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启二年以来,闽广沿海一带海寇招徒结党,称王称国,其中以杨六、蔡三、钟六等最强。天启六年福建总兵俞咨皋和广东水师会剿,招抚了杨六,蔡三、钟六外逃,算是稍稍遏制了海寇的气焰。

    然而没多久,郑芝龙、钟凌秀、李魁奇等股海寇又寇掠闽浙沿海,福建沿海受其荼毒最深,隆庆开市以来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港海澄县的月港残破不堪。从那里出洋的海船畏惧海寇掳掠,已经少了许多。

    “广州这里,福建的俞督帅和本省水师去年会剿之后还算安静。佛郎机人因为濠镜澳利益所在,也在江口巡航。”

    这么说来,这个时期,海盗的活动重点是在福建沿海。这个情况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起码他们在一开始不会面对郑芝龙、李魁奇这类boss级人物了。

    “不过,还是小心为上。”高举说着提醒他们,广东沿海这边虽然没什么巨寇,但是小股海盗水匪多如牛毛。他们远道而来人地生疏,泊船上下尤其要小心。

第十一节 奴仆 一() 
“我等省得,多谢高老爷。”文德嗣只是称谢,并不言及其他。

    高举见他们对自己的船不肯多言,也不便问。只叫传来了看守宅子的仆人来见:一对中年夫妻领着一双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女,都过来磕头请安。

    “这一房家人,虽不是家生子,却是敝人从多年前从江西捡回命的人,都是忠诚可靠之辈。”

    闻听主人如此说话,一家人又连连磕头。

    “免了免了。”高举吩咐道,“这几位老爷,以后便是尔等的主人了,要尽心服侍。”

    “是,小的们知道!”说着,这一家人都过来给文德嗣一行人磕头,“小的们见过老爷。”

    “这这这……”三个人吃了一惊,欠起身来。他们都是现代人,忽然这一大家人都跪在地上给你磕头,任谁都要不适应起来。

    “这是他们的身契。”高老爷从袖中取出几张纸,“都是卖绝了的,贵客们尽可驱使,毋须多虑。”

    “这是本处宅子的房契。”高老爷又拿出一张文书来,“原说代贵客们买房的,一时不方便。此处陋宅若不嫌弃,就请暂居。”

    “这个……”三人面面相觑。这商人好大的手面!虽然他这赠房送仆笼络之意极明显,但是出手如此豪爽,足见诚意。

    然而仔细想来,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别有内涵。

    宅子是他的私宅,一应底细他都知道,要是想暗中探访监视,他在暗,穿越者在明。

    这家家人是其蓄养多年的,说忠诚可靠,那是对他,可不是对他们这伙来路不明的海商。若是放到他们身边监视的,那穿越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等于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种感觉,就好像住在玻璃房子里,还一丝不挂。

    高老爷除了笼络他们,重要的是企图把他们控制在手心里。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显然是他们带来的货给了高老爷极大的利润。

    原来只是想买个房子,作为在广州的落脚点,穿越之后再慢慢拓展。现在却白得了一所宅子一房奴仆出来,事情的发展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不过,拒绝并非上策。萧子山盘算了一下,反正穿越贸易活动也不会再进行几次了。每次只要小心行事,就不会露馅。等穿越之后,这广州城里的活动如何开展,可再做计较。眼下,还是稳住高老爷,让他多多为他们贩货。

    彼此交换了一下眼色。文德嗣便拱手称谢,收了文契。又取出一两银子,算作磕头认主的赏封。

    高老爷见他们并无异议,心中甚喜。吩咐家丁把他们的银货都运到新宅里。又命人送了许多食品衣物过来,备极殷勤。

    萧子山和文德嗣、王洛宾小声商议一下,觉得既来之则安之。不妨先把这宅子好好的巡查一番,看看如何运用,也顺便摸下奴仆的底。便将男仆叫来问话。

    男仆看上去颇为老相,萧子山估摸着少说也得有五十多了。见他过来侍立伺候,双手下垂,一脸毕恭毕敬之色。文总和王工都有些不安,萧子山却沉住气,先喝了一口茶,沉默半响,方开始问话。

    这男仆本姓刘名青。原是江西人,佃种着十来亩土地,万历四十五年因本地遭了水灾绝收逃荒。一家人路倒在官道旁待毙之时,正好高老爷南京贩货回来经过,收容了十多家灾民为奴,他也算幸运被选上了,自此就在高家为奴。

    到了高家之后从了主姓,他也就成高青,老婆便叫高纤,夫妻都在高宅的外院当杂差,不到半个月前才换到这里看守外宅。

    至于他的年龄,其实不过四十出头。具体几岁,他自己也搞不清。萧子山知道旧时农民多有不知道自己确切岁数的,不足为奇。

    “在这里看守宅子,比在府里当杂役好吧?”

