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添弟会?”符不二不解。

    “是天地会。”马蓬说,“天上地下的天地会。”

    符不二赶紧跑到东门市,只见东门大街靠近外围的地方已经新起了一座二层楼房,屋子前面不伦不类的竖立着一座木牌楼,上面大书“天地会”三个字,两边悬挂着一副对联:“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符不二壮起胆子走了进去,里面负责接待的人听了他的需求,就拿出一张纸要他登记。符不二的虽说认得几个字,却是个半文盲,只好求里面的人代笔,所登记的无非是姓名、住址、家庭人口之类,接着又问他有多少亩土地?水旱田各是多少。

    符不二刚想说,又把话吞了下去,想了想说他家只有五十亩水田――其实他家里有四百多亩地,三百亩水田,一百多亩旱田。他这么说是因为忽然想到了:谁知道髡人们搞这个所谓的“天地会”有什么意图?千百年来农民被政府权贵欺骗累积下来的智慧使得符不二立刻打了个埋伏。

    登记完了之后,办事员给了他一个竹牌子,上面刻着编号。告诉他,下个月的初一,凭牌子到天地会办公室来集中开会,由天地会会长叶雨茗主持会议。

    符不二糊涂了:“不是来买种子吗?”

    办事员一笑:“哪这么简单,要先开会,会上叶会长会给你们讲具体的事情。”

    符不二忽然紧张起来了:“这个,小的借问一下:天地会要缴钱不……”

    “交钱?”办事员看了下他的登记资料,“你才五十亩水田,也就是个中农,大概是用不着的,地多的大户才要交钱。要缴什么技术服务费。”办事员看了看手里的几张纸片,“按亩收的。”

    幸好!符不二暗中庆幸,果然这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好事。要交钱的!幸亏自己只报了五十亩地,不然岂不是平白无故又要多交一份粮赋?这天下的官家还不是一样的黑!不过看起来髡人对小户们还是很照顾的。自己多半能白落一份种子了。

    符不二暗暗得意的出了天地会的门。盘算着五十亩的种子到手之后,一颗也不给佃户,自己亲自带着长工种上,以后再挑最好的留种,明年年就能把水田全种上了。

    “天地会的会长,不再是陈八尺了。”叶雨茗暗暗得意,叫叶八尺好像不大好听……他此时正站在天地会的二楼一间会议室里,墙壁上新刷的石灰水还有些潮湿,顶端墙壁上充作黑板的木板上黑色颜料还没干透。这里准备用作未来和天地会客户开推介会的场所,至于培训,则放到农场去做――在实践中学习么。

    会议室里已经聚集起了来自农委会、民委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准备举行第一次“农业工作会议”,讨论天地会的具体实施方法。

    用天地会这个对外组织推广农业技术是大家都赞成的,现在本县的不少农民和地主已经体现出对新式农业的需求。

    原本叶雨茗的天地会方案只是进行家禽小额贷款发放,搞订单饲养业。同时再对当地农民进行简单的和农业技术培训。经过几天的讨论,这个方案的内容已经被大大扩充了。

    新版的天地会将分为二个部门:天部管技术,地部管推广。

    推广的良种和农业技术按照对象,划分为两个客户群体:

    首先是地主,标准是拥有一百亩以上的直接经营土地,自己种植或者雇用长短工种植的。一般也叫“经营型地主”。

    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主要针对的群体是他们。模式是天地会供种子以及培训田间管理人员,第一年农业部派天部人员对购买种子的地主家帮他们进行田间管理,同时培训他们自家人员。当然给粮户的的技术都要付专利费的,和种子打包捆绑服务出售。收费是为了提前培养知识产权观念。

    此后这些客户必需年年缴纳会费。相应的天地会也会继续提供良种,同时提供基本的服务:比如农田病虫害控制、技术指导、供应农药和化肥什么的。

    “且慢!”叶雨茗忽然问,“化肥好说,褐煤什么的,还有合成氨工业。农药哪找去?这个怎么也得有了有机化学工业才能办到吧!”

