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零六节 警训班() 
readx;    刘翔简单的说了下目前的广州的警力不足状况,又谈了刚刚完成的招募计划。

    潘杰鑫点头:“警力不足是难免的。不过这一下招募一千名警察,这对培训压力有点大了。”

    刘翔说:“我们也是没办法。没有警察我们的很多措施执行不下去。现在仅仅维持市区治安就花很大的精力,完全是在靠国民军镇着。”

    国民军很快就要投入城外的四乡的治安整肃行动中去,不能无限制的留在城内当治安力量用。毕竟保障四乡治安亦是一件重要工作。

    现在四乡治安混乱,即使在城里也有所耳闻,在较为冷僻的北门等地,出关厢不多远就有强盗土匪活动,珠江江面上水匪极其猖獗,海岸警卫队巡逻艇能够保障江面治安的只有白鹅潭以下到香港的珠江江面,稍远一些的三水到江门的西江下游段便已无法保障安全。

    “我大致了解。”潘杰鑫说,“不过既然要一次性上岗一千人,时间又紧张,只能采取速成的培训。我看得压缩到三十天。场地和后勤方面安排了吗?”

    “这个你不用担心,”刘翔说,“除了一部分东西要从临高调运之外,其他我们都备妥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只要是事关警务工作的,我们保证一路绿灯。”

    要培训警察首先得有场地,古代很少有能容纳大量人员的公共建筑,无非是各种庙宇和官署。刘翔选得是广州府万寿宫。

    万寿宫本是道教宫观,但是大多供奉有当朝皇帝的万岁牌(长生牌位),每逢皇帝生日,即所谓万寿节,全城官员聚集在此举行朝贺大典;若遇帝王驾崩,则在此设灵致祭,服丧志哀。平时则作为恭迎诏书的处所。

    “这座宫观面积很大,容纳培训学员没有问题。”刘翔说,“我借口里面有明国皇帝的牌位。定性为‘敌产’给没收了。这所宫观就拨给你们用了,现在工人正在改造设施――只是条件很简陋,缺少训练设施。”

    “现在招募的都是巡警,技能要求不高。培训亦可从简。就是这小市民的旧习气得好好改改。”潘杰鑫在临高搞了好几年警察教育培训工作。显得胸有成竹,“你把伏波军或者国民军里的士官借调几十个过来就行。”

    万寿宫前如今已经挂上了一块新做得白底黑字的宋体字牌子:“人民保安省广州特别市国家警察专科学校”。门口还站上了两个身穿黑衣手持长哨棒的警察。

    李子玉畏畏缩缩的走上了台阶――这地方他来过几次,伯父每年都带他来这里给万岁牌磕头。自然万寿节正日是轮不上他们的,那是有头有脸的地方官才有资格来得。李子玉很怕来这里,每次来这里只要衣着、举止稍有纰漏就会被伯父严词训斥一番。

    他手里拿着的是“入学通知书”。李子玉参加二审很顺利就通过了:他的父母家人都在广州。而且本人还能读能写。

    在门口验过通知书,李子玉便进了校门,只见当面的照壁上原有的装饰纹样已经被铲去抹平,上面凿刻着一个盾牌形状的徽章,李子玉只认得上面的两个汉字:“警察”。

    在徽章的下面是龙飞凤舞的几行阳刻楷书大字:忠于元老院、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下面落款是文德嗣――这个人李子玉知道,大名鼎鼎的“文丞相”,现在已经出为广东节度,大得不的了的大官。

    照壁前,放着两行桌子。后面坐着些穿着黑衣的警察,旁边还竖着牌子:“报到处。”桌子前排着好些人。

    “按顺序,一个一个来,排队!”有人在维持秩序。李子玉已经知道澳洲人对排队这事看得极重,赶紧跟上了队伍尾巴。

    经过一系列的手续:填表、留指纹,然后就是“净化”,等到他从澡堂里出来的时候,原来颇有些书生潇洒风度的李子玉已经成了一个穿着黑制服,光脑袋的新兵了。

    乍一穿上这套衣服,李子玉只觉得浑身不自在。这衣服对于习惯了宽袖长袍的人来说未免太窄小,裤子也觉得紧,鞋倒是还好,只是这一体式的绑腿裹着小腿。紧绷绷的怪难受的。

    “拿着东西,按号码进宿舍!”从国民军调来的军士们拿着竹棍,吼叫着,“一个跟一个!不许交头接耳!”

    李子玉没想到澳洲人的“快班”竟然是“行军法”,不由得叫苦不迭,然而既来了。没有反悔的道理。在军士们的吼叫和棍棒的“指导”下,他顺利的找到了自己的宿舍床位。

    “现在开始整理内务!一小时后到礼堂集中!”

