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7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还真舍不得在这个时候离开。

    “胜宝,你留在这里带师弟和牧工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我制定的规章和手册办事!”他把自己的几个徒弟叫来叮嘱道。胜宝和来宝兄弟是他的第一批收得徒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来宝随我出差。”他说道,“你回去收拾下,再去领装备。”

    他又从牧工中选了四个人充当助手。虽然每个人的行李都很简单,但是随身的工具材料却带了二十个军用后勤标准箱。里面装满了养马需要的各种工具、器材和药品。

    一行人先从临高搭船前往香港,接着在香港和骑兵、辎重兵教导队、联勤总部畜力处的人员会合,组成“济州岛畜力工作组”一起坐船前往济州岛。

    尼克眺望着渐渐浮现在眼前的青翠的岛屿,心中盘算着怎么在当地开展工作。作为一个马匹爱好者,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去过另一个时空的济州岛马场,对当地的牧场情况、气候条件和马匹状况都有比较多的了解。

    岛上的汉拿山山区是非常优质的牧场,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马匹繁衍。如果配合先进的牧草种植,进行集约化养殖,那么饲养十万匹以上的马匹是不成问题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节 尼克的到来() 
这里是他大展宏图的好地方。尼克心想,整个东亚地区,除了北海道之外,济州岛的养马条件最为理想。

    h800在小发艇的牵引下平安的靠上了栈桥。因为船上有元老到来,驻扎朝天浦的海兵队派出一个班在码头上列队迎接。李海平正在出海,因而来迎接尼克一行人的是这里的最高级别的军官:特侦队分队长薛子良。

    随着海兵队上士高喊“举枪!”“敬礼!”,扩音器里开始播放《向您致敬,司令同志!》,尼克不得不做出立正的姿态,然后举手向一干迎接的人致敬。

    音乐演奏完毕,尼克终于放松了姿态,和薛子良握了握手。朴昌范早就让轿夫准备好了轿子――按照中国标准应该叫“滑竿”伺候。

    尼克皱了皱眉:“我有脚,不用这玩意。”

    “到司令部有点距离的,地面很糟。”薛子良说道。

    “不碍事。”尼克摆了摆手,“有这个人力帮我把行李都卸下来才是正事――叫他们要小心。”

    “好,一会送到司令部去。”

    道路十分难走,因为施工的关系,以前用碎石黄沙铺设的道路被碾压毁损不堪,已经变成了一条泥塘路,上面胡乱的丢着束柴和草席。

    尼克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泞中走了二十分钟才到司令部――驿馆里,两只脚连裤腿带鞋都沾满了黄泥,幸而司令部里已经生起了火,备好了充足的热水。两名官婢改编的“奉公”女仆赶紧上来为他脱鞋洗脚。尼克倒闹得很不自在,赶紧说要自己洗。

    好不容易清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鞋子。他正要关照来宝贝将脏衣服和鞋子先收拾起来,却见两个女仆已经都收走了。

    “不碍事,明天一早都给你收拾干净烘干了拿过来。她们都有全挂的伺候人的本事。”薛子良从容的坐在凳子上,让一个官婢给她洗脚按摩。

    “维尼,我还以为你会比较现代一点……”尼克开口说道。他在澳大利亚待得久了,免不了沾染了“白人左翼的政治正确”,在临高就觉得很不自在。特别是元老院分配女仆这事,他特别的抵触。因而一直不肯用女仆补助金买女仆。但是叫徒弟洗衣做家务又实在干得不像样。最后还是办公厅出面给他雇佣了一名女仆照顾生活起居。

    “尼克,这里在另一个时空可是男人的天堂。”薛子良双目微闭,享受着按摩服务,思绪似乎飞回到了当年他在美国陆战队时在韩国这个美军的天堂里的种种享受,“现在这算什么……”

    尼克不再说话,他觉得自己还是格格不入。即使面对一个纯正的“香蕉”。

    “享受”完毕,行李也都卸载了,尼克亲自去看了封条和包装都完好无损,这才放心的启程――这次他没有拒绝再坐轿子。薛子良告诉他,官道很不好走,冯宗泽正投入人力抢修。当然他也可以坐船,但是这几天海况不好,他带得东西又比较重要,最终决定还是走陆路。

    正要启程,尼克忽然看到队伍中有十来名戴着斗笠盔,挎着战刀的骑兵,而且他们的行李也是用马匹驮运的,顿时来了精神。

    “怎么,有马?”

    “的确有马,这里可是济州的驿站,有几匹马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骑兵呢?”

    “是治安军日本连的士兵,别看是大头兵,据说在日本还是马上武士呢……”薛子良笑着说道。

    “这几个兵给我好不好?”