    高青苦笑着说:“回老爷的话,这里活少清闲又没人拘束,生计却难了。”

    原来他和他老婆在府里当差,虽然每人的月钱不过二钱银子,吃饭不花钱,都在公中的大伙房开销,不但自己不饿,一双儿女也能混个肚圆。自换到这里当差,他的月钱是涨到了五钱,但得自己起伙,柴米油盐菜蔬都是自己开销,孩子也混不上饭。十三四的孩子又是能吃的时候,一家人靠七钱银子开销,着实有点吃力。

    文德嗣问:“怎么,孩子没工钱,他们不也是高老爷的吗?”

    “孩子们一直没当到差,”高青连连摇头,“不当差,府里不发钱米,都靠老子娘养活。”他又叹了一声,“原想让丫头进到内宅去当差,好歹也能挣一贯钱,丫头长得不好,一直挑不上。托了管家娘子,又非得要十两银子才行。我这一家哪里积攒得下这许多钱!”

    这**还真是历史悠久,无孔不入啊。在场的三个人都感慨了一下。连当个丫头也得花钱。不过想到《红楼梦》里五儿为了能进大观园的事业单位八零后少林方丈当差,柳家的进行的一系列公关活动,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到我们这里当差,你心中可愿意?”萧子山放缓了声音问道。

    高青不安的看了一眼这几个穿衣服都穿得不成模样的海商老爷,应道:“小的们是下人,没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即是老爷们的人了,但凭老爷们使唤。”

    萧子山点点头,命他带路,先把整座房子都察看了一遍。宅子不大,每进都是一明二暗的格局,一进是客厅书房,二进有楼,是起居之所,三进则设有厨房、柴草房、骡马棚,另有自备水井。房子虽不新,建造的很讲究,都是青砖卧砌,十分坚固。因为是作为紧急状况下避祸之用,房中家具陈设都很简单,倒是生活用品确备得很齐全。厨房里还堆了不少从高宅送了不少大米、咸肉、干鱼并柴米油盐。高青递过礼折请老爷们查点,文德嗣本来对这些没什么兴趣,刚想说:“都给你们一家吧。”话没出口,却见萧子山拿着折子在那里察看起来了。

第十二节 奴仆 二() 
查点完毕,回到厅上,高青又把房屋家伙账送上。萧子山也不多看,直接收下了事。三个人围着桌子开始画草图。王洛宾学过制图,虽然手上只有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画个建筑平面的草图还是手到擒来。

    “子山,你这人有够抠门,”王洛宾边画边说,“还在乎这点咸肉和米的?人家养活一家子不容易,直接给他们不就完了,还能提高忠诚度……”

    萧子山笑起来:“王工,这礼单上光大米就是四十石,按天启末年的米价就是四十两白银。”

    “那又怎么样,难道你想卖了米换白银?”

    “四十两白银,等于高青夫妻四年的工钱。我们现在一出手就是四十两,以后赏多少合适?”

    “给多了,以后他们的期望值也高了,是这个意思吗?”文德嗣说。

    “没错,文总。”萧子山点点头,“高家的确挺艰难,但眼下还过得去。而且他到底是个什么底细我们也不知道,不用急着做好人收买人心。”他压低了声音,“我断定高老爷绝对是对他有所嘱托的,要他注意我们的动静。”

    “对,很有可能。”

    “所以我们现在想争取他还有难度。他不了解我们,更怕我们耍什么坏心眼。况且他和我们只不过初次相见,即没功劳也没苦劳,一下赏给那么多东西,他会怎么想?肯定会立马去禀报高老爷。闹半天我们白给了东西,一样不落好。”

    “这话不假。不过要能把他拉过来是最好。”

    “恩惠是要给的,但是只能是小恩小惠,逐渐的让他感觉到我们的好处。时间久了,他自然就心向咱们了。而且他不是高老爷的心腹,拉拢起来会容易些。”

    “不是心腹?这宅子是高老爷救命用的地方,看守的人怎么会不是心腹。”

    “你没听他说吗?不到半个月前才给拨到这里来的。而且真正的心腹,高老爷不会送给我们。”

    “也许是故意说的。他的那些话说不定都是编造的呢?”

    “这也有可能。但是我观察了一下觉得不象。高青这个人一脸愁苦之色,神情木讷,眼神涣散,不是精明强干之人。”萧子山看了一眼外面,“退一步讲,高老爷对我们的态度无外乎是防范和利用,以利用为主。所以也不大可能在监视我们这方面拿出太多的本钱。”

    “那你打算怎么做?”

