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1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关系,这是为了工作。”左亚美见谈话已经要结束,松了口气。她没有问为什么要询问有关李永薰的事情。

    柯云阖上了笔记本:“她知道你来这里吗?”

    “当然不知道,这是规定。”

    “好吧,在这里约见你的确有些不合时宜。有点焚琴煮鹤。”柯云有机会卖弄下成语有些得意,笑着说,“不过,接下来还有需要你配合工作的时候。”

    “为元老院服务!”

    柯云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她,上面是一个邮寄地址:“从今天开始,你每周向我们递交一份李永薰的活动报告。如果有突发情况,你可以立刻向总务九课汇报,我们会马上联系你的。明白吗?”

    左亚美接过纸条,有些紧张的说:“是,我明白了。”

    “报告邮寄到这个信箱就可以。”柯云说,“一直到我们通知你解除任务为止。”

    “我会按时报告的。”

    柯云离开仓库好一会,左亚美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李永薰竟然被政治保卫局列入了“可疑人物”!这对她的冲击性可太大了,自从到了国家警察之后,她一直觉得李永薰办事细心又能干,是个很不错的上司――而且她又为元老院服务了好几年,“忠诚可靠”那是理所当然的。

    “亚美!你怎么还在这里面?要开始了呢?”又有一个女孩子出现在门口,她穿着和左亚美一样的衣服,“你要迟到了。”

    左亚美赶紧站了起来,跟着女孩子往正院去。

    穿过垂花门,就是正院。院子很大,已经被彻底的翻建过,变得中西合璧。三间正房变成了一溜两层的楼房――看得出一楼的墙壁还是原来的青砖的。左右厢房也被改造成了新式的房屋,比过去更大更高。院子里没有树木花草,只有一些高高低低的架子,地面是用黄沙混合着石灰铺成的,铺设得十分平整。

    所有的房屋都采用了全框架结构,用砖柱和铁制桁架构成房屋结构,外墙镶嵌着巨大的玻璃窗――鉴于临高还不能制造现代标准的大尺幅加厚玻璃,采用得是多块玻璃镶嵌拼凑起来的格子窗。

    作为见多识广的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左亚美当然不会对此有什么震惊的感受。站在院子里能够听到隐隐约约的琴声和歌声,不甚真切。所有的窗户上都挂着厚厚的窗帘,黑乎乎的,打开的大门里却泄出明亮的光线。

    催促她的女孩子已经进去了,左亚美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听得里面琴声渐渐演奏到了尾声部分,知道集合时间已经快到了,赶紧小跑了几步,三步两步跳上台阶,走了进去。

    门在她身后咔嗒一声关上了。未完待续……

三百三十五节 一边一半() 
就在这内里灯火通明,窗户上却严严实实的挂着遮光窗帘,外人不要说看到内部,就算是灯光也难以泄漏出一丝一毫的建筑内部二楼的一间房间里,几个男人正在交谈着。。。23'wx'。

    从他们的谈吐和衣着来看,这几个男人都是元老。房间是按照沙龙风格布置的:舒适又隐秘。墙壁上的护壁板是从日本进口的来得桧木加工成的无垢板,地板是用相同来源的桐木无垢板。面向后院的窗户上悬挂着厚厚的双层窗帘。屋子中间,是几张符合人体工学的藤制沙发椅,配着厚厚的坐垫,宽大舒适。

    这几位元老人手一支雪茄,在袅袅青烟中讨论着什么。他们面前的长茶几上除了茶具和饮料杯之外,散落着好些相册和文件,许多5吋黑白人像相片胡乱的摊开在桌子上。

    一只充作烟灰缸的官窑大笔洗里装满了雪茄的烟头和熄灭的火柴。看起来,他们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看就这样吧。”说话的人是方非,作为文宣部群众活动处处长,他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自然有着一锤定音的效果。

    “就这样怎么行?”说话的人慢条斯理,显然不把他的话当回事,“我再说一遍,搞这种东西就是歪门邪道!”说话的人虽然神情淡定,但是言辞却很激烈,“文艺要走大众路线没错,但是你们不要偷换概念,把宅男路线定义成大众路线。”

    他挥舞着胳膊。长发随之飘动:“文艺要为大众服务,是元老院制定的文艺路线。我再说一遍,宅文化不是大众文化――是小众的。不管在元老院里acg群体占据多大的比例,我们文艺团体首先是要面对归化民和土著群众的。”

    “谁说偶像团体是宅文化的?!”坐在斜对面的人忍不住反驳道,“我再说一遍:你对idol有偏见!自以为阳春白雪,这是脱离群众!孤芳自赏!你一天到晚吹嘘的歌剧和严肃音乐在本时空有屁得受众!还大众小众,我看是零众,出了百仞城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

