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老院为打开目前僵局,确保自存发展,建设世界新秩序,现在决心对明作战。”

    其具体方针是

    一、迅速摧毁明朝官府在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的统治机构,确立元老院对这些地区的所有权,同时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促使明廷早日屈服,扩大元老院在大陆的商业权利。

    二、尽量防止扩大战争对手,争取后金、荷兰与西班牙与我方保持正常关系。

    要领

    一、伏波军将采取突然袭击战术,摧毁明廷在广东的主要作战兵力和统治中心,确立战略上的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

    二、对在作战区域各方采取如下对策。

    一对明朝统治区采取下列措施:

    甲对已经建立起“合理负担”的区域,责成广州驻外站和联勤部门对其进行一定的组织和训练,开展积存补给品活动,一旦展开攻略,为军队和民政工作队提供翻译、民工和后勤供应。

    乙对我方未建立“合理负担”之区域,应利用当地人士中的亲元老院力量,特别是商人、小商贩开展类似的工作。

    丙对当地无亲元老人士的,以各种措施剥去当地人民好感。以支付报酬的形式诱使当地人民为我方提供物质和劳力支持。这种购买不应仅仅视为简单的后勤行动,亦是宣传元老院的“新华夏”的重要方式。

    二对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采取下列措施

    甲加强对马尼拉的特殊工作,牵制西班牙人对广东的注意力。如有必要,可以使用特种作战的模式。

    乙对澳门实施短期封锁,禁止葡萄牙船只出入珠江口。同时向澳门议会提供贸易将在广东形式稳定后继续进行。

    丙对荷兰采取保持贸易往来的正常运作。向荷兰领事提供保证:贸易将会正常进行。

    三对郑氏残余势力

    甲加强对厦门等地的海上监视

    乙如有必要,开展数次海上炮击行动,打击其军事力量和参战决心。

    四对后金政权

    甲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收购其在入关时候掳掠的人口和战利品,刺激其再次入关。牵制明廷军事力量。

    三、结束战争的关键

    结束第一期行动的关键在于明廷迅速丧失继续作战的意志。应该考虑到明廷的反应和动员速度缓慢,只要在军事行动中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交通要点,摧毁重兵集团,即可摧毁目标地区的抵抗能力。

    明廷面对的形式十分恶劣,在外有满清,内有流寇,天灾**不断的情况下,要再动员重兵集团投放到南方来对明廷是严峻的考验。只要元老院能迅速达成第一期目标,使得明廷的开战成本大幅度上升,其收复意愿就会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就此承认既成事实。从而为和议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的两广攻略,不仅在于占领土地,消灭明军的有生力量,亦要充分显示元老院的军事力量,使明廷的作战意愿大幅度下降,进而展开议和活动。”

    席亚洲抑扬顿挫的念着稿子,他的身材一点没变,就是从白变黑。显然三亚的日子很是舒坦。

    具体的军事计划如下:

    一、作战目的

    两广战役的目的在于明廷在广东的统治,并占领和确保广东广西重要地区。

    依照本作战计划,准备占领的范围是广东全境,广西西江流域梧州…柳州一线。其余地区视情况再深入发展。

    二、作战方针

    在陆海军紧密配合下,从广州开始作战,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作战目的。

    三、作战指挥要领

    1以从香港出发的海军珠江分遣队和海兵第一远征队对虎门的登陆作战作为战斗序幕,先期抵达并潜伏在广州城内和广州大世界的侦察总局特侦大队一个分队和陆军的一个步兵营随即抢占大东门和城中主要要点。

    利用突袭的成果,主力部队随后沿珠江上行,占领广州府城,并迅速向周边拓展攻占之。在作战初期即迅速占领广州府所属各县县城。未完待续。。

第十一节 作战计划 二() 
在两广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的重点放在广东西路和中路,尤其是确保占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府县。

    海兵第一远征队在完成珠三角占领任务后,即刻调往香港,配合海军相机发动对潮汕的两栖作战。相机歼灭南澳岛明军广东副总兵所辖兵力。

    四、使用兵力

    实施本作战所使用的陆军兵力:以野战步兵6个营、野战炮兵12个连、攻城炮兵2个连、工兵3个连和其他所需军队的直属部队作为骨干。其部队分配和使用地区预定如下:

