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二兄弟已近中年,平日里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听得宋胜英这么说,二人亦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宋胜英接着道:“这掌柜,自然就得偏劳黄兄你了。咱们要在这里混下去,不能靠演戏,得真干!所以大伙先把辈分之类的放在一边,您老兄尽管摆出掌柜的架子,使唤咱们卖力干活就是。”

    黄真才要客气几句,周仲君雀跃道:“是呀,是呀,黄前辈最像掌柜了!”说起开店,她似乎比什么人都起劲,忽然她眉头一皱,“司马大侠还没有职司呢!我看他当个文案师爷再合适不过――平日里他一天到晚郁郁乎文哉的,最像那些穷酸文人了。”

    司马求道哈哈一笑,见分派停当,大家都无异议。司马求道这才说道:“我就不留在店里了。”

    周仲君奇道:“司马少侠,你不留在这里去哪里?”

    司马求道说:“咱们都窝在这南宝镇可不行。这里汉黎杂处,虽是要冲之地,却不是髡贼的要地,我们在这里虽然比较安全,但是却耳聋眼瞎,什么事情都会慢半拍……”

    虽然“七爷”每隔几天就会设法传递消息过来,司马求道等人也轮流去东门市和忻那春接头,但是消息传递依然不便。频繁的通信和接头,本身就蕴含着很大的危险。所以“七爷”在上一次的秘信里就关照他们要设法派一个人潜伏到东门市去。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公开场合的暗号联络,无需非得通过忻那春或者信件。

    几天前,他和黄真已经讨论过此事。决定司马求道到东门市去潜伏,黄真坐镇南宝。

    “我也要去东门市!”周仲君忙不迭的说道,全然忘记了刚才要开店的热情,“司马少侠,你带我一起去吧。”

    长时间待在这个矿业小镇上已经把她憋闷坏了,而且她久闻东门市的热闹繁华,想去看看眼界,散散心。

    司马求道微微一笑,摆手道:“这怎么可以。我和周姑娘二个单独过去,多有不便……”

    周仲君这才发觉自己的要求太唐突了,二人都是未婚,孤男寡女的单独相处,传出去自己名声大有妨碍。不由得脸色一红。不过她言辞上一贯不肯吃亏,啐了一口:“谁和你孤男寡女?你倒是想得美,一起去东门市探听髡贼的动静而已。”

    司马求道颔首而笑:“周姑娘有这份心就是极好的,待在下先去打个前站,姑娘再来也不迟。”

    宋胜英关切的问道:“贤侄准备以什么身份去东门市?你通周易,可以扮个做金点的。人自由,又不引人注意。”

    “七爷说过,髡贼治下江湖买卖都混不开,抓住就送去挖沙子砸石子。这东门市我也去过几次,竟没见过一个相面算卦的。”司马求道皱眉道,“为今之计,就如周姑娘所说的,只有在东门市里找家铺子寻个文案师爷的差事了――只是如此一来,行事遍大不自由。”未完待续

三百五十一节 执照() 
于是这“黄家药铺”就热热闹闹的开张了。黄真手里有了忻那春带来的那一千元活动经费,手头宽松,当即请人装修铺面,订购生财家伙。

    华山派所在的西岳华山,每年来山上进香的香客不计其数,华山派作为华山地面上的大地主之一,在山上山下有许多店铺。所以经商对黄真来说并不陌生。

    不过,在华山他们是土豪,官府多少要卖点面子,不会刻意刁难。此地却是生地,非得先维持好关系才行。

    黄真考虑了下,决定先去拜会一下南宝合作社的“主任”,当初租房子的时候,这位主任就是十分热情。表示要开店的话可以直接找她。

    这位“主任”,原本黄真以为就是“合作社”的“掌柜”罢了。虽然女人当掌柜挺少见的,但是在大明也不算绝无仅有。但是后来他知道的事情才让他震惊了:

    原来这女主任还是个“干部”――干部他是知道的,那可是髡贼的官儿。髡贼让女人当官也就罢了,武则天好歹也当过皇帝,居然一个掌柜的也算是“官”!

