,在爬上驾驶台那鲜血淋淋的扶梯之后,他看了一眼被炮子已经损毁的打字机,用手转动了一下,观察着个黑乎乎的铁家伙片刻之后,他拆下了打字机上的弹盘,仔细的看了看。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海盗头子并不说话,他只用手势来指挥一切。海盗们迅速的将尸体挂上炮弹,抛入海中,有人修补被打断的帆缆,有人清理甲板。十几分钟之后,整艘巡逻艇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整备状态。

    渔船被凿沉,海盗们登上了巡逻艇。港海巡64号升起满帆,借着风势,迅速的朝着外海航行而去。

    四小时之后,港海巡64号失踪的消息传回了临高的海军部:一艘单桅巡逻艇在珠江口例行巡逻中失踪,失踪当时沿途海域均无风暴。派出巡逻艇进行了搜索,未发现失踪巡逻艇的任何痕迹,因而不能判断该船是否由于触礁而沉没。现在乐琳怀疑该船叛逃或者遭人劫持,已经扩大了搜索的范围,目前还没有结果。

    海军部立刻紧张的运转起来,损失巡逻艇这不是第一次,事故和战斗损失并非没有发生过。但是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情况却是第一次发生。陈海阳命令在香港和驶往香港的所有船只提升警戒水平,同时警告各地各船:有一艘单桅巡逻艇目前下落不明。

    “可惜香港没有8154,不然派出去搜索的话一定能找到。”陈海阳觉得这船沉没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是叛逃和被劫持。至于动机是什么还不好说。不过,即使是船员叛逃,也不可能是自发的,很有可能是受人蛊惑。

    如果是受人蛊惑,那么这次的事件就有点稀罕了,陈海阳想不出在他们严密的内保体制下,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蛊惑起船员?好歹这巡逻艇也有二十多个人。绝不可能密不透风的。

    “立刻调阅港海巡64号的每周内部报告!”陈海阳打电话给总参政治处。每周从政治保卫总局送来的十人团监视报告都是送到这里的。接着他又下令调出港海巡64号上全体人员的花名册,按照名册调阅他们的档案。

    “……再给政治保卫局打个电话,说我们要送一份名单过去,请他们查阅下这些人在政治保卫局有无其他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