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洲人的船只从澳门出发,进入珠江口水域之后,磨刀是他们在海图上的第一个重要地标。也可以说航行过了磨刀就踏上了前往广州的第一步。

    船队进入大磨刀海域的时候,陈海阳命令全舰队进入戒备状态――这一海域的北面就是著名的屯门。当初葡萄牙人企图占据这里作为他们的中国贸易据点,结果为明军所击败,根据许可提供的对外情报局的情报,此地有明军数百人驻守,可能还有少量的师船负责监视和巡逻海面。澳宋海军的出现很可能会引发武装冲突。

    但是舰队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就经过了这一水域。陈海阳等人沿路观察,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水师船只的迹象――按照于鄂水提供的历史资料,广东水师在珠江口这一带应该由师船进行定期巡逻的。

    黄爪子评论道:“制度是制度,能不能执行制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是大明的末世。大约也就是一纸空文而已了。”

    黄爪子是作为远程勘探队的一员上得船――本时空的港岛也需要进行一番全面的勘探测绘。其实他可以让其他人来,但是黄爪子非常希望将来能够作为一名船长,所以就主动参加了这次航行,为得是积累自己的航海知识和驾船技巧。

    陈海阳说:“应该是水师的船太少了,顾不过来。”

    “我很希望能够遇到大明水师,真刀真枪的干一仗!哪怕让我开几枪也好!”黄爪子很是兴奋,他极目远眺,除了能看到零零星星的渔船之外,海面上什么也没有。这一带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岛屿和沙洲,在另一个时空,在行政上都隶属于香港的离岛区。

    黄爪子打一仗的希望很快实现了。在当天的下午,他们在通过马湾海湾的时候,通讯兵突然喊了起来:

    “前卫发现可疑船只!”

    马湾海峡是一条南北向的水道,它的西面是马湾岛,东面是青衣岛。而在马湾岛下面,还有一个叫做灯笼洲的小岛。两岛之间的避风海域里,停泊着不少大小渔船。前卫巡逻艇上的瞭望哨警觉的发现,在青衣岛和马湾岛的山头上,都燃起了篝火。显然是在联络着什么。

    随后,有几艘形迹可疑的渔船出现在海面上,渐渐的与前卫中队靠近,似乎在窥觊船队。当发现船队规模很大的时候,又迅速的离去了。

    陈海阳说:“这是海盗的船。”他举起望远镜,“命令巡逻艇中队,捕拿敌船!”

    随着旗语手发出信号,几分钟之后,先导的巡逻艇中队的4艘巡逻艇离开队列,朝着逃走的渔船扑了过去。

    黄爪子举起望远镜,注视着远处的这一幕。显然敌人不多,只见三艘小型的乌艚船正往马湾岛附近逃遁,但是笨拙的船身在航行速度上比不过轻快的三角帆巡逻艇。

    巡逻艇很快将三艘乌艚船包夹起来,正在这时,黄爪子看到第一艘乌艚船上冒起了一股白烟,隐隐约约的听到了炮响。

    “打了,打了!”正在瞭望的水兵喊了起来,“敌船开炮!”

    几乎是与此同时,已经横拦在海盗船前面的两艘巡逻艇上同时爆发出浓密的烟雾,一团团火光在烟雾中闪烁着。

    船只周围的海面上立刻腾起了许多细小的白色的水柱,船身似乎在抖动,乌艚船上的帆掉落了下来。

    “敌船起火了!”瞭望员刚刚喊了一声,忽然一艘乌艚船上发出了一声小规模的爆炸,燃起了大火。

    “没见开炮,怎么爆炸了?”

    “海盗船上的火药爆了。”陈海阳漫不经心的说道,“海盗的火药桶打仗的时候直接就敞开着丢在甲板上的。”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捕拿了二艘乌艚船,另外一艘因为火势过大,已经没有挽救的必要了。

    按照捕拿海盗的程序,捕获的俘虏在海上不做处理,只是派人拆除了上面的几门大炮,把火药收缴了过来。随后命令水手驾驶乌艚船随队前进,不准脱离编队。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节 升旗() 
“等到了港岛再去好好的净化他们。”编队这次也携带了原先在广州净化营地工作的专业人员。特遣队准备在香港岛上开设一个新得净化营地,用来处理俘虏。

    “他们会乘机逃跑的。”

    “我想不会,看到打字机射击的人都不会。

    舰队顺利通过了马湾海峡,绕过青衣岛的西南角。这里已经是维多利亚湾了,陈海阳不用望远镜也可以看到大陆方向凸出的一个半岛――这就是旧时空昂船洲海军基地的所在地。

    “这真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陈海阳不由得赞叹了一声,维多利亚海湾的地理条件确实太优越了,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第一流的军港商港。可以作为港口的地方到处都是。