    要说京师里“皇店”也不少,可从没听说里面的掌柜是“官”的,连个“吏”都算不上。髡贼居然一个合作社分号的掌柜就能封个官,滥授名器,绝非正道。它这繁华长风,←。□et的市面无非是假象而已,髡贼洗劫广东,又击灭几大海寇,夺走大量的财货,都堆在这小小的临高。这临高的市面岂能不富?再看那些华而不实的路灯、水沟、铺设的道路――简直就是挥霍!可着劲的花钱,让外人瞧着好看挣面子吸引无知百姓罢了――和当年隋炀帝在洛阳拿丝绸裹树没什么两样。

    怀着这样“识破真相”想法,黄真备了四色水礼,又准备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红包――不是流通券,而是半两重的一个金戒指。他相信黄金这东西的价值是人人都明白,也是都喜欢的。纵然市面上不能直接用,也会收藏起来。

    这女主任徐娘半老,原本是广东一家杂货铺子里的内掌柜,丈夫死后妇道人家支撑不住店面,听说临高日子容易过。便带着儿女和一点点薄产到了临高。为了维持生计就加入了合作社当了个店员。

    她是内掌柜出身。商业上的一套非常熟悉。又能写能算,招呼起客人来更是八面玲珑,一年不到便成了业务骨干,干满三年就已经擢升为支社主任

    听说他要正式开店。喜不自胜:原来李梅最近下达了新得合作社的考评指标。南宝支社在考评里其他都还好看。唯独在房地产出租这一项目里表现不好,空置铺面房过多。虽说要比城关镇支社好看,但是城关镇情况特殊。将来就是个行政文化区,本身不是商业定位。

    再者这合作社虽然是商业单位,实则也担任着“促进展”的含义在内。支社社长还兼任“商业部贸易促进展办公室”地方分部的主任,在招商和税收增长这方面也是有考核压力的。

    听说黄掌柜不但要开店,还要开得是南宝本地颇为需要的医药铺――润世堂在这里有一家和卫生部合办的分号,每天外面都排长龙,药物经常卖得断货,倒不是说南宝本身有多少人口,而是黎区也有大批百姓赶来买药治病。

    现在又有一家医药铺子,大可分流一些病人。简直是商业和民政领域的双丰收。主任愈热情了,介绍起商业政策来。

    “黄掌柜开得是医药铺子,第一就是得领几张证件。”主任拿出一张白纸来,拿起铅笔在上面涂抹起来。

    黄真点点头,髡贼嗜好证他已经是体会到了。

    第一自然是营业执照。在元老院治下是没有工商局的,但是不管开店、摆摊依旧要申领取营业执照。只是这证单位变成了警察局。具体来说,由国家警察的民事处负责。

    之所以不设立工商部门而由警察管理。主要是汲取了后世的经验教训。工商局这种只拥有行政执法权,缺少暴力执法能力的行政部门,在中国的执法效率是很低的,往往大得管不动,小的管不过来。到处都是破绽。因而参照参照旧日本警察的体系,将这一职权交给国家警察来负责。

    听说这事还要惊动警察,黄真心里直犯嘀咕。不过事已至此,绝没有半路退缩的道理。

    接着便是税务登记证,这是去税务总局领取的。收税这事黄真自然是懂得,不过大明的工商税很少,征收也非常粗糙。大多数情况下是国家正税少得可怜,但是衙门里收取的“规费”、“捐”多如牛毛,临时摊派更是常有。黄真经管华山派的资产,知道一贯是税少费重:前者是入公的,谁也不在乎,缴一点应付可以,有钱有势者干脆不缴的也大有人在。后者是衙门里自收自用得,就没那么容易滑过去了。

    到了临高,却完全反过来了,这里不征“费捐”,但是税收名目繁多。不但有对店铺征收的,还有对从业人员征收的。不但有营业税、所得税,还有印花税……林林总总,计算方式十分繁琐,顿时已经昏了头。

    主任见他面露难色,止住了话语,笑道:“这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你且去领税务登记证,到时候自然有人会帮你说明白的。”

    “是,是,多谢主任。”

    “原本到这一步就算好了。可是你开得是医药铺子,便得多几件事情出来做了。”

    “还请主任明示。”

    主任说,既然牵扯到医疗卫生,就得办理“医药卫生经营许可证”――这证件也归国家警察,确切的说,归国家警察卫生警察处管理。凡牵扯到公共卫生领域的管理都由该处负责。至于理由,和营业执照归民事处是一个道理。

    黄真无奈的点点头,心想反正要去领什么劳什子的“营业执照”,一起办了就是。没想到主任又说了:

    “只是你要申请这医药卫生经营许可证,先得二证齐备:既然有‘医’,还得有‘中医执照’,有‘药’,就得有‘中药师执照’……”

    话音未落,黄真赶紧道:“这个,我当掌柜可要‘掌柜执照’?”

