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一连串的尖叫声,营垒里的守军全都被惊动起了,将佐们大声的嚎叫着,带着亲兵驱赶着兵丁上营垒应战。

    就在这时候,等着这一刻的炮兵们立刻将拉火管塞进火门,挂上拉索,炮手一个转身,火炮震动着,喷吐出火红的炮弹,朝着大云门方向飞去。

    第一轮炮弹飞进了营垒,将仓促起身奔向营垒的官兵打得骨折筋裂,断肢横飞。营垒中惨叫不迭,乱成了一团。

    为了防止误伤,掩护的炮火只打一次。原本张大炮还计划轰击大云门城墙上的目标,不过城墙上其实什么都没有了,城楼被轰塌烧毁,有的地方连女墙城垛都被打光了,实在没什么可打的,只好停火。

    打前锋的轻步兵排在炮火的掩护下,瞬间便冲入了营寨,配属给他们的战斗工兵挥舞着斧头和抓钩,将堵塞缺口的刀车和土筐迅速的劈开拉倒,清理出几个突破口来。一个炮兵班飞快的拖拉着12磅山地榴通过工兵搭设的跳板越过壕沟。

    后面轻步兵在前锋的掩护下,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越过了明军挖掘的壕沟,冲进了营垒。除了少量放哨的明军,大部分驻守在营垒里的明军都在睡觉,猝不及防中许多人还来不及拿起武器便死在了轻步兵的子弹或者刺刀下。梧州北城的守将,此时也被枪声惊醒,知道了澳洲人来攻了,稍加镇定之后,便组织起部队准备反击出去。

    这守将也是伏波军的老对手了,正是参加过澄迈大战的前火器营守备李陌刀,李陌刀不像其他人那么会钻营,逃回来之后一直没什么官运,勉强托人运作,在东山防瑶参将麾下当了个火器营千总混日子。

    李陌刀算是军中的“技术干部”,有些本事,然而太过耿直,不太会拍马钻营――何况他也没几个银子能够钻营。东山参将的人马退到梧州,他却突然“官运亨通”起来,不但升官,还被委派带上了新建的“梧州火器营”。

    然而这所谓的“梧州火器营”一成立,就被派在了守城战中最凶险的城门外的营垒中。前几天被大炮猛轰了一阵,营垒毁损大半不说,兵丁连死伤带逃走就少了一半人。

    李佰刀这个人虽然不算什么忠臣良将,但是起码还知道吃谁的粮为谁卖命。倒没起了逃跑的念头,也约束着麾下的兵丁不要去参加抢掠――这倒不是他有多爱民,实在是这样的形式下若是纵容兵丁出去抢劫,部队会很快解体。

    凭着稀拉的枪声,李陌刀知道,现在渗透进阵地的澳洲兵不会太多,但如果不马上把他们赶出阵地,等澳洲人的大部队杀过来的时候,他们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于是当即点起自己麾下的亲兵,再加上一些精壮,好歹是凑了一支一百来号人的队伍,拿着刀枪团牌。推着几门填好火药弹子的佛郎机,从大云门挖开的缺口处杀出。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连点几门弗朗机,接着便一声呐喊涌上去厮杀。

    弗朗机炮的轰击射倒了前面的几个伏波军士兵,然而这个时候炮兵已经把两门12磅山地榴拉过了营垒的缺口,李佰刀这一百多出城反击的人马立刻就撞在了炮口上。山地榴喷射出了火舌,霰弹从炮膛内射出,横扫城门口,在一片烟雾和惨叫声中,反攻被瞬间瓦解,李陌刀右手手臂也中了一弹,血流如注,顿时晕死过去。

    轻步兵连夺下城门后,战斗工兵发觉自己已经无事可做,城门口的泥土被挖开了,城门也早就被炮火击毁,他们所能做的便是用斧子清理塞门刀车和拒马。

    轻步兵用刺刀驱散了聚集在藏兵洞和城墙上的守军,有些地方暴发了相当激烈的白刃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守军要么一哄而散,要么跪地请降。北门的壮丁队从一开始便挂出了白旗,人人左胳膊上系着白布条子。

    “大云门拿下了!”消息传回朱全兴处,他立刻下令:“各连按计划行动,用最快速度!”

    这时候,米粮业公会里,一宿未眠的骆阳明瞪着通红的眼睛爬在屋脊上眺望着炮声隆隆的城北方向――他不知道伏波军会从哪里进攻,但是大云门的枪炮声说明首长已经开始进攻了。这多少让他感到松了口气:只要伏波军开始进攻,官兵不过是土鸡瓦狗尔!

