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水协原本不在特侦队,他是被薛子良拉去的。钱水协的专业是开重型卡车跑运输,d日之后没安排什么正经工作,时而在这里干活,时而在那里帮忙,基本上不是开车就是操艇。组织处考虑这么一个人才继续在新世界当司机未免太过浪费。一直想给他搞个更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当差。

    薛子良因为玩枪的原因和北美系的人关系都不错――北美系几乎人人爱玩枪。在薛子良的建议下,钱水协决定加入特侦队。

    北炜对这个新战力的加入很是欢迎――愿意当军官的穿越众不少,但是愿意到特侦队来的人寥寥无几,谁也不傻,这特侦队的训练岂是一般军队能比得?多数人觉得犯不上受这个罪。

    钱水协觉得无所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老是当个普通群众不等于白来这个新世界了?出人头地才能在以后得到更大的好处!

    他自持体力好,有参加野外活动和射击比赛,特别是ppc(policepistolpetition)和idpa(internationaldefensepistolassociation)的经验。就在薛子良的蛊惑下正式参加了特侦队。

    钱水协在八周内就通过了正常十二周训练大纲的基本训练项目。很多项目只用了几天。这让北炜刮目相看。难怪米国这么狂妄:米帝人民对武器、机械的掌握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之相比。

    当然十二周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的进阶训练就不大容易了,钱水协仗着自己体能好,多年开长途重卡能吃苦把训练课程也支撑了下来。在巨人计划开始之前,钱水协被任命担任三亚分队分队长。

    北炜考虑再三:其他分队长――特别是陈思根和薛子良。薛子良是很有用的教官;陈思根,穿越集团里需要他的地方太多,而且他还是“卫生部营养及健身处主任”。不宜派遣得过远。

    至于叶孟言,北炜是在不放心把这年轻人单独放出去独当一面――天知道他会干出点什么来。

    相形之下,钱水协就是最好的人选了。唯一有问题的是钱水协是个已婚人士――登陆之后的最初几个月总没法家属随军,搞成两地分居总不大好。慎重起见,北炜专门征询了他的意见。

    “没事,我现在也算是个军人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么。”钱水协毫不犹豫的表态。

    “你老婆――”

    “没事,她现在也找了份外派工作,正好我也不能跟着去。”

    钱水协的老婆郑尚洁已经正式被调往广州站任职,职务是商务代表。郑尚洁在美国干过无数代理:机票代理、化妆品代理、保健品代理、保险代理、旅游公司代理、山寨机代理……等等等等,擅长推销宣传。到广州站去属于专业对口。

    “你也够放心的,让老婆到敌占区去干活。”

    “没事,她很行得。”钱水协嘿嘿的笑了笑,“这个,我们特侦队的女仆福利费什么时候发……”

    任命一个加入特侦队不久得人――而且还是北美分舵的人――当队长引起了某些高度警觉的民族主义分子的异议。有人提出现在特侦队里的美国色彩太浓了,不算钱水协,现在的三个分队长里陈思根和薛子良都是美籍华裔,再加上钱水协,四个分队中有三个就掌握在“美国佬”手里了!

    然而对钱水协的任命还是下达了――据说是得到了文总的大力支持。

    钱水协指挥的十五个人全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土著侦察兵,他们不但战技术高超,在忠诚度上也是完全能够保证的。

    特侦队在榆林没什么作战任务可言。登陆指挥部授予特侦队的任务是:在榆林港外围设立远程警戒,对任何往榆林地区来得陆上人员进行拦截和预警。任务本身很简单:榆林这地方在古代社会差不多就是与世隔绝的地方,除了内陆的黎民和采药打猎的人之外,几乎不会有人通过陆地往来于榆林。与其说是作战,倒不如说是一次亚热带野外适应性训练来得合适。

    至于钱水协本人,他要直接指挥一个小组护送一个采矿小组到田独去。

    “全体检查装备!”钱水协大声喊着,“穿上救生衣!”

    所有人取出临高制造的木棉填充的救生衣,迅速的套在身上系紧。

    “全体都有!”队伍里的士官们检查着每个士兵的装备,一个接一个的吼叫着汇报。

    登陆艇的越开越快,浪花开始飞溅进来。

    “注意保护武器!”钱水协把冲锋枪枪口用个安全套迅速套好。

    “慢车!瞭望哨注意观察!”登陆艇的船长是蒙德亲自掌舵――大东海的入口处颇有些暗礁,让经验不足的土著海军学员驾驶他放心不下。

    蒙德看了看手表,现在是5点不到十分钟,t时是6点正开始。根据登陆计划预案,t…1时榆林堡会派出一艘引水艇来接应登陆先头部队。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小艇从视线内出现。蒙德有点焦急,67艇上有电台,但是他不知道榆林堡的呼叫频率。

