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三为此颇为意:自己一个小小的中医,如今算是开宗立派了:从此,本时空的中医药标准都出自“刘门”了。

    不过对焦公礼、宋胜英和黄家兄弟这些略通医道的人来说。这大纲内容可就艰难了些。黄真忙不迭又去买参考书,花了不少流通券出去买回来焦公礼看了半天,只是茫然摇头。他这个正骨郎中其实靠得就是口传心授和平日里的经验积累。知道怎么治,另外有几张经过多年验证有效的方子。现在正儿八经的要去考理论大纲的怎么弄得明白?要说能明白的,还是里面的人体骨骼图。

    宋胜英和黄家兄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因为采药或者经手药材买卖,对药材药理比较熟悉,也就连带着懂一点医道。实话说比一般摇铃的郎中好不到哪里去。更是彻底的实践派,完全谈不上理论基础。

    看了几页教材之后,这几位就做出了一个判断:中医执照他们是绝对考不过去的,黄家兄弟表示自己努力下也许能考出中药师执照,只是知识结构要更新一下。至于宋胜英,他表示自己年龄大了。实在背不出如此厚实的《中医药药典》。

    这么一来原本的医药铺就打了折扣,就只能开个用不着大夫的药铺――这倒不打紧,关键是没了大夫。店铺的规模就只能缩小,这么多人怎么安置?店铺向来是不养闲人,本地做公得只要一看你店里闲人太多,自然就会有疑心。

    黄真抓耳挠腮,无计可施,司马求道又不在身边。也没个商量,眼看着店面一天天成型。自己却连个大夫都没有。这里可不比大明,任你是江湖骗子还是草头郎中。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行医卖药。没证,那就女主任口中说得“非法行医”,抓去了先光着屁股挨1oo鞭,然后去挖沙子。这反髡大业也就不用干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周仲君回来了――她自从下山来,到得临高犹如囚鸟出笼,虽然黄真屡次告诫她不要外出乱跑,还是经常找着借口出去。

    这一出门可就不得了了,周仲君马上就嫌发给她的零用钱不够用,跑到黄真这里丢下一锭银子硬是要换更多的流通券。

    黄真违拗不过,只好又换了一百流通券给她:他得罪不起恒山派――倒不是恒山派有多牛逼,而是这次行动为了掩人耳目,启用了不少女性弟子。但是各门派的女弟子凤毛麟角,能派出足够数量女弟子的只有一个全女性的恒山派。

    换而言之,恒山派堪称出人最多,周仲君又是该派实力人物的弟子,师徒二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真要惹恼了,才不管你什么“武林大局”、“天下安危”,直接甩脸子走人。这责任他可担待不起。

    周仲君有了钱就不得了了,立刻就陷入了临高的消费陷阱:从开始买点好玩好看但是一点不实用得小东西回来,到后来开始疯狂购物,近来干脆连衣饰都换成了“澳洲款”。光那穿着露出小腿的裙子,就让黄真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要让灭净师太看到了非拿剑斩了自己不可。

    当然,劝说或者禁止对周仲君来说都是无效的,除了她师父和掌门之外,她谁得账都不卖。各人也懒得招惹口舌,干脆随她的便。

    今天她照例是以“打探消息”为名去逛街了。看她手里的装得满满的草袋黄真就知道她肯定又去合作社南宝支社了。合作社不仅是南宝最大、货色最全的商店,连带着还有许多服务业:游乐场、茶社、餐厅等等,堪称一个小型的pmall。不仅本地人常常去那里消遣购物,连附近的黎区的百姓也时常到这里来购物。黎族百姓虽然在元老院的光辉下享受到了“公平交易”的好处,不再被黑心的小贩盘剥,但是他们很快就迷失在从未见识过的“丰富的物质”这一天罗地网之中,转手就把钱花个精光。

    周仲君也不例外,她今天穿得一身《知音》上推荐的最新款春装:印度印花棉布制作得蓝色碎花连衣裙,收腰设计,裙摆微蓬,圆形小翻领。风格柔美优雅。

    别看款式简单,来头可不小:乃是飞云社下的时尚俱乐部设计推出得。

    裙子按照旧时空标准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特别是裙摆实际上还加长了。但是放在17世纪来说,光裸露在外的小腿就足够惊世骇俗了。这裙子有短袖和长袖两款,周仲君总算还有些顾忌,买了长袖款。没有穿袜子,光着脚穿着一双皮条凉鞋――练武女子都是天足,这脚丫也用不着遮遮掩掩。

    她常年练武,无论体形还是姿态,都较之于一般的土著女子要漂亮得多,尤其练武之人那种矫健挺拔的身姿,更是常人少有,穿着这种显身材的裙子就特别漂亮,堪称光彩照人。

    黄真只当看不见,反正眼下也派不上她的用处,等大队人马到了,自然有她师父去管教。

    周仲君却凑了过来,她压低了声音问道》

    “黄大哥,还在为考证的事情烦心么?”