    但是他也在担心,城里的乱兵会不会彻底的疯狂起来。要知道昨晚堪称惊心动魄。各处都有乱兵行劫纵火。连米粮公会所在地也被一群乱兵袭扰,幸而有当地的卫所军在,公会的各位老爷又舍得用银子,一场乱斗之后留下几十具尸体和满地鲜血,总算没把各位老爷和他们的家眷都当“肥猪”给捆了去。

    但是有武装保护的地方并不多,本地军队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保护一些重要的地方。许多街坊靠着壮丁队和街闸堵住了乱兵,扑灭了火灾。但是也有不少地方被乱兵祸害:杀人、**、抢劫……一些地方来不及扑救,延烧了数百户人家。骆阳明在米业公会的屋顶上看着城区此起彼伏的火光,听着哭喊和叫骂声,心如刀割――这场人祸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啊!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27节

第五十四节 攻占梧州() 
骆阳明在极度的煎熬中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他的家眷还留在宅子里,虽然有温铁头和伙计们照看,到底势单力薄,万一被乱兵祸及不堪设想。

    虽说从伏波军抵达城下到现在不过四五天时间,却象过了半辈子,真所谓度日如年。

    他几次想派人去家里接家眷,但是街道上混乱不堪,担心在路上反而发生意外,不如就在家里闭门躲藏着,那边多是米行,虽然目标大,但是公会也有丁壮们在守卫。

    眼瞅着天色微明,梧州南北两城城外都传来了隆隆炮声,骆阳明不由的精神一振――攻城了!

    各种颜色的信号火箭不时划过天际,在骆阳明看来犹如节日焰火一般美丽,他顾不得再看,赶紧从屋顶上爬了下来,向厅堂里的米粮公会的会董们报告。

    “澳洲人开始攻城了,用不了半日,这梧州就是大宋的天下了!”骆阳明手舞足蹈的说道。

    米粮公会的会董们原本呆滞愁闷的面孔顿时都舒展开来。他们提心吊胆已经几天了,眼下听说澳洲人就要入城,这无法无天的日子总算要结束了,大家的身家性命多半也能保住了,原本厅堂中凝重的气氛有些活跃起来了。仆役们端来的早餐原来放在桌上一直无人问津,这会却忽然围满了人,还有人在大声呵斥自己的仆人“没眼力见”,不知道把粥“热一热”。

    骆阳明瞧着这帮商人又开始对着下人们耍威风,摆架子,就知道他们又觉得笃定了。不过,眼下可不是能放松的时候,城里的乱军为数不少,狗急跳墙起来也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倒还是会首乔老爷有章法,他一面派人出去联络各处的壮丁队和本地兵丁,要他们“各守防地”,要他们“保境安民”,事后必然“重重酬谢”,一面又派使者去见城中的最高指挥官浔梧左参将。

    这位参将还在城中完全是不得已,因为梧州是他的防区。一旦丢失朝廷必然要追究他的责任,还会祸及家眷――明军的将领多来自卫所的世袭军官,实际就是封建小领主,家族的利益和他本人是有着切身的联系的,所以于情于理他都要死守到底,以身殉城才行。

    所以乔老爷派去的使者是“死士”――因为对方很可能会出于“汉贼不两立”的决心直接诶杀了使者。

    乔老爷叫使者带的话很简单:只要他立刻谕令手下开城投降,约束好人马。投降之后,立刻奉上两万两银子作为犒劳,另外馈赠他个人三千两银子。澳洲人那边,亦会帮他斡旋,保证他的安全。

    打发了使者去了,乔老爷又把骆阳明叫到一旁,低声问他澳洲人军中他可有熟人?

    骆阳明自然不敢透露身份,便说他素来与大昌有联系,这次听说大昌帮办澳洲人的军米供应,说不定有熟人在伏波军军中。

    “如此说来并无靠得住的熟人?”乔老爷的眼中流露出疑虑的目光。

    “虽无熟人,不过伏波军向来军纪森严。自然有人来接洽,乔老爷不必多虑……”他看到乔老爷的并没有放下心来的意思,只好又补充道,“我这里有和大昌交易的‘授权证’,只要拿出来,求见主事之人大约亦不成问题……”

    说了他有“凭证”,乔老爷这才脸色松快一些。他久居梧州,虽然听说过澳洲人之名,用过澳洲货,但是对“髡贼”的行事做派缺少直观了解,又是破城这样的兵危之事,一个应对不妥,便是奇祸立至!

