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终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终结者-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34章 收潘(中)() 
“潘掌柜,你就不想赢?”

    “下走都已经五十多了,哪儿还有那么多挣胜负的心思啊。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李煜顺嘴接茬,结果却看到潘太监的满脸尴尬之色。

    “哎呦,是本王失言了,潘掌柜莫怪。”

    “咳,六郎,您是主家,潘某只是个奴才,莫说你是无心之言,就是倘若要将下走拖出去打杀,咱也不能有二话啊。”潘诚厚轻轻说道。

    “嗯!”李煜摸着下巴略一沉吟,随即高声道:“潘诚厚!”

    潘太监冷不丁被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手中的筹码都扔了。

    “在!”顿时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躬身道

    “哎”李煜见他这样也泄了气,懒懒的道:“本王命你全力以赴,和本王比赛这算学之道,谁先算出账本的合计数来,谁就赢。”

    “是!”潘诚厚依然恭敬

    “潘掌柜,这也不让你白赛,不管胜负,都有重赏,而且是你想不到的那种!”

    “这?”

    “潘诚厚,你以为本王是吃饱了饭没事儿干才找你比划的么,我且告诉你,今日便让你见识一下何谓神奇?!”

    说着,李煜将盒子打开,从中取出一物。

    潘诚厚望去,只见那物是个木质器具,长约一尺多,宽在六寸上下,是个红木的框子,中间有一条一条的竖杠,杠子上海穿着一些一些圆圆的珠子。

    竖杠中间被一道木条一分为二,,上半截穿着两颗珠子,下半截则穿着五颗。

    “这是!”

    “算盘!此物在运算速度上远超一切算筹,若是只做加减法的话,只怕是计算……嗯,……总之无物能及!”

    李煜激动之下,差点把计算器说出来。

    算盘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一直到他前世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加减法上对计算器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当计算器卖到三五块钱一个的时候,算盘的生命力的也便理所当然的走向终结。

    毕竟学习成本高,虽然原理简单。

    但要玩好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相较之下,五块钱买个计算器,是人就能上手,还带语音功能,鬼才去练习打算盘呢。

    但算盘在眼下这个时代能发挥的作用可就太大了。

    算筹其实就是古代的竖式计算法,祖冲之就是靠着这套东西算出圆周率,但缺点是过程庞杂,且太占地方……

    尤其是计算乘除法或者开方时,往往要摆上满地的算筹才行。

    算盘较之于算筹,好比是马克沁机枪对上莫辛纳甘栓动式步枪,碾压的优势。

    看到李煜举着算盘眉飞色舞的样子,潘诚厚心中好笑“到低是少年心性,罢了今天就陪他玩玩吧,总之让他开心就好,至于输赢,或者输多少,还不是在自己手中把控?”

    想到这儿恭恭谨谨道:“如此,那请大王指教了。”

    话语客气,但李煜见他嘴角略略上翘,知道他心中还是看不上这玩意的。

    心说这也正常,等会就该让你惊掉下巴了。

    再说李煜为了今天这场戏,昨天也是大半夜没睡,主要就是在回忆算盘的口诀和打法,这是小学时兴趣班学的。

    二十年不用都快还给老师了,总算童子功的基础牢固,想了半天把口诀补齐。

    但手指的灵活度短时间内科恢复不起来。

    这不是问题,再慢,也比拿着小竹棍儿挪来挪去快吧。

    李煜拿着算盘和账本走到旁边的一张小几旁坐下,“潘掌柜,这张大桌子就留给你摆筹了。”

    “六郎仁厚,这时候还知道体体量下走。”

    “嘿诶嘿嘿,要让你潘掌柜输的心服口服才是,否则便是胜之不武了。”李煜一笑。

    “潘掌柜准备好了么”

    “无妨”

    “那便开始吧。”

    潘诚厚翻开账簿便开始计算起来,留意楼的账簿杂乱不堪,都是流水账记录,金陵春一壶多少钱,烧肉多少钱一碟,淞菜羹多少钱一碗,一天下来林林总总足够让人头痛。

    双方比赛的是先算出每页的菜价之和,然后在计算出整本账簿和。

    难倒是不难,就是数字多,工程量大,对于潘诚厚而言这也吃点功夫而已。

    但他刚把算筹摆到桌子上,就心知情况不妙。

    耳朵边传来“哒哒”之声。

    扭头看去,只见李煜手上夹着支毛笔,正在那个木头框子里反复拨弄。

    “哒哒”声,一开始还不甚流畅,但随着账页越翻越多,声音也越发密集起来。

    潘诚厚一时有点发呆,因为安定王翻页的速度已经明显出乎他的意料。

    李煜心里好笑,算盘不但计算速度远胜于算筹,还有个被忽视的优点…可以夹着笔打算盘,得出结果后,随手记录下来。

    而玩算筹就没那么方便了,往往是摆满一桌子竹筹后还得再找到笔,才能记录结果。

    作为玩了一辈子算筹的人,潘诚厚对其中的关节奥妙全部了然于胸,此刻见李煜速度奇快,也被激起性子来。

    顿时收摄心思,对算盘声充耳不闻,开始摆弄算筹起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潘诚厚刚算完了两成,却听到李煜道:“潘掌柜,我赢了!”