    薛子良一怔,没弄懂这马疯子怎么对日本鬼子忽然有了兴趣:“暂时借给你差遣是没问题的,不过要到南宫那里过个手续。”

    尼克一行很快就到了济州城,被迎进了监营。刚刚安顿下来,他就要人把冯宗泽找来。

    “冯委员去大静视察去了,要明天才能回来。”冯宗泽的秘书说。

    “元老中还有谁在济州?”

    “南宫司令在……”

    “立刻把他叫来!说我在等他,要和他谈事情。”

    尼克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工作,只要是本地的元老,抓到一个是一个――总能告诉他一些情况。

    秘书咋舌――这元老是谁?好大的派头!

    尼克在元老中属于露面的那类人,他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一直“宅在”高山岭马场,如果有外出的话,不是去昌化的牧场就是到农委会、陆军的马圈,查看马匹役使状况。所以元老们的秘书们对他非常陌生,眼见他口气如此之大,冯宗泽的秘书不敢怠慢,赶紧跑去找南宫无敌的女勤务兵。

    南宫无敌正在城里检查营房的翻修消毒工作,听说有个“很大的首长”到了,要找他说话,不敢怠慢,马上回到监营。

    “原来是你……”南宫无敌哭笑不得,“我还以为是总参或者执委会的哪个来了。”

    “他们来不来不管我的事。”尼克说道,“我这次是为了调查马匹情况,把你知道的说手吧。”

    南宫无敌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幸而他在陆军见识过不少次尼克的做派,知道他一贯如此。

    “你不要心急,老冯不在。明天回来了和你再细说。不过,马匹的情况,我们掌握的不多。”

    “什么?!”

    眼看着尼克要站起来,南宫无敌制止了他:

    “我们在岛上的统治还很薄弱,刚刚建立起基本的机构。说句不见外的话,人都没闹清楚,哪里有时间来弄马?”

    济州岛的牧场,不论公私大多位于岛屿中心的汉拿山山区,济州岛前委讨论过,在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统治,没有培养出足够的带路党和本地治安军之前,暂时不染指这些马场。目前先做收集资料的工作。薛子良的特侦队在若干熟悉本岛内地地形的当地人的向导下,已经进行了几次徒步侦察活动。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马。”南宫无敌说道,“我们也接收了几个马场、马圈。有几百匹马。”

    “在哪里?”尼克又一次要站起来。

    “不要着急,马都在!”南宫无敌按捺住他,“不过分在好几个地方。你一时半会看不过来的。等冯宗泽回来了再和你具体谈吧。今天就请好好休息吧。”

    尼克无奈的点点头:“好吧。”他见南宫无敌要走,又说道,“这次护送我来的日本治安军有能骑马的武士,能拨给我吗?”

    南宫无敌一口答应:“没问题。临高那边有指示过来,你在这里要人给人,要粮给粮。我们全力配合工作。大伙都盼望着骡马化呢。”

    “谢谢了!”

    “不客气,什么时候给我们整点骑兵出来就好了。”

    一宿无话,第二天冯宗泽回到济州,刚进办公室就被等候在那里的尼克抓住了。

    冯宗泽早有准备――他已经接到了尼克即将到来的通知。关照秘书端来热茶之后,他开始向尼克做起了情况介绍。

    济州岛马匹、马场的大致情况,大图书馆和对外情报局已经提供了大致的资料。

    济州岛的官马数量,根据李朝实录,大约有一万匹上下。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按照李朝制定的贡马条例,济州岛每年都要向朝廷贡马,作为军用和朝廷役使。这被称之为“贡马封进”。

    “贡马封进”通常是于6月7日在济州监营观德亭前举行。年例贡马是200匹。另外每三年的式年(子、午、卯、酉年)贡马是700匹,在三明日(正朝、冬至、诞日)各进贡20匹,在济州三邑长官就任时献马三匹。此外,必要时还可以由交易商进行不定期选马。

    这样算下来,济州岛的官马牧场每年要进贡给李朝朝廷450匹左右。按照马匹的甄选比例,至少要保持有一万匹左右的马群才能保证这个进贡数字。

    至于私马的数量,史料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是金萬鎰一次就向朝廷贡献马匹五百匹,至少也蓄有一万以上的马匹。

    再加上零星的私人牧场,济州岛的马匹存量很可能有三万上下。

    尼克认真得听着他的介绍,然后说道:“以前我也来过济州岛,是以矮种马出名的。大图书馆给得资料也这么说。不过刚才我看到的马匹没这么矮小。”

    济州岛的特色马种是只有0。8米高的矮种马,马虽小,体力却好。这种马据说骨密度很高,耐力特别强,近似于中国云贵一带的果下马。耐粗饲、耐役使,缺点是负载力小,高度太低。

