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长,你这是要……”罗奕铭愈发看不明白这县长了。

    “我们就是在这里开店做买卖了。”荜达笑道,“孙大彪说宁可把老婆给王初一也不肯交出这地盘。我们占了岂能白白荒废了。”

    罗奕铭这下明白了,也笑了。道:“我明白了!县长果然胸有韬略。”

    阵焕见他们说说笑笑,对自己却是冷若冰霜,心里觉得很是失落。道:“如今县里不太平,谁会来这里做生意!”

    “正因为县里不太平,所以我们才能做独门生意。这些盐、布、杂活都是瑶区急需的商品――永化的瑶民过去再恨孙大彪也得上这里来买。这个生意我们也做得。”荜达说,“这几百石的盐,还有这许多杂货,本来就是准备向瑶区销售的商品,我们没必要运回去,就地卖了,即能安定永化瑶民的心,又能获取瑶区的物资――我们把物资转运到后方,也能减轻元老院的战争负担。现在大家都很困难。”

    “真是贴心!处处都想着元老院。真是比闺女还亲……”罗奕铭开玩笑的说。

    “我就是元老院的闺女。”荜达说。

    罗奕铭是老归化民,很了解很多归化民中对元老院的“再造之恩”的灼烈情感,但是他们很少这样坦白直露的单独在外人面前表达出来。

    这边负责甄别登记俘虏情况的干部来汇报:已将俘虏全部甄别登记完毕。其中混杂着被强逼为匪的百姓也在“票子”和百姓的指认下甄别出来,剩下的确系土匪。又根据地位和罪行大小分别登记了。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53节

第一百七十九节 拷赃() 
已经战死的匪首和大小头目全部枭首,按照荜达的命令,除了张天波的脑袋用石灰收干,装在首级盒中以便日后送回县城示众之外,其余人头全部用矛枪戳起来在大崀圩通往县城和永化的道路两侧示众。

    “要不要把俘虏随山地连一起送回县里?”按照罗奕铭的想法,是准备全部押送回县城举办公审大会,再将为首分子处决,以儆效尤。

    荜达思考片刻,道:“不必!眼下道路不太平,这么大队的俘虏就算派队伍押送也难保平安。孙大彪一伙虽然覆灭,但是他的把兄弟还在,也许会伏击企图抢走俘虏。平白增加伤亡。我们就地处置便是。免得夜长梦多――再说这里是孙大彪的老巢,同样有震慑的效果。”

    既然要在当地处置,排场自然不能小,否则起不到震慑宵小的作用。因此决定等县里的派来搬运战利品的民壮到来之后,在众人面前举办仪式后处决。

    “在此之前,我们得把这些土匪头目的财货都给逼问出来。”

    于是这大崀圩顷刻便成了修罗地狱,在清理出来的废墟空地上搭起了拷问的刑架,俘虏们分批被押出来,捆在上面“审问”。

    先是那些有名的匪首。除了孙大彪之外――荜达关照把他留在最后,免得拷打的时候失了手先弄死了他。

    逼赃的拷打就在墟场上进行,从县里赶来的四个皂班衙役指挥,从被抓到的土匪中选出看守“票子房”的小喽啰动手。衙役们是要卖弄本事,小喽啰则指望着“将功赎罪”,一个个百无禁忌,轮番上阵。各种刑具:县衙门里有的,这里有;县衙门里没有的,土匪窝里有的,这里也有。日夜拷打,匪徒们的惨叫声,哀号声昼夜不息。第一天便活活拷打死了三个。

    俘虏们都被集中在墟场上“观摩”,一个个胆战心惊。他们多年为匪,只有他们拷打百姓和票子的,早就有了一种以掌握他人生死的优越感,此刻看到昔日的同伙被折磨拷打,折磨的死去活来,这才意识到原来暴虐并不是他们的特权――有朝一日也会落到自己身上。

    “报告县长,这几个都不行了――再打下去怕是要当场断气了……”一个衙役过来禀告。

    “交代出了多少赃物?”

    “倒是不少,可是都不在此处,要一一发掘。”

    “凡是赃物不在本地的,且饶下性命,给他们疗伤――别叫他们死得太快了。”荜达吩咐道,“换下一批来问。”

    衙役们知道这位面带煞气的女县令的意思,立刻应了,将人从刑架上放下,又在俘虏中拖出另外几个人。

    这几个早已是面色煞白,眼瞅着有人来拉自己,有的已是萎顿在地,不能言语,也有的浑身颤抖拼命挣扎,其中一个尖声叫道:“小的愿招,小的愿招!”