    “小恩惠还是要给点的,你们看这样安排怎么样……”

    正说着话,高家娘子来请示下晚饭怎么安排。萧子山看了下手表,发觉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晚饭就不用了,叫你们全家都过来。”

    “其实我倒挺想尝下大明的饭菜是啥滋味。”王洛宾一脸神往。

    “据说香料味很足……”

    说着话,这一家人都来了。高家娘子模样挺周正,只是又黑又瘦,低头不说话,看起来便是拙于口舌之人。再看一对儿女,男孩子相貌平平,眼神倒还未失去灵动的光彩。虽然做出一本正经的模样,却总在偷偷打量他们。女孩子却和这家人大不一样,皮肤比家人白皙的多,眼睛很大,鼻子小巧挺拔,身材比男孩还高,萧子山估计足有一米六以上,心里不禁暗暗疑惑。问道:

    “叫什么名字?”

    女孩子没想到会先问她话,吃惊的看了一眼萧子山,嚅嚅的说不出话来。

    “老爷问你话呢!”高青喊道,说着又打躬的禀道,“女孩子没见过世面,她没有大名……”

    “让她自己说嘛,你是她老子,替得了她一时,还替得了她一辈子。”

    “奴婢……嗯……叫高大姐……”

    萧子山差点没把嘴里的茶喷出来,王工和文总也都是一幅忍俊不住的样子。高大姐,这名字可真够气派的。这么一说,仔细看这女孩子倒有点杨紫琼细身长腿的样子。

    高家这几口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新主人们,想不出这个名字有什么好笑的。

    高青赔笑道:“让老爷们见笑了……乡下女孩子,没正经取过名……”

    “没什么没什么,”萧子山哈哈一笑,“即没有名字,就取一个好了。”他的恶趣味冒了出来:“就叫高露洁吧。”

    文德嗣:“我们的目标?”

    王洛宾:“没有蛀牙!”

    三人也顾不得形象,一起狂笑起来。

    高青一家人看到这三个人自从知道了女儿名字之后,一直疯疯癫癫的笑个不停,不由得害怕起来,只在一边赔笑。

    文德嗣想这丫头按现代人的标准来看是个美人胚子,不过明代人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可惜身材还是单薄了些,本钱有限,不知道好好调养能不能再改进改进。

    “这丫头多大了?”

    “回……回老爷的话,”高青的话都说不利索了,这个文老爷眼神飘忽,一个劲的在女儿身上打转,心道不妙,“十……十四了。”

    十四?倒是标准的小萝莉。可惜眼下正事很多,顾不得调教萝莉了。

    萧子山小时候练过几天书法,还没忘记繁体字怎么写,就找了张毛边的记账纸,大书:“高露洁”三字,算是起了名。

    “谢老爷赐名。”高青领着女儿磕头道谢。

    “起来起来,即是主仆,便是一家人了。不必多礼。”萧子山说,“你夫妻二人的月钱,还是按旧例。”

    “谢老爷。”高青放下心来,他原担心新主人会削减月钱。

    “你家累重,也不容易。这样,每月再给你全家半石米。省下你全家嚼谷开销。”

    “老爷仁厚!”高青感激涕零,差点没跪下。半石米足够全家吃一个月了。这位老爷一句话,等于就涨了他五钱银子。

    “这是二十两银子。我等出没海波,来往艰难。先预支你们一年的月钱。余下的,算作此处日常的维护开销,至于月米也可以自己去取。”萧子山顿了一下,“你可识字?”

    高青为难的一笑,他儿子却开口道:“小的识字。”

    “哦?”本来萧子山也没抱什么希望。

    “他打小不当差,总在外账房里厮混,算识得几个字。”高青忙来说明,说着瞪了儿子一眼,小声骂道:“你显摆个什么!”

    男孩认字不多,在现代只能算个半文盲,不过因为是和账房先生学的,所以还会点记账打算盘,在古代也算难能可贵了。

    问了名字,就叫高弟。萧子山想,这古代劳动人民的名字还是真是简单明了。

    “即识字又会记账,日后的这里的账目开销就归你记了。一笔一笔都要记得清楚,明白?每月也给你一钱的月钱。”

    “小的省得。”高青大喜,领着儿子又连连叩头。

    要他记账不在于钱,而是提醒这家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的,免得时间久了有鹊占鸠巢的念头――起了这样的念头,做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普通人虽然看起来本分老实,但是在利益面前性情大变的人他见识的太多了。

    穿越者察看地形之后决定把第一进院落里的书房设为穿越点,便吩咐高青,第一进院落每三天打扫一次即可,平时不要入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