    手一哆嗦,算筹掉在桌子,满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位年轻的大王。

    “分页的就不说,总数是二十五贯零三十二钱。”说着李煜将账本递给潘诚厚。

    后者木然的接过翻开,只见每页左下角都写着一个数字。

    他觉得不可思议,也顾不得失礼,将前十多页的数字与自己的结算结果一一相对。

    结果全部吻合!

    “六郎,六郎……”潘诚厚表情凝滞,眼神空洞,口中六郎六郎了好几声,却说不出后续话来。

    随即,一屁股做到自己的椅子上,手摸竹筹,嘴唇颤抖。

    他明白,自己花了一辈子所学到的技能,在这件名为算盘的简单器械前已经没有任何存在价值了……

    四十年啊,整整四十年啊……

    自己为之耗尽心力,且赖以成名的筹算之术,从此便没有存在的意义。

    “潘铁筹”这个绰号,也随之一起付诸东流了。

第135章 收潘(下)() 
李煜一开始还没觉得,正美滋滋的等着潘诚厚投降认输,好享受一把装逼的快感。

    左等右等下,不见潘公公认栽,再看他那幅样子,李煜吓了一大跳。

    “别是要出事啊!”

    “潘太监看起来老奸巨猾的样子,但内心好像挺脆弱的,上回认侄子的时候就激动的混了过去,今天可别再昏一次啊……”

    赶紧走到他面前,用指节在桌面上“笃笃”敲了几下。

    潘太监如梦初醒,满脸苦涩道:“恭喜六郎,制出如此神物,今后青史留名当非难事,下走输的心服口服。”

    看他仿佛一下子苍老十岁的样子,李煜倒又有点于心不忍起来,这胜利的果实好像也不再那么可口。

    不过,拿出算盘和潘诚厚比赛只是个引子而已,戏肉还在后头呢。

    李煜走到旁边,往茶盏中倒了点茶末,拿起炭炉上的汤瓶,冲了一杯泼茶,递给潘诚厚。

    后者吓得站起来双手接过,口中连到“不敢,不敢,折煞下走。”

    李煜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双手捧着慢慢啜饮

    潘诚厚两口热茶下肚后,面色逐渐正常,神情也不再想刚才那样恍然。

    李煜见差不多了,将茶盏放到桌子上,轻轻道:“潘诚厚,你可知道我为何,今日要与你比试?”

    “这?”潘诚厚闻言一愣,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好回答。

    开始以为李煜是少年心性,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潘诚厚非常明白,这位安定王人品纯良,但胸中还是颇有韬略的。

    此刻被他这么一说,竟然是无法回答。

    “潘诚厚,此刻这房内仅你我二人,外面则俱是我的亲信,所以并无隔墙有耳之虞。”

    虽然铺子中的太监宫女都是来源复杂,不晓得夹杂了多少别人的耳目。

    但李煜也不是吃干饭的,通过赵春还是往里塞进了几个绝对靠得住的,以备不时之需。

    眼下便是了。

    “咕噜”潘诚厚咽了口唾沫,他也知道正戏开始了。

    “你我相交一月而已,但我是什么人,只怕你心中也有了定论,而你是何等人才,我也明白,现在我想同你携起手来……”

    话说的很客气,但潘诚厚要是听不明白就白在宫里混那么久了。

    携手?

    自己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与皇子携手?

    无非是一个全面的效忠。

    “回六郎,前几日圣人召见,下走俱是如实回禀,并无加油添酱之处。”潘诚厚决定先迂回一把。

    六郎要自己效忠,目的不问可知,就是对那位置有想法了。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掺和!

    潘诚厚打定了主意,先虚与委蛇一把,随后想办法辞了这差事,直接带着潘荣告老还乡!

    潘家好不容易又有了指望,绝对不能卷到如此大事中去,成了,固然是收益极大。

    但万一败了呢?

    皇子总归是皇子,自己这种没准就被视为奸佞,然后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李煜见他眼珠不停转动,知道这老家伙的心思依然灵动。

    随即将算盘往他面前一推。

    “这?”