    “愿招的给他纸笔,要他逐一写清。”荜达吩咐道,“不愿意招得,你们继续伺候着。”

    “喏!”衙役应了,又陪笑道,“小的们请老爷示下,能不能休息片刻,从一早到现在,除了吃饭还没歇息过――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荜达点点头:“你们辛苦了。就让他们稍微松快片刻。”

    “那倒不用,小的们还有法子边休息边叫他们招。”衙役笑道。

    这法子便是“坐马桶”,土匪们抓到了“肥猪”之后,为了拷问窖藏的金银财货,便在马桶里点一支蜡烛或是一小堆炭火,让“肥猪”光屁股捆坐在马桶上。下面慢火煎熬,用不了几分钟,被拷打的“肥猪”就会呼天抢地。这个法子百试百灵。

    这几个被讯问的一见拿过马桶和蜡烛来,便知道这是“请君入瓮”的意思。一个个发出绝望的哭叫声。荜达却完全不为所动,只是翻看着手里的一大叠的“供述”。

    “供述”的内容非常繁复,除了他们的财产隐匿地点,还有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县里的情况。在严刑逼供之下,为了少受几回苦楚,几乎是倾囊相告了。

    从这些供词里,荜达看得出县里的不少大户和土匪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她并未觉得惊讶:对于地方豪强来说,不论是为了绥靖的虚与委蛇,还是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和土匪合作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这些黑料在手,日后便是整治大户们的依据,荜达眯起眼睛望着远处的山峦,至于怎么整治,就看接下来他们是不是“配合”工作了。

    再往下翻阅,不出所料的是,土匪其实和瑶民也有勾结。印证了黄首长说过的:瑶民每次暴乱都有本地奸民勾引协同。

    这阳山的局势,真可以说一团乱麻。荜达心想,若要一一理清,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是办不到的。眼下唯有快刀乱麻,一举将各项隐患清除……

    正思考着问题,忽然有人来报:“盘天顺来了!”

    “请他过来。”

    盘天顺接到荜达的命令,又是高兴又是失望。高兴的是孙大彪这个永化瑶民的魔星终于授首被擒,大仇得报;失望的是他原本打算以永化瑶民丁壮尽出为县里效力为条件,要求从此占据大崀圩。

    没想到这个女县长不声不响就把孙大彪给灭了!盘天顺虽然多少有些失望,但还是高兴的成分居多,听说要他回永化招募兵丁,便知县里对永化的瑶民依旧有倚重之意,便立刻带着人上路了。

    刚到大崀圩入口,便见两个大坟堆矗立道旁,坟堆和道路两侧树着许多矛枪,上面戳着一个个用石灰收干了血水的头颅,不由得暗暗心惊。走到入口的地方,却见有一个脑袋“待遇”与众不同,单独装在首级匣内,下面还挂着条幅:“张天波之首”。

    张天波的大名,盘天顺自然是知道的,眼瞅着这个赫赫有名的三霸之一的脑袋面相狰狞的挂在路口,心中不由的暗暗感慨。

    既然经过了大崀圩,盘天顺心想还是要拜见道贺一番――毕竟这少女日后就是这里的“百里侯”了。永化百姓的日子好坏可全在她身上了。而且看她的行事,显然不是过去王太爷的路子,还是要分外恭顺些才好。

    “盘天顺,县长叫你去呢。”周大耀武扬威的说道。

    “是,烦请小哥带路。”盘天顺很是客气。

    他刚才听说荜达正在“拷赃”,暗暗纳罕――没听说县令还管这个的,难不成县里真得困难到如此的地步,待到步入拷问现场才知道不是为了几个钱财。

    木架上或捆或吊着一个个血淋淋的身子,熊熊炉火上插着烙铁,地上丢满了沾满了血迹的皮鞭、藤条,竹板……各种尺寸的夹棍、拶指……泥地上触目惊心的大滩大滩的血迹、呕吐物和屎尿。

    被甄别出来的大小土匪头目分别关在粗糙的木笼里,其中有孙大彪这样的大头目,也有只带三四个土匪的小头目。此刻他们早不复当初的神气,形容萎靡的蹲在笼子里,个个作闭目等死状。

    场地旁边,丢着七八具被拷打致死的尸体,个个形容惨烈,不成人形……盘天顺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了,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头到脚直灌下来――这女人真是狠毒!

