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知道这一定是缙绅们煽动起来的。这帮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惜出卖君父的无耻之徒!

    既然兵变了城已不可守。然而他把自尽的念头抛开,决定战死沙场以报君恩。拔出倭刀,叫道:“大伙随我来!尽忠报国就在今朝!”

    他身边的几个亲信家人都是从陕西一直跟来的,此时都拔出腰刀跟他冲了出去。

    守城的民壮和士兵都朝着县衙冲来,县衙外面原来护卫他的一小队官兵不战而溃。只有几个家人抵抗,顷刻便被杀死,尸体倒在大堂的台阶下。

    吴光旨带着几个家人,没出二堂便和乱兵短兵相接,他虽是文人,剑术却很高明,在陕西又积累下不少战斗经验。毫不慌乱一刀便将个杂兵砍倒,顺手又捅进了另一个民壮的肚子。涌过来的乱兵见他如此勇猛,都不敢上前。反而被压下台阶去了。

    然而乱兵人多,不一会就将他们主仆包围了,顷刻功夫他的家人全部死伤殆尽,吴光旨已经受了几处伤,满身带血,不肯投降,也无意自尽,仍然一路冲杀。这时候几个乱兵用长枪朝他乱戳,他又被刺中数枪,血流如注。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以刀柱地,朝北跪下,用嘶哑的声音喘着气说:“皇上,臣给您尽忠啦……”他的话还没说完,被人一枪刺中后心窝。登时倒下,在血泊中死了。

    一个小时之后,石志奇接到了通讯兵的报告:攻克新安。

    “……县令已经被杀。”

    之所以特别提一句。是因为按照《广东占领纪要》,大明的地方官员只要被俘的。不论是投降还是被俘,一律登记造册和家眷仆役一起送往香港集中关押。军管会的要求是地方官员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下落不明的也要做好登记上报工作。

    “我们的人有伤亡吗?”

    “报告首长,没有!”

    “干得好!”石志奇说着在地图上的新安县城上画了一个表示“已占领”的蓝圈。

    从地图上的进展来看,从开始行动道现在还不到12小时,伏波军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少数零星的抵抗完全不成规模。大多是几个人自发起来战斗,成规模抵抗的只有一个新安县。看来传檄而定基本已成定局了!

    对于广州和邻近各县的士民们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天。澳洲人从海上过来,悄无声息,兵不血刃的夺下了南中国的第一大城。待到天色大亮的时候,城门口已经换上了身穿蓝灰短制服,拿着火铳的“髡兵”了。街上,一队队穿着灰衣的髡兵巡逻,整个城市安静而有序,不少店铺也开了门。百姓们既震惊有觉得新鲜:就这么一夜之间。广州便已经换了新主人了!

    好在新主人并不陌生。澳洲人这几年在广州已经是半公开的存在,就算和澳洲人没什么生意劳务上的往来的人,多少也买过澳洲货:各式各样的“澳纸”、“澳火”、“澳布”、“髡袜”……这些小东西早就进入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过去。他们是持剑行贾的商人,现在,他们堂而皇之的成了这里的统治者。谁都不知道澳洲人会怎么统治这座大城。

    有关澳洲人在临高的治世的传闻在这里多少都传播过,有许多人是不信的,认为这不过是海外奇闻,也有知道确切情况的人想看看:这澳洲人的手段,在这广州城里能不能施展:要知道这广州城里一条街的人口,就超过临高全县的百姓了。

    正如刘翔在进入广州前给北上支队的队员讲话的时候说到的,这对元老院来说是一次“大考”。在在此之前。他们治理的都是一些半农业化的小县城,即使是琼州府城。放在大陆上来说也是不值一提的小城。广州不但是岭南第一大城,在本时空的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名城。林佰光估计这里常驻人口少说也有五十万。

    治理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就算在21世纪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说过去他们是在白纸上画画,那么现在就是要在一副早已涂抹的五色斑斓光怪陆离的画卷上重新绘制,既要抹去败笔,又不能让精妙之处受到破坏。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些难题,此刻正盘旋在坐轿子进城的刘翔脑中。

    他原想乘坐公务马车进城,以彰显元老院的威仪,为此已经将红旗马车随船运到了五羊驿,然而林佰光却说城里走不了马车。城里除了几条主要大街之外,一般街道都很逼仄,马车很难通行。不仅如此,城中的桥梁完全没有考虑车辆通行的问题,全是台阶密密麻麻的高耸的拱桥。过去广州站曾经想在广州城内推行人力车,也因为桥梁的问题最终没有进行。

    虽说刘翔也不反对徒步进城,但是他的下属们都反对:一是不利于保卫,二来堂堂的广州军管会主任,广州市长徒步进城,未免折了元老院的威风。

    鉴于这个原因,大南门一带的轿行的二人抬小轿是不成的,幸而五羊驿中有现成的官轿,已经正式投降的驿丞赶紧收拾出来,叫来四个轿夫抬轿。他一心要讨好,把散居在大南门外的驿站里的各路牛鬼蛇神都找了出来。

    “快!给澳洲老爷排道子去!”

