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杨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杨氏天下-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候府”,一个稚嫩的童音在黄忠身边响起:“恩公莫非就是在太学立碑传播新学,被当今圣上封为文候的大博士,杨岳杨子山大人?”

    “小妹妹没有猜错,我就是杨岳,你是怎么认识我的?”

    杨岳没想到这么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能够认出自己来,自己一直在洛阳教书,很少出过洛阳城,自己又不是朝廷钦犯,也没画像流传出去,这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是如何认出自己来的呢?

    “哥哥在宛城治病的时候,我出来给爹娘买吃的,我听到那些吃饭的学子在说大哥哥你的故事,他们说大哥哥你学究天人,是仙人的弟子,还说大哥哥你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就连当今皇上都给大哥哥你行过礼呢。他们说如今模仿大哥哥的儒生学士很多,但想要认出大哥哥你来,那也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大哥哥你的头发是短的。”

    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认真的回忆着,然后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子跪在地上对着杨岳拜了一下,眼泪一下子就成串成串的掉了下来,只见她强忍着哭泣说道:“大哥哥你是仙人的弟子,一定会仙术,求求你用仙术救救蝶儿的哥哥吧!”

    杨岳抱起小女孩,微笑的对她说道:“小妹妹不要着急,大哥哥一定会想办法治好你哥哥的病的,别哭了好吗?再哭就变成小花猫咯!”

    “嗯,蝶儿相信大哥哥能治好哥哥的病的,蝶儿不哭了。”

    一边说一边抽搐不已。

    这时已有家丁抬出担架,把车里的黄叙给抬了出来。杨岳见担架上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年,约莫十二三岁的样子,虽然满脸病容,面色苍白,但清秀的模样仍然让人不难看出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帅哥。

    “好一个俊秀的少年!”

    杨岳忍不住称赞起黄叙的容貌来。

    “黄某有眼不识泰山,不知竟是文候当面,有文候相助,犬子无恙矣!”

    黄忠拉着自己的老婆又给杨岳跪了下去,虽然他没听过杨岳这个名字,但文候这个名头他是听说过的,他也是一个小士族,杨岳太学立碑传道的事,他是知道的,这一件影响了整个大汉读书人的大事,几乎所有的士族都知道,人们为了表示对杨岳的敬重,都用文候或者杨公子来称呼他,至于他的真名,有一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黄忠也是其中之一,他听过文候的大名,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他人对文候的赞赏,还有文候的传奇故事,可他知道文候姓杨却不知道文候叫什么名字。如今传说中的文候就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把他当成了纨绔子弟,自己真是哎!大门上那斗大的文候府三个字自己硬是看不见。作为高手是应该时时刻刻都要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的,看来叙儿病重难治,自己的心也乱了啊!

    “你这汉子,也太多礼了,我家主公最不喜欢别人动不动就给他跪拜的,快快起来,把这后生抬到家中躲避风寒要紧!”

    典韦如雷般的声音响了起来,见黄忠这拜了又拜,他早就不耐烦了。

    “鸿飞说得对,贤夫妇快快起来,我们先把这小哥抬到屋里去,再叙礼也不迟啊!”

    杨岳抱着小女孩对黄忠夫妇说道。

    “多谢大人!”

    黄忠站了起来,给典韦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就要亲自去抬担架。

    “我来和你抬”,典韦见状,示意家丁下去,和黄忠一前一后,把黄叙抬了进去。

    从此以后,典韦和黄忠就成了生死之交

第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少爷,孙太医到了!”

    刚把黄叙安置好,就有家丁上前来通报。杨岳带着众人到门口迎接孙太医,刚到门口就见一个头发花白却精气神十足的老头走在杨安的前面向着自己等人走来。

    “有劳太医大驾,杨岳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杨岳急忙上前对孙太医行了个大礼。在他看来,这大夫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你要是得罪了他,他给你治病的时候留了一手就有得你受的了,在后世人们生病了到医院去看病,还要偷偷的给大夫递红包呢。虽然你不递红包,人家大夫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是会尽心尽力的给你治疗的,但关乎到自己或者亲友的健康甚至是生命,递了个红包,自己也要心安一点。正所谓:“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人们觉得,只要大夫收了自己的红包,就会把自己的病情放在心上,安了心来的患者的病或许就好得更快了起来,人的情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安下了心,有了个好的心情,这病还没治就好了一小半了。杨岳此时给孙太医行了一个大礼,也是表示自己对孙太医的敬重,希望他给黄叙看病的时候不要敷衍了事,能够尽心尽心的诊断。还有自己态度好了,获得了孙太医的好感,自己以后要是不小心生病了,也好请孙太医来给自己看病啊。

