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洲货,来自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去澳门的贸易团有一次看到当地在贱卖难船上的货物就买了回来,用来储存酒类咖啡馆里播放着轻柔的,有些走调的的音乐,这是某人带来的电唱机在播放胶木唱片。要不是柜台后面的女招待的土布衣服和古典式发髻,倒还挺有情调的。

    当初萧子山下令搞个茶馆的时候,因为听说里面有女招待员,众男都兴奋了一阵,后来才发觉只是个女的售货员而已,而且眼尖的人发现:这不就是食堂里专门烧大锅菜的几个土著中年妇女嘛。害大伙白高兴了。

    马甲对这种花样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是咖啡馆是个能聚在一起谈谈事的地方,这里来的人不多,也比较安静,便于谈事。更僻静隐秘的地方当然还有,但是马甲觉得自己这伙人做的事情是上得了台面的,用不着象陆军里的某些人搞的小团体那样故作神秘――以为没人知道,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在这样的公共场合聚会更显得自己和自己的事业“光明正大”。

    “格瓦斯一杯!”

    “来杯红茶菌吧”招待员大妈很热心的问。

    “不喝。”其实他也不怎么爱喝马公和女王特别喜爱的格瓦斯,但是眼下只有格瓦斯喝起来有点啤酒的感觉。咖啡馆里供应的另外一样玩意是红茶菌,这玩意喝起来倒还行,卖相太恐怖了。

    “来包连心红薯干吧。”

    “不要,这玩意酸心。”

    “要不这里有博铺鱼干,是最好的马面鱼烤得――”招待员大妈继续热心的推销商品。

    马甲继续表示否定,在博铺最不缺的就是鱼虾。

    招待员最后亮出了杀手锏:“有油炸花生米,农场新收得花生。要不要?”

    “来一碟。”农场在河岸砂土地上种植的花生收获了,因为主要做油料作物用,食堂里从来没供应过,想不到咖啡馆里居然有。算不算是变相卖“高价商品”呢。

    马甲从兜里掏了半天也没掏出一张点券来――他每月领到手的现金点券早就花光了。不过这里可以记账消费:当班的女售货员要了他脖子上挂得身份牌,一笔一画的抄下了上面的号码和编号。再记上消费金额,让他签个字。到月底的时候自然会在在他的账户里扣除。至于账户里现在到底有多少数目他压根懒得过问。

    红薯格瓦斯喝起来有些酸,不过泡沫丰富,这里卖的格瓦斯是泡在井水里镇凉过的,口感清凉。不失为消暑的好饮料。油炸花生的味道很熟悉,一下把旧有的回忆都勾引起来了。正在唏嘘间,只见几个宅男模样的穿越众一一进来和他打招呼。来人正是“法学俱乐部”的成员。

    先到的是个叫安熙的宅男胖子――他是属于少数在这一年里吃得差,干苦活,却还依然保持着伟岸身材的人物。但是安熙混得很不如意――他在现代时空学的是法学理论专业方向的,被执委会中的不少人视为“废物中的废物专业”,仅次于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后者因为带个行政法,还受执委会高看一头。

    这一年来他基本就是在码头上干活。虽然安熙心里一直对执委会的对待他的这种态度耿耿于怀,但是干活还算卖力,时而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我是革命螺丝钉”以及“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两句大众俗语挂在嘴上,不时还会为执委会的一些引起异议的政策辩护。安熙以为执委会看到他无比端正的态度,多少会给他一个不错的领导岗位干干,结果差不多一年过去了,他这块金子还在码头上当货运监理员。这下他的心理严重失衡了,居然立刻加入了法学俱乐部这干过去他不大愿意接近的小团体。

    安熙一加入就很卖力,不但四出去串联法学背景的穿越众,还搞了个俱乐部共同纲领之类的东西。原本陷于清谈局面的法学俱乐部有了这样一位人物的加入,显得有活力多了。在一次俱乐部的会议上,他提出“天下法学是一家”的理念,把所有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都吸收进法学俱乐部。

    “象莫部长这样的人,就应该请他经常来我们俱乐部发个言什么的,请他当名誉顾问也不错的。”

    此外还有搞印刷出版,兼营审讯工作的周洞天;在计委任职的程栋……其实仔细数起来,穿越众里有各种法学学位的人还是不少,也很有几个身居要职的人物。

    “我们法学俱乐部不能搞成‘低调俱乐部’,”安熙在一次聚会中口沫横飞的说道,“要把有地位,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都吸收进来才能形成有力的‘院外集团’,否则一群人一天到晚喝酒说怪话能有什么结果?大家总不能指望马甲的好运气再突然降临一次吧?”