    潘诚厚又搞不清了,安定王这是几个意思?

    这算盘之物虽然神奇,但推到自己这儿算什么意思?

    莫非说是打算把发明此物的功劳推到自己头上以此为饵,换取效忠?

    倘若是二十年前,自己大概还有兴趣。

    不,倘若没找到潘荣,潘诚厚也会毫不犹豫的下跪磕头。

    但现在他要替家族想想了。

    “下走也老了,于这些虚名也没了心思,倒是安定王年纪轻轻正好借此扬名。”

    “哈哈哈哈哈”李煜大笑“借此扬名,潘诚厚,如果我愿意,旬日之内能让大名传遍大唐你信否?”

    李煜倒是没托大,对于穿越者而言出名太方便了,抄抄诗足以,“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这种句子写出去,莫说南唐就是全天下都得击节赞叹。

    (谁敢不赞叹,叉出去续了。)

    “潘诚厚,说句不托大的话,本王在诗词一道上早已有所领悟,只是不愿惹人注目而已,那日餐霞楼上若不是被冯延巳聒噪一番,也不会随口赋诗了。”

    “这,这,是下走想偏了。可……”

    “这不是给你的,而是给潘荣的”李煜粗暴的打断他的话。

    “你们潘家就这么一根独苗了吧,他是商户出生,现在也只能经商,但我想你肯定不希望你们潘家几代人后依然是商户吧?”

    “六郎,你的意思?”潘诚厚隐约触摸到了李煜的想法,但却不敢承认。

    “我也懒得和你遮遮掩掩,直说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大唐已经自从升元年间开了两次科举后,已经停科很久了,但不可能一直停着,朝廷需要人才。潘荣是商户,不但他就是他的子嗣也是无法参加科举的。”

    “你说如果潘荣持了此物进献朝廷,以圣人的仁厚,再加上你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怎么也得赏他个宣议郎,朝散郎吧,甚至弄的不好,扔到六部去做个小主事,也不是不成。如此便一跃而脱离商籍了!”

    “当然,商人也可通过纳粟输捐来换取散官官职,但我大唐仓禀充盈,当不至于重开此例。”

    朝散郎,宣议郎,都是七品的散官职司,通常用来奖赏有功之人。

    虽然没有实职,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也是一步登天,算是官场中人,足以光宗耀祖,在地方上也能摆出足够的威风来。

    至于纳粟输捐就花钱买头衔,但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也不愿意开这个先例。

    毕竟很不体面,也就是腐朽到了晚清那种程度,才公然卖官鬻爵,全无体面可言。

    李煜,这一手直击老潘的痛点。

    潘荣已经是商户籍了,潘诚厚虽然是大太监但也没办法去更改,也就指望纳粟输捐一途。

    可这个得看朝廷,大唐眼下是华夏最有钱,综合国力最强的地方割据势力,又奉行藏富于民,慎动刀兵的策略,加上德昌宫还有百万金帛作为后盾。

    还真没必要卖官。

    潘诚厚每每想到此事也是心烦不已,他已经五十多了,在这个年代,属于随时闭眼的年纪,但潘家的商户籍是他眼下最大的焦虑所在。

第136章 初夏小事() 
五月初四,端阳前一日。

    江宁城中的老老少少都进入了节前的狂热之中,家家户户包粽子、饮雄黄,还在门口挂上艾叶蒲兰,以求伏天平安。

    更有少年健儿,跑到长江中一颗赛艇以示欢庆。

    皇城之中也是如此。

    虽然李煜对雄黄酒百般推辞,作为穿越者他知道这玩意对身体有害无益,但还是架不住钟皇后殷殷期待眼神,只是被强灌了一杯。

    晚膳后在太宁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回到安定宫,往床上一倒便沉沉睡去。

    樱雪替他出去衣衫,拉上薄被后,便离开卧室。

    却见前厅里太宁并未离去。

    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女见闲来无事,便决定一同在宫中逛逛,领略一番这初夏时光。

    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下人们的住处,按照往常二人便该扭头而去。

    只是今天却见一群太监打扮之人,正围在一起看热闹。

    二人也是少女心性,彼此对视一眼后也往前走去。

    才走几步便听到一阵弦索声,同时身边的太监到这二位也纷纷躬身让开道路。

    一个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另一个虽然是个丫鬟,但确实安定王的贴身,早晚被收入房中的人物。

    大小太监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应对。

    二人漫步向前,却见一个中年太监在一张凳子上垂足而坐。

    手中捧着一杆三弦,正自弹唱:“弦索伶仃乱世音,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