    黄真叹了口气,点点头:“这髡贼的东西,还真是复杂!焦掌门说自己连看都看不明白,要学会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庄主和黄家二位叔叔呢?”

    “宋庄主是不成了,黄家的两位还可一博。”黄真苦笑道,“他们这几天都在房里苦读呢,这次真是对不住他们了。若是他们也说考不出来,咱们这药铺的买卖就真别干了,另起炉灶吧!”

    “你早说嘛,”周仲君一扬脸,露出神秘的微笑,“我有好东西呢。”说罢神秘兮兮的从草袋里翻出一个扁平的纸盒子来,塞到他的手里。

    “这是何物?”

    “宝物,有了这个,什么劳什子执照还不是手到擒来!”周仲君笑道。

    黄真心中一动,他知道凡科举都有舞弊,就是会试的题目,只要有钱有路子也能弄到――京师专有人做这行买卖。髡贼既然有“考证”,大约也有做这一行的!他暗叫惭愧,自己也是老江湖了,这点居然没想到!

    他打开盒子,果然里面是一本用薄薄的棉纸装订的小册子,上面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黄真展看看了看,果然全是各种题目和答案。他这几天已经仔细看过教科书和辅导材料,对这执照考试钻研过一番了。

    这些题目的确很象《真题集》里的内容,不由得心中一喜。然而他毕竟是个老江湖,沉吟片刻,问道:“你是从哪里来得?”未完待续

三百五十三节 “舞弊”() 
周仲君满不在乎道:“我去逛街,到了南宝书店那里,看到几个人在柜台上鬼鬼祟祟的,看到我经过,立刻就把这书藏到了书堆下面。我就想着他们大约是在做什么不法的勾当――你想,咱们平日里最讲行侠仗义,岂能坐视不理?我就跟了过去。你猜怎么得?”

    黄真暗暗叫苦:大小姐,咱们这是在提着脑袋干杀人买卖,您以为这是行走江湖混资历?您要再大喝一声:恒山派周仲君在此,咱们都得进髡贼的班房。

    他知道她多半又是好奇心作祟,只好继续问道:“如何?”

    “原来他们是卖考题的。”周仲君得意洋洋道,“髡贼干什么都有那个证。可是那考试的题目早就泄出来了,私下里都有买卖。你想买什么都有……”

    “你就买了这个?”

    “原本他们咬死了不承认有这书,结果我吓唬了他们一下,说他们形迹可疑要去向警察报告,他们就乖乖得拿出来卖给我了。才二十元流通券!”周仲君似乎十分得意。

    黄真到底是老江湖,心底里暗暗觉得有些不对:虽然科场舞弊在大明蔚然成风,但是行事一般都比较隐秘,一般都要通过中人牵线搭桥。毕竟这是担着身家性命的事情!

    临高这里,虽说这执照考试不是科举,但是多少人的生计都维系在这一证上,于情于理,髡贼对舞弊肯定亦要严惩。绝不会放水到街上到处卖考题的地步。

    黄真不由得警觉起来,这不会是遇到江湖骗子了吧?从周仲君的叙述来看,这是很常见的骗术手法。

    想到这里他赶紧又翻阅起手里这本薄棉纸的小册子。里面题目和答案是真是假他也判断不了,但是翻到最后一页,却在页脚看到细小的一行字:“根据卫生部出版社《中医药师资格考试模拟题集》1633版翻录抄写。版权归原著者所有。”接下来还有一个墨色章:“手工翻录许可第66号”,最后是定价:流通券2o元。

    黄真顿时打跌:这就是个骗人的玩意呀!

    难怪看上去有些字句很熟悉。他赶紧从桌子上堆着的一堆参考书里翻出一本来,正是《中医药师资格考试模拟题集》,卫生部出版社出版。他买到的是1634版,所以内容上略有不同。定价只有3元流通券。

    黄真哭笑不得,知道周姑娘是中了江湖骗术。

    周仲君见他面色诡异。已经知道事情不妙,劈手夺过他手中的书,一看之下,一张俊脸顿时涨得通红。眉眼倒竖,编贝般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居然敢骗到本姑娘头上,休怪本姑娘心狠手辣。”说着就要奔出去。

    黄真赶紧拦住她:“不可!咱们现在身处险地,绝不能与人冲突……”

    “难道我们还怕了几个区区的髡贼番子?”

    “我们的确不怕,可是这次的行动也就付之东流了!”黄真唯恐分量不够,“回去之后怕是无颜以对诸位长上!”

