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7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着,他有查勘了缴获的各种官马。这些官马大多是济州驻军的马匹。

    “现在有多少马?”尼克看着马圈里的没精打采马匹和满地狼藉积满了马粪,好多天没有更换的垫草。皱着眉头问道。

    负责接收马匹看管马匹的一个归化民干部赶紧报告:“报告首长:一共195匹。分四个圈。朝天浦那边还有40匹。”

    “从攻下这里到现在济州城死了多少匹马?”

    对方看到尼克面色不善,心中害怕,结结巴巴的说道:“报……报……报告,死了25匹……”

    “怎么死了这么多?”

    “报……告首长:朝鲜的牧吏说每年冬天都要死很多马……”

    “混蛋!”尼克再也忍不住的骂道,“因为每年都死很多马,就可以继续照旧死很多马?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

    归化民干部被吓得缩了脖子。一句话也不敢说。要不是他已经受过了足够的教育,这会说不定就下跪大喊“小人该死,老爷饶命”之类的话了。

    尼克见他脸色煞白,浑身哆嗦,心肠又软了起来。

    “算了,你也不是专业人员。派你来管理马圈本来就是个错误!”他一挥手,“你是哪个部门的?”

    “小的……不,我是企划院特别搜索工作队……”

    原来是企划院的。尼克心想,怪不得是他在看守马匹――马匹也是战利品。但是这帮人抄家搞统计很在行,叫他们看管活物就难了。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略略放缓了些,问道:“养马的人呢,都是什么人?”

    “报告首长:养马的都是原先本地的马夫,监营的官奴婢。我们清点接受马匹结束之后,就是由他们继续饲养照料的。”

    “人呢?”尼克觉得有点诧异。既然留用了专职的马夫,虽说这帮人很不专业,还有许多坏习惯,但是清理马圈,更换垫草,刷洗马匹是马夫的通常工作,不管哪个国家都差不多。

    看这里的摸样,起码也有十几天没换过垫草了。马匹也有好些天没刷洗过。

    “二周前就给征发去修房子了。”企划院的干部小声说道,“白天去,晚上回来再给马喂点料,饮水什么的……”

    “岂有此理!”尼克又发火了。一天到晚喊马不够用,真有了马却是这种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态度!

    他又看了看马匹的状况,大多掉膘严重――显然喂饲料不够,而且有些有不少马匹有役使过度的迹象。事不宜迟,现在要立刻将朝鲜马夫都要回来,再配合自己带来的人,赶快给马匹一个恢复上膘的喘息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马匹安全的过冬。

    尼克去找了冯宗泽,冯宗泽的态度极好,对他的要求全部一口答应。当即就把所有的马夫都给了他,又说他已经下令把所有和马有关的设施和物资全部移交给他。说着交给他一本簿册。

    至于马圈,尽管城外的马圈形同虚设,但是尼克认为还是设在那里比较好――虽然冯宗泽认为城内有足够的荒地可用,而且有城墙保护,容易关防。

    “不行,马这种动物不能在人烟稠密的地方集中饲养。”尼克摇头,“再说等难民大批量来了之后,城里还要设置难民营。密度一高,人和马都容易生病。”

    城外虽然不利于关防,但是面积广阔,春天便于就近采牧野草,而且有河流,马匹饮水用水方便――马是耗水大户。马圈设在城内,日后供水就成了很大问题。

    “好吧。我给你派一队警卫人员帮忙守卫。”冯宗泽说道,“施工的事情我马上就安排下去――你得提供设计图。”

    “这没有问题,我亲自来画。”

    被征发去修路盖房子的马夫们回来之后,尼克任命徒弟来宝当马圈总管,全权负责济州马圈的工作。又把带来的饲养员任命为小队长。

    “该干什么你都知道。把我教你的东西的灌输到他们的脑袋里去。”尼克吩咐道,“第一件事!叫这些马夫好好洗个澡,全部净化一下!马是爱干净的动物!”