    马甲被突然提拔当海关关长的确是很偶然的。

    众人虽然对安熙的做法颇有鄙夷之感,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对的。

    马甲一直是法学俱乐部的秘书长,虽然他当了海关关长,还是保持着参与俱乐部的活动。安熙的活动,在马甲看来有他的作用,起码这个团体里有人在干事实。老是在俱乐部会议上瞎掰一些什么“土著权利法案”、“继承法”、“土地法大缸”,以及为穿越国对私有财产该如何保证,穿越国未来到底是应该是联邦共和国、贵族共和国还是邦联共和国的法理问题进行云山雾罩的讨论要有用的多。

    在安熙的积极活动下,莫笑雨已经正式接受俱乐部的聘书,当上了顾问。周洞天也说考虑考虑――说起来不少人接到邀请的时候还觉得挺有面子的,民间团体来请当顾问,这在穿越集团里还是头一遭。

    不过此次会议没有顾问的身影,纯属俱乐部人员的会议。

    马甲和大伙打过招呼,换了个可以坐多人的大台子。

    “今天我请客了。”马甲颇有豪情,“大家敞开喝……”

    “敞开喝酸溜溜的格瓦斯。”有人讪笑道。

    “听说雷州那边有朗姆酒啊!”

    “有倒是有,朗姆酒都给执委会运到澳门去卖了。”

    “草,还是先尽着外国人!”

    “有不花钱的格瓦斯还是不错的。马甲发啥财了,这么大方?”

    “你们还不知道?”安熙的消息一贯灵通――他下了班之后经常在执委会的各个部委办公室之间流窜。

    “马甲现在当上了海事法院的院长了!”

    一种高兴、羡慕、妒忌乃至嫉恨混合在一起的强大气场扑面而来。马甲不由得强颜欢笑:

    “这都是上次会议上大伙给得建议好。”

    上书执委会要求成立海事法院的建言,正是在上一次俱乐部会议上做出的。包括建言书的具体内容,也是马甲起草之后众人一起斟酌着修改拟订的。能把执委会忽悠住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招待员大妈端来了满满一盘子的格瓦斯杯子,气泡在大号陶瓷马克杯上咝咝的冒着。马甲又要了些下酒的小零食。

    一众人边喝边聊。

    马甲说:“这次海事法院的成立,可以算是我们俱乐部的一次重大进展,”

    大伙一起点头。

    “甚至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安熙补充道。

    话的确不错,从大局上说是“推进了法制化进程”,从小利益说是扩大了法学俱乐部的活动能量。执委会能够通过这个决议,和法学俱乐部游说几位顾问、准顾问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他们基本是权位不高的二级干部,但是因为交往的圈子属于领导层面,多少能在言语中施加影响。

    马甲开始通报会议情况。

    “海关的关长职务,暂时我还兼任着,不过执委会大约很快就会提拔季安当关长,他对海关的实际业务比我熟悉的多,不过我们还是是一块办公。”

    安熙马上建议:“把季安聘请来当顾问吧,海关未来的权力和资源也是很大的。”

    “这个看起来就太功利了。”有人反对,“季安不是学法学专业的。”

    “不要局限于学历么――”

    “我也不赞成现阶段俱乐部的‘吃相’就这么难看。”马甲的想:吸收季安到俱乐部当然很容易――他不会不同意的。但是这样一来,俱乐部的“纯学术”的声誉就会大受打击。

    现在他们唯有这个“纯学术”的牌子最值钱,不能轻易就把牌子闹贬值了。

    安熙见大家反对,也就没有继续坚持。

    “就这次执委会开会的情况来看,督公的态度很暧昧――海事法院权限上的事情,我原来以为他会反对,没想到他居然没反对。”

    “这还真是出乎意料。本来海事法院的裁决权,应该对他的计委冲击最大吧。”

    “是的。不过我想通了。其实对他来说也没什么。物资的最后分配权还是在计委。不过到海事法院履行个法律手续而已。”

    马甲接着说:“主要的执委里,邬徳非常赞成推进法制化――独孤求婚虽然只是二级干部,但是他是马督公的班底,他也明确表达了支持法制化。所以形势对我们相当的有利。”

    “文总没表态?”