    “前方3点方向有划艇接近中!”瞭望哨大声叫到。

    “拉响警报,全船戒备!”蒙德按照流程下达命令,在汽笛的警报声中,右舷的机关枪对准了3点方向。

    “船上有旗帜,”瞭望哨继续汇报,“黄色旗帜。”

    “警报解除!”这是榆林堡的引水艇,黄色的旗子是当天的识别联系信号。

    艇上为首的是石进喜――驻榆林堡的海兵队的一个下士,他本身是渔民出身,在榆林的这些日子里驾着船打渔捞海菜,不仅丰富了食品供应,还把整个大东海沿岸的礁石、暗沙、浅谈和潮汐水流情况全部摸清了。勘探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绘制出整个大东海地区的海图的。

    现在他受王涛之命,来引领第一批登陆船队进入大东海。

    第一批登陆编队在划艇的引领下向大东海海湾内驶去。大东海的一连串暗礁上已经设置了浮标。这里的海况不算复杂,稍加留心就可以避免出错。

    这会在榆林堡里,所有人都在忙碌的工作为迎接第一批船队做准备。从一周前开始,海兵们就在白国士的指挥下在榆林堡前的海湾里用浮标标记了航道,划分了停泊区――为此提前一个月就从临高运来了整整一船的浮标,每个浮标上都有一面旗杆6米高的旗帜作为识别。穿越众还无法制造出色彩鲜艳的油漆来,只好用土法染成的红旗作为识别标记。

    为了在夜间也能正确的识别航道、登陆区和停泊区,有一部分是灯光浮标,上面装备了煤气灯,浮标的底部是个小型的煤气发生炉,一次装填燃料可供使用六小时。

    在临高建筑公司的先遣人员的协助下,榆林堡还做好了其他的准备工作,包括扩大了引水渠,修建了一个水泥结构的蓄水池作为淡水供应站。还挖好了公共厕所的化粪池。第一批劳工登陆之后只要组装船只运来的构件就行,用不了1小时就能修建完毕投入使用。

    (未完待续)

第四节 T时() 
胡逊正搂着小老婆睡得香甜,忽然被人叫了起来。

    “什么事?”他立马就清醒过来――手下胆敢闯进他的卧室把他叫醒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

    “不好了,海湾里来了――来了――好多――”仆人气急败坏的边说边比划,“好多船!”

    “海盗?!”胡逊一凛,赶紧披衣起床,“你赶快敲锣,全体操家伙,准备干仗!”说完他跳下床,头也不回的对还在床上发愣的小老婆吼了一声,“快,更衣!”

    外面的锣声紧一阵慢一阵的敲打起来。寨子里顿时乱哄哄起来。丁壮们抛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朝公所那边跑。里面管事的人早得了胡老爷的命令,把刀枪弓箭发给寨丁们,还有十几杆单眼铳、三眼铳。两门小炮也被推了出来,急急忙忙的往寨门口拉去。

    胡逊匆忙从家里出来,左手提着一柄大刀,右手拿着一支短火铳――这是个船主送给他的西洋玩意,火绳还没点着。

    在安游乐市歇船侯风的船主和管事们象没头苍蝇一样在街上打转,逢人就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知道有大队海盗来到的时候,许多人面如土色,也有人嚎啕大哭,寨子下面码头上的船只肯定是保不住了。

    胡逊刚到西门门口,就见着百十个人正堵在门口嚷嚷着要出去。寨丁们拼命拦阻也不济事。闹哄哄的只听得他们是船主和水手们,要出寨去开船逃走。寨丁们人少,被红了眼的人拼命的推挤,渐渐的就给挤到了一边,有人便要去取门上的顶门杠。看守西门的头目急得直叫唤――门一开,万一海盗乘机冲进来怎么办?

    胡逊猛得冲进人群,手起刀落,便将在取顶门杠的两个人的脑袋砍了下来。

    “你们一个个都得了失心疯是怎么得!”胡逊把沾满血迹的大刀一甩,“外面几十条船等着,你们一条船也出不去!白白的送了性命!”

    众人被他血淋淋的大刀震摄住了,一个个不敢说话。

    “安安生生的给我待在寨子里,听我号令!”胡逊冷哼了一声,“船货你们是不用想了,起码能保住条性命!”

    胡逊命令寨丁们把人全赶回旅店去,自己登上了西门的门楼,只见海湾里已经出现了不下五六十艘船只,有的正朝临高寨方向而去,有的还在向海湾深处航行。

    胡逊倒吸一口冷气,船队里面有很少见的五桅大船。但是更让他吃惊的事情在后面,他看到好几艘模样怪异的船只居然无帆无桨的在海湾中破浪航行。这让他呆了几分钟――这也行?!