    李子玉看了看宿舍,这里大约原来是某座殿宇,现在里面被清理的空荡荡,显得又高又空旷。沿墙放置着一排双层床铺,足足有二十多张。

    他从小到现在从没住过这样的地方,更别说和四十多个人睡在一个屋子里――还得上下睡!

    他看了自己的床号,是“下”,这让他松了口气:真要叫他去爬上铺,他还真有些不知所措呢。

    在距离学员宿舍好几个院子的一个小院落里,潘杰鑫正拿着一本《公安学基础理论》思考着明天的授课。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给学员上课了,但是这一期的警政培训班是超级速成的。刘翔也好,慕敏也好,都等不及按照他过去制定的《入警培训大纲》来完成培训了。按照这个大纲,短训班的学员学习60天,外加半个月的岗位实习。

    现在他只能把时间压缩到30天,理论和实习得一起上。潘杰鑫思考再三,决定只按照最低标准进行培训,内容以以治安管理的训练为主,加强实务培训,重点灌输纪律观念。

    他制定的训练计划是上午在小操场上进行警务技能、体能和队列的训练,下午进行理论学习,晚上则安排政治学习和文化补习。最后的考核将分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体能达标。

    由于学员中文盲比例不小,潘杰鑫决定将他们分为两个类别,能读写的学员,将多安排一些理论讲授,作为未来的干部培养。文盲则着重于文化补习。

    第二天一大早,在万寿宫的大殿――现在的礼堂中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刘翔和慕敏都出席了,刘翔正在讲话,潘杰鑫坐在台上,看着下面歪歪扭扭的队列,不由得露出苦笑:在基本的素养上面可谓是绝对的两极分化,调来的军士那一边可谓是纪律严明,另一边所谓“社会招生”来得学员堪称千姿百态,有几个后排的正在各种讲话。

    慕敏苦笑着小声讲道:“看来纪律观念还是要好好灌输啊。”

    “不要紧,等会安排的就是队列训练,差不多要持续两周左右,就让他们体验下是什么叫队列纪律吧。”潘杰鑫嘟囔着。

    “现在请国家警察地区指挥,广州特别市国家警察专科学校校长潘杰鑫讲话!”

    下面先是响起了一阵整齐的掌声,接着又是一阵散乱的掌声。

    潘杰鑫拉了下武装带,起身走到话筒前。

    “同志们!欢迎大家来到广州特别市警察专科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家警察学员,我是校长潘杰鑫。”说着他来了一个干净利索的敬礼。

    “从今天起,你们就一名国家警察成员了。虽然你们现在还只是学员,没有正式授予警徽。但是我期待你们通过学习和考验,证明自己无愧于这光荣的称号!”

    他声色俱厉,原本有些松松垮垮的学员们不觉站直了身子。

    潘杰鑫略略放缓了口气:“对警察这个词大家是很陌生的。因为在过去的明国官府里只有所谓的快班、壮班。的确,他们也承担着警察的一部分工作。但是他们算不上警察。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元老院治下的地方,警察就是除暴安良、惩治犯罪的,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秩序,让老百姓能够安心的干活、做生意、过日子。这就是我们警察的工作,也是我们存在的最大价值。那些旧官府的快班壮班在做什么呢?他们更多得是在祸害百姓!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起到了‘保一方平安’的作用。但是他们的所谓保一方平安,是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养肥自己。许多皂隶自己为非作歹,祸害百姓。对缙绅大户恭顺殷勤,对百姓小民捏造罪名恐吓勒索。面对盗贼强人,要么望风而逃,要么勾结分赃。只是一群为虎作伥、欺负良善的奸恶之徒。这样的事情,我想你们都是见识过得。”潘杰鑫顿了一下,看了下台下的反应,继续讲道:“而在我们元老院治理下没有这些贪官污吏,当百姓遇到欺凌,遭遇匪徒和危险时,就是警察挺身而出的时候。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就是行侠仗义的侠客,依靠的是自身的本领,传达的是法律,传达的是元老院与人民的声音。”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节 训练() 
readx;    警察学员们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他们原来就觉得警察就是胥吏,就算澳洲人不把胥吏看作贱民,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没想到澳洲人先扯出这么一番“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来,把“贱民混碗饭吃”上升到了“侠客行侠仗义”的层次上。

    “至于为什么要当警察,我相信大家的回答一定会很多样,大多数人来到这里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能养家活口,能吃上几口好,多带几个钱回家,”话音未落,下面已经笑成了一片。潘杰鑫自己也笑了一下:“这没有错!我们是人,要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但大家不要忘了,我们的吃和穿都是元老院与人民提供的。当警察的确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和待遇,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回报元老院和人民。不管你们来自哪里,以前从事什么营生,都要时刻记得这一点!”他目光在场内一扫,“要时刻记得忠于元老院!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他说完目光一扫:“我的话讲完了!”