    来宝立刻动手干了起来。指挥着马夫们出马圈换垫草,刷洗马匹。又逐一将马圈内的马匹进行了分圈。把掉膘严重的、有伤病的、年老的马匹逐一分马圈,有针对性的进行喂饲和调治。

    尼克则亲自询问马夫,将历年来的马匹死亡状况进行了一番研究。因为这里饲养的都是官马,所以每匹马都有相应的“马档子”,役使状况、饲料配额、生病情况和倒毙状况都有记载。

    总得看来,这里冬季的马匹的死亡率最高――和过度役使、秋季上膘不足,冬季饲料匮乏有直接的关系。

    尼克发现,监营、兵营对马匹的过冬干草储备十分有限,也很少储备精饲料。经常将马匹赶到野外,任其自己采食野外的枯草――济州岛的冬季相对不甚寒冷,虽然也积雪也不厚。野外枯草很多。这种饲养方式成本低,但是过于粗放,马匹如果秋季上膘不足,冬季役使过度就很容易掉膘,造成倒毙。

    这种做法其实和游牧民族的群牧马很相似――问题是游牧民族的马匹冬季一般不役使,饲料差一点少一点大致也能够过冬。但是对经常要役使的官马、军马来说就显得营养不足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节 新马圈() 
尼克亲自到城外的马圈上,实地观察地形,考虑如何的设计马圈。

    他设计的这个马圈主要目的是饲养目前掌握在济州军管会手中的役使马群。至于那些官私马场,他暂时无力插手――不是不想,实在是不能。

    他现在即没有人,也没有饲料,接收过来也无力有效的管理起几万匹马来。到头来依然是靠原先的老人和老办法。

    与其马上改变造成动荡,不如让这些马场继续维持着旧有体制运转下去。

    再者,这些马场应该采用的是野外放牧的群牧马饲养体制,这种饲养体制不需要马圈,对饲料和人工的需求也很小。尽管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繁殖率偏低――但是在现有条件下不失为维持马群的方法。

    即使以后他接管了全部岛上的马群,在几年之内也还得维系这一体制。

    但是,要大规模的扩大马群,优选马种,推行圈养舍饲势在必行。

    舍饲尽管有需要场地大,建设周期长的问题,但是有利于饲养管理,保护幼驹和积肥保肥。济州岛这里尽管相对暖和,21世纪的冬季最低气温也在零度,即将到来的1632年,是一个连临高都会下大雪,气温下降到零度的年份,根据临高气象台的预测,济州岛的冬季最低气温恐怕hi低到零下六七度。修建马舍有利于保护马匹安全的过冬。

    有了马舍,他就能搞出一个新得饲养体制来,作为培训人员和技术推广的样本来使用。因而济州马圈必须兼顾役使、繁殖和调教三个功能。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有配套的饲料加工和马粪处理工程。

    建筑材料和人工方面,人工是充足的,大批被解放的官奴婢组成的奉公队是现场的劳动力――而且其中有很多人在过去一直充当扎栅工。有丰富的扎栅栏,建马围的经验,都是熟练工。

    至于建筑材料,尼克决定立足现有条件――想依靠千里之外用船给他运来砖瓦和水泥是不现实的。好在马圈的建筑要求比较低,可以因陋就简,济州岛这里火成岩石块很多,几乎到处都是,从民居到官署几乎全用这种石块。可就近利用的木材也比较多。旧马圈的围栏拆除后,除了一部分朽烂的只能用来烧火之外,大多数还能重新利用。

    尼克虽然不懂建筑,但是懂如何修马圈――在高磨盘岭牧场修建的马舍就是在他的指导下,由建筑总公司修筑的。正如梅林说得,修马圈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修完磨盘岭牧场的马圈,不管是建筑总公司还是尼克,都学会了该如何真正的修筑一座符合要求的马圈。

    按照要求,马圈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干燥的平地或者缓坡上。附近要有较大的水源。这几点,现有的济州马圈所在地都能满足需求。所以他决定不再改变,命令奉公队首先对地基进行平整。

    马舍的地面比较简单,无需铺设石块或者水泥进行地面硬化--这样既费工费料又不利于马匹健康,这些材料的渗透性过于坚硬,而且不保温。因而地面一般都用粘土夯实,粘土的地面保温、护蹄,而且修补容易。

    马舍有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尼克和在临高一样,选择了半封闭式。

    全封闭式马舍尽管保温效果好,但是内部温度较高,湿度大。马匹抵抗力弱,容易感冒。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马匹的粪尿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对马匹的健康亦不利。

    新马圈的马舍是半开放式的,即后面和两侧有墙,前面敞开。半开放式的马舍结构简单,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容易保持室内的清洁干燥,又便于饲养工作和积肥。缺点是不利于保温,对于冬季气温很低的北方地区来说不适合。

    马是一种喜凉惧热的动物,尼克认为以本时空济州岛冬季零下的极端最低气温来说,马匹也是能够承受的,而且适度的低温有利于提高马匹的抗寒能力和适应性。

    尼克设计的马舍是斜披式多列结构。这种马舍的结构最为简单,节省建筑材料,养马数量多,易于管理,保温性较好。顶棚采用斜披式,直接利用围墙作为屋顶的承重结构。搭屋批的椽子直接搭在围墙上。省却了梁柱。对缺少较粗胸径木材,也没有足够的合格木匠的尼克来说尤其合适。