    但是很快就有更可怕的事情了,三艘双桅大船呈纵队向安游乐市岸边驶来,很快就到了安游乐市码头附近。船身侧对着寨子。他清楚的看见侧舷上一个个方型的窗板打开,露出黑洞洞的炮口来。胡逊不由打个寒战:这一面就是十二个窗户,这条船上装了多少炮?。

    “总爷,要不要点一炮?”有寨丁说。寨墙上的几尊铁炮铜炮充其量也只能打到海滩上,只能算是放个大炮仗,壮壮胆。

    “放你x的炮!”胡逊这会顾不得冒充什么水南村胡氏了,抬手便是一嘴巴,“放炮放炮,你以为你家出丧放鸟铳听个响?”

    头目说:“总爷!我看他们没有打寨子的意思,最多把下面的船货都抢去了。”

    “也不能不防来攻寨。”胡逊说,“叫大伙小心把守,不要乱放炮。”说着他赶紧提着刀下得寨墙。关照把寨子里所有男女都动员起来,丁壮上寨协守,妇女老人准备滚木砖石,必要的时候就拆房子。

    但是胡逊没有傻到认为自己全寨这几百人能够抵挡进攻的地步。他这样如临大敌的准备起来,唯一的目的就是告诉这股人马――不管他们是谁,安游乐市不是个软柿子,而是硬核桃,谁想吃下去就得费点牙口。

    “准备五十坛酒,二只汤羊,二百两银子和一百匹布。”胡逊吩咐管事的,“都运到东门那边预备着。”

    “总爷,这点东西怕是不够。”一直紧跟着他的师爷小声说。

    “我也知道不够。”胡逊有点不耐烦,“先探探路,试试口风再说。”

    登陆行动犹如一次完美的表演,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按照时间表进行着。

    第一艘人员运输船靠泊在榆林堡前,舱门被打开了。

    收拾整齐的劳工们按照顺序,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爬上甲板。再在水兵的引导下,从舷梯上下去到栈桥上。

    多日的航渡让很多人踏上陆地之后依然是步履蹒跚。栈桥上一多,稍有推挤就有人摔倒了,还有人直接从栈桥上掉进了海里,周围的小艇赶紧过来把人捞起来,体力消耗过大的人来不及挣扎就被身上的行李拖到了水底,等到被捞起来的时候已经送命了。在一开始的混乱中淹死了几个人,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顺利的登上了岸,许多人一踏上沙滩就瘫软在地,大口的喘息着。他们很快就被组长和队长们赶了起来,一批一批的往企划院设立的分配中心走去。那些怎么驱赶也爬不起来的人被收容队收容。

    能够来到分配中心的人被带到热气腾腾的大锅旁。几个炊事员模样的人从锅子里舀出一碗热乎乎的汤倒在他们的搪瓷杯子里。是一股说不出什么味道的香气。

    林功劳喝了一口,味道有点苦有点甜,还有点药草的味道,并不难喝。大概是什么汤药,专门解晕船的。汤药不冷不热,正好适口,林功劳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

    奇怪的是,他很快就觉得自己因为坐船太久有点发软的腿脚有了力气,身体中似乎源源不绝的冒出活力,精神更是好了许多。他有点诧异的看了看四周,身边的人也差不多,那些晕船特别厉害,勉强走到分配中心的人喝了一碗汤药之后精神一下好了许多。

    “真邪门,这是什么灵丹妙药?”林功劳嘀咕着。

    锅子里熬煮的是由卫生部配置的“精力补充剂b型”,是刘三、陈思根等人几番修改试验之后才定下的配方。它之所以有如此灵验的效果是因为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古柯。

    古柯叶在中南美洲是一种被劳动阶层广泛使用的软性毒品,在西拔牙征服之前,印第安人就用来来消除疲劳、口渴和高山反应。形成了所谓的古柯文化,并且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

    穿越集团当初带来古柯树,其目的也正是看中了它的作用和相对较小的毒副作用。不过元老中的许多人对这种东西依然是心存疑虑,要求对其使用采用最严格的管理制度。

    但是实用主义倾向终于占据了上风。卫生部预备了大量这种药剂――几乎把已收获的古柯叶储备全部用上了――就是考虑到开发田独工程将会艰苦异常。必须有一种能够快速恢复劳工精神的东西。和“精力补充剂”一起运来的还有大量的香烟。“大生产”敞开免费供应,只要愿意抽,每人每天最高供应三包。

    喝过药之后稍事休息,就有人来喊他们的小组编号。每个十人小组都有一个单独的编号,这个号码用布条缝在他们的工作服和行李上。对企划院来说,劳工甚至连无名的个体都不是,他们只是构成一个个劳动小组的部件而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