    然而他一点这个意思也不敢表露出来,依旧恭恭敬敬的走到荜达面前――因为澳洲人不兴下跪,他便鞠了个九十度的躬。说了些恭贺的话语。

    “哪里,你说得太客气了,”荜达说,“这都是同志们的功劳。你们永化的百姓也出了很大的力。”

    “哪里,哪里,孙大彪一伙祸害永化多年,都是县长为我们除害――永化百姓感激不尽,小的们愿为县长马前驱使。”

    荜达笑了笑,虽然她这笑并无冷笑的意思,却让盘天顺一阵胆寒。

    “小的这就奉命回永化去招募兵丁,不知县长还有什么吩咐,永化百姓一定竭力报效……”

    “报效什么的就不用了,你们也很困难。丁壮死伤了不少。你把一百名丁壮带来我就很满意了。”荜达不知道他心里的念头,倒是颇为诚恳,“你回去告诉各寨头领,大崀圩这里的墟市很快就会恢复了,县里也调来了许多食盐和杂货过来,要他们过来交易――平买平卖,童叟无欺。”

    “是,是,这都是县长您老的恩德。小的一回去就晓谕各寨,叫他们带上货物来交易。”

    “你过誉了。我身为一县之长,便要保一方平安,说不上什么功德。”荜达对盘天顺的态度有些奇怪,心想这瑶目是怎么了?忽然又听到几个“坐蜡烛”匪目又在惨叫乞饶,这才忽然明白过来。

    她原想安抚他几句,但是想到县里的纷乱复杂的局势,让这永化瑶的头目保持一定的畏惧之心也非坏事。

    “你速去速回,县里还需要你办事。”

    “是,小的一定尽快办好了回来,不敢耽误差事!”

    “你去龙母庙的仓库,”荜达写了一张条子,“先领一千斤盐的盐票,每个入伍丁壮发给十斤。”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54节

第一百八十节 形势大改变() 
十斤盐在汉区不算什么,但是对长期被封锁,只能吃高价盐的瑶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我再给你一千斤盐的盐票,你拿回去分给寨子里阵亡的丁壮的家眷,其他还在我们县里服役的丁壮的家眷你也酌情分一些给他们。”

    这一千斤盐,盘天顺和其他瑶目们肯定要分润一部分去。不过瑶民的公社化成分还比较浓,头目并不能世袭,亦不能一手遮天。所以荜达才将盐票交予他发放。

    盘天顺高高兴兴的去了。荜达在大崀圩“追赃”三日,收获颇丰。孙大彪原本是抵死不招的,他也着实了得,无论如何严刑逼供始终不松口,只是衙役当着他的面砍下他孙子的三个手指又扒下了裤子在命根子上比划刀子的时候,孙大彪才彻底崩溃。为了防止他还有所隐瞒,孙家的孙少爷最后掉了六个手指。

    荜达在大崀圩拷赃三天,拷打死十多人,士兵和民夫将大崀圩掘了个遍,起获许多金银细软。孙大彪和他的头目埋藏在大崀圩内的金银财物几乎被罗掘一空。

    虽说没有对小喽啰们“拷赃”,但是三天“大戏”看下来,待到归化民干部要他们“主动交出赃物”之时便个个争先恐后的将积攒的金银细软倾囊交出。虽然多不过三五两银子,聚沙成塔倒也收入颇丰。还有人拿不出银子,哀求说银子已经用来盖房子或者娶妻了,只要容他回家便将房子和老婆发卖了“缴赃”。

    荜达在大崀圩逗留了六七天功夫,将一应事务处理完毕。将罗奕铭和半个中队的国民军留下驻守。自己率领队伍押解俘虏和财货回到县城。

    手中既有钱财粮食,事情办起了便容易许多。荜达当即下令在县里就地招募丁壮,加上盘天顺带来的瑶民壮丁混合编成了两个新中队,虽然没有步枪,只能用冷兵器,但是守卫县城,巡逻道路并无问题。

    澳洲人派来的女县长亲自上阵,奇袭大崀圩大获全胜的消息这几天传遍了全县。孙大彪世代盘踞大崀圩,历代县令都拿他没辙。没想到这女县令一来就拿他开刀,一夜荡平大崀圩不算,还生擒活拿了好几百土匪,连孙大彪本人都没能跑掉。这让原本对澳洲人存有疑心的地方豪强大户们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对待澳洲人的态度来。

    大崀圩和县城这些天都来了许多人,两地劫后余生街市上熙熙攘攘,满是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卖的“农民”和“商贩”,都在默默的听着别人说的话,挤在人群中看布告,亦有到那一颗颗已经开始发黑的头颅的。

    张天波的头颅被挂到县城门口的时候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不但县城里的百姓争相来观看,邻近各村的百姓只要受过他祸害的,纷纷前来。一时间首级前哭得笑得,拿石头瓦片砸首级盒的――乱作一团,看守的国民军士兵不得不将人群驱散。

    然而这比起接下来的“活人展示”只是小巫见大巫:荜达下令在县衙门前竖起几十个木笼,将孙大彪和他家眷以及背擒的各级匪首都关在笼内展示。这下更是轰动了全县,一时间县城里观者如堵,不但县城百姓都来观看,连县里最偏僻的地方都有百姓赶来。县衙前宛若闹市一般。无时不刻都聚集了大批围观群众,来笼前叱骂的,砸东西的――一时间县城街道上的所有垃圾都不见了踪影,县衙前弄得脏乱不堪。到后来因为有人投掷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