    “文总没表态,但是他肯定不会反对。”

    接着他又传达了“以海事法院为试点,逐步推进法制化进程”的会议精神。这块香喷喷的大饼让在座的人眼睛发亮起来。盘算着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是哪一块,是不是有机会很快补上一个体面的职位。民法和经济法专业的的兴奋程度要高于其他专业方向的。

    “……所以这次处理的五桅船海盗的案件,还要大家一起出力啊。”马甲趁热打铁,赶紧忽悠群众。

    倒不是他懒惰,这事靠他一个人办的确有点为难。他一天到晚鼓吹的依法治国,问题是这个法还根本不存在。就算是抄书也得修改一些条文才能符合本时空的现实状况。毕竟20世纪和17世纪的差别太大了。

    这桩案子又是海事法院第一次接手案件,一定要迅速准确的办下来。说起来这案子的案情还相当的复杂。根据马千瞩移交过来的物资点验清单;海军和政保总署移交过来的审问记录、船上的各种文件等等资料,马甲知道这艘船上仅仅货物状况就有:船主自己的货物,搭船客商的货物,还有委托运输的货物。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节 招降纳叛() 
除了修订法律条款之外,光缮写法律文书也是件大工程――这事情一般人还干不了。非得劳动这些“没编制”的人了。

    “没问题!马甲你这么上路,兄弟们一定帮忙!”几个人马上满口答应。

    “不过,我们白天都有派活,得晚上来干活了。

    “我去邬徳说说,让他把你们都‘借调’几天给我。”

    邬徳赞成搞司法体系,对这种借调应该不会拒绝。要是不办这个借调手续,不但这伙人干活全属于义务劳动,还得在工作时间之外才行。

    能够摆脱几天无聊的工作,干点本行的事情,大家都很高兴。

    马甲喝了一大口格瓦斯,法学俱乐部的各位看起来精神面貌还不错。这是个好现象。现在是工程师治国的时代,将来呢,很可能和美国一样,是律师治国的时代了……散会之后,马甲给邬徳打了个报告,要求把这些人“派工”给海事法院干活,又到萧子山那里打了个申请,要求拨给一些办公费――用来购买干活的时候喝的饮料和香烟之类的享用品。

    萧子山很是慷慨,不但立刻写了拨款单给他,还开给了他一张特供购买证,让他可以额外购买一些“特供商品”。

    过去的特供商品主要是本时空不生产的生活消费品,主要是各种食品:包括可乐、香烟、方便面、罐头之类,也有花露水、风油精、毛巾和十滴水之类的日用品、药品。这些东西主要供应给从事“重体力”、“危险工作”的穿越众,有时候也作为奖品发给获得表彰的个人。

    随着供应日渐好转和库存减少,这个特供单上的东西也在变化。有的物品被去除了――比如香烟、可乐和方便面。也有添加进来的,最大的改变是本地工业自产的产品增多了。其实有很多物品也不算什么“高级”,不过受限于产能问题没法敞开供应。比如丰城轮上的冷库做得几种棒冰,虽然原料不过是水果、绿豆、赤豆、砂糖和过滤水而已,但却是按人头供应的,穿越众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天配给一支。13岁以下儿童额外再供应一支。

    马甲看了下特供购买证上的东西:“雷州糖业”朗姆酒(750ml),每日限购一瓶;临高牌香烟,每人每天限购10支装1包;虽然只有区区两样东西,但是体现出来的信号挺耐人寻味。

    “看来执委会里对我们看好的人不少啊。”马甲自言自语。

    只有他才清楚的意识到为什么执委会众人的态度有这么奇妙的差别。

    “登陆快一年了。”马甲喃喃自语,把单子塞进了口袋。

    法学俱乐部的一干人正在忙于五桅船的海盗案,博铺却来了位客人。

    此人是乘坐一艘小渔船来到博铺的,按照最近阶段的紧急状态,所有抵达临高-徐闻洋面的船只都要接受临检。来人在海兵登船检查的时候谎称是到临高卖米的商人――船上也的确装满了粮食。登陆之后他就向正在码头值勤的海军军官亮明身份:他是诸彩老的使者。去年诸彩老的“钓鱼”战斗中被抓的海盗小头目施十四。

    当时马千瞩放他回去,是为了和诸彩老和谈。但是此人一去渺无音讯。此后诸彩老也不大到琼州附近海面来活动。和谈的事情就被搁置下来了。

    施十四一到博铺,就要要求见“马首长”,他带来了诸彩老的和谈要求和一封书信。

    书信里诸彩老的口气很硬,表示他愿意和“澳洲人”和谈,但是澳洲人集团必须赔偿他在临高因为苟家被灭的全部损失――他对穿越集团提议给予卖玻璃的出口贸易专利权作为补偿的事情不感兴趣。直接要求穿越集团拿四万西班牙银洋来作为赔偿,同时再给他相等数目的银钱作为贷款,贷款他可以支付二厘的月息。另外,他还指名要求穿越集团提供火炮、火药,如果可能,最好能为他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