    说来也是巧合,这孙太医名叫:孙泰。有一次杨赐得了感冒,可能是因为年事过高,请了好多太医来都能把杨赐的感冒治好。这可把这洛阳城几乎所有正直的官员和士大夫给急得不行,老杨赐正直刚烈,身居太尉要职,是朝廷清流的顶梁柱,是天下正直官员的表率。不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尊敬的称一声:杨公。他要是倒下了,大汉就塌了一柱石,天下正直官员就没了领袖,而那群阉党和那些贪官污吏行事起来就没有了顾忌,那样的话,朝廷必然乌烟瘴气。杨赐病重,这让那些正直官员和士大夫急得团团转,到处去寻访良医。最后已经归隐的孙泰站了出来,一出手就把老杨赐的病给治好了,从此孙泰的名声大噪,洛阳但凡有病的达官显贵有了个什么小病都请找孙泰去治病,这孙泰也是个怪脾气,这时代,医者本就是低贱的职业,只因没人敢保证自己的身体没有个不适的时候,那些人才表面上的对那些医术高明的大夫尊敬一下的。孙泰那能看不出来别人对他的尊重都是假的,对这些人,他是一律的拒绝,一个都不理睬。唯独和杨岳这个来自后世,对大夫十分敬重的人看对了眼,有事没事的都经常走动一下,杨岳要请他来看个病,孙泰自然是不会推辞的。

    这孙泰本是太医出身,却因他治好了王美人的病,被当今皇后何皇后找个由头给贬为平民逐出皇宫了。孙泰被逐出皇宫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去给王美人治病,何皇后假装派人去给王美人送去治病的良药,实则送去的却是一种不能和王美人正在吃的安胎药一起吃的特殊补药,王美人吃了之后就暴毙而亡了。汉帝刘宏查明原因之后,却处置不了何后,皆是因为何后的亲哥哥何进身为大将军,掌握着兵权。失去爱妃的刘宏从此和外戚离心离德,也越来越看不惯好像处处都和他过意不去的朝臣和是大夫,更加的宠幸宦官,甚至不惜借用修宫廷的名义去做卖官的实事,或许只有这样做才能证明他自己还有着权力一样,搞得整个朝野怨声载道,当他仍然是我行我素,感觉没有多大实权的刘宏像是放弃了自己一般,变得更加荒淫无度起来。

    “杨公子,不必多礼!”

    孙泰伸手虚扶了杨岳一下,杨岳顺势就站了起来。

    “请太医救救犬子吧!”

    黄忠一子就跪拜在了孙泰面前,像是一个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哽咽着说道。黄忠妻子和女儿也一起给孙泰跪拜起来。

    “起来吧,既是杨公子要老夫救的人,老夫一定会尽力的。”

    孙泰淡淡的说道。

    “你们就不要耽误孙太医去给黄小哥诊治病情了,都快起来吧!”

    杨岳对着黄忠一家说道,又看了孙泰一眼,人家是感谢孙泰的,他可不好去扶黄忠一家起来。

    “哎呀!真是麻烦,快快起来,老夫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吗?”

    孙泰伸手把黄忠给扶了起来,接着又拍了一下黄忠的手臂说道:“你这汉子,就是瞎担心,老夫一出马,保管还你一个蹦蹦跳跳的儿子,你就放心吧,你儿子的大体情况杨安已经跟我说了,老夫心里已经有了眉目,待老夫确诊之后,再开几副药方,自然会药到病除的!”,临了还补了一句:“啰啰嗦嗦的,净瞎耽误功夫!”,说完,一甩袖子就当先走了进去

    “怎么样?”

    一柱香的功夫,孙泰就走了出来,面色有些凝重,杨岳急忙上去问道。

    “这孩子应该是练武过度损伤了根基,后来又服食了过量的补药使得身体伤上加伤,又长期感染风寒,使得他的身体羸弱不堪,最可怕的事,你们给他服食的那些药对于他这种羸弱的身体来说,简直就是慢性毒药。幸好来得及时,要是晚来两天,老夫虽然也救得他的性命,但他这一辈子就别想练武了!”

    孙泰说完,黄忠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起来,心里无比的悔恨:原来都是自己的错啊!要不是自己对叙儿的要求太高,不分白天黑夜的每天都逼着他去练武,他就不会有此厄运了!叙儿,父亲对不起你啊!

