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D―新任的大宋广州府尹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几天前他就接到通知,说广州军管会已经确定要调他去任职。吕易忠喜不自胜。今日听说刘首长已经家进城,也不待刘翔来传唤,自己便来拜访了。

    吕易忠原想过要不要剃头易服去见――广州既已“光复”,郭逸等一干人都剃发易服。自己作为元老院的“客卿”似乎也应该有所表示。然而他琢磨了半天觉得既然没有通知他剃头易服,不宜自作主张。再者刘首长打算怎么任用自己也不知道,还是原样去见比较好。

    吕易忠进来见过礼,刘翔是知道此人的。他虽然为元老院所用,却还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归化民”,属于元老院人事体系里的“灰色人物”,和起威镖局的大掌柜孙可成是一个性质。是元老院对接传统社会非常有用的一个帮手。对这样的人,元老院的方针是“充分任用,不可信托”。因而刘翔对他十分客气,说了几句温稳的话,要他“安心工作,不必多虑”,又说郭逸卸职是“另有重用”,暗示他不要为前途担心。

    吕易忠内心稍定,不由的感激涕零,少不得又说了一番自己如何对元老院“忠心不二”,愿意为元老院的大业“鞠躬尽瘁”。又表示自己愿为刘翔做“前驱走狗”,“戮力报效”。

    说罢。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檀木盒子来,略带神秘的压低声音道:“这是卑职孝敬首长的一点礼物,不成敬意”

    刘翔摆手道:“我们的规矩你是懂得。怎么又弄这个调调你的事情我清楚,放心就是了。”

    吕易忠满面堆笑道:“元老院的记录卑职是懂得,也不敢冒犯。这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不过是一点小小的玩物罢了。稀奇虽然稀奇,却不是值钱的物件。”

    刘翔起了好奇心。接过盒子打开一看,确是一对银制的圆球。不过核桃大小。镂空镌雕的十分精巧,轻轻摇动,有轻微的叮当声。虽是银制入手却很轻,充其量也就几钱银子。倒的确不算什么贵重物件。只是不知道干啥用得。

    “此物名叫缅铃,据闻是从缅甸传来。这一对是广州的老字号铺子做得,内中铃舌用得乃是上好得珍珠,最是精巧不过,堪称闺阁中的妙……”

    刘翔原本还在狐疑这东西干什么用得,现在经他一解说才明白。原来这是明朝的“性玩具”。顿时哭笑不得,只好道:“生受了,生受了。”

    吕易忠见他的面色不以为然,知道他还不知道此物的“妙处”,又道:

    “房中行乐,此物有宜男之妙用。”说着他低下头,“卑职闻听首长膝下尚且空虚。愿首长早诞公子,以延宗嗣……”

    “承你吉言。”刘翔将盒子收好,放在一旁。这礼物他倒不怎么在意,对生儿子这件事也不太看重,但是对吕易忠的孝敬却很受用。虽然明知道他是在厚颜无耻的拍马屁,可是真舒服……

    “老吕。”他的话语中不觉也透出三分亲切来,“花样你就不用搞了。咱们先谈正事。你是久幕之人了。咱现在不说元老院,我要是明国的知府,到此地来上任,要如何才能让这一府之地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吕易忠一听,这是在问计与自己了。他赶紧振奋精神,想了想道:“天下最易做得便是官,最难做得也是官。全看做官人的心意和运气了。若是要简单的,只要用上两个得力的刑名、钱粮师爷,三班六房的胥吏维持的好,与缙绅们一团和气,刑名词讼上但讲三分良心。三年任满太太平平的卸任,至少也得个中平,自己还能落几万两银子。”

    “若是要有些作为呢?”

    “这就看做官人的手腕本事了。”吕易忠自己也做过知府,个中滋味都尝过,说起来头头是道,“地方官虽是百里侯,有破家灭门之威,到底也是外来的强龙。要做一番事业着实不易。修桥补路、兴修水利、革除弊政……都是善举,然而凡兴一利,必损一益,有人得了好处,有人便少了好处,期间的烦难真是说也说不清。非得强项又有手腕的地方官才能压得住。只是不论你有多大的本事,有些人还是开罪不起的,牵扯到他们的事情,必要慎之又慎。”

    “哦?是哪些人呢。”

    “一则胥吏,最是奸猾不过,地方行政却又都在他们手中。若是耍奸闹猾,轻则叫你难堪,重则处分罢官黜职,甚至丢了性命也不稀罕。所以地方官本事再大,也得敷衍他们,至少叫他们不给你耍奸。”

    “二则便是缙绅了吧?”