    女主任莞尔一笑:“这倒无需。不过你要是愿意,考个工商业管理资格证书也无不可。将来若是不自己开店,到我们国有商业企业工作很有用处。”

    黄真几乎晕倒。

    女主任又说了些“医药之事,关于人民健康,性命攸关,不能不慎重。”之类的话语,黄真只是唯唯而已。

    至于这执业资格证,却是要到东门市的临高总医院去考试。其实关于颁中医药执业资格证这件事,在元老院和卫生系统内部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元老是建议对中医“废医存药”。然而卫生口根本无力培养出足够的稍通现代医学的医务人员,最终还是决定维持现状。正如临高总医院医务科科长兼卫生部办公室秘书的邓科长说得:“安慰疗法也治病。”

    “黄掌柜不要着急。咱们元老院办事素来不刁难百姓。只要条件符合,绝无故意为难之事。若有什么不懂的,你只管过来,我一定尽力而为。”说罢抛了一个媚眼过来。

    黄真装作没看到,起身作揖,

    “多谢主任的指点,我这就去办。”说着奉上四色水礼。

    “哎呀,怎么能收你的礼物呢,”女主任笑靥如花,“咱们这里不兴这个,你可不要让我犯错误……”说着不经意的手碰到了黄真的胳膊,“你远道而来,在这里做个买卖也不容易,不要破费――真要谢我,常来相谈相谈就是了,咱们来个互通有无――都是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嘛。”

    黄真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原本还想送金戒指,看来送了反而麻烦,赶紧陪笑道:“区区四色水礼,都是土产,土产,聊表寸心而已。今后还请主任多多照应指点……”

    说罢赶紧起身告辞,主任如何肯收他的礼物,推让几回,最终还是退了回来。黄真心中暗暗诧异:这髡贼还真是油盐不进!看这女假髡倒是对自己很有意思……顿时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不堪,不堪。

    回到店里,将要考证的事说了,焦公礼和宋胜英也算是一方豪杰,听说现在为了开业还得去考试,二人都有些不知所措。这辈子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多了,唯独这考试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过既然来了临高绝没有退缩之理,只好按照那女主任说得,去街上的书铺里寻了《1634年度中医药执业医师、药师考试大纲和指南》买回来研读。黄真眼见书铺里类似的书籍满坑满谷,竟似学子们应试的八股文时文集一般。不觉有些心里没底,又挑了二本相关的《历年真题集》和《复习大全》带回来给二位复习之用。至于报名,更为简单,书铺里代办报名事宜,少不得又是一番缴费填表按指纹拿准考证的手脚。未完待续……

    。。。

三百五十二节 真题() 
焦公礼等诸位“考生”翻开这考试大纲不禁傻了眼,原来这考试大纲条条框框还挺多。光列出得“参考书籍”就有好几本:有得他还知道――比如《本草纲目》,有得压根就没听说过――《皇宋钦定卫生部中医师、中药师执业资格教育标准教材(试用版)》。

    问题是这《本草纲目》还不是市面上卖得本草纲目――宋胜英因为自己做药材生意的关系,读过此书,但是大纲上列出的,却是有限制的,也得是“皇宋澳洲行在钦定的‘修订版’。”

    之所以《本草纲目》注明得元老院出版的,是因为后世使用的本草和眼下问世不久的本草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对中医药学来说《本草纲目》是最重要的参考书,不过这本书本身错谬就不少――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时已经修正了之前大量的错误药理,但是现代对《本草纲目》也做了大幅度的修订――可以说和早期版本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大纲和教材都是刘三编制的。一开始他还有些挠头:和现代医学不同,中医的理论流派很多,有得还大相径庭。同一种病完全可能出现好几种治法。而且传统医学都是靠口传心授和自己读前辈医书传承的,每个人接触到的理论不同,对理论的理解也不相同。很难简单的采用出题…标准答案的模式来考核。

    在旧时空,是中医师的执业考试是通过标准教材来认定的,不管你是什么理论流派,要当中医师就得完全按照这个大纲范围来考试。所以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编纂“标准教材”和“参考书”。统一考试内容。

    这二者都很容易:大图书馆有足够的资料供他选择,刘三立足“简单”、“实用”,杂糅多种中医药学院的教材和六十年代培养赤脚医生的培训材料,编撰出教材来。除了包含传统的中医药知识,诸如“十八反”、“十五畏”。基本的药材药性,针灸穴位之类的东西外,还加入了现代医学中的人体生理结构之类的基础知识。

    这部教材不仅供中医药科的学生学习和培训卫生人员之用,也作为考试的大纲内容。可以说目前元老院治下对中医药的讲授、临床和管理完全是基于他编撰的这些书。

    刘三为此颇为意:自己一个小小的中医,如今算是开宗立派了:从此,本时空的中医药标准都出自“刘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