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备在南宝矿场新建的采矿厂一号车间里安装起来了。一号车间是冰风搞的大跨度铁制桁架厂房,足有三层楼这么高。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地坪用混凝土浇注,并且安装有铁制的轨道用来推送矿石。

    车间的顶棚上安装了一台天车,用来运送一个大型翻斗为破碎机装料――照展无涯的看法,其实最好是用皮带机,不过暂时他们还没有合适的代用品,如果鹿皮做,未免太过奢侈了。

    最后萧贵来安装了蒸汽机。最后,这套系统终于安装完成了。由钢铁和巨大的底座构成的总重量差不多有十来吨的庞大队伍矗立在车间中央,不用说土著职工,就算穿越者自己都觉得叹为观止。

    随着萧贵给锅炉点火,蒸汽机慢慢的转动起来,在大型变速箱的传动下,最后一级通过皮带将动力传到破碎机的飞轮上,随着飞轮转速的逐渐提高,破碎机开始正式工作了。

    工人们通过轨道,用平板轨道车运来一车大石块。顶棚上的天车用蒸汽机驱动滑车,很快吊起一块巨大的石块投入破碎机。咣当当,咣当当,破碎机不紧不慢地运行着,活动颚板慢慢地一开一合,巨大的石块随着颚板的开合,越陷越深,越夹越紧。石块开始碎裂,飞出许多碎屑,随着崩的一声,冒起了一股白烟,石块碎成了几块。

    在场的人都被吓了一跳,但是机械厂的人知道,这玩意的运行很正常颚板还在不停地缓慢地挤压着,碎裂后变小的石块又在下行过程中被越夹越紧,继续承受着活动颚板和固定颚板的挤压,而不断地继续碎裂着。

    出料口开始出现一些碎石和粉末。百分的粉尘开始弥漫。接着一大堆碎石落在出料口位置的斗车上。

    出料口下方是一条轨道,一组斗车首尾连接的停在出料口下面。它们用缆绳拦截在一台蒸汽机驱动的卷扬机上。一车装满之后,操作员开动机器将车拉动,第二辆就可以换到出料口下,这样直到一列斗车全部装满为止,随后再换第二列。

    装满斗车组被拉到斜坡上的装料站上,利用高低落差直接翻卸在牛车的车斗里再运走。整个过程对人力装卸的需求减少到最低。

    展无涯计算了下,只粉碎建筑用的碎石的话,每天破碎机能处理出差不多五十吨碎石,如果这些破碎工作用人力去做,没有三四百人做不下来。

    而现在,连锅炉的维护工人、操作天车的人员都算在内,一班有二十个工人就够了。劳动效率上的差异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但是对本地的百姓来说,这种轰隆作响的碎石机代表的却是恐怖无比的强权。这么坚硬的巨石都能咬得粉碎,还有什么是这伙澳洲人做不到的?

    但是这种惊讶还没有到头,第一天破碎机被证明可用之后,在随后半年月里,南宝选矿厂又相继安装了三台破碎机。这对当地人简直有了摧毁性的效果。

    结果就是穿越集团在当地无论开展什么工作都很顺利。当地士绅和百姓简直是言听计从。而且原本对进矿当工人不怎么感兴趣的人也有许多来打零工了。连地主士绅家也派来几个家奴或者旁系的子侄来干活――为得是和矿务处拉上关系。

    有了足够的碎石子,交通部门对路面的硬化工作进展很快。单道谦用碎石做路基,加大路基的承受力,表面再使用煤渣和细砂石进行路面平整。再经过几次碾压之后,道路就变的光滑如新了――比某些地方乡村低等级公路还要高级一些。

    除了工程机械上的压路机之外,单道谦还和机械厂、车辆厂合作,开发了畜力牵引的压路机――这个简单,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石碾子配上畜力的牵引带。稍微复杂一些的是有畜力的耙路机、洒水车和铺路机。这些目前用马、牛或者人力都可以牵引。这些专用设备不但减少了对工程机械的磨损,因为是能够自产的设备,也就不太珍稀,交通局一下子订购了好几套,在许多路段上同时开工使用。

    单道谦向邬徳申请了几十个工人的名额,设立了养路工程处,沿途建造的了养路站,还制订了对公路的定期定时巡视、维护和保养工作规则。

    “还有个事情,就是要搞交通规则啊。”单道谦找到邬徳。

    原本的临高是不需要交通规则的,除了行人之外,最多有几顶轿子,几辆独轮手推车而已。间或有几匹马经过。土路再狭窄再不平也不会出什么交通事故。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穿越集团的到来大大增加了道路上的路况复杂性,除了不断增加的行人,还有牛车、牲畜、自行车、汽车和摩托车。道路的建设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十字路口、桥梁等等,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管控――最近已经出过几次交通事故了。