    “首长说得是。”吕易忠点头道,“所谓为政不得罪巨室。凡缙绅,在省里、朝廷里都有关系,地方上又有很大得势力。州县要在地方上太太平平做官,不能得罪他们;若要有一番作为,更得结好才行。”

    地方官其实可供支配的钱粮十分有限,要办一些实事无不需要地方缙绅的慷慨解囊。纵然不解囊,至少也不作梗。这就很不容易了,地方的急公好义的缙绅自然是有得,但是凭借着自己的功名侵害地方的“劣绅”也不在少数。

    吕易忠见刘翔听得仔细,便将自己做官为幕时看到听到的许多事情一一向他讲来,里面的花样之多,门槛之深,令刘翔叹为观止:这当官的学问真得不浅啊。

    幸亏自己做得是元老院的官儿,要是单穿做大明的官,自己怕是根本应付不下来啊。

    吕易忠道:“……首长行得是元老院得新政,自然有一番革故鼎新之举。卑职这点浅薄的见识,怕也用不上……

    刘翔笑道:“你说哪里的话,若没有你这一番解说,我如何知道这广州府里谁才是老虎?”他想了想又道,“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刚刚进城又是百废待举,不知从何入手呢。”

    吕易忠陪笑道:“首长必然早有庙算在胸。不过依卑职的看法,施政最重‘吏治’这篇文章,须得吏给治好了,方能如臂使指。眼下天兵刚刚光复广州,挟百战雄师之威,本地的缙绅人家都是有家有业的,断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天兵公然作对,首长此时的施政,他们必然是逆来顺受;倒是这干胥吏,把持地方多年,自持家学秘传,以挟制官府为能事,首长不可不提防。”

    这番话包含了他的私意,吕易忠自己也是举人,当过知府,对胥吏这个看似驯服,实则阴险狡诈,有时候还会反噬的集团有着天然的反感。对缙绅同类自然有着回护之心。

    刘翔深以为然。缙绅的能量很大,但是在目前阶段他们不会跳出来和元老院作对,倒是胥吏,他们是直接掌握基层政务面对百姓的人,自己要在广州开展一系列工作离不开他们的协助,一旦运用不好,不但损及元老院的利益,更是伤害广州新生政权的信誉。

    但是他不愿在吕易忠面前把如何处置胥吏谈得太深,问道:“不知道这广州城内,哪几家是显赫得巨室?”(。)

    :

第一百零二节 外甥() 
难道自己的未来就是和父亲一样,每日坐在火炉边蘸蜡烛么?他念过书,又看过许多澳洲人的“杂志”,见识比一般人大得多,可是过多的见识反而成为他惶恐的原因: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而他现在正深陷于这样的痛苦之中。

    吃过母亲给他留得粥,曾卷正想把这些天撂下的书再温一温:四书五经是读书人的基本功,要达到倒背如流的地步。他刚拿起书,他母亲就过来了。

    “阿卷,你去一趟姐夫家,看看明女和诚仔、华仔。”

    这是他姐姐遗下的三个孩子,第四个孩子难产,生下来就死了。

    自从姐姐去世之后,这三个孩子无人照看――曾卷的爹妈心疼外孙,十天半月的总叫曾卷去看看,顺便送点东西过去。

    曾卷并不怎么想去:自从姐夫续弦,他进门就得看这个新太太的脸色,少不得还要被挖苦几句。然而娘还是要他去。

    “去吧,你不去,那女人就当我们家不管他们了,你外甥哪还有活路?”

    “姐夫还在……”

    “你懂个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他娘准备好一包小孩子夏天换季的衣服,“拿去,摆出点舅爷的威风来。”

    曾卷无法,只好接过来。他知道娘说得有道理,没有娘家人撑着,三个孩子不知道要受多大的罪――对外甥们他还是有感情的。

    曾卷带着东西出了门,走到街上。其实他家和姐夫家不过两条街的距离,穿过几个巷口便到。

    他走到茶居门前,茶居的生意不坏,顾客盈门――这是家在本地常见的小茶居,小小的两层楼面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张桌子。门前原有个棚子放着四五张桌子,应季的时候还兼卖月饼之类的时令糕点,如今都拆了个干净。自从承宣大街拆违之后,大家都知道髡人是“来真得”,不是给衙役一点小钱就能混过去了。大多没等官府来通知便自己动手拆了。有那么几家自持后台硬的。被官府拆了不算,掌柜的被拿到衙门里很是吃了一番苦头:又是挨鞭子又是缴罚款,到了“后台”一个屁也没有。

    曾卷姐夫的“后台”是番禺县快班的一个衙役,彼此还有点瓜蔓亲――茶居饭铺这种买卖。没有官面上的人站台根本就开不下去。

    他这“后台”虽说得了“留用”,可也不敢再出头露面的揽事了。曾卷的姐夫也就很知趣的自个把棚子给拆了。

    他姐夫这会正在柜台上算账,看到他过来,一脸不耐道:“阿卷,你怎么来了?”

    “天热了。我娘要我给外甥们带几件衣服。”曾卷说道,“明女、诚仔、华仔还好吧?”