    此人身高190,体重也不会少于190。这会喊起来堪称声若洪钟。他穿着一身国家警察的黑制服,是一名元老高级警官。

    “群众需要正确的指引,偶像团体这种日音毒瘤。根本就是日本社会全面颓废化的重要原因,堪称是慢性毒药。我们作为一个蓬勃向上的社会,不应该也不可以提倡这种文化……”

    “胡说八道,”坐在另一边穿着军队制服的东门吹雨忍不住站了起来。“偶像团体又不是今天――21世纪才有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大正时期,在七八十年代也一度兴旺发达,当时的日本可不是颓废紧缩的社会,很符合你的蓬勃向上的标准。你能说昭和年代的企业斗士是颓废人物?对21世纪出现的偶像兴盛现象,是平成通缩造成的社会现象之一,是‘果’不是‘因’!”

    方非这时候出来打圆场了:“同志们不要激动,有关文艺路线,‘百花齐放’也是我们的方针之一嘛。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因为审美趣味的不同造成彼此路线的不同,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

    这时候一直保持着沉默的袁子光小心翼翼的发言了:“说到文艺路线。我记得文总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文艺要为为元老院建设、改造社会的事业服务,面向群众,百花齐放,塑造新时代的审美观和文艺观’。这个后来是写入《新时期文艺路线指导方针》里的。”

    这番不痛不痒的谈话让剑拔弩张的空气稍微缓和了下,袁子光把目光投向方非:“方处长,我的看法是这一指导思想的核心只有一个:塑造新得审美观和文艺观。”

    方非点点头:这话和刚才他背诵的文艺路线一样,都是正确的废话。大家都静观下文。

    “要贯彻这个核心指导思想,在面向群众这一点上,就不能单纯的迎合群众――要不然我们除了复制几出木偶传统戏之外,也不用开发什么新得文艺方式了。”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谈得其实都是新得文艺形式,不管大家看来这种文艺形式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本质上都是本时空的新事物,目的都是为了塑造新审美观和文艺观,所以在根本目的上大家完全是一致的嘛,哈哈哈。”

    方非心想这扯了这么多高大全的言辞,最后还是绕回来什么都没说。不过他大致明白袁子光的倾向。这话等于是间接否认了瘦高青年的言论。

    长发瘦高青年开口:“但是……”

    这时候一直没怎么开口的男子说话了:“东方,我看就算了吧。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资源就这么一点,大家还要争来夺去得,咱们这文艺界别还没开张就先闹笑话。”

    “我绝不承认他们是什么文艺界……”长发瘦高男铿锵有力的说道。

    “我们也不稀罕!”壮汉警官接茬道,“文艺界很了不起吗?”

    “好啦,咱们就别扯这种淡了。”方非终于忍不住发作了,他转向东门吹雨,“你是说有关团体的费用都是由你们几位元老自己承担?”

    “确切的说,是由我们格子裙俱乐部来承担。”东门吹雨说。

    “但是人力方面毕竟还是统筹的,毕竟你们想要的人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

    “是的。我想说得是这个团体的本质还是国有的,为元老院服务的,不是我们几个人的私产,更不是满足‘恶趣味’的产物。自然人事上还有一些物质方面还是要请执委会统筹解决的。当然,我们会尽量少占用元老院的资源――毕竟我们现在还不算太宽裕。”

    “好吧,你们的项目可以继续下去。不过,如果在一年之内没有具体的成效,有关许可就会被撤销――你们可以继续维持团体,但是不会再有任何来自元老院的物质支持和人力支持。你们是否同意?”

    壮汉警官毫不犹豫:“没问题!”

    “那么设施使用和师资呢?”

    “作为文宣部注册的国有文艺团体,你们当然有同样的权力。”方非说道。

    “太感谢了……”

    “至于人力分配问题,元老的师资我就不说了,大家互相体谅吧。也得尊重下当事人――像柳水心这样的专业人士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还是协商统筹一下。至于归化民那面,东方和冈本那里走得是文艺精兵路线的,有好得天赋的人也不会太多,我个人认为可以给东方他们有人事挑选的优先权――我虽然不懂偶像,但是大概也知道11区的偶像的门槛是很低的,相信你们俱乐部也能从平凡的女孩子中发掘出不动的ace之类的人物吧……”

    袁子光急道:“这个,话不能这么说……”其他几个人倒是没有表露出对这话的不满,反而都露出了微笑。东门吹雨心中暗暗鄙夷:袁子光这家伙根本就是什么都不懂嘛!控制服的伪饭无疑,以后要踢出去!至于东方和冈本虽然表情不太活络,不过他们也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

    “好啦,既然大家都能接受这个方案,我们现在就人力做一个分配吧――这毕竟是我们今天的主要议题。”方非说,“另外我要提醒各位,人力处给得从事文艺团体的全脱产人员一共只给了32个名额,现在给你们各16人。”

    “16个人足够了。”东方元老点点头,“我们不是靠着堆人数搞人海战的团体。人太多了恐怕还教不过来。”

    “你们没意见就好――”方非说,这时候东门吹雨插话问道,“非专业的业余人员可以加入吗?”