    “这事就归警察去管吧。”邬徳说,“东门吹雨正好管这事。”

    东门吹雨因为长期负责东门市的管理工作,对此类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他说:“我看暂时不用搞太复杂的交通法规细则,第一老百姓记不住,我们宣传起来也难;第二我们要没这么多人力去现场勘查之类的。”

    当年刘邦到关中只有约法三章而已。虽然从法制学来说是个极大的倒退,但是便于群众理解和掌握,在草创阶段容易被接受。

    东门吹雨搞的基本原则是:“靠右行走,左面超越,快慢分道。”

    根据规则,行人、轿子、牲畜,走慢道,马车、牛车和机动车走快道――按理说机动车和牛车的速度差得很远,但是机动车最近已经很少上路了,不致于引起交通混乱。

    群牧牲畜,如牛群、羊群,不得上路,只许在路基下行走。大群的牲畜上路容易引起道路堵塞。

    单道谦说:“不过,机动车最好不要鸣喇叭,免得惊扰了牲畜了。而且你指望道路上的重载牛车能让路,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啊。还是自己归自己超过去就是。”

    “得有点惩罚措施吧,行人走路边,万一他就喜欢走中间怎么办?”独孤求婚问。

    “靠罚款是不行的。”东门吹雨拖着下巴,“第一,贯彻撞死白撞的概念,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伤亡和财物损失的,不予赔偿――”

    “慢,这不是要点,”单道谦制止他,“你说得这个我也赞成,但是现在首先要谈一般的轻微违规行为。就我们现在的势力来说,就算真撞死几个百姓,也没人来敢讨说法。”

    “抓劳改队!”独孤求婚祭起了这个方法。

    “这样还能增加劳动力。”东门吹雨也觉得可以,反正如今轻微违法行为都是用劳役抵偿,从三天到三个月不等。

    单道谦说:“我看这样好了,违反交通规则被抓的人,全部划归我们交通局使用。”

    交通局工程多,事务多,免费劳力多多益善。不仅要修桥铺路,还能用来指挥交通。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节 警政拓展() 
第二百二十三节“我觉得不大好,这么一来老百姓还不人心惶惶啊。出门上路稍不留神就被抓去干活,你以为是纠正违法行为,他们觉得我们是拉壮丁。”东门吹雨又考虑了一番说。“这个和偷东西打架不一样,大伙知道那是错的――可没人觉得走路是犯法啊。所以得要宣传,让交通规则深入人心,才能搞惩罚。还是先教育宣传为主吧。为期个半年。”

    “这不还是得要人?”单道谦兴味索然,“我总不能自己搞个路政之类的机构吧。”这个想法他忽然让他兴奋起来了,他是干铁路出身,对铁路上大而全小而全的一套很熟悉。就现在的局面看来,今后穿越帝国的交通大权非他莫属,现在搞起个路政来,等于自己的交通部就有了执法部门,将来说不定就会有交通公安局、交通检察院、交通法院……单道谦心驰神往,其实他在铁路部门的时候对这种包揽一切的体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轮到他掌握这个体制的大权的时候,忽然就觉得很合理了。这种心理大约也是人之常情。

    “交通管理的事情,还是归警察好,免得多头管理,最后闹得有事谁也不管,收费大伙都来。”邬徳最后表态了,把单道谦的小小妄想打灭了,“不要小看了现在的一点所谓权宜之策――很多弊端弊政正是从权宜之计开始的,等到局面大了之后再想改变就不容易了――要做就从根子上把它做正了。”

    众人点头称是。

    “交通警察暂时还不需要,多搞些交通法规的宣传吧。东门市里”

    我看把东门市派出所的力量再扩大一倍――不,或者干脆就把东门市派出所升格为警察局……”

    “升格不升格也没关系,”东门吹雨说,“关键是要加人。南宝和博铺现在没有派出所,得各增加一个。”

    “博铺暂时不需要,那里有陆军有海军,土著人口也不多,南宝设置一个派出所,有五六个人就行了。”

    “提拔一个土著所长吧。”独孤求婚想到自己手下有几个得力的警士,也得栽培一下。

    “提拔个副所长,考验观察他几年。正所长还是当穿越者当,把握住大方向。警政是暴力机构,又和民众打交道,要慎重。”邬徳拍了一下脑门,“倒不是我对土著的忠诚度不放心,实在是对他们掌握权力之后到底会怎么干很担心――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学生才能成长起来……”

    “阿徳,我觉得这样不好。”东门吹雨说,“不放手让他们干,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可靠呢?每天说洗脑洗脑的,最后还是不相信嘛。总是要我们自己人去把舵,土著干部永远也成长不起来。这个副所长又有什么好提拔的呢?”