    刘翔走出来一看,全套的排场都已经摆好了。开道的铜锣、“肃静”“回避”两块牌子、各式各样的旗帜、仪仗摆设齐全,威风凛凛。各色人等全都穿着公服,在下面伺候。

    驿丞见他出来,一路小跑的来到面前跪下,禀道:“大人!仪仗导子都安排妥了,请大人升轿!”

    刘翔哭笑不得,这是封建大官的排场还真不小。当下关照道:“不用这许多人,准备一顶轿子就是了……”

    自从投降以来一直百依百顺的驿丞这会却很坚持原则:“大人此话差矣。大宋光复广州,大人又是钦差,断然不可行事过简,否则易使士民有轻慢大宋之心,依小得看,这排场还小了些,不能彰显我大宋威仪啊。”

    刘翔看周围的归化民干部和军人,也流露出赞同的表情。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一下。道:“这些花里胡哨的仪仗、旗帜,都是朱明的礼制,我如何使得?”

    这话也算在理,驿丞想了想道:“既如此,开道的仪仗还是要用得。不然百姓不知冲撞了仪仗就不好了。”

    刘翔也不便再拒绝,当下便“升轿”出发了。开道的锣夫不知道刘翔算大宋的哪一级官员,不敢乱敲,便问一个归化民干部道:“刘大人官居几品?”

    归化民干部道:“刘首长是元老,尊贵之极,哪有什么品不品的。”

    打锣的心道这就是“超品”了。一般都是有公侯一级的人物了。反正礼多人不怪,他便连敲了十三下锣。

    在“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的锣声中,刘翔的人马浩浩荡荡的向城中进发了,开道铜锣和肃静回避牌后是迎风飘扬的启明星旗,三十名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警卫,居中是一顶八抬大轿,轿子后面有人高举他的元老鹰旗,旗后跟着十多名归化民干部,最后又是二十名全副武装的警卫士兵。

    刘翔去得是地方是广州府衙,这是他最关心的一个衙门。对于他这个广州市长来说,广州府和下面的番禹、南海两县的架搁库和那一干老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基本情况都要从这上面去获得。所以在制定占领方案的时候,他特别要求进入广州的国民军要首先占领这几个地方。

    刘翔的行列缓慢的通过大街小巷,一时间观者如堵――已经从早晨破城的惊慌中缓过劲来得广州市民们已经知道来得是澳洲人的“广州知府”,人人都想看看这新任“府台大人”的风采。国民军不得不沿路布置,维持秩序。连带着广州城内一府二县的衙役们也来献殷勤,赶来开路喝道。一时间正是无限风光。

    刘翔端坐轿中,看着这一幕,心中滋味万千。所谓大丈夫生当如此,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自己一个被导师蹂躏剥削的博士生,如今成了起居八座的地方大员,个中滋味岂是平民百姓能体会的……

    在单调的锣声中来到了广州府衙。在照壁前落轿。刘翔下得轿子,跺了跺有点麻木的腿脚。只见眼前的照壁呈凹形,高五米,宽二十多米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广州府城”、“广州府”的砖铭。再看对面的大门前的八字墙,青砖墙体内各镶石碑四通。不知道镌刻着什么内容。

    还没进入衙门,就这大门口便已觉得气势不凡了。

第六十九节 知府衙门() 


    跪在最前面的是原广州府通判魏必福,见髡贼上官出轿,赶紧大声禀道:“魏必福等广州文武降人参见刘大人。”

    刘翔这才注意道照壁前黑压压的这一干人,见跪在下面的人足足有几十号,一个个匍匐在地,大气也不敢喘的样子。不由的“官瘾”膨胀,他咳嗽了一声,道:“下跪何人?”

    魏必福赶紧道:“罪臣魏必福,率广州一府二县文武降人在此候见大人。”

    刘翔见这魏必福须发皆白,一把年纪的人还努力做出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不由得暗叹:功名利禄果然是消磨人的好东西!他道:“你等起来说话吧。”

    魏必福带头,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身后的一干降人也跟着起身,一个个毕恭毕敬的躬着腰不敢仰视。

    通判是知府的佐官,一般都负责一个方面的具体事务,在一府之地是个不小的官儿了。不过广州府投降的最大的官儿不过是个通判令刘翔有些失望。虽然对外情报局已经说过,地方官员投降的恐怕不会太多,但是刘翔还是很希望广州知府能够投降的。

    “知府呢?”