    “土农药。”吴南海在早造种植中已经积累了不少土农药的使用经验,信心也比较足了。“这一次的水稻早造能够取得好成绩,多亏了土农药。效果没现代农药好是肯定的。”

    “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吗?药效怎么样。我记得那东西用来喷果树的,可以用在水稻上?”叶雨茗回忆起了高中生物上的课程。

    “波尔多液是保护剂,病害出现之前喷洒效果还行,持续效果是两个星期。对付霜霉菌效果很好,对付锈菌就不怎么样了。早期无机农药还有石硫合剂嘛,这个效果很不错,是杀菌的,尤其对锈菌和白粉菌很有效,持续效果,而且还能防一些虫。”吴南海对这些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资料已经很精通了,“水稻虫害有一种黄口土666可以防治,基本就是中药材加简单的无机化合物,能够对付水稻蚜虫――这种配方应该还有不少。”

    兴致勃勃:“我打算在执委会提案:农委会要搞个农药厂,再来个土化肥厂,光这两样玩意在大明也是农业大杀器了。除了自己用,还能上市销售,这还不得抢着要!”

    万里辉说:“外卖利润不高的。体积重量都太了大,单位重量利润太少。”

    “没事。”吴南海解释说,“第一年利用天地会开展化肥、农药下乡,除了供应加入天地会的客户,也可以提供免费的是用给绿区、蓝区的村子用,第二年就能在全县范围卖出去了。运输让农民自己来背。体积重量不是问题,这些玩意成本很低的,土农药的成本基本就是人工成本,原材料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

    “不过,吴委员,我不懂为什么章程里要提出只面对‘经营型地主’,地主不都是地主吗?”万里辉不解。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节 小额贷款() 
“差别可大了。”吴南海解释说,地主其实有很多种,我们熟悉的地主,多半是以佃种模式进行剥削的地主――这部分地主直接把土地分割成小块给佃户。按照中国传统的地主-佃户关系,土地一旦出佃,种什么,怎么种都是佃户的事情,只要佃户能交租,地主便无权干涉佃农的生产活动。甚至有时候连更换佃户的权力都会丧失。所以他们对改进农业技术是毫不关心的,主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对付佃户,要他们准时足量的交租上了。

    “相比之下,经营地主有点现代农业资本家的味道了。他们雇用长工短工劳作,支付工资报酬。有的自己甚至还是佃户,所以对通过土地获得高额利润有强烈的需求――因为不能简单的提高租子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就得向土地要更多的出产――他们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更旺盛。”

    “佃户?既然是佃户怎么还是地主。”

    “呵呵,你不知道土改的时候还有个词汇就佃富农吧。其实这种人叫他地主是不合适的。他们是专业的土地经营者,一般是拥有大量资金或者专门的技术,向拥有地主直接佃种大面积的土地,通过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获利。”

    “是这样啊。”万里辉点点头,有些惭愧,“我还是农民出身呢――”

    “呵呵,你出身的农村社会早就不是这样的社会了。”吴南海说,“这个时空的广东、福建、江浙地区,正是经营型地主崛起的时代,不过他们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单纯的种粮为主的经营型地主不多见。我们要扶持的就是他们。”

    “经营性地主是很资本主义化的,”叶雨茗说,“是本时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吧。”

    “所以我们的农业政策是:扶持经营地主,保护自耕农,排挤租佃地主,逐步使其他们消亡或者转化为经营地主。”

    “佃户呢?消灭了租佃地主,佃户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执委会又不打算搞土改,这部分人的土地怎么解决?租佃制下他们起码还有活路,把租佃地主都搞没了,他们不就连口苦饭都吃不到了吗?”

    “临高荒地多,发种子、耕牛,帮助他们开荒,组织他们修水利……”

    邬徳直接反对:“这样花了大力气下来只不过制造出了一批新的临高小自耕农而已,我们并不需要在这里扩大自耕农基层――对我们没用。”

    “这样不错啊,小自耕农在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家园的时候会很拼命的。”

    “工人阶级同样会很拼命,而且工人阶级一无所有,不会想着春天要回去播种,秋天要去收割。”邬徳开玩笑的说,“好吧,实际上在保卫家园上并不一定老百姓非得有五十亩地可以种――只要这个社会对你来说是富足、稳定和幸福的就好。”

    “至于消化多余劳动力,解决的办法很多,最简单是由工业来解决。”邬徳继续说,“然后是农业本身,我们不需要农民,需要的是农业工人。除了少数作物之外,其他作物都在大面积的土地上进行集约化种植。”

    文徳嗣咳嗽了一声,正要说话,只见农场的李荃托了个盘子,小心翼翼的进来了。这个当初跟着母亲被张兴教从苟家庄收容来的小女孩子,在农场将养了大半年之后,变成了个相当可爱的萝莉,梳着两条黑色的鞭子,穿着一件干净的薄绸衫子,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文首长请喝茶,”李荃甜甜的笑着说。她年龄小,可是穿越集团里的主要人物都挺熟悉的――这几位都是经常在农庄里出现的“大人物。”