    围墙就用济州岛上到处都是火山石堆砌,粘合剂用粘土、沙子混合而成。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成墙是个技术活。好在本地的建筑几乎都用这种方式砌墙,所以奉公队内有很多官奴婢是擅长这个工作的。

    大多数马舍内部,不设单间,采取通间构造,只有少数马舍内设置单间,这是专门为怀孕母马和哺乳母马准备的。

    马舍内有专门的马槽――全部从临高运来,尼克嫌弃旧马槽可能带有较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因而全部废弃不用劈了当烧柴用。另外还安装了专门的草架。草架是专门用来喂饲长草用得,用木杆制成,横置于马槽的上方,大致相当于马站着稍抬头就能吃到的草料的高度。

    之所以特别安装草架,是因为本地的马匹冬季多半喂饲干草,如果直接将干草堆放在厩床上,容易使得马匹食入粪便和寄生虫卵,很不卫生。

    这一改良虽然小,却是提高马匹健康状态很重要的一环。

    另外,尼克还修筑了若干单独的封闭式马舍――这是为种公马准备的。他不清楚目前的役使马匹里有没有适合做种公马的马匹。不过,原本就准备为济州岛马群引进新得种公马。根据他的推测,济州岛的马群基本就是那150匹蒙古马和岛上马匹的杂交后裔。自那以后,没有记载说有其他外来马种的引进,因而这里的马匹的外来基因很少。

    从育种的角度来说,济州岛的马种是相当“纯”得,但是这样的“纯”蒙古马对元老院来说不是最佳的选择。蒙古马的身高、负重和挽力按照元老院的军用或者役使标准都不够,只能说是勉强凑合着用还行。改良马种迫在眉睫――势必要引入外来的优秀马种,开展大规模的刷新马群的工作。

    马舍的规模为可容纳四百匹马,包括现有的济州军管会控制下的所有马匹和未来可能增加的若干马匹。尼克通过军管会发布命令:将朝天浦的40匹马全部赶到济州听候甄别。

    由于修马圈属于第一等要务,冯宗泽和南宫又对马匹资源十分重视,因而尼克要人又人要物有物。奉公队数量足够,各路工匠助阵,外加从临高运来的工具车辆的协助,新马圈的马舍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三分之二。另一部分人开始进行配套工程的修建,包括人员宿舍、马匹医疗所、马匹隔离检疫所和专门的马粪处理用的沼气池。

    集水工程和引水渠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尼克还计划修筑一个简单的水净化池用来给马匹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在一处距离马厩较远土壤干燥,不影响到地表和地下水源的地方选择了掩埋病死马匹的地点。

    最后,整个马圈用一道栅栏围绕起来――这主要是放着马匹跑出去,而不是什么防御设施。此地毕竟距离济州城不到一公里路,还有一些日本治安连的人员驻守。

    马圈工程兴建的同时,尼克开始寻找足够的饲料。马匹的饲料在济州监营并无太多的储备,除了干草存量稍多,精饲料很少。济州去年因为遭遇饥荒,原本用作精饲料的荞麦、大麦等粗粮大多变成了人的口粮。现在饲料库房里除了一点库底子之外几乎什么也找不出来。

    这让尼克无可奈何,只好去求助于冯宗泽。他很清楚,济州岛是一个以种植荞麦大麦为主的地区――甚至可以说是岛上局面的主食。济州仓库里的三万石存粮里,这几种粗粮的存量是不会少得。

    然而冯宗泽对此颇为为难:这些粮食中很大一部分必须用来养活奉公队。当然,每家每户各自都有些存粮,可以勉强对付到下一年收获,但是济州岛本身缺粮,即要养活当地的百姓,又得养活马上要大批到来的难民。如果调出一部分马粮,而香港方面运输救济口粮的环节稍有差池,立刻会影响到整个粮食储备安全。

    尼克经过一番竭力争取,加上冯宗泽也不愿意马匹在自己手中大量死亡,最后还是批给了他几百石的大麦和荞麦。

    尼克当即关照手下的奉公队员们,先领取了一部分饲料粮,装上紫电手推车,一路装运回马圈去。

    马圈里的饲料仓库、青贮仓库还在修建中,为了存放这批宝贵的饲料粮,他命令将这批粮食先存放在原先马圈看守人的住所里。原先的马圈看守人则编入“马圈奉公队”。

    至于马圈奉公队成员的住所倒不劳他操心――大多数人在济州城内和城外都有自己的房子或者住在官房内。他只关照人盖了一排简易宿舍,供应值班人员使用。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