    “好,好,好,”姐夫一脸嫌弃的表情,接过衣包随手往柜台里一丢,“没病没灾就是好!你还有什么事?”

    自从姐姐死了之后,姐夫待他的态度是一天比一天坏。要按着曾卷的脾气,那是最好立马走人,可是母亲的叮嘱还在耳畔。说道:“我想瞧瞧外甥们。”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他姐夫顿时沉下脸来,冷笑一声道:“你家管得忒宽了。他们可是我曹家的子孙,和你曾家有什么关系?我总是他们的爹,要你和你娘三天两头过问做什么?我看你倒是该好好的念念书,将来中个秀才让你爹少熬些臭油是正经!”

    曾卷忍着气,道:“姐夫说哪里的话,虽说姐姐没了,他们总还是我爹娘的外孙,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我家虽没什么钱。总也要尽点力才心安……”

    “屁!”姐夫又冷笑了声,“你姐姐死了的时候,你爹娘怎么不肯把明女带回去养?就算嫌她是个女孩子,诚仔华仔带去一个。也省却我多少事情!如今我续了弦,倒隔三岔五的叫你来送几件破衣衫――我这里还少你这几件烂布衣服?你爹娘没这个闲钱,就少他娘的瞎操心了。”

    曾卷听他对自家爹娘如此的轻蔑,气愤不已,正要开口反驳,却见姐夫新娶的老婆走了出来。她在后厨帮忙,正提着一桶脏水出来,见曾卷来了,脸色便阴沉了下去。曾卷叫了一声“姐姐”,她也没理会,自顾自的将脏水用力往当街一泼,水花差点溅到曾卷的脸上。曾卷知道“姐姐”不喜欢自己,甚至可以说是讨厌,但是他还是不得不经常出现来表现自己的存在。

    “当家的,柴火快没了,别忘记买。还有那边的茶碗也别忘记收了。”女人自顾自的冲着姐夫说道,“店里活这么多,还陪着个在家吃干饭的闲人说闲话!我去做饭了,三个饿不死的小畜生还等着吃!”

    姐夫只是陪着笑脸:“好,好,我这就去。”看着她回到后厨的帘子后面才转过头来,冷冷道:“你快走吧,我就不招呼你了。”

    姐夫下了逐客令,曾卷也只好走人。自从姐姐死了之后,姐夫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姐夫可总是笑嘻嘻的。就是他续弦的女人,听母亲提起过,在娘家也不是刁恶的女子。没曾想一成婚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他回到街上总觉得心里放心不下,可是姐夫不许他进后宅他也无计可施,只好往回走。走到半路,忽然看到明女端着个大碗,碗里是一块霉豆腐,一瘸一拐的走着。曾卷赶紧迎了上去,叫道:“明女!”

    明女见到曾卷,还没开口,眼泪便扑簌扑簌的流了下来。曾卷赶紧将她带到一旁,将豆腐放下,边用袖子给她擦泪边问道:“你怎么走路一拐一拐的?”

    这一问不打紧,明女的嘴角一咧,似乎要放声大哭。曾卷赶紧掩住她的嘴:“莫哭,莫哭,慢慢说。”

    明女边哭边说昨晚因为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茶碗,“娘”罚她跪,跪了整整半夜瘫在地上才回的房,现在膝盖都肿着,走路都不利索……

    明女虽说只有十岁,和曾卷也有男女之别,曾卷自然不能去看,但是看她走路吃力,显然不是假话。

    “你爹呢?也不解劝?”

    “爹是劝娘消气,一只茶碗不值几个钱。娘却发了脾气,说她倒了八辈子血霉,来当这个家。”明女边哭边说,“在店里帮忙干活受穷不算,还要料理我们的吃穿……”她畏畏缩缩道,“像疯了一样的骂,爹不敢多说话。”

    曾卷只觉得一阵心疼,蹲下身子给她揉了揉膝盖,见外甥女龇牙咧嘴,显是疼得厉害。眼中一酸,几乎要落泪。他又问道:“诚仔、华仔还好吗?”

    “他们如今在家里都不敢说话。生怕惹娘生气。”

    曾卷看明女身上的穿着倒还齐整,只是有些脏,头发也没有好好的梳过。他又问道:“你们能吃饱饭吗?”

    明女点头:“饭是有得吃的,可是没什么好吃的。华仔说要吃鱼就挨了一个嘴巴。娘说爹的茶居赚不了几个钱,连过日子都不够……”说着她忽然又哭了,一把搂住曾卷的腰,“舅舅!求你和外婆说,把我带回去吧!我听娘和爹在商量,说如今生意不好,周转不开,要把我卖给大户人家当丫头……”

    曾卷气得浑身发抖,后娘虐待前房儿女是普遍的世情。只要不闹出人命来不算什么。他有再多的不平和同情也只能咽下去。然而要把外甥女卖给大户人家做丫头可就太过分了。他不相信姐夫家会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