    现在这里是一片荒芜,连常住居民的痕迹都很少。根据广州站的提供的情报,在港岛和周围的离岛上,只有很少量的村落存在。

    但是在港岛的对面,就是新安和东莞两县,都是广东的鱼米之乡,大量出产稻米、茶叶、靛蓝、烟草,还有海盐。从经济上来说,是相当富庶的区域。占领香港,等于是澳宋政权获得了一个插入南中国最富庶地区的吸管。大量的物资可以从此地源源不断的运出。

    明政府对香港的重要性也是有认识的,除了拱卫珠江口的屯门巡检之外,负责管辖香港地区的新安县,其县城正是是原广州卫所管辖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明万历元年为了巩固海防,拱卫广州,将此地从东莞析出另设新安县。

    这里的南头寨在极盛时期驻有明军2000人,战船一百多艘。该城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

    即使在现在此地也仍然保持着驻军七八百人,战船五十多艘的水平。这个南头寨就是现在深圳的南头区,当地还有个景点――陈海阳过去游览过新安老城。两地相距不远,明军如果想干涉的话,当天就抵到香港岛。

    对外情报局和军令部的幕僚班子推测,广东明军在新败之余不大可能会贸然发起对澳宋军队的攻击。就算他们想进攻,也集结不起足够有威胁的兵力来。以特遣队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击退明军。

    陈海阳命令舰队航向湾仔,准备在旧时空的港澳轮船码头附近登陆,建立第一个基地。香港岛虽然按照面积来说是中国的第**岛屿,但是地形以山地为主,有限的平原主要集中的面对维多利亚海湾的岛屿北部地区。所以构筑基地和移民区的主要地点也选择在这里。

    特遣队在湾仔登陆之后,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占领升旗仪式。

    “升旗!敬礼!”随着礼兵的一声喊声。号兵吹起了军号。一面旗帜在临时召来的毛竹杆上升起。在海滩上列队的海兵和水手们同时敬礼,然后齐唱《歌唱祖国》。穿越者在海南岛之外占领的第一块领土宣告完成。

    尽管已经登陆了港岛,但是陈海阳决定暂不对整个港岛地区进行实质性控制――他的兵力还做不到多处分散的程度,因此决定主力暂时先集结在船只停泊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旧时空叫中环,陈海阳简单的把此地的港湾和正在兴建中的要塞称作“852基地”。至于将来到底叫什么,让元老院的人去考虑好了。

    为了掌握周边的动态,陈海阳派遣一个小分队携带无线电乘船前往鲤鱼门,在这个港岛东面的要道上建立观察哨,另外派遣一个小队前往汲水门建立西观察哨。这两个观察哨大致可以掌握港岛东西水道船只动向。

    黄爪子指挥的武装测量队在登陆第二天向太平山进发。他们将对香港岛的大致地形地貌进行一次勘探。同时在太平山顶设立一处观察哨。

    最后,巡逻艇中队将在组成的海上巡逻线保证整个基地周围的预警。同时清除本地活动的小股海盗――大屿山岛在历史上就是珠江口海盗的传统锚地,当地集结的各股海盗有时候会多达300艘以上。尽管特遣队在经过大屿山北面的时候没有观察到许多船只,但是这一带是海盗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却毋庸置疑。特遣队必须随时做好和当地海盗发声冲突的准备。

    特遣舰队在港岛登陆筑寨的举动,很快就被驻屯门和南头的明军发现。塘报传递到了肇庆和广州。

    但是明军已经无力做出实质性的反应了。官场和军队的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尽管根据塘报,登上香港岛的髡贼不过千把人,船只不过四五十艘,但是听闻了他们的火器厉害无比的广东水师官兵并不想和他们开仗。从屯门派来的水师战船只是象征性的到了硫磺海峡,然后就退了回去。双方陷入了一种默默的僵持状态。至于南头的明军根本没有大队人马出动的迹象。只是哨兵观察到有少量的明军探子抵达了海湾对面的沙头角地区。

    对捕获的海盗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审讯,知道他们原来就是附近岛屿上的渔民。因为欠了渔栏的债务,被逼迫不过,最终决定在海上干一票。

    被打沉的船是本伙的老大名叫赵亚金的渔船,另两艘被俘的是他们一个多月前陆续抢来得近海运货船。在他们被抓之前,已经得手了几次,每人都分得了大约十两银子。

    货船上的船员和船主还被拘押在船上――据说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也得参战,不然就砍脑袋。还有七八个海盗是海盗船靠岸的时候在岸上不及逃走的人绑架来得。有钱赎得就放了,没钱的就一直在船上胁迫着干海盗。