    “可以,培养不脱产的业余文艺骨干也是群众性文艺活动的一个方向。我已经和人力处的杨元老谈过了,他会给我们的足够的便利的。”

    “这太好了。”格子裙俱乐部的几个迅速的交换了下眼色,“执委会实在是太英明了……”

    方非嘿嘿的干笑了几声:“你们还是尽早拿出成绩来吧。”

    “我们一定好好干。”

    接下来就是按照双方协定选人了。东方元老首先选人,他胸有成竹,从桌子上的黑白照片里一张纸的迅速抽出照片。

    “这几个女孩子乐器方面有相当的天赋,乐感强,器乐弦乐和吹奏乐都有潜力”

    “这几个,肢体柔韧性好,动作协调,是天生的舞蹈演员”

    “还有这个,音域宽广,连柳水心都赞不绝口。”

    ……

    其实东方和冈本看中的人并不多,抽出七八个人之后动作明显变慢了,但是既然给了16人的名额,不拿满未免觉得吃亏,就凑了十六个。接下来格子裙俱乐部的甄选就复杂了,一堆照片拿在手里,几个人脑袋凑在一块看了又看,选了又选,不时还有小小的争论,用得词汇也是让人觉得十分陌生的。未完待续。。

三百三十六节 甄选() 
左亚美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她熟门熟路的穿过走廊,推开了离她最近的一扇门。这是一间长方形的大房间,里面亮着灯。正中是一张硕大的长桌,沿桌子放着十几把椅子。靠墙是成排的木制更衣柜和长凳。

    左亚美打开更衣柜,把斗篷脱下来仔细的整理好挂在衣柜里。仔细的对着门内侧镶嵌的玻璃镜理了理头发和衣服,确定没什么疏漏之后从更衣柜的下层取出一双鞋。

    这鞋非常之罕见――一双黑色浅口皮鞋,皮革是鹿皮的。这是元老院从劳动营里的欧洲俘虏中找到的鞋匠做得。在为他提供了多双已经穿坏得现代皮鞋作为样品和提供全套技术资料之后,终于做出了还算像样的现代款式的皮鞋。

    自然这种纯手工产品效率不高,而且受限于皮革的供应成本,产量不大,只是小批量的制造几种款式供应元老院和一部分需要穿着制服“讲究仪表”归化民工作人员使用。左亚美这双鞋是被选到这里参加培训之后才获得配发的――平日里就放在更衣箱里,来培训的时候才穿。

    她小心的擦拭了鞋面,确保没有任何污垢,这才最后一次在镜子里端详了一遍自己,拿出姓名牌夹在衣领上,锁上了更衣箱的门。

    更衣室的隔壁是化妆间,不过。一。本。读。小说  今天的集合的通知明确说明“不化妆”,所以她没有进去。直接向后面的形体训练室走去。

    这是她参加甄选以来第三次来这里,经过初选二选之后。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左亚美心里有些紧张――自从女仆培训班改组为文理学院之后,她从女仆培训班最后一期毕业生成了文理学院的第一期毕业生。

    虽然改制之后自己不再是办公厅的“奴婢”,但是失去了当元老的“奴婢”的机会依然让她和同样境遇的姐妹们一度很是失落。谁都知道要是能给首长去当“生活秘书”。未来就有可能成为元老的婢妾,若是诞下一男半女,母以子贵,自己的后半生就算是铁板钉钉的荣华富贵了。特别是她的各项成绩和评分在培训班里都名列前茅,列入毕业名单的时候连老师都说可惜了。

    不过最近她已经不那么遗憾了:左亚美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首长今后必然是妻妾众多,家里争风吃醋的事情不会少。矛盾尖锐起来,自己这种难民出身的女子。出身卑微,娘家又无人,简直就是天生的被欺负的对象。若是大妇刻薄一些。别说荣华富贵,连小命都不见得保得住。大妇凌虐婢妾致死的事情在大明不算稀罕。

    首长们虽然比大明的有钱人要平易近人,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