    全体学员齐声高呼:“喏!”

    开班仪式结束之后,军士们把学员们带到操场上。开始基本的警察礼仪和队列训练。潘杰鑫特意过去看了看。刚刚走到训练场旁,就听见“滴—滴—”两声哨响,原本正在进行齐步走训练的方队立刻停下,作为队列指挥员的一名军士马上跑过来敬礼报告:“报告首长!广州警察专科学校第一期短训班学员正在进行队列训练,请您指示!”

    潘杰鑫一边还礼一边默默的想着。“按计划进行。”他答道。于是军士又折返回去,喊着口令调节队列着的步伐。

    警校的队列训练一直是军队代办的,潘杰鑫从没操过心,他看到每个学员都穿着两只不同的鞋,一边是布鞋,一边是草鞋。这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新兵队列训练的土办法――因为大多数百姓不知道什么叫左右。

    从这散乱的队形他也知道,这队列训练又得花上不少时间。不过,没有什么比队列训练更有助于培养人的纪律意识和服从性了。

    李子玉站在队列里心里直叫苦,这那是当快班的皂隶。根本就是把他们当大头兵训么!就是营兵,出操也没这么练的!正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的脚步也不知不觉就踏错了,还差点把排在自己前面的家伙的布鞋给踩掉。

    “立定!”军士大声命令道。“第3排第5个,怎么又是你,刚刚站警姿的时候也是你,手不知道夹紧,松松垮垮的!”

    “啊。我――”李子玉一下子懵了。

    “啊什么啊,喊报告!”军士吼道。

    李子玉终于反应过来大喊道:“报告!”

    “出列,俯卧撑10个!大声数出来!”军士命令着。

    “是,一—二—三—”李子玉赶紧出列趴下,开始做这个他刚刚学会没多久的新运动。

    “不算,重来!”

    “你的屁股撅这么高干什么?”说着屁股上便挨了重重一脚。李子玉哎呦一声顿时趴在地上。

    “快起来!别像个娘们一样!”

    “手肘放平!胸往下压制!对……腿不许弯。”

    军士单独“操”了李子玉七八分钟,其他人直挺挺的站着。

    潘杰鑫注视着整个操场,这里原是万寿宫建醮坛的空地,现在碾平了当操场,不过还是觉得有些小。几个工人正在操场旁安装单杠和独木桥。

    尽管招募的时候测试了体能,所以学员看上去还算比较健康。不过大运动量的训练和连轴转的学习,以他们的体质是顶不住的――一千米五分钟的标准在21世纪还达不到初中学生体锻标准,但是在这里就足以淘汰许多人了。眼前这个做俯卧撑的就在冒虚汗了。

    潘杰鑫悄悄来到厨房,刚改建完的厨房里热气腾腾。临近饭点,菜肴和米饭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一阵小骚动。负责食堂工作的一个归化民干部小跑着迎了过来:“首长……”

    “给我衣服。”他没有任何废话客套,“不要停下来,继续干活!”

    穿上工作服戴上帽子,潘杰鑫在厨房里逡巡起来。这个伙房是从联勤总部派来得。为了减少供应环节和重复建设的问题,目前广东方面的后勤工作均由联勤总部负责。洪部长预计到各套班子进城之后吃饭会是大问题。便提前在香港开设了“伙食训练班”,培养了几十个能满足元老院伙食标准和卫生需求的伙食班子。

    由联勤的伙房供应伙食,起码让元老都能放心。新旧时空的卫生标准完全不同,最爱干净的土著的卫生观念按照旧时空的标准看也大有问题。最要紧的是。归化民厨师比习惯了“厨子不偷,五谷不收”的土著厨师操守好得多。

    别看办食堂是件小事,办坏了就是大事。虽然万寿宫一期只是个短训班,但是潘杰鑫视之为国家警察在广东地区的起家本钱,对学员非常的重视。

    大号的蒸笼被取了下来,露出里面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镀锌铁皮的饭盒。潘杰鑫拿起夹子夹出一盒来。随手打开,拿起一根筷子往里面一插,等了几秒,又拔了出来,在眼前端详了下。

    米饭的软硬、水汽都正好,没有多放水提高“出饭率”。他又取了一点米饭放入口中,是糙米略带粗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