    这种所谓的“骨密度”特别高的马,后来还衍生出了一种专门向旅游者兜售的保健品“马骨粉”,据说就是用这种马的骨头制造的。

    蒙古人侵占的济州后,看中了这些小马发达的四肢,但因为马身太小不能骑,于是就送来150匹蒙古马与之杂交繁殖,形成了后来的济州马。

    “这样的矮马我们还没看到――至少我们已经缴获的几百匹马里肯定没有。”冯宗泽说道,“我觉得这里的马大致就是一般的蒙古马。”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节 接收马匹() 
所谓的“骨密度”特别高,还有日本人解剖“海女”,发觉她们不畏寒冷,能够长时间潜水和长期食用“矮马骨粉”有关等等的说法,冯宗泽认为不过是忽悠游客购买保健品的“故事”而已。

    冯宗泽自己开过小药店,有药师执照,知道单单从补钙的角度来看,骨粉的补钙效果,不管是马骨、猪骨、牛骨,并无多少差别,所谓济州矮种马的骨密度特别高,补钙效果特别好的说法不外乎是自抬身价而已。

    矮种马尽管有其优越性,在山地役使比较方便,但是过于矮小,承载力有限的缺点使得它不是一种有用的役使、骑乘用马匹蒙古人引入自己的马种也是为了改善岛上的马匹品种,使其变得适合骑乘役使。他们没必要也不可能特意去保留培养用处不大的矮种马。

    李朝朝廷要济州岛每年贡献马匹,无非是军队、驿站和仪仗之用,矮种马在这方面都派不上用处。因而济州矮种马尽管可能有保存,但不会是岛上牧场的主流马种。

    “你分析的有道理。我也觉得看到的马匹都是典型的蒙古马。”尼克说道,“我想马上着手搭个班子,开始对现有的马匹进行一次甄别。”

    “没问题,”冯宗泽本人也是一个马匹爱好者,一口答应,“地方,由你选――不过要保证安全。马和人也随你选。”

    “我得要个翻译吧……”

    “我这里有合适的人。”冯宗泽说道叫人把朴德猛叫来。

    朴德猛和哥哥不一样,没有很多“外务”,主要是留在军管会内帮忙处理文书,顺便充当翻译――当然还是“笔谈”的那种翻译。不过少年人学习语言容易,他又认识汉字,很快就能用简单的普通话和他们交流了。

    “我知道你在临高很少出门,高山岭又是绿区,所以你出门带几个徒弟不带武器不带卫兵没事,但是这里可是紫区,我得保证你的安全。”

    城墙里是蓝区,县监内才是绿区。基本上元老只要一离开济州城墙的范围,就等于进入了必须携带武器的危险地带。冯宗泽知道尼克素来不喜欢排场,更讨厌武装警卫,特别叮嘱道。

    “有那几个日本兵保护我就可以了。”

    随后冯宗泽在朴德猛的带领下,踏勘了济州城内外的若干地点。济州城有规模很大的马圈――每年“贡马封进”之后选中的马匹都要被赶到这里等候渡海。

    因为最多的年份要进贡700匹马,所以在城外修筑有一处可以容纳上千匹马的马圈。但是尼克实地查看之后比较失望,这座马圈非常简陋――简陋到算不上是一座“建筑”。不过是露天的围栏。被马匹践踏的泥地裸露着,看上去很是萧瑟。有些饮水槽和蓄水池之类的设施。现在因为是年初,距离贡马封进的日子还有半年多,所以这里一匹马也没有,连围栏都不全,很多地方整段整段的空缺着,其他地方也残缺不全。唯一有顶的建筑是马圈的看守人员的住所。

    负责管理马圈的,牧吏告诉尼克,这里只是临时马圈,点验合格的马匹在这里只临时圈养几天只等天气海况合适就会出发前往朝天浦,在当地登船运往大陆。

    至于有顶的马圈,只有驿站、监营和兵营内才有。

    尼克通过翻译仔细的听着牧吏的介绍,不时还提出几个问题。他特别关心冬天的饲料储备。

    济州的确储备一部分干草之类的饲料,数量不多,主要是为为济州监营、当地驻军和驿站的官马准备的。

    尼克查看了下饲料库,失望的发现不但干草存量有限,精饲料也几乎没有。难怪他一路上看到的马匹状态都比较差,掉膘严重。

    接着,他有查勘了缴获的各种官马。这些官马大多是济州驻军的马匹。

    “现在有多少马?”尼克看着马圈里的没精打采马匹和满地狼藉积满了马粪,好多天没有更换的垫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