    中路军,第1旅:以2个营地为骨干,在广州方面的广东中路作战,最终推进地为粤北的乐昌。

    左路军:第2旅:以3个营为骨干,在肇…庆梧州方面的广东西路作战。最终推进地为两广交界处的梧州。

    右路军:第3旅:以2个营(其中1个营在完成其他作战任务后编入)为骨干,配合海兵第1远征队在广东东路的潮汕方面作战。最终推进地为闽粤边界的仙霞岭。

    海军兵力:海军第一舰队之全部,海警三亚警备区和高雄警备区的全部。另新设珠江特遣舰队。

    第一舰队以高雄为驻泊地,沿闽粤沿海展开威力巡逻,震慑荷兰、西班牙可能的军事介入,对厦门的郑氏集团实施全面压制。

    如在行动中遭遇荷兰人的武力干涉,即与开战。即刻

    三亚和高雄警备区舰队,配合第一舰队的巡逻封锁行动。

    珠江特遣舰队,负责珠江内河作战行动的火力支援和兵力运输。

    国民军兵力

    以农垦香港联队基干民兵为骨干,组成广东国民军教导总队。作为未来广东各县国民军的基本种子。

    朝鲜人队:白马队4个连。

    日本人队:2个连。

    黎苗山地辅助步兵:3个连。

    总参直属兵力

    侦察总局特侦大队:2个分队。

    陆海军和联勤司令部在香港设立联合前指。统一指挥全盘军事行动。

    接着,是关于占领地区行政实施计划的纲要

    要攻占的广东和广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00万。对这些地区的行政管理,必须紧紧跟在作战后面。联合会议决定了如下的占领地区行政实施计划。

    《两广占领地区行政实施要领》

    第一方针

    对占领地区,暂且实行军事管制,以资恢复治安。迅速获得重要国防资源及确保作战部队的给养。

    第二要领

    一、实行军事管制时暂且利用残存的统治机构和组织,只要其能发挥基本的民事作用,就不要轻易的改动。

    二、军事管制的延续时间,视当地治安情况及民政部门接收能力而定。基本方针是稳定一处。接受一处。具体时间表由元老院指派之民政长指定

    三、在占领地区取得的战利品,应先查封,再由随军的企划院特别搜索队人员清点登记,上报联勤前指,编入物资总体计划。至于作战部队在当地补充给养所需物质。根据上述分配计划,进行账面划拨。对于企划院指令运回的物资,陆海军应予以最大方便。

    四、驿站、驿路、主要桥梁、码头、官署、官仓、义仓等,由占领军管理。

    五、占领军对贸易及汇兑施行管理,尤其防止重要资源流入敌占区。

    六、原则上占领军应尽量使用当地原有货币或使用当地百姓认可的实物进行交换。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流通券支付,但是要说清兑换原则,并且上报企划院使用数额和地点,以便未来进行兑换回收。占领军自身亦可在物资充裕时自行回收。

    七、除明政府官衙所有的财产、明确列入“逆贼”的家产和实施武装抵抗的敌对分子之外,一般缙绅、商人、地主和普通百姓的财产均得以保护,不准随意没收。现地调达按价付款。

    八、在与缙绅、宗族族长、大商人等地方实力派接触时,应指导他们与我实行的军事管制进行合作,对不愿合作者应采取适当措施保障其不干扰我方行动。

    九、严格军队纪律,从严处置各种违纪案件。对当地民众可以实施适当救济。增强百姓对元老院的好感。

    十、军事管制机构将逐渐由政府设置的新机构予以合并、调整或接管。

    民政部门对地方政权的接管是有一套完整的预案的,由于归化民的民政干部数量对于整个广东来说是杯水车薪,所以政务院在制定具体接管计划的时候采取的分区分段进行社会改造工作。

    将广东全省分为若干个区域,首先是对核心区域进行社会改造,核心区域即明朝广州府所辖的十五县一州。这一区域将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造,完全“脱胎换骨”。建立起目前在临高实行的近代化行政架构和社会结构;用可靠的归化民干部取代原有胥吏阶层――除少数人可以教育留用之外,全部予以清洗。

    其次是绥靖区。一般为经济发达、战略药店或者交通枢纽所在州县。这一区域首先建立较为完善的县级机构,重点改造县内的城镇,采取城市逐步辐射农村的渐进式改造。待到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激进式社会改造。