    当下陈海阳关照将被俘的人船就地释放,还把缴获的粮食银钱补充他们一些,让他们能够安全回家。二十几个俘虏千恩万谢的走了。留下的都是甄别出来的海盗。赵亚金已经在战斗中中了打字机的子弹送了命。

    从船上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战利品,主要是粮食、咸鱼之类的日用品。据被俘的二头目梁三十供称,稍有价值的战利品都在岸上的村落里。

    “是在是鱼栏的利息太重,要收三四分的利息,小人还了几年都还不清这才铤而走险的,还请副爷饶命!”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在沙滩上苦苦哀求。

    “当海盗也好,当土匪也好,总说自己是逼不得已的。实则多是好逸恶劳之辈!”担任广东白话翻译的是刚从净化营地出来不久的一个童生出身的读书人,他愤然对陈海阳说道,“还请首长留意!”

    被俘的海盗见旁边的这个翻译的人说话的时候言语不善,一个个以头抢地,苦苦哀求。髡贼的大名如今已经传到了珠江口一带。光看他们的头发就知道是落到了髡贼的手里――而他们的“凶残”又是出了名的。

    鱼栏剥削极重,陈海阳是知道一点的。当初他在舰队的时候,虽然已经不兴“忆苦思甜”这套了,但是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时候,凡是涉及到民兵的地方,大多都会牵涉到“渔栏”、“渔霸”这样的名词。

    渔栏主利用掌握资金和市场的优势,通过低价收购渔获,高价销售日用生活品和粮食,从中大为获利。并且利用向渔民出借高利贷款很容易就把渔民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渔民在生产经营上经常要一次性的投入很多资金,对贷款的需求远远高于农民,也就更容易落入这样的高利贷陷阱里。

    不过陈海阳的任务不是来打击渔霸的,他决定把这事情交给随队来的民政专员负责。

    “让他们先在净化营里好好干活吧,再让人好好审审。”陈海阳说。

    从随军的民政队里派出了许多能够说当地话的信使,他们在武装士兵的护送下,到香港全岛的各个村落去送信――要他们即刻派人到852基地来开会,准备选派联络员。

    尽管力量有限,特遣队还不能对当地的民政系统进行有力的干涉,但是组织就地征发人员和物资的系统还是需要尽快的组建起来的。

    “我们要随心所欲的出入珠江口,就必须牢牢的掌握大屿山航道。”在大帐篷搭建起来的临时指挥部里,陈海阳向他的手下们讲授着即将开始的战斗计划,“大屿山岛的北部,有一座村落,叫东涌。是珠江口海盗的主要活动锚地。我们必须摧毁东涌的海盗基地。”

    文德嗣说:“我们还没和明军开战,先和海盗大打出手,会不会两面受敌?”

    “明军未必会和我们积极作战,倒是有好处就要上得海盗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隐患――以后还有许多船只要往来港岛和临高之间,他们袭扰起来会让海军很头疼的。”

    “这样就得增加陆地兵力,占领了东涌需要派出兵力把守啊!”

    “先不占领东涌也没关系,只要我们能随时摧毁在当地集结了海盗船队,海盗自然就不敢在当地露面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节 海盗们() 
乐琳说:“我听说大澳这个地方,过去也是珠江口的海盗和走私的重要窝点。”

    “大屿山岛上的东涌和大澳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目标――最好能够予以彻底的清除。”陈海阳说,“我们先看看聚集在大屿山的海盗们的态度。”

    几个人正在说话,有哨兵来报告:从大屿山方向来了一条舢板,正向临时码头这边过来。

    “看来是当地的使者。”陈海阳说,“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陈海阳不准备在指挥帐篷里接见他们――本时空土著的心态他已经很清楚了,尤其是第一次来和穿越众接触的土著,你不摆出点架势来,人对你的能力和信誉度就会觉得差不少。平易近人固然好,该有的架子戏一点也不能少。

    所以指挥部在离码头不远的一处有山凹可以避风的地方专门建起了一座“大帐”,四周用布幔围起,外面再挂上网子,缀着许多铃铛――概念是从日本人的军幕和蒙古人的网城里搞来得。不但用料考究,还装饰着许多图案。

    布幔周围,澳洲政权的新发明的各种旗幡林立,看上去非常的威武。加上海兵和士官生全副武装的站岗,整个网城周围显得肃杀威严。

    坐船前来使者有五六个人,为首的三个穿着比较好,看起来像是本地的殷实居民。一个个看上去毕恭毕敬的跟随着海兵向大帐走去。

    船上还卸下了不少礼物,这种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