    魏必福身子微微发颤,道:“启禀大人,董老……逆顽抗天兵,已在后衙服毒自尽……”

    这位董知府上任还不到半年。能到广州来当知府,在明清都属优差,谁也不曾料想会成为一道催命符。

    “整个广州府官儿不少吧,这么就你们几个?”

    “回禀大人,其中许多都是冥顽之徒,有自尽以抗天兵的,亦有弃官不知下落的。”

    刘翔点头道:“走,进去看看吧。”

    朱元璋当朝的时候制定了“全国各级衙门建造国标”,所以天下府县的衙署基本都是按照同一形制建造的。刘翔过去旅游的时候去过洪洞县衙、南阳府衙,到了本时候之后海南岛上的县衙府衙也都参观过,除了大小和建筑的精美程度有所差别之外,基本形制差不多。

    但是这是他第一次以胜利者的身份去接收一个府衙。滋味又不同了。

    魏必福赶紧道:“容卑职为大人引路。”

    当下由魏必福在前引路,照壁的正面是牌坊,上书“承宣坊”,左右分别是“申明亭”和“旌善亭”。进门之后便是一堵影壁墙。所谓萧墙。绕过萧墙,来到院中。便看到了第二道的仪门。仪门左右两院,东面是寅宾馆,西面是司狱司,还有土地庙。刘翔见司狱司门前躺着五六具尸体。吃了一惊,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大人,天兵来府衙释放了众囚,将牢头狱卒处死了几个……”魏必福忐忑不安的说道。

    “囚犯呢?”刘翔一听不对,接收计划里可没有这条啊。

    “天兵已经尽纵之……”

    刘翔脸色一变,不由低声道:“胡闹!”

    魏必福虽然没听到他说什么,但是看到他脸色霎那变得很不好看,不知什么触了他的逆鳞,心中害怕,赶紧将身子躬得更低了。

    刘翔顾不得和他废话。叫过身边的一个归化民干部:“你马上去一趟警备司令部,传达我的命令:凡是看到街面上有身穿囚犯衣服或者衣不蔽体,疑似从狱内脱出人员,一律抓捕。”

    “是!首长!”

    凡是造反,每攻克一城往往会“尽纵囚徒”,以示蔑视旧有的权威体现仁政,同时亦能壮大自己的力量。但是对元老院来说可不是这么回事。纵然监狱里关押着许多无辜的人,还有很多是因为微不足道的“罪名”被关押。其中也少不了大量货真价实的“犯罪分子”,从强盗土匪到杀人犯,小偷……何况广州府狱和顺德、南海的县牢不同。关押得囚犯来自整个广州府十几个州县。这些人一旦被直接释放到社会上,即无盘缠回家又衣食无着,立刻就会变成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

    这次制定入城计划的时候,刘翔特别关照过对府、县两级监狱的接收方针是“原样接受。暂不处理”。没想到还是给人搅了。

    他又问道:“这里是哪支部队谁负责接收的?把带队的主官给我叫来!”

    魏必福看他面色不善,赶紧往后又站了一站。却见刚才第一个进入府衙的“假髡”军官小跑着过来,在首长面前一个立正,举手至前额――这是髡贼的军礼。只听他大声道:

    “步兵第4营战列4连1排排长,少尉吴拔流。”

    “是你把府狱给砸了,杀了狱卒。放了囚犯?”

    “是!”吴拔流大声道,“里面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简直就是活地狱。犯人的手脚枷在枷板里都烂得生蛆了。我看后面还有几具卷在芦席里的尸体,都是七窍流血――犯人说都是这几天狱卒得了钱财悄悄把人给弄死的……我都气炸了,这还有天理吗?就把狱卒杀了,把囚犯都放了!”说罢还有点得意,似乎是替天行道了一番。

    “你糊涂!”刘翔大喝道,看到对方惊愕的目光,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过激了,缓下语气道,“狱卒虐待囚犯,虐杀犯人,有他的应得之罪。囚犯们有蒙冤的,有受屈的,也要一一来甄别。这都是国家警察和法院的事情,不是你的工作!”他喘了口气,“这牢房里关得有好人也有坏人,你把犯人一股脑都放了,被杀了亲人,被盗了劫了钱财的苦主找谁去?谁告诉你牢房里关得都是好人?”

    “这个……”吴拔流挠了挠头皮。懊恼道,“我想差了。”

    “你放了多少囚徒出去?”

    “没……没数……”他结结巴巴道,“打开牢门忽拉就涌出去好多人,如今如今,牢里就剩下十几个有刑创的和生病的了。首……首……首长,我是不是犯错误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