    “好,谢谢。”文徳嗣端起这瓷茶盏。小女孩子一笑,又把茶盏一一送到大家面前,大约平时很少能见到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子,一众人贪婪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把个小女孩在看得满脸通红。赶紧退了出去。

    文徳嗣冷冷的“哼”了一声。

    “李荃这孩子现在在国民学校读书,人很聪明,萧子山给她写了个推荐信,准备让她上军政学校……”吴南海看了看四周,鼓足勇气小声说。

    “上军政学校?太小了吧!”文徳嗣不解,一时间没明白吴南海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过几年就不小了。”吴南海脸有些红了,似乎不大想说这话,这时候叶雨茗又开始发言了,他只好把话打断了,叶雨茗现在是介绍针对小农户还有小地主的措施。

    对于这个群体,天地会主要推广家畜种植技术,搞订单农业,农委会全部包销。

    这种业务并不是简单的把鸡鸭之类直接发给农户,而是采用小额贷款的业务。

    “这件事情我建议交给徳隆粮行来做,”叶雨茗说,“德隆要是觉得业务太业余,可以下放给农委会自己搞……”

    “没事,徳隆本身是金融机构性质,搞小额贷款也是本份。”严茗说,“这样比较好,容易核算。”

    他提出,在发放过程中,直接发放粮食流通券,贷款人凭粮食流通券到天地会购买若干只家禽回去饲养。这种贷款的额度很小,价值也就是五到十只鸡这种额度的小额贷款。

    农户把小鸡从天地会买来,养大后,提交20个鸡蛋给天地会作为小鸡的本金和利息。然后天地会按每个鸡蛋若干流通券的价格统一收购。等蛋鸡老了,又可以卖到食品工厂**肉产品。

    “可以和本地的大地主们合资开小型的食品加工厂,我们提供技术,他们负责管理。下游原料由天地会控制,上游销售由商业部把持,就算这工厂是大地主们的,他们也只是个加工厂,折腾不起来的。”

    叶雨茗一口气阐述完他的方案。

    “这里有个流程问题。”吴南海说,“他们领取的贷款是流通券,还给农庄的是鸡蛋。可是农庄不能用鸡蛋还粮行贷款吧。”

    “我看就算了吧。”文徳嗣说,“先不说这里的实物贷款和货币贷款之间如何比较的问题。你们见过贫困地区扶贫没有?先是直接发扶贫款,农民领到手就直接把钱都花光了。后来就改成发鸡、猪、羊什么的,拿回去几天就宰了吃掉了。到时候就说生病死了,你说怎么办,要不要追讨?”谁也不能保证本时空的农民就比另一个时空的农民要来得诚实守信。

    “所以与其搞成贷款形式不如搞成期货的形式,先免费提供优良品种,然后和农民签合同到时候以一个协商好的价格收购,先期支付一定的定金。这样起码不会把家禽直接给吃了。另外,家禽养殖有一定的风险,家禽一旦发病就会批量死亡。容易造成农民因为还不起而破产引起怨恨。到时候影响穿越众的声誉和当地的社会安定,所以牲畜禽类的养殖应该放在后面;先把优良作物普及开以后再说。”

    “这个可以说是微额贷款,我想10只以内小鸡仔,不至于把人弄破产吧?万一全死了还不起,送到劳动营里劳动一个月当还债。”叶雨茗说,“如果还怕不妥当,先让职工家属来养殖。再说免费给的一样会被人吃了然后说病死啊,”

    “如果农民觉得完成合同的收益能够大于干脆把鸡吃掉,把订金喝掉,他就会好好的干了。”文徳嗣耸耸肩,“当然,某些长期贫困地区的人是不会这么想得。如果临高的百姓还是比较具有进取心的劳动人民,订单农业应该可以推行的下去――我反对搞小额贷款主要是有二个担心:一是当地老百姓未必有这个理念去借债经营;二是贷款总是容易和高利贷这些有负面影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很难推广。”

    “借贷观念的问题方面文总你多虑了,临高的农村贷款不但有,而且形式还是相当多样的叻。”严茗做过调查,本地农村的小规模借贷相当普遍。农民常用这种方式购买肥料和农具,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用来度荒活口。出借的主要是当地的地主富户,以实物借贷为主。利息则多种多样,有年息不到一分五厘的当地士绅宗族搞的互助性质的借贷,也有月息一分的高利贷。

    “总得来说,农民还是有一定的借贷意识的。我们的贷款利息低的话,农民会乐意借贷的。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