    噗通一声,黄忠又跪了下去,哽咽道:“都是我害了叙儿,都是我的错啊!孙神医,求求您一定要就叙儿,黄忠求您了!”,说完不停给孙泰的磕头,额头磕在地上发出咚咚咚的响声。此时黄忠无比的悔恨,他怎么也想不到,造成他儿子差点丧命的竟然是他自己!此刻的他恨不得拍自己几巴掌,什么英雄气概,只要能救他儿子,就是叫他做孙子都行!自从得知自己的儿子有救了之后,他这个只跪天跪地跪官跪父母的硬汉,都不知道给杨岳和孙泰跪了多少次了。此时的黄忠恨不得把额头给磕烂了,把地下也给磕出个坑出来,只要孙泰能救他的儿子,他就是磕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你!哎”

    见黄忠如此,孙泰显得有些无奈,叹了一口气。伸手去扶黄忠,但黄忠就是一直得磕个不停,面对黄忠这种高手,孙泰又怎么能得扶起来。

    “你要再不起来,我就真的不管了!”

    既然扶不起来,孙泰也懒得去扶了,站了起来故意冷冷的说道。

第四十二章 杨府密谈() 
经过孙泰的治疗,黄叙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估计再养两三个月就完全康复了,黄忠一家人也把心放了下来,就住在文候府里,悉心的照料黄叙。

    这一天,杨岳悠闲的在后花园里陪黄蓉母子闲话呢,有家丁前来通报说杨赐叫他到杨府去,说有事要找他谈谈。杨岳听说杨赐要找他,丝毫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衣着就前往杨府去了。说道杨府整个洛阳城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杨赐的府邸,其余杨姓人家的府邸都用的其他的名,比如杨岳的府邸就只能用自己的爵位文候来命名为文候府,这也让杨威吐槽了大半天,但也没办法,杨赐的名望太高了,他不代表杨氏,还有谁能代表杨氏。

    “岳儿拜见伯父!”

    在来的路上,杨岳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见到杨赐一改之前和蔼可亲的模样,变得严肃起来,杨岳隐隐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起来吧”

    自从那次见了杨安之后,杨赐就越发的显得苍老了起来,本来还很严肃的他突然显得有些无奈。杨赐挥挥手,摒退了伺候的仆人,深深的看了杨岳一会儿,杨赐突然问了杨岳一个意想不到的话:“岳儿,你知道我杨家世代研习的是何经典吗?”

    杨岳被杨赐盯得心里发毛,听到杨赐问了这么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也不知他是何意,只得恭敬的答到:“我杨家世代研习的是欧阳尚书。”

    “自你曾祖杨震以来,你祖父杨秉皆身居太尉,皆以忠直闻名于世,老夫出仕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秉公持正尽职尽责,也没辱没先人。我杨家世代以经学传家,不似袁氏一门热衷于仕途,门生故吏遍天下。如今国事艰难,人心思变,世家门阀都在暗中蓄积力量,大量兼并土地,蓄养私兵,地方官吏或危害一方,荼毒百姓或者割据一方,不听朝廷政令,更有甚者联合外族起兵造反,我大汉如今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忠于我大汉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就连四世三公的袁氏一门也哎!”

    杨赐说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苍老的杨赐变得更加的憔悴了

    “伯父一心为国操劳,岳儿甚是敬佩!”

    杨岳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大厦将倾,非一绳可为啊!”

    “老夫虽然年迈,却也还没有昏聩,何尝不知道这大汉已经病入膏肓,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但我杨氏世受皇恩,老夫岂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大汉走向灭亡!”

    杨赐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老夫知你在大量的囤积粮草钱财,又在积极的招揽人才。现在又获得了极大的声望,想必你也是在蓄积力量以待时变了吧!”

    原来自己这便宜伯父是在怀疑自己有不臣之心啊!杨岳暗叹一口气,来自后世的自己对这大汉朝廷本就没有什么认同感,又何谈忠于这病入膏肓的朝廷呢?自己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能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活下去罢了,如果要说野心,那么也只是多储存些粮食,在大乱来临之际,可以尽可能多的救助那些受害的无辜百姓罢了。

    “诚如伯父所言,岳儿是在蓄积力量以待时变,但岳儿只是想要在即将到来乱世中活下去罢了,真要说岳儿要有什么野心的话,那就是岳儿想要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让更多无家可归的无辜百姓可以活下去罢了,伯父,岳儿这杨做难道也有错吗?”

    杨岳非常无奈,杨赐是死忠于大汉朝廷的,当他知道自己十分看重的后辈和他走的不是一条路,实在是很残忍的一件事。

    “你说乱世即将到来?这朝廷虽然多灾多难,但远没有到分崩离析的时候吧!”

    杨赐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只有两年,黄巾起义就要发生了。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知道这大汉在这样腐朽下去的话,离灭亡也不远了,但他却不知道,黄巾起义的爆发,使得天下大乱,大大的加速了大汉灭亡的进程。

    “伯父可知张角此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