    “这也是个考验他们的机会!”独孤求婚兴奋的说。

    “好吧,好吧,我赞成就是。”邬徳做出了投降的表示。

    东门吹雨提出:东门市派出所有起威镖局派的周士翟和他的二个徒弟,在临高一年了,在治安方面表现很不错――他们对本时空的鸡鸣狗盗之辈的伎俩很熟悉。而且在上次出差去雷州的表现也不错,可以考虑提拔周士翟。

    “恐怕不行,周士翟还算是客卿。不在我们的体制内。”邬徳摇摇头。

    “他在这里一年多了,还不够可靠?还参与了雷州的事情。沉默寡言,办事可靠,绝对是合适的人选。”东门吹雨抱打不平了。

    “我对老周这个人也很欣赏。传统文化下真正的君子!”邬徳说,“但是起威和我们的关系还属于合作性质。他怎么说还是起威的人,我们无权擅自任用。”

    另外,邬徳还有个担心,镖师虽然是受雇于人,但是自尊心很强,让他到穿越集团体制内当个所长,穿制服,别警棍,看到领导要立正敬礼,恐怕人也未必愿意。还是以客卿相待比较容易相处。

    “他的两个徒弟……”

    “也太小了吧,好像李标才不过十七,陈凯更是只有十五六。”

    “没说要他们当所长,我是说,这两个小伙子其实应该由我们教育才好,以后当警察……”

    “办个警政学习班怎么样?”独孤求婚提议道。

    “这个不错,”东门吹雨很赞成,“以后警察机构会不断的扩大,到时候现在的警察就都要被派出去独当一面,现在的警察也就是巡警的水平,很多专业技能没有学习过,应该办一个!”

    穿越集团里当过警察的好几个人,而且位置还不算低――另外还有两个美国执法人员,这也是可用的资源。邬徳表示回去就和执委会讨论一下,在国民学校里开个警政班。

    的确由此必要,因为根据扩充计划,南宝的派出所有五个编制,除了从东门市提拔一个之外,另外四个都得新招募。

    招募当然很容易。陆军和海军都有淘汰人员可用――他们或者是在训练中受了伤被认为不适合队列服务,或者是身体条件有缺陷。当不了军人。当个警察还是够格的――起码经过了体能和队列训练,纪律性也够。

    邬徳说,“你们把人选赶快选好,择日就去上任好了。再招募几个新警察――就五个吧。”

    于是马蓬就当上了南宝派出所的副所长了,他为自己的这次升官感到吃惊,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东门市派出所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士,和其他九个警士没什么不同。每天在街面上转悠,纠正不在固定位置乱拉客的妓女,抓随地大小便的农民,检查商户的量具――东门市已经全面开始推行统一的新度量衡,遇到个别不开眼来东门市发财的小偷,直接饱以警棍再拉到劳改队去。没事的时候就在所里背背《治安处理事件流程手册》――这是慕敏编写的专门给土著警察用的指南。采用案例制,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治安和管理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做了个大汇编。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浅显的写出来。经过扫盲的土著警察只要严格照章办事就是了,编写各种专用手册让穿越集团是适应本时空的情况常用的一种手段。

    接到东门吹雨的正式委任之后,马蓬惊诧的连接过委任状这事都忘记了,只是一个劲的盯着东门吹雨看。

    “怎么,有什么问题?”

    “不,不,小的,不,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首长的期望!”马蓬一激灵,赶紧来了个立正,大声的说。

    “好,你坐下吧。”东门吹雨示意他坐下。

    “谢谢首长!”

    “你要去的地方是在南宝,是在山里面,条件没有东门市这么好――”

    马蓬小心翼翼的点点头。心里想如果,大概关饷也能多几个。

    “……怎么样?有要求没有。”

    “是,小的母亲能不能带到南宝去?小的走了之后,这里无人照应。”

    “可以,你带去就是。”东门吹雨点头,“那里屋子是现成的,你们就把家伙什物搬去就是了。再给你三十元搬家费。”

    “谢谢首长!”

    “给你三天时间料理家务,第四天到我这里来拿报到证和免费乘车证。”

    马蓬接了调令从办公室出来,脸变的煞白。人生的际遇变化真是不可言表。一年前他还是个长工,现在,居然成了澳洲老爷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