    这番话对周仲君起了作用,她知道本门为此事是投入很大力量的,若是因为自己误了大事,最起码也得逐出师门。

    恒山派虽然不是什么天堂。到底自由自在,师父对她管束甚少,除了不能轻易下山和每日必须练功之外。一切随意。她家里有得是钱,不断有银子物品送来,还专门买了一个小丫鬟伺候她,各种享用并不逊于家中。若是回了家,少不得又要被爹娘聒噪着嫁人的事情――更别说她自小不肯缠足,是一双大脚。要嫁个好人家,即使是意思意思也得缠足。一想到这个周仲君便已经不寒而栗了。

    然而她如何忍得下这口气,眼圈顿时红了起来,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虽然不过是区区二十元流通券的小事,但是她自从第一次下山行走江湖以来就没吃过这种亏。眼下却在临高着了几个不入流的骗子的道。

    她咬牙道:“黄兄,我晓得轻重!待到入夜,咱们一起去杀了这几个狗贼,再一把火烧了这书店!”

    黄真知道她是咽不下这口气,他沉声道:“万万使不得此地不是大明的疆土,你这一把火放出去,髡贼的爪牙必然会在南宝全城大索,你我如何掩藏得住?”

    “这么说,我们只要吃这个闷亏了?!”周仲君一副贝齿咬得咯咯作响。

    “暂且忍耐!待到发动之时,别说这小小的书店,便是整个南宝到时候也给来个火烧连营!”

    这番话总算安抚住了周仲君。虽说如此,周仲君还是闷闷不乐,上楼的时候看到南婉儿正在扫地,又骂她:“浪蹄子!没事扫什么地,装相!”

    黄真看得真切,虽然很为南婉儿不平,但是此时他满脑子都是考试和开店的事情,哪里还有安抚南婉儿的心思。

    眼下的这考证的事情是凶多吉少,焦、宋两位已经是打了退堂鼓了,就算黄家兄弟,能不能通过还犹未可知――他打听了下,这考证端得不容易,便是在临高已经待了一二年的归化民,要考证还得报个“培训班”之类,就靠着自己在家苦读考过得人那是凤毛麟角。

    至于这“培训班”,据说是开在东门市的,名叫“新临高”:是临高最大的药店润世堂和卫生部合办的,据说里面还有卫生部刘、邓两首长的私股,不过这只是江湖传言。总之,只要报名参加培训得,都有很高的通过率。

    黄真原本以为这是京师里专门给科场舞弊通门路的南纸店的类似的买卖。想着干脆花钱买个路子也行。没想到要报名念这培训班还得先考个证:不管你是归化民还是土著,都得有原本乙级和以上的文凭培训班才会接受。

    这下可就让黄大侠抓了狂了,这还是人待得地方么?这个证那个证,便是当年本朝太祖在时,黄册路引制度森严,也没有这般罗网紧密。他们在这里,简直是举步维艰。

    而且自己身边还有周仲君这个不省心的存在。当时师父等人向他面授机宜的时候就说髡贼那里女人都出来做事,可以多带几个女弟子便于掩人耳目。

    没想到到了临高之后,这周仲君肩不愿挑,事不愿做,只知道日日闲逛购物――别说掩人耳目了,简直就是夺人眼球的存在。

    若是再不开店给她一个合适的身份,迟早要生出事来!

    黄真思来想去,尽管万般无奈,也只有去向女主任问计了。说不定可以通过她来走个门路。

    因为知道她不肯收礼,干脆连礼物也省却了。到了支社,这里也不用通报,问了门房说主任正在办公室,便直接登门拜访了。

    女主任见黄真又来拜访,喜上眉梢。先请他在藤椅上落座,又十分热情的给他端茶递水,接着又问起他的身体可否安康?开店的事情有无眉目?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黄真便将眼下的苦处述说了一遍:“……我等都是大明上过来的,至于考证种种,都是澳洲规矩,一点亦不知道,有心想考,也觉得万分困难――我延请的几位,都是行了一辈子医,卖了一辈子药的人,医术药理十分精通,可是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再要他们记这书里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女主任边听边点头,显得很是同情的模样,待到黄真告一段落,才笑道:“莫要着急,元老院对工商业一贯是鼓励的。不过,医药行业事关人民安危,象大明那样随便什么人都能行医卖药,那是对人民群众健康的漠视。所以我们元老院才会制定这些规矩。”

    “是,是,元老院仁爱天下,一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黄某是十分敬佩的。”黄真恭恭敬敬的附和道,这后面半句是他前几天在街上看到的标语。

    接着他又把周仲君被骗得事情说了一遍:倒不是“请青天大老爷做主”,而是想到这几个人一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