    最后是治安区,包括所有非核心区、非绥靖区的州县。对这些州县暂时采取维持现状政策。延续过去明朝官府的政权不下乡模式,将行政重点放在镇压武力反叛,征收赋税,征发劳动力和获取当地资源上,对当地的社会秩序不作触动。

    在治安区,应充分利用原来的统治机构和行政人员。不妨充分任用那些愿意投靠元老院,声誉较好的旧官吏和地方缙绅,亦可任命其担任县长等主要行政职务,作为过渡性政策。

    但是在核心区和绥靖区,对旧官吏和缙绅的任用,必须持谨慎态度,一般也不允许任命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接管广东所需归化民干部数量,按照tg在解放战争末期开始全面接管国民党统治区,建立新政权前夕的估计,500个县所需的中央局、区党委、地委、县委、区委等五级及大城市的各项干部5。3万人左右。相对应的1。6亿人口,大约是每3000人一名干部,一个县配置不到100人。

    现在政务院大致也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配置的。由于17世纪的人口比20世纪要少得多,而且元老院的地方行政体系采取将路…县…乡(镇)两级体制,不再配置当中的府或者“地、市”一级,所需的干部人数还要更少一些。

    核心区域广州府有15县1州,按一个县100名干部计算,就需要1600人。其余各县视情况亦需要配备10~30名干部。全广东的7州75县粗略计算下来大约需要地方干部4000人。

    抽调4000名地方干部,对元老院来说压力略大。tg在全国胜利前已经建立了数百个县的地方政权,拥有大量的地方干部。只要每县抽调一部分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而且还可以接受旧职员和从国统区学生中招募新干部。元老院虽然在海南全岛都建立了县一级政权,但是海南的县大多人口极少,大部分县人口不过万人,行政事务极其有限,干部配置自然也少。全岛除临高、琼山、儋州、文昌几个人口大县之外,大多数县能调出的地方干部非常少。幸而临高的中央部委办各机关职员人数相当庞大,可以调出一部分充实地方干部。

    至于接受旧职员,胥吏阶层是一个完全堕落腐朽的特殊阶层,大部分元老对他们是非常不放心的,而且他们的地方行政技能除了少数之外,与元老院的现代地方行政制度格格不入,可以说是完全无用。大明也没有受过近代中小学教育的学生可供招收,旧知识分子即稀少,其知识体系又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对补充干部队伍意义不大。

    为了筹措这些干部,除了从各县、中央机关和国有企业中调出归化民干部1200人之外,再从芳草地学园高小学生中选择年龄较大者300人安排即刻毕业,调入各机关充当行政实习生,作为北上干部培养。

    面向社会招收持有初小文凭或者持有乙、丙种文凭的男女500人,实施行政速成培训。如果无法招募到足够的符合条件的人员,则放宽到文盲亦可报名,但是必须在二十五周岁以下。

    将陆海军中年龄较大、军事素质较差、体能欠佳的人员全部做退役处理,充实到地方干部队伍中充当武装干部,以备调用。这批人员大约有四五百人。

    另外,原为广州站工作的当地工作人员亦可转为当地干部,这部分大约有二三百人。

    综合算下来,大致可为两广攻略准备3000名左右的干部。基本可以满足第一阶段的核心区和绥靖区的干部配置需求。未完待续。

第十二节 作战计划 三() 
这些干部的准备工作是从1634年下半年开始的。在元老院内部吹风上已经透露出两广攻略方案的时候,干部处便开始提出抽调干部北上的问题,必须提前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并提高现有干部的理论水平。待某一地区解放时,这些预先按建置配备的干部即随军进入该区,使占领和接管工作得以及时地有秩序地进行。

    干部处的实际业务工作实际是在明朗的指导下进行的。为此首先充实各类机构,设立副职,配备双套各级各类干部;其次作好抽调计划,以便随调随补,并按现职依层级提拔干部,特别是有实际工作经验而又在某一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干部,这包括“二年以上的村长、民兵队长,一年以上的机关企业干部,二年以上的企业职员、工人、军人”。通过调配程序上的层层负责,有效地保证了北上干部的派遣,干部队伍规模和数量得到扩大和增加。

    在抽调上采取按比例、完整配备、整体调出的调配方式,以保证到新区后即可开展工作。县一级的干部储备不多,好在需求也有限。重点是县级机关的工作人员。明郎的计划是对核心区进行全套配置,共配置1套行省级,15套县级班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