    还好有骆阳明这么个“通髡”的人物在。乔老爷多少觉得有些依靠。接着便将城中缙绅商人们商议好的“犒劳”说与骆阳明,大致兵丁每人多少“犒赏”,军官每人多少,主将又是多少。又问骆阳明这个“价码”是否合适--自然,到时候还得请他“骆老弟”出马去接洽……

    骆阳明暗暗好笑,但是这些钱粮不要白不要,自己也没必要替老财们省钱,而且大军远道而来,获得一笔收入亦不无小补。当下表示自己愿意去“接洽”,这才让乔老爷松了口气。

    大云门破城之后,城内明军的最后有组织抵抗彻底瓦解。以浔梧左参将麾下的亲兵家丁为核心的少数精锐几次反击大云门不成之后,部队基本瓦解。至于原本就在城中作恶,意图趁火打劫的乱兵,此刻更始陷入了最后的疯狂,建制完全溃散,乱兵们到处纵火劫掠。城中陷入了全面的混乱之中。

    朱全兴指挥的第二营入城之后,一面占据要点,沿途搜缴乱兵,一面派人与降兵接洽,凡是投降的明军,不论本地还是客军,全部命令他们开出城外,听候点验收编;城中的壮丁队和壮班,则命令他们各守卫道路要害,剿灭流窜来的乱兵,随时分片出动灭火。

    随后杨增的营从城南入城,以班排为单位在全城搜剿乱兵,协助壮丁灭火。事事井井有条,不到中午,梧州全城便已平靖下来,虽然各处火头不断,但是在及时扑救之下并未形成大规模的过火。虽然有部分贫民街巷被烧毁,造成几百户难民,另外便是城外沿江的码头区受损较为眼中,几乎夷为平地。但是总体来说全城的损害并不太大。

    饱受惊扰和侵害的梧州百姓们,不论贫富贵贱,终于在恐惧和不安中迎来了新的主人。不过,有些人再也看不到今天的日出了,在昨晚暴乱中死去的百姓还横尸在街头,而在苍梧县衙门里,在绝望中自尽的县令悬在二堂的房梁上,后院一片狼藉。

    朱鸣夏并不入城――梧州对他来说不过是个地名,他的任务是作战:明军主力可就在距这里不远的地方。

    于是这临时军管会主任的工作就落在了朱全兴头上。

    朱全兴是徒步进城的,梧州城不同于其他城池,没有进过大的破坏就开城了,围绕梧州的几次攻防和城内的纵火阴谋使得城池受到了不小的破坏。虽然因为“孤狼”的努力,挫败了熊文灿的烧城阴谋,但是城内依然不太稳定。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宜搞什么入城式。

    城内的乡贤要到城门口来“迎接”,朱全兴回应说“不必”,都叫他们去府衙――临时军管会所在地候命。

    照理说这种活用不着元老出马,自然有琼崖纵队的北上干部组成的接收组来负责,但是梧州的地位不比寻常,不管是立刻挥师深入广西还是在这里厉兵秣马等待时机,梧州都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必须加以好好的经营。

    “城内壮丁队除救火会和府、县衙门壮班人员留守原地外,其余就地就散,各自回家。”

    “城内所有军丁,不论土、客军,全部开出城,在北门外接受点验,日落后留在城中者以乱匪论处。”

    “明国官吏,限日落前往苍梧县衙门报到,听候处置。藏匿者以谋叛论处。”

    “城内所有硫磺、火药、桐油等易燃物品,全部移送出城,集中存放。”

    ……

    一道道命令从临时军管会的门口发出。接收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几年来元老院对接收城市工作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北上干部里也有几个老手。进城之后指挥部队占领要害部门、查封、收缴武器、搜捕溃兵……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朱全兴得省事,他在临时军管会所在地府衙里布置好桌子地图,着手安排梧州的防务治安工作。

    目前的形势来说,梧州是一座“前线城市”,而且环境十分不利。它不但距离元老院在广州的同治核心珠三角地区甚远,而且偏处两广交界地区。往西,是实力尚存的广西明军集团。此时汇聚了从广东退下来的两山防瑶参将、中路守备的人马,实力又提升了一个等级。虽然广西历史上就贫困,但却有好几个产粮区,自给自足尚不成问题。相比之下,在梧州的伏波军因为交通线拉长,已经有接济不上的困难。往东,从肇庆到梧州,沿江山区有大量的瑶峒,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暴动,梧州就会成为一座孤城。

    第二营不论是作为攻略广西的尖刀还是固守广东的盾牌,都要先做好梧州的守备工作。

    第一步工作,自然是弄清楚梧州的现状。要说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给他们发信号,送密信的“孤狼”了――按理说这会这位情报员应该悄悄的来接头了。

    不知道这位孤狼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情报呢?不仅是他,包括许可,都对这位梧州城内的情报员有着莫大的兴趣。要不是他的及时活动,破坏了熊文灿的烧城计划,他们恐怕要面对的就是一座烟火弥漫的梧州城和满地的难民了。

    可是到现在,这位神秘的孤狼依旧没有现身。

    这时候,身边的勤务兵又一次来报告:本城“乡贤”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

    下次更新

    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28节

第五十五节 烂摊子() 
“噢。”朱全兴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中午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